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吆喝声声     
作家萧乾的《吆喝》一文,生动形象地描写了旧北京城胡同里的吆喝声,充满了生活的情趣,激起了我对旧北京城各色美食的无限向往,也勾起丫我对家乡小巷里的吆喝声的深深怀念。  相似文献   

2.
走进市场,我们总能听到各种各样的吆喝声.这是最寻常、最世俗也最平民化的声音.往往显得喧嚣、嘈杂,令人不胜其烦。但在作家萧乾的《吆喝》中,旧北京城的胡同小巷里游商小贩的各种吆喝声却是那样的起伏有致,读之不厌其烦乱,听之更觉它有情韵。  相似文献   

3.
教材分析:《吆喝》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八年级下册第四单元中的一篇文章。本文介绍了老北京城街头商贩的吆喝声,那看似平凡简单、不为人所关注的吆喝声,对作者来说却大有文章,在缓缓的追忆语调中流露出的是美好的回忆和怀念之情。本文是作家萧乾写的一篇距离现实生活渐离渐远的"生活交响曲",内容贴近生活,而且趣味多多。  相似文献   

4.
吆喝阵阵     
作家萧乾的一篇<吆喝>,生动形象地描写了旧北京城胡同里的吆喝声,充满了情趣,勾起了找对旧北京城各色美食的无限向往,也勾起了我对家乡吆喝声的一丝怀念.   我的家乡在三袁故里--公安,是个小县城.我的家乡虽然没有繁华都市的喧嚣,却有源远流长、底蕴丰厚的民俗文化;虽然没有依山傍水、景色秀丽的风景区,却有浩浩荡荡的长江大河;虽然没有享誉荆楚的名牌小吃,但街头巷尾的各类食品还是让人眼花缭乱.特别是那独具本土特色的阵阵吆喝声,已经深深地烙在我的心坎上.……  相似文献   

5.
萧乾是我国伟大的作家、记者和翻译家,对中西文化交流做出了突出贡献。作为翻译家,萧乾不仅翻译了大量的外国文学作品,还自译了十几部自己创作的小说和散文。该文结合经验总结和策略研究,对萧乾自译作品进行整理分析,并进行评析,来探讨萧乾自译作品的特点及其自译策略。  相似文献   

6.
孙贝 《海外英语》2013,(16):126-127
萧乾是我国伟大的作家、记者和翻译家,对中西文化交流做出了突出贡献。作为翻译家,萧乾不仅翻译了大量的外国文学作品,还自译了十几部自己创作的小说和散文。该文结合经验总结和策略研究,对萧乾自译作品进行整理分析,并进行评析,来探讨萧乾自译作品的特点及其自译策略。  相似文献   

7.
【文题展示】俗话说:"三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也许沈从文《云南的歌会》中,那三个唱歌的情景曾让你激动过;也许汪曾祺《端午的鸭蛋》中,那乡土气息浓郁的风俗曾令你向往过;也许萧乾《吆喝》中,那飘荡在街头巷尾的吆喝声曾让你怀念过……你的家乡在哪里?你了解哪些民俗民风?见过哪些过节的风俗场景?请以"家乡的民俗风情"为话题写一篇文章,题目自拟,文体不限(诗歌除外),不少于600字。  相似文献   

8.
萧乾对斯诺编译《活的中国》做出了很多贡献,他不仅向斯诺推荐了优秀的中国作家作品,对入选的作品进行初译,还帮助斯诺直接与"左翼"作家进行沟通与交往。在与斯诺交往的过程中,萧乾也受益匪浅,斯诺的翻译观以及新闻观都对萧乾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并直接改变了萧乾的人生道路与方向。  相似文献   

9.
在旧北京城的街头巷尾,招揽生意的那一声声吆喝,因行货而异,因时间而异,因地点而异,千变万化,多姿多彩.现代作家萧乾的《吆喝》一文,就生动地描述了这种特别的民俗文化,多角度展现了吆喝的特点,使人如临其境. 时间方面的展开 不同的时间销售的货物,吆喝自然也就不同,因此,文章按照货物的时间变化规律,分四个时间段来写吆喝.一是清早的吆喝,主要是早点的叫卖.二是白天的吆喝,主要是日用百货的叫卖.这两段时间是一天中的重要时间,非常有利于买卖,因此吆喝声此起彼伏,热闹非凡.  相似文献   

10.
萧乾是不仅是我国现代著名的蒙古族作家,同时也是记者、翻译家。作为欧洲经历过第二次世界大战全过程的唯一中国记者,他深入二战并用其文学性语言进行了深刻的报道,使国人更真实客观地了解战争的全貌。本文拟从萧乾的文学作品入手,通过对萧乾在欧洲的战地报道分析,论证萧乾文学观和新闻观的相互促进相互影响的关系。  相似文献   

