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课程政策是在不同的价值取向指导下的政策行为,不同的课程政策取向,制约着人们确立不同的课程政策目的、采取不同的课程政策模式乃至确定不同的课程政策内容。课程改革能否成功,与课程政策取向密切相关。课程取向的本质是指课程编制和课程改革主体,在一定社会和教育范围内为调整课程权力的不同需要,调控课程运行的目标和方式,在制定行动纲领和准则时自觉坚持或不自觉表露的政治立场。课程取向具有全局性、变动性与长期性和民族性的特点。  相似文献   

2.
课程标准是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改革政策的主要文本载体。对其梳理和分析,可以发现新时代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改革政策从“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三个方面彰显立德树人的价值取向;在课程目标、课程结构、课程评价三个方面秉持守正创新的内容取向;在整合资源保障、统筹多方力量两个方面强调协同育人的执行取向。  相似文献   

3.
高校职业生涯辅导课程的“合法性”应体现在形式与实质两方面的合法,作为“妥协”的文本,学生、教师、学校及用人单位、政府都是其合法性的权力主体.为提高职业生涯辅导课程的“合法性”,我们要兼顾多方权力主体的课程政策要求、合理构建课程编制组织、协调各方主体价值取向、促进课程目标的有效实现、充分彰显课程的合法性.  相似文献   

4.
课程政策表征为政府等政治实体出台的与课程领域相关的政策性文件,其实质是课程权力和利益的分配。它内在地赋予课程政策以价值关涉而非价值中立。鉴于此,要实现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政策由实然性科学祛魅走向应然性价值返魅,就需要摒弃既往课程政策传统意识形态法理化、价值取向工具化、程序机制僵硬化的机械态势,构建具有全景敞视的思维意识、权力错位的自我衍射、马赛克流动的教育资源的生命之春。  相似文献   

5.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是作为文化主体而存在,它承担的是文化建构的使命.这就要求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以文化主体的自觉性建构一种生命形态的、过程性的、富有超越品质的文化模式.树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文化建构观.即建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生命形态--一种价值取向观;建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过程模式--一种文化过程观;建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超越品质--一种文化反思观.  相似文献   

6.
教师的课程创生:意蕴与条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认为,教师的课程理解决定着教师的教学行为.教师创生课程是与"忠实执行"课程政策相对的一种课程实施模式,是一种实践的课程立场."教师即课程"是一种基于生命立场、价值关怀、主体视野、过程取向的课程观.教师创生课程有利于发挥教师的专业权力,促进教学过程的个性化.但同时,教师的课程创生也存在局限性,受一定条件的限制.  相似文献   

7.
教师课程权力的概念解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合对"权力"和"课程"概念的分析,本文认为课程权力是指在现有的教育法规和国家课程政策允许的范围内,课程主体在对课程进行研究、开发或实施的过程中所拥有的可支配的能动力量.教师课程权力是指在现有的教育法规和国家课程政策所允许的范围内,教师在对课程进行研究、开发和实施的过程中所拥有的可支配的能动力量.它具有强制性、合法性、有效性和媒介性.它与教师的课程权利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相似文献   

8.
理想课程政策是以学生主体性发展为价值取向的课程政策,在这个前提下,它整合其他课程政策主体的主体性利益,使得各主体利益得以均衡发展,从而实现课程政策决策主体的共赢。  相似文献   

9.
校本课程存在“人本中心”和“知识中心”的价值理性价值取向,以及“学校中心”的工具理性价值取向。研究发现,教师在校本课程开发和实施过程中所获的课程权力具有周期性、差异性和复杂性,由教师校本课程权力“螺旋式迭代”的发展轨迹可以归纳出主导型、无为型、主动型、抵抗型、被动型和平庸型等权力实践类型,并进一步探讨外因和内因对教师校本课程权力的夹击。最终,以“知识中心”和“人本中心”课程价值取向的知识社会学为理论脉络,勾勒小学校本课程价值取向与教师校本课程权力之间相互作用的平衡关系;透过社会学冲突论视角,解释小学教师校本课程权力的螺旋式迭代状态。  相似文献   

10.
从政策学的角度来看,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实效性不强是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政策输出的结果,其与政策目标是不一致的.这种不一致与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政策制定中存在着的政策问题过于集中于社会需要、政策主体过于集权、政策内容过于刚性、政策蕴涵的课程观过于社会本位有关.因此,有必要从这四个方面加以完善,以使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政策更加科学有效地对教学实践起指导和调控作用.  相似文献   

