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2 毫秒
1.
健身指南     
一忌不做准备活动游泳。游泳池的水温通常比气温低,下水前必须做些准备活动,避免下水后手足抽筋。二忌空腹游泳。空腹时体内血糖水平降低,而游泳能消耗体内较多的能量,使血糖进一步降低,故会引起头晕、四肢乏力、心慌、面色苍白、甚至昏厥等低血  相似文献   

2.
冬泳须知     
(一)冬泳前一定要进行严格的身体检查。一般来讲患有严重心血管疾病、高血压、肺结核、皮肤病、肾炎、中耳炎等疾病的人,是不能参加冬泳的,以防病情加重或发生意外。而究竟能不能够参加冬泳,要通过身体检查和医生的鉴定来决定。(二)冬泳一定要充分做好下水前的准备活动。由于天气寒冷,关节的灵活性、肌肉的柔韧性比较差,所以下水前要充分做好热身活动,使僵滞的肌肉和全身的关节在下水前得到充分的拉伸,以提高身体的适应性。准备活动还可以便内脏器官的功能逐渐提高,接近于运动状态,特别是血液循环系统和呼吸系统能较快地适应游泳时的需要,以减轻低温下心脏和肺的负担。一般来讲,准备活动要做到身体发热、发暧、发红后再慢慢下水。(三)冬泳连续时间不宜过长,但要持之以恒。  相似文献   

3.
耕夫 《游泳》2001,(6):38-38
冬季游泳对促进身体的循环、呼吸、消化等系统的机能都有良好的作用 ,尤其是对提高神经系统适应外界气温突然降低的能力 ,作用更大 ,由于冬泳是在室外温度很低的条件下进行 ,除应掌握游泳的一般卫生知识外 ,还应注意冬泳的安全。初次参加冬泳的人 ,应注意以下几点 :1.早上进行锻炼较好 ,出发前要吃好早餐 ,不要空腹下水。2.做好下水前的准备工作 ,使身体适应低温 ,可先做小跑步、徒手操等 ,各关节要活动开。3.下水游泳时间以不超过半小时为宜 ,间歇时间不要离开水面。下水时不要头朝下“扎猛子” ,应使四肢和身躯先着水。4.游泳后上…  相似文献   

4.
游泳是在水的特殊环境中进行的,务必要高度重视安全问题。一、不到不熟悉的水域游泳。如果水下有木桩、尖石等难免会造成意外的伤亡。二、下水游泳前一定要做好充分的准备活动,使人体在心理和生理上适应游泳运动的需要,对防止水中抽筋有一定的作用。三、不到水质受到污...  相似文献   

5.
抽筋是指人体某一部分肌肉所发生的痉挛现象,在日常生活中经常碰到。抽筋表现在外部肌肉时出现强直收缩,用手摸上去可摸到一个硬块,疼痛比较剧烈。一、抽筋的原因游泳中的抽筋,大多数是由于游泳前没有做准备活动,下水时突然受到冷水的刺激;有的是因为在水中停留时间过长,体内热量、水分、盐分排出过多而产生疲劳;还有的则因精神紧张、动作不放松或突然用力  相似文献   

6.
一、准备工作要充分。课前教师要认真了解游泳水域的水质和有没有杂物等情况,下水前一定要带领学生做好充分的准备活动,使学生在心里和生理上适应游泳的需要,预防水中抽筋。二、教学组织要严密。在教学过程中,应对学生进行分组教学,充分发挥学生骨干的作用。设置安全员,使他们能观察到面上的情况。绝对禁止在水中打闹、做侵人入水的危险动作。三、特殊学生要注意。对一些患有晕水、贫血等病症的特殊学生,要区别对待,细心安排,还要使他们知道在自已身体不适时的处理方法,并对在练习中可能出现的问题进四、教师观察要仔细。在练习中…  相似文献   

