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的重要方式.”小组合作学习成了新课程积极倡导的一种有效的学习方式.但是,笔者在大量的听课活动中发现,很多时候,教师缺乏对合作学习精神实质的正确把握,表面化、形式化地理解其意义,使原本体现学生自主学习的小组合作学习,异化成了“摆样子“”走过场”的形式主义.  相似文献   

2.
电大开放教育小组合作学习之我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小组合作学习于七十年代率先兴起于美国.小组合作学习不仅提高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对学习的自我控制,提高了教学效率,也促进了学生间良好的人际合作关系,促进了学生心理品质发展和社会技能的进步.目前小组合作学习是一种全世界都提倡的学习方式之一,是远程开放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基本要求,是建立个别化自主学习模式的重要教学组织形式.小组学习的活动及其效果不仅直接影响教学质量,也在一定程度上关系到“开放教育试点“改革的成败.本文从电大开放教育小组合作学习的作用和现状出发,寻求搞好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3.
数学教学形式的改革之一--小组合作学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合作学习是一种比较重要的教学方式.小组合作学习的教育价值主要体现在:体现了“大众数学”的理念,有助于师生与生生互动,有助于学生学业成就和情感的发展.在小组合作教学中,要明确小组合作学习的任务,使学生明确合作的规范,应有适宜的合作学习内容,教师应在小组合作中扮演多重角色,对小组进行恰当地评价.  相似文献   

4.
合作学习是新课程极力倡导的三大学习方式之一.因此,在当前的小学数学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成了较为常用的一种教学组织形式.如何优化小组合作学习呢?笔者认为“合理分组是基础”,“正确引导是关键”,“合作能力是保证”.  相似文献   

5.
学生个体充分独立自主学习,是提升小组合作学习有效性的前提和基础.对小组合作学习中充分独立自主学习,主要从“充分独立自主学习诠释、充分独立自主学习缘由、充分独立自主学习宏微观功能、小组合作学习与充分独立自主学习辩证关系”四个方面进行探究.  相似文献   

6.
基于自主合作学习的英语课堂教学模式,是在“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基础上构建的“课堂教学”,其核心是学生通过教师指导、个人独立和小组合作的自主学习,在课堂上通过展示、诠释自己自主合作学习的成果来体验参与教学,实现了“以教为主”向“以学为主”的重心转移,促进教学方式、学习方法的改变,使课堂从“教为中心”转向“学为中心”,从注重结果转向注重过程、从注重知识转向注重方法和能力.  相似文献   

7.
合作学习“是以合作学习小组为基本形式,系统利用教学中动态因素之间的互动,促进学生的学习,以团体成绩为评价标准,共同达成教学目标的教学活动.”新课程改革的形式下,许多中小学数学老师已经对合作学习的操作内涵熟悉并且广泛应用于课堂教学中,却往往对“到底什么样的内容适合于用合作学习方式”表示困惑,从而影响数学合作学习的价值体现.本文认为,无论是对现有数学合作学习内容(如教材资源)的选择,还是以“再创造”的思想对合作学习的内容进行设计,最终呈现给学生合作的内容应该是具有一定的探索价值且对提升小组合作实效性有促进作用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王耀伟 《现代英语》2021,(9):118-120
合作学习强调自主、合作与探究,其实质就是合作小组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在课堂教学中的广泛运用,极大改善了教学方法,提高了学习效率.自主性是学生主体性发展的重要方面,也是其身心发展的客观需要.合作学习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提高学习效率的有效策略,成为当前教师和研究者重要研究课题.  相似文献   

9.
合作学习在高职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蒋宏 《中国成人教育》2007,(18):176-177
合作学习是一种“以学生为中心“为主要特点的新型教学模式.本文针对如何在高职英语教育中应用合作学习理论,促进英语教学改革作了有益的探讨.  相似文献   

10.
新课改注重学生的学习方法创新,新课程标准提出了“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思想,并提出了“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模式.从心理学的观点看,合作是两个或多个个体或多个团体为了达到一个共同的目的而进行的一种心理行为.随着小组合作学习的深入,学生成为了学习的主体,学习的主动性得到了极大地提高,自主、合作和探究成为了学生的主要学习形式.  相似文献   

