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民族禁忌,作为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在不同的自然环境和社会交往中,自发形成的一种复杂的社会文化现象,它影响着各民族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文章对影响民族禁忌产生的各种自然因素进行分析,以达到对民族禁忌与自然环境关系的正确认识。  相似文献   

2.
丰富的民俗事象反映了社会的丰富性,是各种社会形态和社会制度的见证,并从多方面影响着人们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由于民俗是民族心理的重要表现,而民族心理又是民族生活文化的反映,具有鲜明的民族性。因此,作为反映一个民族的社会历史生活的语言文学,自然与民俗结下了不解之缘。特剐是民俗与古代诗歌、戏曲的关系,更是相互渗透、相辅相成。  相似文献   

3.
包向红 《考试周刊》2010,(42):40-41
本文研究了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民族声乐经典作品的人文价值和审美价值.以便更深刻细致地分析研究八十年代社会形态、经济发展、自然环境的变化对民族声乐结构、内容、风格的影响。作者通过研究更加系统地整理八十年代随着社会生活的巨大变化所产生的脍炙人口、影响深远的具有代表性的歌曲.在整理的同时通过分析每一首经典作品.研究二十世纪八十年代随着改革开放、解放思想,在文化交流中海外的音乐对中国民族声乐所产生的影响。随着新时期经济生活和文化生活的发展.民族声乐经典作品的时代气息与多元化,以及题材内容的多元化也与之俱增,通过系统而科学地研究八十年代中国民族声乐经典作品.我们可以从一个侧面切实了解其时代精神与艺术风格.切实认识时代与艺术的关系.进而弘扬民族文化精神。  相似文献   

4.
政治是通过对社会各阶级和阶层之间矛盾关系的调整,求得社会生活的相对和谐,以便人类在自然面前能够形成一个较为统一的力量,逐步改善自身的生活环境。而哲学就是人类对自己所获得的政治经验、自然经验和思维经验的抽象概括,它标志着一个人或一个民族的认识水平。仅仅从理论上看,具备正确的哲学观就应该具备正确的政治观,每一个唯物论者都应该比唯心论者对人类社会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然而由于社会生活的多样性和历史发展的复杂  相似文献   

5.
乡村文艺的有序发展依赖于良好的文化生态环境。河南省博爱县柏山村曾是一个自然条件优越、手工业兴盛、民间信仰发达的村庄,其民间文艺也一度由此极为繁荣。20世纪中期以后,随着自然、社会、文化环境的剧烈改变,柏山村的民间文艺迅速衰落,原有的三十多个文艺表演队现在已几乎无存。柏山村文艺的曲折经历反映了环境在文艺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今天,要振兴乡村、繁荣文艺,就应该改善乡村文化环境、优化乡村文艺生态机制。具体地说,就是要增强广大民众的乡村文化自信心、保护乡村自然环境和文化空间、夯实乡村文化发展的生活基础、提升乡村文艺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相似文献   

6.
文化是一个发展的概念,必将随着环境的变化而变迁,文化所处的环境综合了该种文化生成发展所必需的一切要素,构成了该种文化的生态,文化生态学主张从人类生存的整个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中的各因素交互作用来研究文化产生、发展、变异规律.从文化生态的视角研究文化的保护与传承,就是弄清楚民族文化的保护、传承与文化生态之间的关系.本文从文化主体、人文生态、自然生态三个方面探讨了当前民族文化保护与传承的问题,指出在民族文化保护与传承过程中应积极创设有利于民族文化保护与传承的生态环境,促成民族文化与周围环境的适应,最终实现对传统文化的保护和向现代性的转化.  相似文献   

7.
在历史长河中,任何国家或民族的文化的出现与发展,都要受到其生存环境的影响,其中包括自然、经济和社会组织等方面的因素所制约。音乐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音乐的产生与发展也必然受到自然、经济与社会组织等环境因素的制约和影响。  相似文献   

8.
在历史长河中,任何国家或民族的文化的出现与发展,都要受到其生存环境的影响,其中包括自然、经济和社会组织等方面的因素所制约。音乐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音乐的产生与发展也必然受到自然、经济与社会组织等环境因素的制约和影响。  相似文献   

9.
20世纪50年代,美国文化人类学家J·H·斯图尔德提出文化生态学的概念,他将生态学的研究方法运用于文化学领域,用以研究文化的存在和发展的资源、环境、状态以及规律。并指出它主要是从人类生存的整个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中的各种因素的交互作用中研究文化的产生、发展和变异规律。就是将文化和与之相关的自然地域、经济、社会组织等"环境条件"看作一个整体,视为一个共生且互动的"生态"样系统;在此框架下,来进一步研究"文化"这个"生态项"同自然环境、经济环境及社会组织环境之间的互动关系问题。  相似文献   

