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反对僵化保守贯穿于邓小平理论形成和发展的全过程。毛泽东思想在指导中国革命的胜利进程中所表现出的闪光智慧和探索精神,是邓小平理论“反对僵化保守”鲜明特征的重要思想渊源。建国后,在社会主义建设探索过程中出现的失误和曲折从反面促使邓小平理论“反对僵化保守”鲜明特征的形成。新时期反对僵化保守又是邓小平理论不断丰富发展的根本保证。  相似文献   

2.
对社会主义建设前期的历史错误进行深刻反思是邓小平理论形成和发展的重要切入点。邓小平理论的酝酿发端于1975年全面整顿时期对“文革”错误的纠正;1978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吸取历史教训的基础上,构建起了“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初步框架,标志着邓小平理论开始形成;在1978至1992年邓小平理论走向完善的过程中,始终贯穿着对历史错误的充分鉴戒。邓小平在对历史错误进行反思的过程中,呈现出鲜明的彻底性、全面性和系统性的思维特征。  相似文献   

3.
邓小平的文化思想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文化思想十分丰富,更具有鲜明的特征.它既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文化思想的继承与发展,又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中文化思想形成的基础与指导.  相似文献   

4.
邓小平关于反对官僚主义的思想和论断,作为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深入研读邓小平关于反对官僚主义的精辟论述,准确把握其深刻的思想内涵,对于加强和改进新时期党的建设,学习和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
在学习邓小平理论过程中 ,我们必须正确认识和深入理解 :1邓小平理论是全党和全国人民实践经验和集体智慧的结晶 ,“它的主要创立者是邓小平”;2邓小平理论是科学的理论 ,是伟大的真理 ;3邓小平理论系统地回答了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一系列基本问题 ,形成了比较完备的科学体系 ;4邓小平理论是开放的科学体系 ,而不是封闭和僵化的理论 ,不能教条主义地对待和学习邓小平理论。  相似文献   

6.
真理标准讨论是在反对“两个凡是”的教条主义,反对“极左”思潮的影响,我国经济处于崩溃边缘的历史背景下发起的。是一场影响深远的思想解放运动,对邓小平理论的形成具有重要作用,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只有坚持实践标准,才能更好地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邓小平理论是在总结三次危机经验教训的基础上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苏共二十大的召开和波匈事件的发生,促使我们党开始探索中国式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形成了丰硕的理论成果,这些理论成果是邓小平理论产生的思想源泉;“文化大革命”所造成的危机是邓小平理论形成的重要契机;“苏、东”剧变和“八九”风波所造成的危机,是邓小平理论走向成熟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8.
胡锦涛同志在“七一”讲话中深刻地指出:“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要全面把握它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一脉相承的特征,也要全面把握它在继承前人基础上不断与时俱进的特征。”这里,我想结合时代的发展问题,谈谈自己的一些体会。 萨特在20世纪60年代提出,马克思主义在当时所出现的僵化不是“正常的老化”,不是它赖以存在的时  相似文献   

9.
社会实践是邓小平理论教学的重要环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要提高“邓小平理论概论”课的教学质量,社会实践是一个重要环节,须予以充分重视,并在教学中切实加强。一、社会实践是邓小平理论教学的重要环节强调社会实践是“邓小平理论概论”课教学的重要环节,是提高教学效果的重要途径,这主要基于以下三个因素:1邓小平理论鲜明的时代性和实践性。邓小平理论科学地回答了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中国,如何建设和发展社会主义等一系列重大的现实问题,时代性和实践性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特征。只有紧密联系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践,才能深刻领会邓小平理论的精神实质。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必须善于运用…  相似文献   

10.
学习邓小平理论促进教育培训事业发展卷首语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邓小平理论的精髓,也是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精髓。只有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才能破除“两个凡是”的思想禁锢,破除原苏联僵化的社会主义模式影响,破除超阶段的“左”的思想和政策,破除离开生产...  相似文献   

