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解析几何是高中数学的重要内容之一,而求曲线的方程又是高考中较常见的问题.本文就求曲线方程的方法作一归纳总结,供参考.一、直接法:这是求动点轨迹最基本的方法,在建立坐标系后,直接根据等量关系式建立方程.【例1】如图,圆O1与圆O2的半径都是1,O1O2=4,过动点P分别作圆O1、圆O2的切线PM、PN(M、N分别为切点),使得PM=2PN.试建立适当的坐标系,并求动点P的轨迹方程.分析:本题可采用直接法———在建立坐标系后,直接根据等量关系式建立方程.这是求动点轨迹最基本的方法.例1图解:以O1O2的中点O为原点,O1O2所在的直线为x轴,建立如右图…  相似文献   

2.
朱卫华 《中学理科》2002,(10):18-18
鉴于高考要求及对高考题特征的认识 ,解析几何的复习 ,应牢牢把握住 :直线与圆锥曲线的几何性质和综合应用 ,注重能力的培养 .1 重视曲线方程的复习曲线与方程是解几的基本内容 ,贯穿于圆锥曲线的始终 ,依据题目的条件 ,选择适当的坐标系 ,求曲线的方程是解析几何的主要内容之一 .例 1  (’95高考题 )已知椭圆x22 4 y21 6=1 ,直线l:x1 2 y8=1 ,P是l上一点 ,射线OP交椭圆于R ,又点Q在OP上且满足|OQ|·|OP|=|OR|2 ,当点P在l移动时 ,求点a的轨迹方程 ,并证明轨迹是什么曲线 .解略 .说明 :本题主要考查直线 ,椭…  相似文献   

3.
平面解析几何教学中,研究动点的轨迹方程是主要课题之一.求轨迹方程的方法,因题而异,有无规律可循?本文目的就是探讨中学平面解析几何中求轨迹方程的基本方法.因为解析几何是以坐标系为工具,用代数的方法来研究平面图形性质的,所以在求动点的轨迹方程时,假若题设中未给出坐标系的话,求轨迹方程的第一步就是要恰当地建立坐标系,坐标系选择的原则应使易于得出轨迹方程,而且方程的形式简明.  相似文献   

4.
综观历年高考解析几何试题,有六大热点.一、曲线轨迹方程的问题探求曲线的轨迹方程,即求曲线上动点坐标所满足的代数条件是解析几何的最基本问题,它在历年高考中频繁出现.全国高考85、86、91、93、94、95年均以这类问题为压轴题.此类问题通常是通过建立坐标系,设动点坐标,依据题设条件,列出等式,代入化简整理即得曲线的轨迹方程.基本方法有:直译法、定义法、代入法、交轨法、几何法、参数法、极坐标法等.例1 已知椭圆 x~2/24 y~2/16=1,直线l:x/12 y/8=1.P是 l 上一点,射线 OP 交椭圆于点 R,又点 Q 在 OP 上且满足|OQ|·|OP|=|OR|~2,当点 P 在 l 上移动时,求点 Q 的轨迹方程,并说明轨迹是什么曲线.(1995年  相似文献   

5.
曲线轨迹问题的探求是解析几何的重要内容 ,也是高考的热点问题之一 ,纵观近几年来在高考中出现的轨迹问题 ,其常用的求法有以下几种 :一、直接法例 1  ( 1998年全国理 )如图 ,直线 l1和 l2 相交于点M,l1⊥ l2 ,点 N∈ l1,以 A、B为端点的曲线段 C上任一点到 l2 的距离与到点 N的距离相等 .若△ AM N为锐角三角形 ,|AM|= 17,|AN |=3,且|BN |=6 ,建立适当的坐标系 ,求曲线段 C的方程 .解 :以 l1为 x轴 ,M为原点 ,建立直角坐标系 (如图 ) ,设 A( x A,y A)、B ( x B、y B)、N ( x N,0 ) ,P( x,y)为曲线段 C上任一点 ,则由题意知 P…  相似文献   

