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残雪的叙事是独特的,常以梦魇般的意象图景,呓语般的叙述语式,神经质的人格心态,令人作呕的生存环境和噩梦般的人际关系来展示她那个怪诞、神秘、阴冷和诡异的废墟世界,并以此来表达对现实的对抗和对个体存在处境的深度关注与深刻怀疑。  相似文献   

2.
残雪的小说将过去与现在,现实与想象杂糅在一起,充满梦幻般非理性的叙述。让人犹如进入茫茫的黑夜。时空的停滞虚幻、人物的循环重叠,以及人与人之间的无法对话都体现出了残雪对历史和现实的荒漠感,而这种感觉正来源于她自己的现实体验。她将笔触指向黑暗,戳穿黑暗,并对黑暗进行了成功的突围,这正表现了作家直面现实人生的勇气。  相似文献   

3.
作为一位获得2019年诺贝尔文学奖提名的作家,先锋文学的代表人物,残雪以其女性视角的创作思维以及其作品中所体现出的怪诞的表现手法、梦呓般的语言等内容展现了一个现实与虚幻交织在一起文学世界,其作品是独特的、令人费解的。她的创作是在突破现实的束缚而寻求精神上的表达,因此在赏析残雪的作品时,我们也应该有从精神上感知作品灵魂的品读意识,以更贴合作者与作品本身的思路来加深对作品的理解。  相似文献   

4.
张蓓 《文学教育(上)》2009,(22):114-115
残雪是中国当代最重要的先锋作家之一,她深受西方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思潮的影响,她的小说将现实与梦境“混淆”,创造了一个个怪异的世界。《山上的小屋》就是这样一篇代表作品。在文本中,作者建构了一个梦魇般的世界,在这个世界里,人是孤独的、痛苦的,人与人之间互相戒备、仇视。  相似文献   

5.
残雪的小说,往往以自我为核心对人的灵魂进行拷问。她从孤独对个体的威压、他人对自由的羁绊、现实对个体选择的限制、理性和冲动对于自我的价值等诸多层面,对人的自我意识进行了深入的探索。  相似文献   

6.
残雪的作品风格独特,它是一场灵魂的唯美的舞蹈.残雪是善于在梦境里自由行走的作家,梦魇手法的运用,使她的作品变得很艰涩.残雪从卡夫卡、但丁等大师的作品中吸取营养,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美学体系.读者不能因为残雪作品风格的诘倔而放弃对作品的阅读.阅读残雪,需要的是时间的契机.  相似文献   

7.
语言的经验功能描绘现实世界和心理世界中的各种过程,呈现给读者的是一幅幅图景。译者是原文图景的复制者,他的任务是让译文读者观察到与原文读者相似的图景,确保译文图景的完整性,准确再现原文人物、事件的特征及其相互关系,进而成功实现经验功能的对等。  相似文献   

8.
在残雪的笔下,所有的人物都在世俗世界里进行着非理性的表演,这种表演是灵魂存在的证明。爱恨、美丑、生死,都集中在一个人身上,这时候的人需要发泄,只有通过表演才能够宣泄心中的烦闷,这也是世俗作为灵魂的载体的生存方式。灵魂不能够说话,就只好借助身体来表达,这种不相称的表达被观众看成是一种表演。对外部世界来说,这种运动是一种表演;对于内部世界,就是灵魂的突围与复仇,最后到达纯净的灵魂世界。面对死亡,生存本身就是一种表演,在人生舞台上的这种表演就显得更加韵味无穷。  相似文献   

9.
残雪的作品风格独特,它是一场灵魂的唯美的舞蹈。残雪是善于在梦境里自由行走的作家,梦魇手法的运用,使她的作品变得很艰涩。残雪从卡夫卡、但丁等大师的作品中吸取营养,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美学体系。读者不能因为残雪作品风格的诘倔而放弃对作品的阅读。阅读残雪,需要的是时间的契机。  相似文献   

10.
一直以来残雪被批评者注意到的与鲁迅之间的相似之处,多为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毫不妥协的批判、对人性阴暗面的深刻剖析以及由此而呈现出来的阴郁气质。不过不仅如此,残雪以一种鲁迅式的“冷眼”察探一切生存的美与恶,极力探索灵魂内部的风景,表现出强烈的自审意识。在这一点上,她将鲁迅引为了艺术知音。  相似文献   

11.
《面朝大海,春暖花开》借助朴素的语言呈现出一幅幅温馨的画面,洋溢着欢乐氛围的背后则是诗人孤独的灵魂。本文试从意象还原的阐释以及重复叙述的意蕴两方面阐释隐含在诗歌中的诗人的孤独感。  相似文献   

