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中晚唐游仙诗的繁盛与当时文人的心态密切相关。从质疑长生、渴望自由、追求男女情爱三方面,论述在唐朝走下坡路的中晚唐,底层士人进退失据,出于对现实的不满和对理想的追求,他们试图在游仙诗中构建一个等级分明而又公平、自由的神仙世界,以此来重建生活的信心。  相似文献   

2.
中国古代文人的心态,是人类古代文化史上一道比较独特的“风景”。这一独特的心理生态,与中国古代文化的特异性密切相关。文学史上林林总总的现象或文学作品。都是文人心态的显性呈现。在风云变幻的历史舞台上,古代文人展现给后人的,又是怎样的一道心灵的“生态景观”。这一组关于中国古代文人心态的短文,就分别从不同的角度进行了比较深入的解析。《从小说作品考察中晚唐士子的文化心态》,从多层面对中晚唐这一特定历史时期的文人心态进行了较为细致的分梳;《文体概念演进的心理依据及意义》,从创作主体的意识心理角度探讨诗歌文体概念的发生与诗歌文体诞生后创作主体的心理状态;《遁归心灵宁静的港湾》。在肯定隐逸文化正面作用的同时。着重探究了它存在的负面影响;《初元与晚明戏曲家个性解放思想之异同比较》,关注的是两个特定历史时期戏曲家个性解放思想的异同;《谈谈中国古代文人的侠义情结》。深入探讨了文人对侠的爱与惧兼备的复杂心理;《男权阴影下女性作者隐逸心态片论》,从女性的视角对隐逸心态进行了别一种探索。对中国古代文人心态的探讨,不仅能使我们更多地了解中国古代文人的内心世界及内心活动凝定的文化产品,而且有助于我们检讨自己当下的文化心态,以一种更健康的文化心态创造未来的新生活。[编者按]  相似文献   

3.
自中唐至晚唐,进士文化渐趋成熟并彰显出与前期进士文化裂变转型的发展态势.与此同时,文人词亦自中唐经晚唐五代逐步发展兴盛起来,最终在宋代形成“词代诗兴”的局面.文章基于文人词的发生原理和进士文化发展嬗变的互济,将历史文献考证、文人词原典解读、社会分析三种研究视角交织,考察进士群体游宴狎妓风习与娼妓制度和音乐文化之间的文化意义.  相似文献   

4.
中晚唐文人的“卖文”现象还是极个别和偶然的阶段,尽管某些谒客以“卖文”的方式与达官贵人交往,但他们更多的是将“卖文”作为一种体现自身才华,实现个人价值的手段,而南宋江湖派诗人多数以卖诗为生,却也并非完全心甘情愿。从两者卖文现象及其诗作中,我们能捕捉到其“卖文”的心理转变过程,由对“卖文”行为的旁观感叹,到由自身的“卖文”行为生出的罪恶感和自卑感,再到自嘲自讽,最后到客观冷静又不乏自信的态度面对现实,甚至表现出了一种豁达的胸怀。  相似文献   

5.
陆嘉淇 《培训与研究》2009,26(4):54-55,65
中晚唐文人的“卖文”现象还是极个别和偶然的阶段,尽管某些谒客以“卖文”的方式与达官贵人交往,但他们更多的是将“卖文”作为一种体现自身才华,实现个人价值的手段,而南宋江湖派诗人多数以卖诗为生,却也并非完全心甘情愿。从两者卖文现象及其诗作中,我们能捕捉到其“卖文”的心理转变过程,由对“卖文”行为的旁观感叹,到由自身的“卖文”行为生出的罪恶感和自卑感,再到自嘲自讽,最后到客观冷静又不乏自信的态度面对现实,甚至表现出了一种豁达的胸怀。  相似文献   

6.
文人词之所以在中眈唐能走向兴盛,与外部因素的强力推动有很大的关系,中晚唐时期多样化的传播方式和渠道,尤其是歌妓演唱、大众传唱和文人唱和等有声传播方式,扩大了词体的影响,刺激了它的创作,加速了其兴盛的进程。  相似文献   

7.
文人词之所以在中晚唐能走向兴盛,与外部因素的强力推动有很大的关系.中晚唐时期畸形繁华的城市生活,强烈刺激着歌唱艺术的消费;词的多样化传播方式和渠道也拉动了其消费的增长;广泛的消费群体多样化的消费方式需要有大量的作品不断产生,因此,日益增长的歌唱艺术消费的需要为文人词的创作提供了广阔的舞台,加速了词体兴盛的进程.  相似文献   

8.
颂圣诗,即歌颂皇帝的诗歌,颂扬其德行、恩泽与太平盛世,中晚唐是唐王朝由盛转衰的时期,诗人们又是出于何种心境而作,是个极其复杂的问题。据统计,中晚唐颂圣诗有将近900首,诗人们深受时代和境况的制约,在各种因素的综合影响下,形成了两种心态,真心颂扬和曲意奉承,其中曲意奉承居多,究竟是其中哪一种,需要根据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相似文献   