10.
产生于上古的中国神话,在先民对自然和社会现象认识和愿望的表现中,流溢出忧患人的生存、关爱人的生命、关注人的价值、彰显主体意识等精神,与西方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精神高度契合,是我们祖先与生俱来,发自生命内里的生命关怀。本文从生命意识、主体意识和和谐意识等方面探究中国上古神话的人文精神内涵,其对中国的民族精神、民族文化的形成和发展影响深远,对当下人类如何面对信仰危机、人文危机、生态危机等挑战,具有深刻的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11.
民族生态学是研究不同民族和社会如何与他们生活的环境中各个方面,包括植物、动物、土地、森林和土壤等相互作用关系的一门科学。在四川盐源县和云南省宁蒗县交界处的泸沽湖地区,生活着至今还保留着"阿肖"走婚习俗和母系家庭制度,被人称为"东方女儿国"的民族——蒙古族摩梭人。文章主要从摩梭人原始生态学观念、独特的婚姻家庭形式、传统的认知行为方面阐述摩梭人对动植物、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与保护。分析表明,在长期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共处中,摩梭人在生产、生活方面所积累的丰富认识与实践经验已经成为我国生物多样、文化多样性保护的一个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  相似文献   

12.
自然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人类社会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受自然地理环境的制约,同时气候条件也会对社会的发展产生较大影响。自然环境对人类文化形成与发展的制约作用,时代愈早表现得愈明显。河洛与海岱地区古文化的形成与发展、以及不同考古学文化生产和生活方式的异同,与自然环境有着密切的关系。人类只有适应自然,辩证地处理好与自然的关系,按自然规律办事,才能够去改造自然,并在一定程度上战胜自然,从而使人类文化持续地向前发展。  相似文献   

13.
教育是一种复杂的社会现象,影响它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对中国古代教育史的研究,不仅要从政治、经济的角度来探讨,也要用文化的视野来俯瞰。只有如此,我们才能摆脱片面性给我们研究工作带来的困境。笔者试图从文化的角度,在微观方面探讨文化的重要特质——思维方式对中国古代教育的影响。各个民族所处的生活环境的差异,形成了各不相同的思维方式。所谓思维方式是指反映一定阶段人类认识能力和特征的思维要素结构和方法论原则,它包含思维认知结构、价值结构、情感结构和审美结  相似文献   

14.
任何一个国家的教育(包括数学教育)都是在一定的社会文化背景下进行的,教师和学生都会受到相应国家或民族的传统观念、文化意识、思维方式与生活方式等方面的影响,从而使得对数学的学习和理解打上民族文化的印记。例如,由于各国日常的计量体系的差异,不同国家的学生建立整数概念与发展运算能力的过程颇为不同;由于各种语言的乘法表读音不同,使学生掌握有难易之分.因此,自80年代中期以来,从文化角度研究数学教育的理论与实践的问题已逐渐为各国数学教育家所关注.为了建立既适合中国国情、又适应世界文化发展与科技进步的虫国数学…  相似文献   

15.
文艺生态学思想是班固整个文艺美学思想的有机组成部分,也是其中极有价值、极富创见性的一部分。本文上篇“自然环境论”、下篇“社会环境论”从两个既有区别又相联系的角度,探讨了班固关于环境与文艺相互关连的思想。文章认为,班固的文艺生态学思想,尤其是他对文学艺术与地理环境关系的认识,在文艺思想史上有开创性意义。  相似文献   

16.
古代希腊和中国宗教信仰是中西民族传统文化的源头,客观反映了各自民族社会生活诸因素,它们之间存在许多的异同.本文通过对希腊和中国古代宗教特征的比较分析,进一步探讨这些特征对中西文化传统所产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生态学是研究有机体与其环境相互作用的科学。而生态批评以研究文学、文化与自然关系为课题,把生态与文学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为文学批评带来了一股新鲜活泼的自然之风。《复活》对自然生态环境、社会生态环境以及它们对人物思想、性格和行动等的影响的描述,为我们勾画出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等二元矛盾的搏斗图,体现了较高的文艺生态价值。  相似文献   

18.
傈僳族生态观及其现实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傈僳族村寨的农业生产、生活起居和民族文化三方面入手进行了详细分析研究 ,认为傈僳族生态观是在长期与自然环境相适应、改造自然环境过程中形成的对自然环境的认识和态度 ,主要体现在生产和生活两个方面 ,应该以辨证的、历史的眼光去看待和评价 ,并通过多种途径保护性地继承和发展傈僳族民族生态观 ,提出了民族生态持续发展的对策和措施。  相似文献   

19.
神话作为一种文学形式,表现的是远古人类的精神世界,也是后来民族精神的萌芽和雏形。中国古代神话,传达出了原始初民在同自然和社会环境中的恶势力的抗争中的大无畏精神。面对种种悲惨、苦难、不幸、恐惧和死亡的威胁,原始先民们对自然的异己性和超然性产生了理性的自觉意识,并且以微弱的力量坚忍而不绝望地向生存困境挑战。本文从创世神话、始祖神话、洪水神话、战争神话和发明创造神话五个方面探索其蕴含的深厚的民族精神,以期对我国传统文化的精神核心和未来发展走向有所启示与借鉴。  相似文献   

20.
中国古代广告研究述评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清末以来,中国古代广告研究主要围绕其起源、表现形式、分类以及自身演化过程中的规律和特点等问题展开,出版了一些学术著作,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从社会历史发展看,广告研究的重点应是探讨广告与社会之间的互动关系,所以应加强广告自身特点的研究,以及与中国地域、社会、民族、生活等历史文化背景相结合进行研究。突出中国古代广告的特质,明确广告与社会之间的发展规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