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刘以东 《大观周刊》2011,(42):158-158
本文就思想政治教学在网络环境下存在的利弊进行深入剖析,针对网络信息技术给思想政治教学带来的前所未有的影响和挑战,认为网络环境下思想政治教育要立足在观念、方法、内容方面创新,努力打造网络环境下思想政治教育队伍的建设,主动占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新阵地,把网络教学作为重要的教学形式融入到思想政治教学的主渠道之中。  相似文献   

2.
随着时代的发展,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临越来越大的挑战.网络的飞速发展给学生开辟了更为广阔的获得信息的渠道,也给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了一定的困难.对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该加强高校思政教育工作的实效性,有针对性的开展相关的网络化的思政教育工作.高校管理者应该充分意识到在当前时代下网络这一特殊的的思想舆论阵地的重要性,积极变革高校思政教育工作的方法,使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更加适应时代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正随着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互联网作为信息传播的新媒体,越来越成为人们获取知识和各种信息的重要渠道。网络技术的发展和普及,拓展了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渠道和途径,已经成为思想政治工作的新领域、新阵地。这就要求我们政工人员要切实转变观念,建立"网络思想政治工作"平台,创建传统与现代交融、虚拟与现实结合的工作模式,实现思想政治工作新的时空跨越。网络发展对思想政治工作既是机遇也是挑战1.网络带来的机遇。通过网络可  相似文献   

4.
陈骞  陈婧婷 《大观周刊》2011,(30):218-219
网络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网络的运作观念、手段、方式不断发展,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环境也必然随之发生变化。网络作为一个时代的产物,网络给高技思想政治工作的影响力是巨大的,它不仅带来了机遇,同时也带来了挑战。思想政治工作应当结合时代的环境,认清和掌握网络对思想政治工作的影响状况,不断进行观念和工作模式的创新,从容应对网络带给我们的挑战.  相似文献   

5.
马树华 《报刊之友》2010,(11):163-165
随着全球化进程和科技的日新月异,互联网已影响到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科技、教育等各个领域,渗透到人们的生活、学习和工作中,改变着人们的生活、学习、工作和思维方式。《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指出,主动占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新阵地。要利用校园网为大学生学习、生活提供服务,对大学生进行教育和引导,不断拓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渠道和空间。大学生作为重要的互联网用户群体,他们的价值取向、政治态度、心理发展、道德观念、行为模式等深受网络的影响。网络是把双刃剑,它给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既带来了严峻的求战,同时也带来了新的机遇。我们要驾驭和把握网络的两面性,趋利避害,深入分析和把握网络对大学生成长的影响,才能增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一方面加强对大学生文明上网行为的引导,别一方面充分利用网络信息技术的优势深入开展学生教育、管理和服务的工作。这是引导大学生文明上网、合理使用网络,并通过网络做好大学生教育、管理和服务工作的基础。也是当前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亟待解决的重大课题。  相似文献   

6.
杨冲 《大观周刊》2011,(15):75-75
信息技术特别是信息网络技术的发展.丰富了思想政治工作的手段.给军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改革与创新提供了机遇和条件,同时也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如何与时俱进,抓住机遇,利用优势。采取切实可行的对策.主动占领网上思想政治工作阵地.着力提高军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时效性、针对性,扩大覆盖面.增强影响力.这是军校思想政治工作者面临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华北水利水电大学积极顺应信息网络技术迅猛发展的趋势,准确把握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思想成因及特点,主动迎接新媒体发展给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带来的挑战,建立了“华水苇渡”微博、微信等网络集群,在利用新媒体引导、教育与服务管理学生方面进行了一些尝试和探索。目前,“华水苇渡”已成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渠道、贴地皮接地气的校园网络文化育人新阵地和传递“华水同舟,微博共济”精神的新平台。“华水苇渡”校园微博先后荣获“河南  相似文献   

8.
杨旭 《新闻世界》2008,(10):98-98
近年来,随着淮南矿区计算机的日益普及,互联网作为一种新兴的传播媒体,应用发布范围已经延伸到社会的各个领域。矿区的网民日益增多,上网已成为时尚。互联网给我们的煤矿生产、生活带来了深刻的变化.为思想政治工作开创了新天地,同时也给思想政治工作领域带来了不可低估的负面影响。认真研究网络的普及给思想政治工作带来的机遇和挑战,运用互联网的巨大优势为党的思想政治工作服务是我们政工干部要研究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9.
宋菁  李哲 《大观周刊》2013,(12):109-109
近年来网络的飞速芡展给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在当前形势下,高校辅导员需要充分发挥和利用网络比势,加强对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方法的研究,积极探索利用网络载体推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有效途径,这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开展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
鲁双 《东南传播》2012,(6):105-107
当前,随着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移动互联网、3G手机等新兴媒体的广泛应用,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进入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大学生是受网络影响最为深远的群体,高等学校要正视网络给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的挑战,充分认识加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必要性,利用网络的技术优势,不断创新思路,探索网络环境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方法和新途径。  相似文献   