7.
<正> 夏季将至,炎热酷暑也将随之而来。在高温难熬的日子里,大家自然会想到避暑的主要去处——游泳池。但游泳地毕竟太少,常常是人满为患,况且广大农村游泳池更少,人们只能去自然水域游泳。在自然水域游泳,安全问题显得尤为重要,希望能注意如下几点: 自身的注意事项 1.必须结伴同行,人多时可相互照顾,安全系数会增高。 2.下水前一定要做好准备活动,让全身的关节和肌肉活动开,并用水擦拭身体,让身体先适应一下  相似文献   

8.
周先讲 《游泳》2001,(2):30-31
A 游泳之前一定要做好准备活动。因为人体皮肤的温度一般都比水温高,如不做准备活动就跳到水里去游泳,皮肤受冷水的刺激后,引起大脑皮质兴奋,使身体各部分肌肉产生强烈收缩,就容易发生抽筋、扭伤等事故,有人则会出现头晕、恶心等不良反应。做好准备活动再下水,可以改善身体各器官的工作状态,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和灵活性,从而避免不良反应和事故的发生。 准备活动的时间应因时、因人而异,一般有15至20分钟即可。其内容,一般可以跑跑步,做几节徒手体操,如举臂扩胸、摆臂踢腿、扭腰转体、屈膝下蹲、向上跳跃等。同时,还应…  相似文献   

9.
优秀运动员大赛前的准备活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优秀运动员大赛前的准备活动李有观/文世界优秀游泳运动员一般在重大比赛前10-12天开始认真选择、反复试验,以便找出最有效果的赛前准备活动方式。这说明赛前的准备活动极为重要。现在大多数优秀游泳选手在赛前都按各自的计划独自进行训练,教练员只是协助他们记录...  相似文献   

10.
李宝凤 《游泳》2005,(2):16-18
采用何种形式的准备活动、需要多长时间以及能 保持怎样的竞技状态,其效果如何?对此,本文以游泳 为例进行了实验,以便取得更好的效果。 一、准备活动结束后的保持时间及效果 提到准备活动,首先提到以前做过的实验,即"准 备活动结束后保持的时间以及效果的持续性。" 游泳比赛并非像田径运动,准备活动后马上进入 比赛,而是需要等待一定时间(30分钟左右),因项目的 不同,也有需要等60分钟的选手。那么,准备活动后究 竞需要等待多长时间才能达到最佳效果? 对此,以7名较高水平的男子大学生游泳选手为 实验对象,模拟游泳运动员在正式比赛中采用的准备  相似文献   

11.
《游泳季刊》2007,(4):40
9月2日,由广州市水上运动管理中心党委书记、广州市游泳协会常务副主席,《游泳季刊》编委吴象图、广州市游泳协会副主席、冬泳会理事长赖锡鹏率领的市泳协会员302人参加了第二届“两广”跨省畅游西江活动。跨省畅游全程10公里,由广西梧州市下水游至广东的封开上岸。广州泳将西江跨省游  相似文献   

12.
急性小腿肌肉拉伤,多因直接或间接外力,使小腿肌肉急剧过度收缩或拉长所致。它是体育比赛和群众体育活动中最常见的运动损伤之一,多发生在跑跳投及球类运动项目。 如何在运动中预防小腿肌肉拉伤。1.参加体育比赛或群众性体育活动前做好准备 活动即一般性准备活动,本项准备活动,心 理准备活动。2.在体育比赛前、中、后、严防风寒湿侵袭。  相似文献   

13.
第一,游泳前要作体格检查。有中耳炎的人不宜游泳。因为慢性中耳炎病人,一般鼓膜上都可能有穿孔,中耳和外耳道沟通了,一游泳,池内的脏水就会从外耳道流进中耳里去,使中耳发炎化脓的病情加重。必须等鼓膜的穿孔长好或修补好,经医生检查同意后才能下水。第二,游泳时尽量不要使水灌进耳朵里。下水前,应戴上大小正合适的游泳耳塞,也可用外面涂满凡士林油膏的药棉花球或纱布条塞入耳道。但要注意塞的时间不要过长,取出后要将耳道内  相似文献   

