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文体既是一种静态模型,也是一种动态形式。把文体看成同一类文章的集合概念,单纯从文体理论的角度来研究,文体是一种静态模型,是对一类文章共同特征的抽象概括;把文体置于写作过程中来观照,则是一种动态模型,它为写作提供一种动态的操作模式。本文拟从后一视点对杂文文体特征进行考察,探索其内在的构制规律和动态操作模式。一、构思原则:形象思辩杂文作为一种议论性的文体,其内在特征是说理、议论和思辩。但它与一般议论文不同,并非只运用概念、判断、推理,而更擅长用形象思维方式中的形象化手段来思辩。因而,杂文具有了文学品…  相似文献   

2.
俳谐文是汉魏六朝时期比较盛行的一种文体,这类文章表面诙谐逗乐,实则有着深刻的讽世意味和社会批评意义,是地道的杂文。研究汉魏六朝文学中的俳谐体杂文,不仅有助于更全面地了解汉魏六朝文学的全貌,也可理清中国古代杂文发展的轮廓与线索。  相似文献   

3.
杂文是怎样一种文体?是否属于文学的范畴?对于这些问题的争论已经涉及到对现代文体的认识与理解。杂文首先是一种借助报刊的知识分子写作,现代作家选择杂文作为。说自己想说的话”的艺术方式,既是对现代报刊文体的深刻理解,也是对知识分子话语方式的准确把握。杂文的言说方式是一种隐喻修辞,与符号世界相关,理趣、对话性以及多重反讽构成为现代杂文的文体特征。  相似文献   

4.
85年前的5月4日,一场运动拉开了中国现代文学的历史。在这场运动中,一种文体兴起并成为了刺向旧文学旧社会的“投枪”。这就是杂文。今天我们就来感受感受杂文。  相似文献   

5.
新世纪以来,杂文日益呈现出多样化的趋势,杂文在文体形式上的多、新、奇是以往任何时候都无法比拟的。杂文已彻底打破了一切文体的樊篱,形成了无所不包,无体不融的开放与创新的态势。但各种各样的理论专著和教科书中对杂文的归属和概念的确定见仁见智,非常混乱,甚至自相矛盾,难以自圆其说。分析归纳以往代表性杂文归属及概念界定,结合目前杂文的发展现状,定义杂文是一种以批判、刺世、针砭时弊为天职,汲取一切文学的和非文学的各种表现方式和文体形式来行使其职能的文体。  相似文献   

6.
杂文浅谈     
杂文是“五四”后新创的文学样式,还是“古已有之”的文学体裁?对这个问题,有人说:“杂文……是适应‘五四’新文化运动而产生的一种新文体”。又有人说:杂文是“古已有之”的,因为鲁迅早就在《且介亭杂文集·序言》中指出过。我们认为,作为一种文体的杂文,不是“五四”后才产生的新文体,而是古已有之的,问题只是古代没有杂文这个名称而已。不过,我们说的古已有之的杂文,与鲁迅当年解释过的“古已有之”的“杂文”的含义是不一致的。  相似文献   

7.
文章结合现代杂文的基本特征,从瞿秋白杂文的主要内容、他在杂文中所承担的道义责任、他的杂文所具有的独特个性等方面,论述了瞿秋白的杂文创作在其全部文学和政治活动中的重要地位.文章认为,瞿秋白的一生.始终没有放弃对文学的爱好;但作为一个政治家.他的政治敏感又必然使他的文学创作带有强烈的政治色彩;而杂文作为一种文艺性的社会论文所具有的边缘文体的特点,恰好满足了上述两个方面的要求.因此.杂文创作就成为瞿秋白政治式写作的主要方式之一.  相似文献   

8.
漫谈杂文     
杂文是一种内容丰富多采,形式灵活多样,议论性和文艺性有机结合,而以议论为主的文学体裁。鲁迅先生说过:“‘杂文’也不是现在的新货色,是‘古已有之’的。凡有文章,倘若分类,都有类可归,如果编年,那就只按作成的年月,不管文体,各种都夹在一处,于是成了‘杂’。”(《且介亭杂文·序言》)我们一般所说的杂文,并不是这种按年月编辑的各类文章汇集的杂文,而是指在五四新文学运动  相似文献   

9.
《文心雕龙》中《杂文》多体一篇,本文从知人论世的方法论出发,认为这与当时的文学背景及刘勰自身文学思想密切相关,并在此基础上以刘勰的文体分类观为指导原则,论述《杂文》中各种文体的类属。  相似文献   

10.
龚培智 《文教资料》2013,(35):62-63
“公文”一词虽然古已有之,然而南北朝以前,文坛处于杂文学概念之下,所谓“文章”,并未将文学作品与应用文学进行区分,文史哲一体,公文与文学也处在混为一谈的状态.至南朝时“文笔之辨”提出,文笔始分,尽管纵观中国的整个封建史,流传的古代公文中仍不乏大量的优秀文学作品,但是自文笔之分后,公文已逐渐作为一种与传统意义上的文学相独立的文体出现在人们的视线当中,自此各类文体也蓬勃发展,不仅形成了后世的文学繁荣,公文也开始自成体系.  相似文献   