6.
探求曲线的轨迹方程,即求曲线上动点坐标所满足的代数条件是解析几何的最基本问题,它在历年高考中频繁出现.此类问题一般是通过建立坐标系,设动点坐标,依据题设条件,列出等式,代入化简整理即得曲线的轨迹方程.现结合近年的高考试题,介绍几种常用方法.一、直接法若动点运动过程中量的关系简明,那么直接将此量的关系坐标化,列出等式,化简即得动点的轨迹方程.例1已知直角坐标平面上一点 Q(2,0)和圆 C:x~2 y~2=1,动点 M 到圆 C 的切线长等于圆C 的半径与|MQ|的和,求动点 M的轨迹方程,说明它表示什么曲线,并画出草图(1994年全国高考题).  相似文献   

7.
高中解析几何的研究对象是平面曲线的形状、位置和曲线与曲线之间的关系,而三角形是平面内最简单的几何图形,它的很多性质可以用来研究平面图形或平面曲线的几何性质,因此,解析几何与三角形有不解之缘.一、借助三角形的边、角等基本量的计算,来掌握解析几何中的位置关系的演绎【例1】在△ABC中BC边上的高所在的直线方程为x-2y+1=0,∠A的平分线所在的直线方程为y=0,若点B(1,2),求点A和点C的坐标.解:∵A点既在BC边的高线上,又在∠A的平分线上,联立y=0与x-2y+1=0,解得A(-1,0).于是kAB=2-01-(-1)=1,而x轴是∠A的平分线,∴kAC=-1,故AC所…  相似文献   

8.
求曲线的方程是解析几何的重要内容,也是解析几何应用的范围之一.曲线方程的求法主要有三步,一是建立坐标系,设出动点M的坐标M(z,y);二是写出动点M的坐标满足的一个等式F(x,y)=0,三是进行化简;还要求作必要的讨论,去除不合题意的杂点.随着问题的变化,求曲线方程的方法显示出多样性.下面结合具体的例题介绍几种求曲线方程的常用方法:  相似文献   

9.
解析几何是在坐标系的基础上,用坐标表示点,用方程表示曲线(包括直线),通过研究方程的特征间接地来研究曲线的性质.解析几何比立体几何易懂,但考试不易得分,究其原因有:一是解析几何方法多样,需要灵活选择;二是处理不好计算量相当大;三是学习时没有  相似文献   

10.
热点分析求曲线方程是解析几何的基本问题或首要问题 .通过求曲线方程可以考查曲线与方程、直线的概念与性质、圆锥曲线的定义与性质、直线与圆锥曲线的关系等基本知识 ;考查选择适当的坐标系求曲线方程的解析几何思想 ,以及求曲线方程的基本技能和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所以求曲线方程仍然成为经久不衰的高考热点 .解决这一热点问题的策略与方法求曲线方程问题通常以两种形式出现 :一是求曲线方程 .已知曲线的形状与位置 (或根据动点运动的几何规律可以分析出曲线的形状与位置 )求曲线方程 ,即通常所说的“求曲线方程”问题 .对…  相似文献   

11.
杜卫平 《天中学刊》1999,14(5):103-104
曲线是适合某种条件的点的集合(轨迹).已知曲线如何求曲线的方程,是解析几何主要课题之一.由于建立了坐标系,使作为几何形象的点与代数形式的坐标在一定条件下建立了—一对应.这样适合某种条件的点的集合(轨迹),反映到代数上,就是点的坐标(x,y),满足某一方程f(x,y)=0,求动点的轨迹方程,就是要求动点坐标所满足的关系式.求点的轨迹方程的一般步骤是:①设点.根据题意建立适当的坐标系,并设曲线上动点M的坐标为(x,y).②列式.根据已知条件,列出M的坐标所满足的等式.③代换.将点M的坐标代入②中的等广,得到含…  相似文献   

12.
刘显伟 《新高考》2011,(Z1):71-73
解析几何中求参数取值范围的问题是高考中出现频率较高的一类考题.解决这类问题的关键在于结合所给曲线的特征,利用或建立含参数的不等关系.下面就解决这类问题的常用思考途径与策略总结如下.一、将已知条件中的不等关系转化为含参变量的不等关系若题目的已知条件中给出了不等关系,可尝试直接利用该条件求参数的取值范围.例1双曲线x2a2-y2b2=1(a>1,b>0)的焦距为2c,直线l过点(a,0)和(0,b),且点(1,0)到直线l的距离  相似文献   