12.
惠特曼的战争诗主要集中在《桴鼓集》中,其战争诗通过战时情景、战地医院的图景、生命灵魂的沉思等多角度呈现出一幅战争的宏大画卷,为从生命哲学的角度入手研究惠特曼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诗人从不同的角度阐释了生命存在的重要前提,作为一个自然上的人,获得自由、民主和平等是生存权力得以实现的关键因素,是通向健全和平国家的必要条件。然而,在人类历史进程中,人常常违背生态伦理而走向自毁或相互厮杀。死亡对于惠特曼而言,是一个不可回避的现实。在战争诗中,诗人表述了死亡不是生命的结束,而是生命过程的一部分的主题。诗人在描写战争的残酷性的同时,揭示了对战争中生命的感知、认识,留给人性内心上的思考与警醒。  相似文献   

13.
莱特是澳大利亚当代诗人,她的诗歌一向深受好评。作为一位现代主义诗人,莱特的诗作反映了诗人对现代人生存问题的思考。莱特为现代人摆脱生存困境提供了解决方式。她对西方世界现实的深刻理解表现出强烈的入世情怀。  相似文献   

14.
该文立意明确且较为深刻,论述较为充分且给人以启迪。作者描绘了两幅生活图景:一幅为"净土"上的恬静、和谐,充满自然之美与悠久历史意蕴的生活图景;一幅是大城市喧闹、忙碌,且"失去了微笑的面容"的生活图景。在这两幅生活图景的对比中,作者表达了自己对现实的思考与对理想的追求。理想是美好的,却是遥远而难企及  相似文献   

15.
朱山坡是文学桂军中的重要一员,他既是诗人,又是小说家。他以诗人的敏感触摸现实世界,又以诗人的视角构建他的文学世界,使得他的小说有着“诗情画意”的艺术效果。他用诗意的巧笔绘出一幅幅现实的丑图,以此发掘世界的美与善。  相似文献   

16.
鲁迅是残雪唯一认同的中国作家,这源于她独特的文学观。残雪提出"新实验"文学的主张,其基本特征是表现"内心的地狱"里的"分裂的灵魂"图像,残雪的小说和鲁迅的《野草》、《故事新编》中的几篇正具备此特征。从中国文学史的谱系上来考量,残雪的文学实践显示出其独特的存在价值和文学史意义,因为中国文学拙于表现人物幽邃的潜意识世界和"分裂的灵魂"图像。但残雪"非此即彼"的一元化思维方式、唯我独尊的文学秩序价值观却是偏颇的。  相似文献   

17.
冰心是“五四”时期小诗诗人的杰出代表,是最早大量创作小诗并将该形式运用得最为成熟的诗人之一.她的小诗《繁星》和《春水》集中体现了其在“五四”时代著名的“爱的哲学”,歌颂母爱无疑是这两部诗集最引人注目的特点,在这两部诗集中,诗人将母爱表达得淋漓尽致,幻化出一幅幅充满爱的图景.  相似文献   

18.
在中国当代先锋文学的里程表上,残雪是一个特立独行的存在。她的作品文本以审丑、变形、隐喻、逆向拟人的方式以及荒诞的超验世界表达出对人的灵魂世界和人性的深刻体察。其荒诞文本以文字迷宫的晦涩难懂、意象的极度变形、女性意识的觉醒来反叛传统,并以此开拓了人的内在经验的深层空间,破解了人的灵魂深处的精神密码。  相似文献   

19.
残雪是一个先锋作家,要做文学“先锋”的意识在她的创作中起着很大的作用。她运用那些人们所不习惯的语词和语词搭配,创造了一个恶的世界。这个世界的形成,是建立在作者深刻意识到现代社会人的严重异化状况的基础上的。而在中国,异化的发生并不仅仅归结于现代文明,也有着制度和文化上的原因,残雪的作品体现了残雪对人的自审的要求和对人文关怀的关注。  相似文献   

20.
现实的日常生活使人的个人独特性被逐渐消磨,而作为诗人的玛卓用其一生来追求她本真的存在,玛卓诗人身份的自我认同让她对诗意栖居的追求愈演愈烈;爱情理想与诗歌艺术的精神向往.却在现实生活中止步不前.诗人的"镜子领域"[1]遭到破坏,自我认同感变得虚无,诗人玛卓最终也只能以死来求得到灵魂的安慰与救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