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城市新闻是指城市建设、规划、管理、交通、市政、房产等领域的报道。这一类新闻涉及到城市发展、城市生活的方方面面,与市民生活密切相关,是“典型”的民生新闻,都市类、生活类媒体往往不惜版面进行报道。对党报来说,城市新闻同样是加强报纸“三贴近”、增强报道可读性、亲和力不可偏废的领域。新华日报无论是改版前“顶天立地”的诉求,  相似文献   

2.
众所周知,城市党报大多是由硬新闻唱主角的,所以,相对于其他类报纸而言,具有极大的权威性和公信力。权威性报纸给予渎者的高价值报偿便是在读者与信息洪流之间树起了一面选择性很强的网筛,它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帮助渎者判断哪些信息是重要的、真实可信的,而哪些信息是次要的、可以被  相似文献   

3.
在信息技术迅速发展、新媒体不断涌现、信息海量增长的今天,新闻编辑作为新闻报道的整合工作,任务变得更为艰巨,其重要性也显得更为突出。作为党报的新闻编辑,要体现促进“三个文明”建设这一报道宗旨,实现“三贴近”这一职责要求,必须不断增强新闻敏感性,树立为记者和通讯员服务的意识,寓指导于服务之中,进而提高新闻报道的质量。  相似文献   

4.
李宗福 《青年记者》2007,(12):64-64
民生问题,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根本问题。民生新闻,是关注人民生计、关心市民生活的新闻,从广义上说它属于社会新闻,但在内容上主要关注的是普通老百姓的生存状态与生存空间。民生新闻立足于民、取之于民、服务于民,在贴近性上为其他新闻样式作出了最好的表率。  相似文献   

5.
李宗福 《青年记者》2007,(12):64-64
民生问题,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根本问题。民生新闻,是关注人民生计、关心市民生活的新闻,从广义上说它属于社会新闻,但在内容上主要关注的是普通老百姓的生存状态与生存空间。民生新闻立足于民、取之于民、服务于民,在贴近性上为其他新闻样式作出了最好的表率。[第一段]  相似文献   

6.
熊俊 《新闻窗》2005,(1):57-57
党报是党的喉舌。它在传达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反映广大群众需要和诉求等方面起着积极的作用。党报最大的优势和魅力,在于其权威性和宏观指导性。  相似文献   

7.
地方党报作者为地方党委和政府的喉舌,作为地方的主流新闻媒体,在新闻报道上如何实现“三贴近”?本文认为,只有地方党委和政府,新闻主管部门,新闻单位和众多新闻从业人员携手联动,齐心协力,才能使地方党报的新闻报道有效地实现“三贴近”,并使这种“三贴近”呈一种螺旋式的上升态势,“三贴近”要求明确,但知易行难,“三贴近”既有思想认识问题,也有体制,机制,制度和工作作风等方面的问题,因而,需要上述四个方面携手共进,艰苦努力,开拓创新。  相似文献   

8.
新闻工作说到底就是群众工作,加强党报与群众的联系,是贯彻“三个代表”、落实“三贴近”、改进新闻报道的关键环节。只要党报密切联系了群众,深刻反映了,当地实际,做到了地方化、群众化,就自然会赢得读者的青睐,收到良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9.
真实是新闻的生命。报道失实,不仅有损于党和政府的声誉,有损于新闻单位的声誉,也有损于作者个人的声誉。要做到不失实,就必须严格遵循新闻真实性原则,坚持“三贴近”,摒弃有水份的报道。特别是作为党报,更应该杜绝虚假新闻见报,以维护党报在社会上的信誉高度。  相似文献   

10.
(一)有悖于“三贴近”的表现 1、报人缺乏“三贴近”意识。报道什么,不报道什么;写什么,怎么写;选什么稿,不选什么稿,不是按“三贴近”的标准去思考,盲目性、随意性比较大,心中没有读者,没有群众。 2、会议报道、领导同志活动的新闻报道过多过滥。“张三”指出,“李四”强调,名目繁多的会议、众多领  相似文献   

11.
12.
庞遵星 《新闻窗》2007,(5):47-47
当今,主流媒体在市场上面临各种都市报和晚报的严峻挑战,都市报和晚报面向市民阶层,增加实用性、服务性报道,因而增强了报纸的吸引力。作为主流媒体的城市党报,迎接挑战的最好策略,就是坚持“三贴近”。关注广大受众,增强党报的影响力。[第一段]  相似文献   

13.
京剧姓“京”,新闻姓“新”。新鲜、新颖、新奇、求新、出新、创新,是新闻应有的品格,党报新闻更应如此。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一个政党永葆生机的源泉。”这是政治家从宏观的视野出发,对创新内涵的深刻揭示和阐述。如果我们从党报新闻理论和实践的发展这个微观层面上看,那么,党报新闻的创新则是党报新闻改革的灵魂,是党报读者永久的需求,也是党报同人不懈的追求,更是党报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不断地为最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服务的驱动力。  相似文献   

14.
《新闻导刊》2004,(1):43-43
南振中撰指出,“三贴近”的本质和核心就是密切联系人民群众。主流媒体正确引导舆论的力度与新闻报道“三贴近”的程度成正比。如果偏离实际、远离生活、脱离群众,主流媒体就难以形成对社会舆论的有效影响力,等于自动放弃了正确引导舆论之责。坚持“三贴近”原则,进一步密切新闻报道同人民群众的联系,是新世纪加强和改进新闻报道的着力点和突破口。  相似文献   

15.
今年上半年,中央领导同志就改进和加强新闻报道工作提出,新闻报道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在当前强调坚持“三贴近”,就是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统领党报的报道工作,增加“三贴近”的新闻报道,服务大局、服务读者,在贴近和服务中提升党报的影响力、亲和力。  相似文献   

16.
评论是报纸的灵魂和旗帜。在报纸体系中,党报评论更是灵魂中的精华、旗帜中的方向。但是,当前党报评论的强大功能并未得到充分发挥,以至党报的权威性和指导性受到很大影响。 党的“十六”大提出了把新闻还给群众和基层的口号,倡导媒体实践“三贴近”,可以说,这也是振兴党报评论的根本途径。  相似文献   

17.
李长春同志指出:“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是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统领新闻宣传工作的必然要求,是新闻宣传工作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具体化。它体现了坚持正确舆论导向的基本方向,概括了坚持正确舆论导向的本质要求,凝炼了正确舆论导向的丰富内涵,是加强和改进新闻宣传工作的主要着力点,  相似文献   

18.
黄红莉 《新闻知识》2004,(11):60-60,59
市场经济催生了报业市场。在报业市场中,党报面临的是双重挑战:一方面党的“喉舌”本色不能变,如何提高党报的报道艺术,使党报更加适应新时期的读者口味,成了党报的一大难题;另一方面党报也必须接受市场竞争的考验。  相似文献   

19.
做好社会新闻报道有助于党报吸引受众、引导舆论。本文通过认真研究,发现党报的社会新闻报道存在的不足,并结合理论研究成果、优秀报道案例,对如何做好党报的社会新闻报道提出参考意见。  相似文献   

20.
庞岸清 《青年记者》2006,(18):71-72
当前我国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因此经济报道也是党报的主要内容之一。但现实不容乐观:经济报道很难活起来,难以引起读的兴趣。经济报道难,难在其工作性、综合性、专业性上,难免有些枯燥。往往费了很大的劲,仍是“业内人不愿看,业外人看不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