11.
孙中山早年对中西文化的基本态度并不是“‘西化’趋向较为突出”。早年的孙中山,不但没有西化的趋向,而且恰恰是一个热爱祖国历史文化,并善于批判地继承中国传统文化的伟大革命家;晚年也没有“文化保守主义趋向”。孙中山对待中西文化的态度,是鲜明地反对走极端,即反对极端守旧排外,反对极端崇拜西方。孙中山的文化观,是革命性、理性、科学性的有机统一的文化观。革命性表明他的文化观并不保守,理性使他没有全盘西化趋向,科学性说明他的文化观符合历史、文化的存在和发展规律。  相似文献   

12.
党的十五大报告指出:邓小平理论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邓小平理论的形成和发展,决非偶然。本文认为,和平与发展成为当代世界的主题是邓小平理论形成和发展的历史条件;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是邓小平理论形成和发展的理论基础;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重新确立是邓小平理论形成和发展的思想基础;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是邓小平理论形成和发展的实践基础;邓小平“三落三起”的独特经历是邓小平理论形成和发展的主观条件。这五个方面相辅相成,有机统一,互相促进,共同作用,逐步形成和发展成为邓小平理论这一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  相似文献   

13.
邓小平新时期辩证思维方法论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本结合邓小平在新时期对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理论和实践的探索,刻画分析了邓小平辩证思维方法的科学内涵,指出:①坚持系统观点,力戒思维的片面,是邓小平辩证思维的基本要义;②坚持开放观点,力戒观念的封闭,是其时空视角;③坚持发展观点,力戒认识的僵化,是其价值标尺;④坚持创造观点,力戒思想的保守,是其实质精髓。  相似文献   

14.
大学语文是大学通识课之一,受到现有教学模式、教学方法等因素的影响存在较多问题,呈现出保守僵化的特征,为了更好的改变这一现象,高校教育工作者应不断探索大学语文课程改革的措施,改变大学语文教学设置,提升大学语文教材编写质量,发展大学语文课堂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15.
党的十五大报告指出:“邓小平理论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邓小平理论的形成和发展,决非偶然。本文认为,和平与发展成为当代世界的主题是邓小平理论形成和发展的历史条件;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是邓小平理论形成和发展的理论基础;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重新确立是邓小平理论形态和发展的思想基础;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是邓小平形成和发展的实践基础;邓小平“三落三起”的独特经历是邓小平理论形成和发展的主观条件。这五个方面相辅相成,有机统一,互相促进,共同作用,逐步形成和发展成为邓小平理论这一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  相似文献   

16.
邓小平理论鲜明的时代精神首先体现在这一理论始终贯穿着马克思主义的发展观这条红线;还体现在这一理论深深植根于不断发展的社会实践,形成了一个紧贴时代脉博的全新的理论体系: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在贯彻中继承、在实践中发展邓小平理论,给邓小平理论注入了新的时代内容,进一步体现了邓小平理论鲜明的时代精神。  相似文献   

17.
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我国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自此,中国共产党开始探索在中国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1956—1966年,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1966—1976年是“文化大革命”动乱的十年。十年“文革”使党、国家和人民遭到建国以来最严重的挫折和损失。1976年至今.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形成?这个时期,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实现了伟大的历史转折——党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轨道上来。经济体制改革和对外开放使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迅速发展.运用“一国两制”构想成功解决了香港、澳门问题,形成了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邓小平理论指导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充实和发展着邓小平理论。  相似文献   

18.
邓小平给古老的“民生”思想赋予了具有鲜明时代特色的内容,它既包括了社会主义的基本价值观,又符合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即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民生”的观点,既是邓小平理论的出发点和归宿,又是邓小平理论的一大特点和优点。  相似文献   

19.
邓小平新时期辩证思维方法论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结合邓小平在新时 期对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理论和实践的探索,刻画分析了邓小平辩证思维方法的科学内涵, 指出:①坚持系统观点,力戒思维的片面,是邓小平辩证思维的基本要义;②坚持开放观点,力戒观 念的封闭,是其时空视角;③坚持发展观点,力戒认识的僵化,是其价值标尺;④坚持创造观点,力 戒思想的保守,是其实质精髓。  相似文献   

20.
“三个代表”是新时期对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及邓小平理论的继承与发展,具有鲜明的时代创新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