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刊记者 《体育教学》2006,(5):I0006-I0006
由中国体育科学学会学校体育分会主办,扬州大学体育学院承办的全国学校体育学、体育教学论学科理论高级研讨班于2006年7月27日-7月30日在江苏扬州圆满举办。举办本次研讨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在全国学校体育学、体育教学论学科理论界介绍、宣传近年来我国学校体育改革取得的新成果,  相似文献   

2.
我国师生关系10年研究述评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李瑜 《体育学刊》2004,11(6):90-93
对我国近10年来教育理论界和体育理论界对师生关系的研究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做一梳理与评价,期望有助于我国学校体育教育中新的师生关系的建立。  相似文献   

3.
为了探讨学校体育如何适应教育和体育改革发展的新形势,学校体育杂志社与中国教育报社体育卫生部于1989年5月27日在北京体育学院联合召开了首都体育理论工作者“深化学校体育改革”座谈会。现将部分同志的发言摘要整理如后: 从整体上审视我国学校体育改革,当前存在四个主要问题。 一、改革目标的盲目性。在学校体育改革之初,我们理论界没有根据学校体育的现  相似文献   

4.
试论我国学校体育的概念和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 随着我国体育运动的发展,我国体育运动逐步系统化、科学化,成为一种独立的社会活动形式。国际上,把体育划分为竞技体育、大众体育和学校体育三大部分,我国体育理论界也认为体育运动包括上述三个部分。由于学校体育不仅隶属于体育运动,它还与我国教育有十分密切的关系。因此,对学校体育的属性问题,引起了争论,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因此,弄清学校体育属性,明确学校体育的目的、任务,成为目前搞好学校体育工作改革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本文主要就学校体育的概念问题,谈些粗浅看法。  相似文献   

5.
马约翰     
<正> 马约翰教授(1882-1966)是我国最著名的体育家和体育教育家。他是我国近代体育的主要开拓者之一,对于我国近代体育的理论和实践有着突出的贡献。为了表彰马约翰教授的贡献,1984年经党中央和国务院有关部门的批准,决定在他的故乡福建鼓浪屿建立纪念性塑象。马约翰生于1882年10月10日,先在鼓浪屿读私塾,后到上海明强中学上学。1911年毕业于上海圣约翰大学。1914年到清华学校(清华大学前身)任教,1920年升任教授兼体育部主  相似文献   

6.
<正> 一、问题的提出关于普通学校体育教学的目的任务问题,近几年来,在我国体育理论界,展开了极为激烈的争论。这一争论的焦点,最后集中到体育教学的目的到底是以增强体质为主呢,还是以掌握体育的基本知识、技术、技能为主这个  相似文献   

7.
运用文献资料、比较分析等研究方法,探究美国、日本学校体育保险发展经验及对我国的启示。美国、日本作为开展学校体育保险普及的体育强国,主要经验有:健全的学校体育保险法律;以政府-家庭-学校之力推动学校体育保险的宣传;学校体育保险索赔数据库相对完善。对我国的启示有:特别制定地方学校体育保险法治框架;加大政府-家庭-学校三方对于学校体育保险的宣传力度;建立并完善学校体育保险索赔数据库。通过美国、日本的学校体育保险发展经验结合我国实际情况以更好的帮助学校体育保险的普及化。  相似文献   

8.
<正>我国关于学校体育教学要为学生的终身体育服务这一理念,在理论界已有相当成熟的论述。但是,对于如何培养学生动脑思考和动手实践能力的问题,在具体操作层面上,似乎还缺少大量的现实可行的实践方法。因此,美国学校在学期初为学生制定的具有可操作性的Goal Setting for Fitness Unit(体质健康目标设定——编者译)对我国学校体育教学,如何立足于课堂教学,着力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素养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本文现予以介绍:  相似文献   

9.
徐一冰     
<正> 我国近代体育教育家徐一冰先生(1881-1922),不仅是我国近代史上第一所培养体育师资的专门学校——中国体操学校的创始人之一,而且是我国近代最早的体育刊物《体育界》(1909年3月1日创刊)的主编。他著的《徐氏体育学》、《体育原理》等书,对我国近代体育的发展都有相当的影响。因此,徐一冰先生堪称我国近代体育专业教育、体育宣传的开拓者。徐一冰1881年出生在浙江吴兴南浔镇,自幼聪颖好学,善诗文,喜武事,常于课余学射箭,习角力。1903年,新学制刚颁布,不满23岁的徐一冰就率领当地青年打掉了一个土地祠,兴办了“蒙养学塾”,从此投身于新学运动。面对清廷腐败,国势危亡,徐一冰痛心疾首,他决心兴办体育,强宗强种,卫国御侮。为了实现这一  相似文献   

10.
当前体育素养、体育学科核心素养在我国学校体育领域被大力引入并应用,然而相关理论及实践问题也逐渐显现,可能造成我国学校体育乃至学校教育的导向偏差与效用褊狭。基于此,通过文献考证、学理思辨和价值分析,围绕体育素养和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的概念特性,以及学校体育的内在规定,厘清我国学校体育对两大素养的认知误区和不当纳入,以期为我国学校体育对相关素养的合理定位提供理论参照。认为:(1)当下体育素养内涵难以适用于我国学校体育多元价值语境。体育素养仅涵盖规律-理性-科学知识而缺乏经验-感性-人文知识,且其中的道德相关素养与体育缺乏直接关联,因而相关人文-精神取向存在形式化、泛社会化的弊端;体育素养以运动-生物取向为主导,强调体育的自然属性而忽视人文育化功能。(2)我国学校体育对体育学科核心素养存在错读与误用。国外体育学科核心素养游移于体育学科而承接学校教育的整体目标,其本质是以体育教学形式培养社会生活素养内容,且具有跨学科内涵,这区别于我国“体育学科的核心素养”;国内外对体育课与健康教育课的侧重不一,而我国体育学科核心素养却在某种程度上套用国外体育学科核心素养,过于凸显非体育的一般性健康要素。针对以上问题,提出了若干反思与应对。  相似文献   