11.
本文认为,五四时期将公安派小品文和英国essay确立为散文的源流,是散文现代性理论的重要部分。散文源流辨析最终要提挈的是现代散文的文体意识,以及这种意识包容着的文体特质。散文现代性理论创设不论在文体界说还是文体内质的设定上,均越来越向着essay和小品文倾斜,并把essay翻译为中国式的“小品文”,其中涌动着一种深刻的理论转变,应将这一名称看作具有丰富寓意的理论命题。  相似文献   

12.
进入新世纪以后,能够引起关注的散文作品不多,散文创作渐趋于平淡。主要原因是文学理论界关于散文的认识陷入困惑,发展失去方向,大多数散文作家不敢介入社会生活,也不知道为什么要写散文。只有上述问题得到解决,才能促使新世纪的散文创作再度辉煌。  相似文献   

13.
古代小品文是中国古代文化体系中一种独特的文学创作。它是以先秦诸子散文及历史散文为源头,又受到诗歌、小说创作的影响,从而形成自己独特魅力的一种文学形式。先秦时期,是古代小品文的产生和萌芽阶段。此时的小品文以一种简短的文字段落的形式出现。其特点是,在形式上尚未独立成篇,只是散见在诸子散文和历史散文之中;文辞简约,意旨却大,内容包括对于重大人事的讽刺劝诫、表达作者强烈的感情色彩、抒发作家远大的志向、提出严肃的人生哲理等;体裁较为单一,寓言占绝对优势;语言生动精练,简明流畅,而又含蓄蕴藉。  相似文献   

14.
本文对近年来欧关随笔理论研究所取得的重要成果加以述评。本文认为,中国百年来的“现代散文”如何定义自己,能否代表文学的“现代本质”,是文类研究最核心的问题及其意义所在。借鉴西方文类研究理论,将有助于中国现当代散文(随笔)理论研究走向进一步拓展和深入。  相似文献   

15.
明代思想家李贽经历了近乎传奇的一生。李贽的生平铸就了他的人格。李贽《说书》两卷是其八股文的代表作,它们在八股文的发展史上起过重要的作用,在八股文的文献中属于珍贵的文献。李贽的八股文具有四个基本特征:李贽的八股文合乎儒家传统但不迷信圣人之言;始终坚持对于真理的追求构成了李贽八股文的思想基础;李贽将八股文与文学作品同等看待,主张八股文必须有澎湃的激情;保持纯洁的心灵是李贽的八股文具有勃勃生机的人格保证。  相似文献   

16.
散文是一种相对自由的文体,很多经验和感受是作家在写作实践中探索出来的,融入了个人的审美体会,具有独特性和创造性,其中的奥妙难以化成简单的教条来传授?然而,教学虽“不能使人巧”,却“能与人规矩”,“怎样写散文”是可教可学的。本文从散文写作实践出发,重点解析散文的构思、赋形、选技,探寻散文的写作路径。  相似文献   

17.
《悸动心曲》是库切的一本文学评论集,收录了其对于21位作家的评论文章,库切紧紧围绕这些作家的作品进行阐释、分析和解读。本文通过梳理这21篇评论文章管窥库切评判文学之标尺的3个主要方面:关注历史书写、聚焦伦理道德以及讲求文学形式。上述3个方面是库切衡量一切文学作品优劣的不可撼动的标尺,也是其自身文学创作中一以贯之的指导思想。  相似文献   

18.
论体文是我国古代散文之大宗,在六朝时期达到繁盛。六朝论体文采用隐喻式、造境式、抒怀式等言说方式,表现出其可以“比”、“兴”、“怨”的诗性特征,与诗歌达到了某种程度的契合,直接形成它的诗性精神。  相似文献   

19.
A bstract .  In this review essay, Jeanne Connell examines the influence of pragmatic philosophy on the scholarly works of twentieth-century literary theorist and English educator Louise Rosenblatt through the lens of a recent collection of her essays originally published between 1936 and 1999. Rosenblatt grounded her transactional theory of literature in pragmatic philosophy, particularly the epistemological constructs of John Dewey. While influential as a pioneer in the early development of reader-response theory, Rosenblatt's theory has only recently been given attention by philosophers of education. Making Meaning with Texts: Selected Essays is an important collection of articles and book chapters that highlights the evolution of her thinking in literary theory, pedagogy, and literary criticism. Rosenblatt positioned the construction of meaning in the personal lived-through quality of the literary experience, making central the generative relation between the text and the reader. Connell argues that the educational relevance of Rosenblatt's theory for contemporary education is that it provides a powerful critique of classroom approaches that promote shallow readings with little opportunity for critical reflection.  相似文献   

20.
朱自清散文研究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自清散文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对其散文的研究,更是走过了一条艰难曲折的道路。透过这一研究轨迹,我们可以找到对朱自清客观公正的评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