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人家整咱,咱没办法,咱可千万不要自己整自己!" 这句话是我自己发明的,名之曰"快乐语录",因为常念我这条语录,能给你带来快乐. 根据我的测算,一个人的烦恼,差不多百分之九十九来自自己,只有"飞来横祸"那百分之一不是你自己找的.俗话说"招灾惹祸",说的就是灾都是自己招的,祸都是自己惹的.  相似文献   

2.
于是,在这广大的/世界的岸沿, 我独自站定、沉思/直到爱情、声名,都 没入虚无里。 --济慈《每当我害怕》 克林·伊斯特伍德自己主演了《百 万美元宝贝》。这个沉寂、矍铄的老人, 在影片里不是在拳台旁看自己心爱的拳 手为荣誉用肉体打拼,就是在训练馆中 捧着一本济慈的诗集。上面那句诗,几 乎可看作是年迈的伊斯特伍德的心声。 一个老教练帮助一个高龄女拳手圆  相似文献   

3.
域外隽语     
※不要问你自己世界需要什么;问你自己什么事能让你充满活力。然后去做那事,因为世界需要的是人们充满活力。※假如你不能成为一位诗人,那就成为诗。※跨上第一个楼梯,  相似文献   

4.
望城,这片沃土,她养育了伟大的共产主义战士--雷锋.如果您有缘踏上这片热土地,特别是能走近县水利水电局档案室那咫尺兰台的话,您一定会对那628卷档案资料侥感兴趣.  相似文献   

5.
任浩 《中国记者》2013,(1):13-15
导读中国传统媒体的传播自信与自信传播,来自我们面临的这个希望与绝望并存、光明与羁绊共生的时代,来自我们脚下繁花盛开和尚待敷荣的土地,更来自每一个报人坚强的内心。新媒体不是洪水猛兽,也不是强者通吃的大鲨鱼。我们不能阻止它掠浪飞奔,但可以托身入海,与之共舞。  相似文献   

6.
《一九九九:藏行笔记》的写作是从阅读和压抑开始的。自己虽然也写小说,但我始终并没有将小说阅读摆放在首位。比如讲,针对任何一位个人经验的文学艺术作品,我则更为看重,自然那经验是要有着非凡的人生意义。自己也不明白为什么会这样,或许是对别人的经验更易于接受吧。当然,那有意义的经验中还应当饱含着压抑的个性。我到过两藏五次,平均每次都有三个月以上的时间,其中最长的一段则在一年有余。这么多次去过西藏,我对那地方的文字的认识却寥寥可数;不是自己不能写,也不是自己不敢写,说到底,还是对自己的不满意,总在想能不能…  相似文献   

7.
这些年做报道、写评论,我没少对北京市出台的政策、办理的案件提出质疑和批评.个人博客上的文章,批得就更"狠"一点.如果有一天我犯点事儿"进去"了,对有没有"那事儿"只字不提,却只说自己是"因言获罪"--有关部门抓我是为报复我批评他们,您会不会觉得我这人特矫情?  相似文献   

8.
仲志远 《青年记者》2008,(15):15-17
草根新闻来自于民间.一般来说,多半都是来自于媒体机构专业记者之外的社会各个阶层,牵涉面相当广阔,但实际上也不能完全排除记者群体,因为记者的社会接触面毕竟要比一般人更为深广.谁都知道,记者的稿件会因为各种有形或无形的禁忌而被删改或"枪毙",官方渠道不能发表的稿件换之以另一种面目--草根新闻--出现也就在情理之中.  相似文献   

9.
在五六年前,中国的民间慈善还如同漂萍,浮于江湖中不知西东。借助着社会的爱心觉醒和个体的坚韧,无根的慈善结出了善果。但仅仅依靠觉悟和爱心,已经不能支撑民间慈善的发展,而一个好人,也远远不如一个好的制度更保险"大儿子黄雁平不是‘不孝’,而是已于四年前就突发心脏病离开了您。您释然后的无奈,眼神内定格不解那愣愣的瞬间至今让我无法忘记,您居然使出全身的力气一边用肢体语言竖起大拇指,鼓励失去丈夫的我要坚强,一边在我耳边重复地说着,不是‘不孝’就好!"  相似文献   

10.
"你的脚下沾满多少泥土,你的心中就积淀多少真情!""走转改",不是一种任务、一种号召。它是新闻工作者一种责任、一种态度、一种需求。新闻工作者的脚力、眼力、脑力、笔力,不是来自一时之功,而是要持之以恒,久久为功。在媒体深度融合的大背景下,在深入践行"走转改"的过程中,新闻工作者如何沉下去,静下心来,采写出有用、耐读、感人的新闻,苏州日报社进行了一些有益探索。  相似文献   

11.
散文诗杂感     
一既然散又诗要作为独特的一种艺术形式存在和发展,就应该在它的形式上,多作一些探讨和研究。能不能说散文诗派生于诗?我想,可以这么说。我是把它作为诗的一种样式来看待的。用简明一点的话来说,它是用散文写成的诗,而不是用韵文写成的诗。不用韵文写成的诗叫自由体诗,散文诗是自由体诗的一种变体。首先,它不是长短句排列分  相似文献   

12.
只问耕耘     
正就这样默默地埋头写作,辛勤地耕耘着自己的"一亩三分地",至于收获则不是我们所能企求的。不论是一国的总统、大公司的老总,也不论是个体从业者,亦或是一个普通的农民,都有自己的"一亩三分地",虽然种的"庄稼"各不相同,但是,每个人都渴望丰收。有的时候,我们太看重结果,还没付出就妄想得到,总是好高骛远,而往往忽视了脚下的泥土,懈怠了每天的耕耘。因为心的力量分散了,我们三心二意地经营着自己的事  相似文献   