11.
美国《教学与教师教育》是国际上关于教师发展的权威杂志,本研究选取了2000年以来一些有关“教师学习”的文章作为参考文本,从中提取对国内现实可资借鉴的内容进行梳理和分析,其中着重介绍了有关教师学习和学习中介的两部分内容.对教师学习,分别从反思学习、学习工具和新手教师学习等角度进行了表述;对教师学习中介,分作“U-S”合作和教师合作学习两个层面进行了阐释.  相似文献   

12.
通过分析目前实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提出了应用混合式学习理论,在传统课堂教学的同时,开展在线合作学习.并且以“项目管理软件”为例,针对课程中部分理论内容,提出了旨在培养学生合作能力的7个在线合作学习项目设计原则和基本过程.  相似文献   

13.
合作学习法在课外学习中的应用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合作学习就是通过教师指导的小组活动让学生相互合作、共同完成学习任务。本文介绍了合作学习法的组成因素。作者将合作法应用到学生的课外自主学习当中,同时设计了“每月讨论”和“双人研究”两项学习任务。文章讨论了合作学习实施步骤和实现情况,并针对学生的报告反馈和教师的反思对合作法在英语学习中的运用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4.
“合作学习”是近年来国内外倡导的一种教育理论和实践,本文立足于少数民族预科英语教学中的小组合作学习,反思了小组合作学习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了行之有效的小组合作学习的策略.  相似文献   

15.
英语自主合作学习有利于学生主体地位的发挥,有利于促进英语的学习效果.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该做到有的放矢,利用一切可行方式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发自主学习、合作学习.近年来,在学校“我型我秀,幸福课堂”课题的指导下,积极探索和实践“自主合作学习”的学习方式,在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激发学生学习热情、提升学生学习幸福感等方面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就“自主合作学习”的意义,以及在实践过程中采取的具体做法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16.
合作学习是指学生在小组或团队中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的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生物课程标准”积极倡导这种学习方式,认为教学内容的确定、教学方法的选择、评价方式的设计,都应有助于这种学习方式的形成.而“合作学习”这一教学形式则被老师们视为打破学习主体独自学习习惯,培养学习主体学会交往,学会合作,且有团队精神,竞争意识,领袖品质,体现合作精神的最有效方式,风靡课堂.但是我们在实际生物课堂教学中发现,教师在组织合作讨论时,存在着不少误区.本文对生物教学中的合作性学习进行的剖析,着重探析了合作学习的教学实践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和误区,并根据实际教学经验,提出了一些应对的策略.  相似文献   

17.
“合作学习“在体育教学中的尝试和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宗新友 《文教资料》2006,(4):174-175
现代教育把“学会学习,学会做事,学会合作,学会生存”誉为“四大支柱”。“合作学习”在科技发达的今天已成为现代人生存的基本素质,也是现代教育的基本目标之一。“合作学习”是自主学习的一种形成,一般包括同伴互助合作学习、小组合作学习、全员合作学习三种主要形式。本文从合作学习的起源与发展、分类、体会以及使用合作学习教学模式的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着手,使“合作学习”这种学习方式运用得更合理、更科学,让更多的人进一步认识和了解“合作学习”在体育教学模式中的作用和意义。  相似文献   

18.
“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是高中新课程所倡导的一种新理念,在高中生物新课程教学中大力倡导“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关键是要引导学生转变学习方法,为学生积极创设和谐与开放的探究式学习环境.文章选取两个教学实例,从巧用生物科学史、妙用生物实验方面介绍了“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9.
合作学习是新课程所倡导的三大学习方式之一,它对于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和价值.但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合作学习还存在一些低效现象,如:学生的合作不主动,不会合作;合作学习的内容不合理,教师的任务设置不适当;合作学习时间不充足,学生合作不充分;学生参与度不均衡;合作学习忽视了教师的指导作用;教师的评价不全面等.合作学习要取得实效,应该做到:合理组建合作学习小组,明确分工;选择适当的合作学习内容,给学生独立思考的机会;充分发挥教师的引领作用;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习惯;把握小组合作学习的时机.  相似文献   

20.
小组合作学习作为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一种新的学习方式和教学组织形式,合作的有效性直接关乎着小组学习质量.但我们不难发现不少课堂的小组合作学习处于随意性的对话之中,学生活跃了,气氛热闹了,一节课下来,学生究竟收获了多少,却不得而知.因为不少“小组合作学习”流于形式,部分学生参与意识不强,高耗低效,主动学习的积极性不高,也不会交流、合作.针对以上问题,我不断在实践中进行反思,觉得在合理分组的前提下,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来提高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