11.
文章从网络负面影响以及用户道德失范现象所折射出的人性之异化入手,揭示出高校图书馆网络用户道德教育人性存在的必要性,力求通过人性教化的思路和手段,达到"服务育人"的目的,在"道德他律"与"道德自律"的人性升华中实现创建和谐社会的目标.  相似文献   

12.
加强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提高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是高职院校一项重要教育内容。从分析高职院校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存在的问题入手,指出高职院校图书馆开展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优势,探讨高职院校图书馆开展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对策。  相似文献   

13.
[目的/意义] 对南京大学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学科“思政育人”建设情况进行分析,旨在促进大思政的理念共识,推动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工作的开展与实施。[方法/过程] 在深入分析近年来高校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学科课程思政建设现状与存在问题基础上,探索南京大学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学科“思政育人”工作所面临的实践成效,并提出构建立德树人工作“四个矩阵”、建设“三全育人”多维工作体系、注重实践育人共同体建设“四个联结”的实施路径。[结果/结论] 作为创新人才培养及高等学校“三全育人”的重要任务之一,南京大学面向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学科开展的思政育人建设,有利于全面提高广大教师开展课程思政建设的意识和能力,完善课程思政建设的体制机制,提升高校立德树人成效。  相似文献   

14.
陈远生 《大观周刊》2012,(40):137-137
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意识。树立正确的知识产权意识,能够遵照法律和道德行为负责任地使用信息技术。因此如何在信息技术课中加强德育渗透,引导学生学会做人是所有信息技术老师都很关。的课题。要完成在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中贯彻思想道德教育的基本职责就必须做到努力钻研业务、根据信息技术课程的特点,充分发挥服务德育教学的优势;合理开发课程资源,挖掘德育教育素材,实施相应的德育教学;并且不断提高自身修养,最终达到德育教学渗透于信息技术教学中。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意义]"器识为先,文艺其从",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战略举措,是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任务.[方法/过程]聚焦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学科课程思政建设逻辑,梳理图情档学科和课程思政的相关研究,调研多所高校在课程思政方面的实践经验,围绕课程思政目标设立、教学模块构建、教学工具以及资源基础和评...  相似文献   

16.
牛志强  朱伟 《出版科学》2012,20(5):68-70
"两课"是对大学生进行政治、道德、法律教育的主要方式,在高校教育中处于重要位置,然而,"两课"教学在当代高校教育中遇到了开展困难的问题。本文介绍高校"两课"课堂的现状及居高不下的重修率,分析造成高校"两课"开展难的原因。然后探究"两课"教材存在的一系列问题,并针对教材问题提出包括内容、编写理念和质量等方面加以改进的策略和建议,以期从教材方面适应新形势下大学生的要求,切实提高"两课"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7.
ABSTRACT

When Stuart Hall and his Birmingham School colleagues argued that media technologies were essential to the production of moral panics, they focused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mass media and the state. Because new technologies have altered our cultures of ostracism and punishment, we offer a revised analysis of this relationship that examines the role of online shaming in current moral panics. Not only do we analyze the new technological affordances of digital media, we argue that our current shaming culture is symptomatic of a deep-seated political disenfranchisement that leaves subjects grasping to “do something.” Contributing to a social media-driven panic culture that punishes and ostracizes deviants thus stands in for meaningful political participation. Ultimately, we argue that the evolving orientation to public life fostered by these new technologies has created a culture of shaming whereby citizens often prosecute their own discrete moral panics amid the more sustained sense of political crisis that characterizes contemporary life.  相似文献   

18.
“图书馆学概论”课程思政元素体系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意义] 在课程思政教育改革背景下,构建"图书馆学概论"课程思政元素体系,能够进一步提升图书馆学课程德育价值,将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落到实处。[方法/过程] 采用内容分析法和访谈法获取"图书馆学概论"课程中蕴含思政内容的数据资料,借助NVivo12软件对数据资料进行编码和分析,提炼"图书馆学概论"课程思政元素。对初步研究结果进行两次专家访谈,基于专家意见构建"图书馆学概论"课程思政元素体系。[结果/结论] "图书馆学概论"课程思政元素体系主要包括理想信念、品德修养、专业精神、个人发展4个一级元素,政治认同、国家认同等15个二级元素,以及道路认同、理论认同等35个三级元素。  相似文献   

19.
栾静 《大观周刊》2012,(40):42-42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作为高校学子素质教育和德育教育的主要媒介和手段之一,对其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有着极大的影响作用。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和我国社会大环境的变化,高校学予的思想工作出现了新的问题,在新形势下要想保证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做人处事态度就必须革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途径,提高其工作的实效性,进一步优化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相似文献   

20.
当前我国网络舆情发展呈现如下态势:舆情热点事件不断攀升、各种社会思潮网上争鸣、网络信息管理渐入法制性轨道、社交媒体的链式传播趋于独立。在“三位一体”的互联网信息管理工作格局下,我国舆情信息工作形成了纵向、横向与协作的网格状运行体系。在新形势下,我国网络舆情信息工作面临诸多挑战,如舆情信息协调不畅,舆情工作发展不平衡,舆情信息分析不准确,舆情研判市场不规范等。由此,建议加强网络舆情工作者的政治素养培育,完善网络舆情工作机制建设,拓展网络舆情工作科学研究领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