14.
对比31名优秀游泳运动员2次比赛成绩,将其分成超常、正常、失常组,监测不同组别运动员临赛前准备活动前、中、后心率、血压、血乳酸,采用方差分析,探索临赛前准备活动中强度练习的等级,及优秀游泳运动员赛前适宜比赛的生理状态。结果显示:赛前准备活动的强度练习,心率应达到80%~90%HR max,血乳酸3~4 mmol/L,收缩压大幅上升,舒张压不变或下降。赛前2h适宜比赛的生理状态,心率、收缩压接近或可略高于安静时,舒张压接近或略低于安静时,血乳酸2mmol/L以下。赛前15~20 min心率、收缩压、舒张压应恢复或可略高于准备活动前。血乳酸并非监测游泳运动员赛前生理状态,评价准备活动强度的敏感指标。建议重视临赛前准备,注重监控运动员赛前生理状态,合理安排赛前准备活动强度。  相似文献   

15.
阐述准备活动的作用机制,以澳大利亚、英国和葡萄牙为代表的3个团队针对游泳准备活动开展的深入研究为基础,探讨不同准备活动方案、过渡阶段不同休息时长、过渡阶段不同保效措施对游泳比赛表现的影响,同时梳理游泳准备活动的优化策略,并提出游泳比赛的准备活动建议。  相似文献   

16.
刘明辉 《游泳》2001,(1):9-10
在游泳竞赛中 ,教练员和运动员都希望能够充分发挥游泳技术水平 ,取得好成绩。然而 ,不少运动员平时训练水平高 ,但在比赛时却往往发挥不好。这里边原因很多 ,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对准备活动认识不足 ,缺乏科学的安排 ,不能消除赛前出现的某些不利因素 ,因此 ,游泳赛前准备活动具有重要意义。游泳的赛前准备活动是由陆上练习和水上练习构成。赛前的陆上练习是使身体发热必不可少的一个步骤。每次陆上准备活动约10~20分钟左右 ,首先要活动全身的关节 (包括脊椎在内 ) ,使之放松和伸展 ;接着活动全身的肌肉群(包括躯干的主要肌群 )使…  相似文献   

17.
夏天到了,这是游泳活动的黄金季节。游泳是一项很好的体育运动。经常参加游泳,能增强心脏、血管、呼吸和神经系统的机能。同时,游泳还能清洁皮肤,增强人体抵抗能力。通过游泳锻炼,还能帮助培养坚强的意志和克服困难的决心。学会游泳,对学习、生产(工作)和国防都有积极作用。但是我们参加游泳前,首先要进行体格检查,看是否适宜进行这项活动。如患  相似文献   

18.
老渔夫 《垂钓》2005,5(8):21-21
以前夏季钓鱼,我非常喜欢在中午或天气非常炎热的时候下水游泳,现在我坚决反对下水游泳,尤其反对在自然水域游泳。以前提倡游泳注意安全,内容大多是防止抽筋、防止水草缠绕人体、防止皮肤被灼伤等,现在我反对下水游泳,理由却是为了防止身体被污染,防止身体中毒。  相似文献   

19.
<正> 一、饭后或空腹时不宜游泳。饭后游泳,大量血液流到四肢肌肉,肠胃道血液供应随之减少,影响食物消化。二、剧烈运动后不要马上游泳。剧烈运动后体温上升,如立即下水游泳,易引起感冒或抽筋。三、切忌有水就游和随便下水。初学者和不了解水情者,绝不可随便跳进水中就游,否则容易出事。  相似文献   

20.
庆银 《游泳》2002,(2):17-17
游泳是一项极有锻炼价值的体育运动。游泳活动很受人们的欢迎 ,但是由于水陆两重天 ,有些问题应该引起游泳者的注意。1.游泳的方法。初学者宜在浅水中练习 ,最好请有游泳经验的人作自己的指导。二人以上方可下水 ,并要相互关照 ,绝对不能单独行动 ,防止发生事故。2.选择好游泳场所。不了解水情 ,绝对不要下水。到江河湖海中游泳 ,首先要把要去的地方的水温、水流、深浅、水中障碍物 (如木桩、暗礁、淤泥、水草、树根以及伤人的鱼类等 )、漩涡、岸边入水处的坡度等 ,都要一一调查摸清。到这种地方去 ,1~2人都不宜前往 ,最好有组织的集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