11.
在小说创作的道路上,萧乾合理地运用新闻写作技巧,写出了诸如《皈依》、《梦之谷》等一系列具有影响力的文学作品。萧乾丰富的新闻经历对其小说创作艺术与思想倾向的形成都产生了重要而深远的影响,有助于我们全面地把握萧乾小说创作的轨迹和解析他的文学世界。  相似文献   

12.
有一次,我和妈妈去逛市场。那时路边上设有很多小摊,摆放着一些帽子呀、玩具呀,还有各种各样的小百货什么的,到处都是此起彼伏的吆喝声。每一种吆喝声都那么吸引人,我和妈妈不禁被这些吆喝声吸引过来了。“镀金项链,品种多样,美观大方,价格优惠,两元了!”  相似文献   

13.
萧乾塑造的“老北京”形象:从危难深重的都市到魂牵梦萦的精神故乡,既折射了时代的变迁,也体现了萧乾独特的北京情怀。萧乾早期将北京视作现代化进程中的危难中国的缩影,后期则将北京视为家国情怀之“家”、民族文化之“根”。在时代和文化浪潮中,萧乾的北京书写具有双重意义:一是在危难多变、逝去不返的故都中重拾启蒙话语,寄予乡愁别绪;二是在创作过程中不断完善自我认同、文化认同和身份认同,达成从“乡下人”到寻根者的身份转换。  相似文献   

14.
豆腐飘香     
每年过了中秋,学校门前便会准时响起“豆腐——换豆腐——”的吆喝声,吆喝声会一直持续到来年的麦收时节。吆喝的人是一位六十来岁的老头儿,黑瘦且矮。这里是个位居鲁、豫两省交界处的小集镇,过往行人车辆不多,所以,老头儿的吆喝声在早晨就显得格外绵长、悠远。  相似文献   

15.
吆喝     
我居住的地方是座古城,所以,一些吆喝声还是时常能够听得见。听着这些吆喝声,总是让人产生怀念的思绪。  相似文献   

16.
梦之魂     
梦之魂1995年4月初,萧乾夫妇从北京飞来上海主持全国笔记丛书会议。而对85岁高龄的萧乾先生来说,比参加会议更重要的,是看望他的“挚友、益友和畏友”——91岁高龄的巴金。从申城明媚的春光中,萧乾夫妇采撷了浓烈似火的红玫瑰,扎成了最娇艳的一束,然后驱车...  相似文献   

17.
中国现当代著名作家、翻译家萧乾文学馆4月20日在内蒙古大学揭牌。萧乾先生的夫人、著名翻译家文洁若女士专程从北京赶到呼和浩特市出席揭牌仪式。萧乾(1910-1999),蒙古族,祖籍内蒙古,生于北京。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他曾作为《大公报》的记者,奔波在西欧的反法西斯战场上,写出了《矛盾交响乐》、《血红的九月》、《伦敦一周间》、《南德的暮秋》及《美国之行》等优秀特写。  相似文献   

18.
作家萧乾曾在一篇文章中多次使用“残废”一词来称呼残疾人,一位残疾人读了文章后,给萧乾来信说:“你在文章中用‘残废’一词刺痛了我。我是一个失去左臂左腿的人,但我并不是‘废人’。  相似文献   

19.
风雪叩门人     
江乙 《师道》2006,(2):58-58
1933年深秋的一个下午,燕京大学新闻系学生萧乾照例到阅报栏去看报,忽然在《大公报》上看到了小说《蚕》和自己的名字。小说原是他寄给沈从文先生请予指教的,没想到就这样登了出来。看到自己的创作第一次变成铅字,萧乾真是喜出望外。更令人兴奋的事还在后面。几天后,他接到沈先生的信,大意是说:一位绝顶聪明的小姐看了你那篇《蚕》,要请你去她家吃茶。接下来的星期六下午萧乾羞怯怯地随沈先生步入总布胡同一间客厅,见到了“最美丽的女主人”林徽音,那间客厅便是名满京城的“小姐的客厅”。从此,萧乾得以出入顶尖的文化沙龙,在那里听朱光潜、…  相似文献   

20.
作家萧乾曾在一篇文章中多次使用"残废"一词称呼残疾人,一位残疾人读了文章后,给萧乾来信说:"你在文章中用‘残废’一词刺痛了我。我是一个失去左臂左腿的人,但我并不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