9.
文人词之所以能在中晚唐走向兴盛,虽与外部因素的强力推动有很大的关系,但主要是文学自身不断发展演进的内因造就的。诗歌在盛唐时期极度兴盛至中唐以后难以为继,为词体的渐趋兴盛创造了契机;中唐之后诗体的词化趋向为文人词的发展兴盛铺就了一条便捷的可供借鉴之路;词体之渐兴也是其自然发展的客观规律使然。  相似文献   

10.
魏晋间盛行玄言诗的现象颇令后人不解,于是各种说法纷至沓来。我们觉得,作为文人心灵产物的玄言诗的产生乃至盛行,与当时文人心态的玄化密切相关,从先秦至汉末,自三国至西晋,文人的心态由积极仕进到疏离政治,追求人格独立,最后走上远离世俗的玄远境界,玄言诗正合此境。  相似文献   

11.
唐代知识分子是闳放、开朗的大唐气象的主要创造者,他们的旅游生活在当时盛极一时,本文拟就旅游在知识分子中兴起的原因,知识分子旅游生活的表现形式,以及他们的旅游活动对唐代社会的影响作一探讨,以冀深化对唐代旅游现象的认识.  相似文献   

12.
孙大军 《丽水学院学报》2007,29(1):30-33,102
盛世剧变下的晚唐诗人群体也发生了分化,大体可分穷寒、绮艳两大诗派.通过对两派诗人心态的分析,揭示穷寒、绮艳两派诗人具有的济世补天、怀旧伤时、避祸空幻、援佛道宗儒等共同特征.晚唐诗人心态的嬗变对晚唐及其后世文学产生了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13.
形式轻灵、隽永,体制短小精炼而富有个性化的小品文,是晚明文人心灵的宣言书。通过对小品文的解读,可以看到晚明文人慢慢走出"异端"思想的影响,对于社会现实给予重新审视,希图找到一条能够调和礼制与人欲的路径。在他们苦苦思索之后,依然未能寻出一丝新的光线,于是陷入彷徨苦闷近于虚无的情境之中。然而,这种状态却是朴学新思潮到来的思想上的准备。  相似文献   

14.
东汉后期,由于朝政腐败,封建统治岌岌可危,满怀报国热情的清流士人为了挽救封建统治的危机而作出了种种努力,但东汉王朝无可避免的没落让他们的希望化为了泡影。所以这一时期的清流士人欲进不忍,欲退不能,陷入了迷茫、痛苦和无奈的矛盾心境中。  相似文献   

15.
《晚唐士风与诗风》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对唐诗嬗变发展的研究,可以说已经非常深入,硕果累累。但相对而言,对晚唐诗歌的研究,却是个薄弱环节,尚有许多问题需要发掘和考论。赵荣蔚博士的《晚唐士风与诗风》,正好弥补了前人在这方面研究的不足。  相似文献   

16.
《集宁师专学报》2019,(3):21-27
经历了开元盛世的唐王朝在安史之乱后步入了中晚唐的新阶段里,藩镇与中央对立,政治上经历了永贞革新和甘露之变,给广大文人的心灵带来了极大冲击。政治上的无情打击与贬谪,使广大文人自觉地与屈原的精神世界产生深深的共鸣。本文以中晚唐诗文为研究对象,辅以其间发生的重要的政治事件,力图从屈原"人格接受""美政接受""文辞接受"三个方面论述中晚唐文人对屈原的接受情况,挖掘失意士人群体的多种心态,从而使中晚唐文人的精神面貌更加立体饱满。  相似文献   

17.
唐朝前期东都洛阳中央职官的称谓大致发生过三次变化。东都建立之初,东都职官一般在官职前加“都”或“东都”等字样,这时的东都中央机构多是实职,由于皇帝来往于两京之间,洛阳需要管理宫室、廨署的事务性官员,同时由于武则天为摆脱李家王朝的影响而久居东都,所设机构自是实职。武则天退位后东都职官一般称“留司”、“留台”,因中宗即位后,政治基点仍立足于长安,武则天留在洛阳的那套机构就成了留守性质。天宝以后,东都职官一般称“分司”,这时皇帝不再光顾东都,洛阳的中央职官只是长安的分设机构,成了安排闲散人员的地方。东都职官称谓的变化,体现了东都中央机构的发展变化的脉络及特点,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洛阳政治地位的下降。  相似文献   

18.
唐代文学与幕府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唐代幕府的研究一直为史学界所关注,而将幕府与学结合起来并作整体研究则始于20世纪80年代初期,研究范围包括幕府七人,幕府人分布和意义、幕府人类型和心态、人入幕与学创作等,这 学研究开拓了新的领域,有大地丰富了人们对学史的认识。  相似文献   

19.
商业化是中晚唐教坊变迁的一大显著特征。其形成原因在于:第一,唐教坊的皇家私属性;第二,地方音声的繁荣与教坊乐伎的流散;第三,唐教坊的外雇之业与商业谋生;第四,唐教坊曲商业化之潜在特质。  相似文献   

20.
明代中晚期小说虽然受到新兴的市民思想的影响,但仍呈现出士人的淑世心态。主要表现在浓厚的道德教化与进取精神的张扬等方面,产生这种淑世心态的原因主要在于儒家的救世精神、士人不朽的人生价值追求与士人主观上意欲提升小说地位等原因所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