11.
<正> 目前,在学校体育理论界涌现出了各种新的观念和许多建设性意见,这对于重新认识学校体育,建立新的学校体育观念是颇有裨益的。但由于缺乏哲学层次上的鉴别和思考,为此,很难树立新的正确的观念。因而,有必要对这个问题进行新的探讨。  相似文献   

12.
学校体育是一个多目标的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1986年《学校体育》第4期发表了杨明远、李小萍同志《关于学校体育目的问题的哲学思考》一文,在学校体育理论界引起了一定的反响。《学校体育》在1987年第3期,又发表了李行同志《对学校体育目的问题的讨论》——与杨明远、李小萍同志商榷的文章,同时开展了关于学校体育目的问题的专题讨论。有些刊物也转载了杨、李两同志的文章,并同时发表了不同观点的文章。通过近一年来不同形式的争鸣,当前争论的焦点主要集中在:增强学生体质到底是学校体育的主要目的还是唯一目的。一种观点认为:学校体育具有多种目的,增强学生体质是学校体育的主要目的,但不是唯一目的。他们批评“唯一目的”的观点是传统的生物体育观的反映,在哲学上是形而上  相似文献   

13.
徐一冰是我国近代著名的体育家、教育家。通过对他批判军国民体育、改革学校体育的构想和体育教育实践的追溯和剖析,论述徐一冰早在1914年对当时我国学校体育目的、存在问题、教学内容、方法等方面所作的精辟阐述,认为他在吸收外国近代体育的精华和弘扬中国传统体育诸方面作出了不容抹煞的贡献。  相似文献   

14.
一、问题的提出近几年来,关于普通学校体育教学和学校体育目标的确定及相互关系的问题,在我国体育理论界,展开了极为激烈的争论。这一争论的焦点,最后集中到体育教学的目到底是以增强体质为主呢,还是掌握体育的基本知识、技术、技能为主这个问题上来了。这一问题如果长期得不到解决,势必对普通  相似文献   

15.
我国学校体育法制建设的回顾与展望   总被引:8,自引:2,他引:8  
运用文献资料法和历史-逻辑分析法,对我国学校体育法制建设的四个历史时期进行了回顾,从学校体育的立法、法规、执法和司法等方面指出了学校体育法制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加强我国学校体育法制建设的对策:深入进行法制宣传教育,增强学校体育法制观念;加快学校体育立法步伐,提高立法质量,建立完备的学校体育法规体系;建立学校体育执法的监督、检查制度及加强学校体育司法建设。旨在为我国学校体育法制建设的进一步发展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16.
<正> 1988年8月,在北京全国体育传统项目学校颁奖大会上,李鹏总理亲手将一块金灿灿的奖牌颁发给他,这是他在学校体育工作岗位上获得的第68枚奖牌。68枚奖牌包含着他22年的心血、汗水和追求。他就是江苏省响  相似文献   

17.
体育教师对“学校体育改革中几个理论问题”的看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刊[理论探索]于2001年第3、4期就当前学校体育改革中的几个理论问题,邀请了我国学校体育理论界的部分知名专家、学者,举行了一次笔会,在读者中引起了一定的反响。安徽省宿州职业技术学院的教师张振华、周安娜、岳德鹏、陈洪亮、唐杰、张峰、周安丽,宿州师范的教师高飞、王辉、王亮、赵雪荣,宿州黄山中学的教师王于等十余人,先后两次自发地举行座谈会,畅谈了他们对“学校体育改革中几个理论问题”的看法。座谈会由宿州职业技术学院体育教砰室主任张振华副教授主持,并推荐他执笔,将座谈会上大家的发言整理成文寄给本刊。现将座谈会纪要摘编如后。  相似文献   

18.
<正> 中国体育科学学会学校体育研究会于1987年5月4日至8日在北京召开了学校体育课题大纲研讨会及第一届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会议经过了热烈的讨论,通过了《1987—1990年学校体育研究课题大纲》及《1988年—1990年学校体育学术活动规划》。这次研讨会及两个文件的制订,贯彻了“面向学校体育实践,加强应用研究”的精神,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国家教委体育卫生司副司长、学校体育研究会副主任委员李晋裕在大会上作了重要发言。他着重介绍了国家教委体育卫生司在今后一个时期的重点工作。他说,今后一个时期我们主要要抓好四件事:一是,要抓好两个结合,即体育和卫生相结合、普及和提高  相似文献   

19.
开展东西方文化对体育影响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体育与科学》杂志开展体育运动的文化学研究的讨论,这是我们体育理论界的一个喜讯。正如卢元镇同志在他的《体育运动的文化学断想》(《体育与科学》第五期)一文所指出,如果在当前引起全国关心的方兴未艾的文化研究中,我们体育理论界保持沉默的话,“这可能再次造成体育理论与其它社会科学理论发展的不平衡。”尤其在开放政策的条件下,我国体育事业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  相似文献   

20.
<正> 苏竞存教授于1994年7月8日与世长辞了,我们怀着极其沉痛的心情悼念他、追思他。他是白族人,是我国著名的体育家、学者,生于1915年,师承于我国著名的教育家体育家袁敦礼。解放前曾任教于西北师院、云南体育专科学校、国立国术体育专科学校、河北女子师范学院、北平师大等。 新中国成立后,苏竞存教授先后担任了教育部和高教部体育处(部直属处)的处长,负责管理和指导全国学校体育工作。195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作为新中国教育部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