13.
一种学习材料是否使我们感兴趣,对此我们归根结底只能起到有限的影响作用。我们不能命令某事物使自己感兴趣或给人留下印象。可惜我们必须记住的正好是那些抽象的、枯燥的事物——例如单词、语法规则、统计数字、销售数字、日程安排、法律条款等等。这些事物既不是形象的,也没有由于特别不同寻常而显得突出,也就是说它们绝对不是“适合大脑的”,因此很难记住。现在也许您会想,在这里即使最好的记忆训练也无济于事。 但是您错了,人们完全可以把抽象  相似文献   

14.
老马 《北京档案》2002,(12):33-34
对什么是老有所为,我和一些退下来的老同志都曾认为"老有所为"就是退下来后,能在原单位继续被返聘.其实这早已是上个世纪的老皇历--看不得了.您说,如今哪个单位不在减员提效,别说您这些到点退下来的老同志人家不聘,便是没到点的老同志不也陆续地被单位一刀切地办理了内退.更有效益不好的单位,便是年轻力壮、年富力强者,也正遭遇着和即将遭遇,或买断工龄,或下岗待业自谋出路的命运.所以,如今退下来的老同志没有被单位返聘,或者原来曾经被返聘,现在却被解聘,这实在是再正常不过的事了,切不可想不通,让曾是你部下,曾是你学生,曾是你弟子的现职领导左右为难,说你也不是,不说你也不是,还得拐弯抹角地给你做工作;当然也不要发牢骚、生闷气,倘若憋出一场病来,那既于事无补,更于自身于家庭都无益.  相似文献   

15.
1987年9月23日上午,我正在出席广东省图书馆学会第二次会员代表大会,突然传来黄馆长病情危急的消息,便和参加会议的杨、蔡两位副馆长立即赶到医院探望。当我们赶到医院时,他已完生失去了知觉,依靠着吸氧机来维持着他的生命了。我惭愧自己无能为力,对他的病情不能有所帮助,但我们多么希望有高明的医生能夺回正被病魔吞噬着的生命啊!晚上10时40分,推人心碎的噩耗无情地传进了我们的耳膜,使我沉浸在极度的悲痛之中。我从心坎里一次又一次呼唤着:我们的好馆长啊!您不能这么快离开我们,不能离开您关心。培育过的并时刻想念着您的图书馆战士! 我不愿意相信:他已经离开了我们。我怎么也不能相信:他那颗患诚、坦白的心脏会停止跳  相似文献   

16.
有人说,主持人好当--不就是用嘴说话吗!也有人说,主持人难当--说话容易,可说好也真难! 这一"难"一"易",折射出许多道理,道出了电视节目主持人的职业特点,即必须"把话说好",说得好才能征服观众.受众接受和欢迎的是主持人能和自己"沟通、交流",而不愿接受那种咄咄逼人或照本宣科的"演讲".  相似文献   

17.
《传媒》2010,(5):11-18
范以锦:全媒体不是大而全 打造全媒体是大势所趋,但全媒体不能理解为大而全."全"中要有媒体自己的特色,要有拳头产品.同时,全媒体也不是完全由传统媒体自己来做,如果能够与知名的企业合作,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就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相似文献   

18.
对于自己的诗作,鲁迅并不十分看重.他在1934年10月13日给《集外集》编者杨霁云的信中说:"我平常并不做诗,只在有人要我写字时,胡诌几句塞责,并不存稿.自己记得的也不过那一点,再没有什么了."①12月9日的信中又说:"旧诗本非所长,不得已而作,后辄忘却,今写出能记忆者数章."②12月20日的信中还提到:"来信于我的诗,奖誉太过.其实我于旧诗素无研究,胡说八道而已.我以为一切好诗,到唐已被做完,此后倘非能翻出如来掌心之‘齐天大圣’,大可不必动手,然而言行不能一致,有时也诌几句,自省殊亦可笑."③尽管鲁迅对于自己的诗作,始终抱着自谦的态度,但他并不反对将这些诗作收集起来.因此,除了就其中的题目进行调整外,还不断给杨霁云提供新的诗作.在鲁迅的直接帮助下,杨霁云将鲁迅的14首诗作编入了《集外集》,1935年5月由上海群众图书公司出版,这是鲁迅诗作的首次集中披露.  相似文献   

19.
孰是孰非?塔氏VS反对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声空核聚变”的教父,如今处于风口浪尖、现任美国普渡大学教授的拉什·塔拉亚克汉接受了本刊记者的采访。同时,作为2002年塔拉亚克汉论文的匿名评审人、后来又公开谴责《科学》杂志发表那篇论文的肯尼斯·萨司利克教授(来自美国伊利诺伊大学化学系)和劳伦斯·克拉姆教授(来自华盛顿大学),也接受了本刊记者的采访。塔拉亚克汉:实验已经被重复中国新闻周刊:大量试图去重复您的实验的人都遭到了失败,因而否决了您的研究成果,但据说您并不认同他们的结论。那么您认为,问题主要出在什么地方?现在你依然坚持自己是正确的吗?理由?你将如何来…  相似文献   

20.
离我最近的诗人--读张怀涛先生《涛声集》感怀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吴志恩 《河北科技图苑》2004,17(4):26-27,78
毋庸讳言,诗如今已不是一种稀罕物件了。看当今都市,人潮与商潮并涌,声光与波光齐飞,连鸟鸣都被迫拔高了分贝,复有几人读诗,更复有几人写诗?一句话,喧嚣忙碌间,谁还能有那份从容?如果有,那倒也是一件弥足珍贵的事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