13.
"算两次"是一种重要的数学方法,又称为富比尼(G.Fubini)原理.它的基本思想是:将同一个量从两个不同角度计算两次,从而建立等量关系.如立体几何中求距离常用的等体积法,就是利用三棱锥可换底的特点,两次计算体积建立等式求高(即距离).又如在解析几何中求某些动点轨迹,常根据动  相似文献   

14.
已知动点的轨迹条件,求其曲线的方程,是中学平面解析几何中的一项重要内容.本文给出一个求轨迹的题目的几种解法,供参考. 题目:一动圆与定圆x~2+y~2=100内切,并且通过点A(0,6),求这个动圆圆心的轨迹. 解法一:如图1,设动圆圆心M的坐标为(x,y),其轨迹就是属于集合 P={M:|MA|=10—|OM|}的点.由两点间距离公式,得  相似文献   

15.
当解有关解析几何中的综合题时,常遇到求极值的问题,有时需要应用点关于直线对称的性质,解满足以距离和最小或距离差的绝对值最大为条件的综合题.一、解以满足距离和最小为条件综合题我们知道,如果已知A、B两点在直线的同侧,如何在直线L上找一点M使|MA|+|MB|最小:可先求出点A(或B)关于直线L的对称点A′(或B′),连结A′B(或AB′),它与L的交点为M,则M必满足条件|MA|+|MB|最小.【例1】已知直线L:x-y+9=0,以椭圆x2+4y2=12的焦点为焦点,且过L上一点M的椭圆,使其长轴最短,求椭圆的方程.分析:从x2+4y2=12可知两焦点为F1(-3,0)和F2(3,0)…  相似文献   

16.
求轨迹方程时,如能合理应用图形性质,可以减少运算量,避免冗长的计算,从而正确迅速地求出曲线方程,现举例说明如下: 例1 已知:A、B分别是直线l_1:x=-1,l_2:x=2上的两个动点,且OA⊥OB,OM⊥AB于M,求动点M的轨迹方程(选自《数学解题辞典平面解析几何》第352页584题,略有改动,书上解法较繁)。  相似文献   

17.
在新编高中数学教材中增加了向量一章后 ,向量的坐标可用其起点、终点的坐标来表示 ,使向量与平面解析几何有了必然的联系 ,特别是两向量垂直与平行的充要条件 ,给求曲线的轨迹方程带来了极大的方便 ,使解题过程由复杂而变为简单 ,下面举几例来说明向量在求曲线方程时的简单应用 :例 1 过定点M ( 2 ,1)引动直线l,l与x轴、y轴分别交于A、B两点 ,求线段AB中点P的轨迹方程 .分析 以往解析几何中 ,设过点 ( 2 ,1)的直线的斜率为k ,由点斜式得直线l的方程为 :y- 1=k(x - 2 ) ,然后分别令x=0 ,y=0 ,求出A、B两点的坐标 ,再设…  相似文献   

18.
<正>平面解析几何中的许多问题,若解题方法不当,就会使解题过程繁杂而冗长,从而直接影响到解题速度和结果的正确性.如何避免不必要的运算,从而简化解题过程呢?本文结合典型例题,谈谈解析几何解题中的避繁就简的解题策略,供大家参考.策略1利用定义,简化运算根据题目涉及到曲线上的点与焦点的距离时,借助于圆锥曲线的定义,常能化繁为简,缩短解题过程.例1若点A的坐标为(3,2),F为抛物线y2=2x的焦点,点P在抛物线上移动,求使  相似文献   

19.
问题:求曲线C:x2 y2=1上的点到原点的距离的最小值. 1 传统教学最值问题涉及到函数、不等式、三角、解析几何、立体几何等内容,特别是新教材导数知识的介入,求最值成为近几年高考的热点.老师引导学生联系已有知识,加以逻辑推理,得出下列两种解法.  相似文献   

20.
二次函数的性质及判别式性质的应用,在初中只是用来判别方程根的情况以及求最值,在高中的数学中其应用则更为广泛,尤以解析几何中的应用较多。1.求距离的最值问题,可利用二次函数求最值的性质去作,也可以利用直线与曲线相切时判别式等于零来求。以下用例题说明。例1.已知点A(0,4),P是抛物线y=x2+1上任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