11.
很长时间以来,高中思想政治课程价值被归结为物的使用价值,忽视了作为学习主体人的可塑性和创造性。思想政治课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中的“塑魂”作用不能充分发挥,其课程价值的取向需要予以澄清和纠偏。高中思想政治课的课程性质和育人使命决定了“人文关怀”理应成为其价值追求的首要选择,政治教师理应在课堂教学的实践中为实现高中思想政治课程的人文关怀价值作出积极而有益的探索,以不辱使命。  相似文献   

12.
中学政治课程价值取向的反思与建构既是中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研究的具体化,也是思想政治课程研究的理论提升。中学政治课程具有自身的价值构成与特性,其实现在于满足国家意志、社会需要和中学生需要的程度以及如何实现它们的综合统一。中学政治课程价值取向研究需要在观照课程价值取向的演进逻辑与复杂现实基础上,探索构建当代中学政治课程价值体系的整体思路与具体途径。  相似文献   

13.
一、德育课程政策价值取向的理性分析我国的基础教育先后经历了八次自上而下的政府主导的重要改革。课程政策是课程改革的主驱力,规定了课程各利益主体的权利分配及协调,不同价值取向直接影响各自利益的分配结果。课程政策的价值取向是指课程政策主体基于自己的价值观,在一定时间和教育范围内,调整和分配课程领域的各种矛盾、冲突、关系时所持的基本价值立场、价值态度以及所表现出来的基本价值倾向。课程标准、  相似文献   

14.
熊泽南  李明 《考试周刊》2007,(42):85-86
以环境为切入点,从我国体育课程发展历史来研究政治对体育课程的影响,运用系统的、整体的、环境的观点,探讨体育课程与政治环境之间联系:政治需要因素决定体育课程的发展规划,影响体育课程目标的价值取向;政治思想意识因素影响体育课程的思想理念和发展方向;政治制度因素对体育课程的发展起到促进或者制约作用。  相似文献   

15.
在我国课程改革政策的制定中存在着三大亟需克服的理论障碍--课程研究领域长期忽视课程政策研究;教育研究者与教育决策者之间存在着两种文化的樊篱;课程理论与政策理论之间表现出游离状态.而消除理论障碍的策略在于:拓展课程研究的政策领域、认清课程政策的中介价值;实现从单纯的教育研究者到政策型研究者以及从纯粹的教育决策者到研究型决策者角色的转变;加强课程理论研究的实践问题取向与政策取向;强化课程政策制定的理论探讨.  相似文献   

16.
课程的价值取向决定课程目的。新学制的诞生与社会课程的出现,一改我国学校课程社会本位的价值取向,而倾向于个体本位;国民党统治确立后,政治上的统一,教育政策的制度化,社会课程价值取向复归于社会本位,并最终归宿于“国家”的政策和政府的政治理念。回顾民国时期学校社会科教育价值取向的历史.或许能对当今社会科教育的推进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7.
高职教育课程建设因不同的价值取向呈现多样性,每一种价值取向代表着不同利益的主体.课程建设的多样性使得高职教育培养目标的实现呈现片面性,要想解决这一问题,必须将各种价值取向相互融合.  相似文献   

18.
从政策学的角度来看,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实效性不强是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政策输出的结果,其与政策目标是不一致的。这种不一致与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政策制定中存在着的政策问题过于集中于社会需要、政策主体过于集权、政策内容过于刚性、政策蕴涵的课程观过于社会本位有关。因此,有必要从这四个方面加以完善,以使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政策更加科学有效地对教学实践起指导和调控作用。  相似文献   

19.
美国在"地方中心主义"的思想基础上确立了地方本位课程政策取向。该取向的基本观点主要体现在课程政策制定模式、课程决策模式、课程开发机制三个方面。地方本位的课程政策有其本身不可避免的缺点,因此美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重心反复强调学生学术能力的培养和强化国家统一的教育意志,体现出美国课程权力的渐进上移即地方自治加中央调控的政策取向。  相似文献   

20.
国际政治学的“权力论”,或是把权力作为一种社会关系的一般性含义应用到国际政治中来,或是移用国内政治的权力理论,两者都没有顾及权力在国际关系中的特殊性,因而未能揭示出国际政治权力的特质.通过与国内政治相比较的分析,可以发现,国际政治中的国家权力在类型上是一种私有权力,在价值取向上是国家个体利益,在行使上是相对自由的,在属性上并不是政治权力.这些特质启示我们,在学科建设上,国际政治学在借鉴别的学科理论时,要注意消化吸收,笔者建议创设“国际权力”概念,以与国内政治权力概念相区别.在国际政治的界定上,权力的差异决定了国际政治是与国内政治并行的另外一种形态的政治,这一点也引出了国际政治学科的独立性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