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杨艳 《科教文汇》2009,(25):242-242,244
简·奥斯汀的《诺桑觉寺》作为她的小说中唯一一部采用作者型叙事声音的作品反映了作者在小说理论方面的一些见解:介乎于理查逊式与菲尔丁武之间的创作风格,超越时代的“元小说”叙事手法中对小说结尾和小说精练简洁的要求,对哥特小说和风俗小说的戏仿中透出对这两种小说模式的批评,以及直接介入小说提出对小说和小说家的期望。所以这部小说虽不被评论界誉为奥斯汀的上乘之作,但通过对它的研究却可以了解作家本人的小说创作理论。  相似文献   

2.
《傲慢与偏见》是英国女作家简·奥斯汀的代表作,风趣地反映了18世纪末到19世纪初处于保守和闭塞状态下的英国乡镇生活和世态人情。书中反映的“婚姻应以爱情而不是以财产与地位为基础,男女双方感情是缔结理想婚姻的基石。”这种新型婚姻观更接近于现代生活,这就使得《傲慢与偏见》一书超越了同时代的爱情小说,有了更加深刻的思想内涵,具备了更加积极的社会意义。奥斯汀是一位不动声色的讽刺大家,她的小说,语言清新、秀丽、细腻,展示了女作家丰富的感情,她还善于挖掘人物特别是女性的内心世界。简·奥斯汀是第一个现实地描绘日常平凡生活中平凡人物的小说家,在英国文学史上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傲慢与偏见》由英国小说家奥斯汀于19世纪创作,该作品主要描绘了19世纪英国女性所处的不平等地位及尴尬的生存环境,是一部女权主义的代表作。作者浓厚的女性观念以及当时男性文化占主导的大背景为小说创作提供了重要的思想源泉。本文首先阐述了《傲慢与偏见》的主要内容和故事梗概,在此基础上,分别从人物分析以及婚姻等两大方面对女权主义思想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4.
刘云利 《知识窗》2011,(6):29-29
1786年一个隆冬时节,英国汉普郡斯蒂文顿镇的一个牧师家里,12岁的小女孩简·奥斯汀正在低声抽泣。她做梦也没有想到,她最挚爱的姐姐居然无情地撕碎了她的文稿,那可是她冥思苦想了一个星期才构思出来的小说啊。为了赌气,奥斯汀找来许多名家的作品来读,她发誓一定要写出好作品让姐姐瞧瞧。可是,  相似文献   

5.
<荒凉山庄>是狄更斯的第九部小说.在这部作品中,由于其中众多的人物,复杂浩繁的叙事情节,使得这部作品一经问世即被公认为狄更斯最优秀的作品之一.在小说中,狄更斯通过运用两种不同人物视角--全知的第三人称人物视角和第一人称人物视角的不断转换,成功地达到了将整部作品中人物与故事情节糅合成一个有机整体的目的.本文旨在分析设置这种独特叙事视角的原因厦其效果.  相似文献   

6.
殷洁 《科教文汇》2011,(1):76-77
以鲁迅小说《伤逝》为母本改编的电影作品继承了原作品文本语言的结构形式与风格形式,以谨慎稳妥的方式完成了从文字到影像这两种艺术媒介的转换。另一方面由于电影与小说语言系统的差异,改编作品对文本形式的继承,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影像上人物与主题的弱化,这是值得其他改编作品思考之处。  相似文献   

7.
《傲慢与偏见》是英国女作家简·奥斯汀的代表作,风趣地反映了18世纪末到19世纪初处于保守和闭塞状态下的英国乡镇生活和世态人情.书中反映的"婚姻应以爱情而不是以财产与地位为基础,男女双方感情是缔结理想婚姻的基石."这种新型婚姻观更接近于现代生活,这就使得《傲慢与偏见》一书超越了同时代的爱情小说,有了更加深刻的思想内涵,具备了更加积极的社会意义.奥斯汀是一位不动声色的讽刺大家,她的小说,语言清新、秀丽、细腻,展示了女作家丰富的感情,她还善于挖掘人物特别是女性的内心世界.简·奥斯汀是第一个现实地描绘日常平凡生活中平凡人物的小说家,在英国文学史上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张琳  董威 《科教文汇》2012,(17):84-85
《傲慢与偏见》是英国著名女作家简.奥斯汀的一部力作,描述的是青年男女恋爱与婚姻。本文作者试通过分析小说四起典型的婚姻来讨论性格是如何影响一个人的婚姻价值定位的,以及简.奥斯汀对待婚姻的看法;《金粉世家》中的男女主人公也是存在类似的命运,真挚的爱情受到世俗偏见的考验,爱情的力量是伟大的,二人很幸福地结合了,然而最终作者却是以悲剧结局了整部作品。两部作品的爱情与婚姻相同而又具有差异性。  相似文献   

9.
侯飞 《科教文汇》2010,(34):85-85,99
细读拉希莉的作品,不难发现她笔下有这样一群惶恐不安的孩子,虽不是作品着墨最多的中心人物,犹如他们的身份一样属于游离于中心之外的边缘,然而正是这些非笔墨重心的"小"人物给成人世界发出了奇异而引人注意的声音。陌生异质的世界里,他们谨小慎微、惶恐不安、语出惊人,他们孩童的天真与本性发生着特殊的嬗变,具有超越年龄的模糊的"成人意识",他们凭借那充满爱的无价童心、纯心竟然扮演着保护者、宽容者以及引导者的角色。本文以拉希莉在不同时期创作的三个短篇:《森太太》、《年终岁末》和《性感》为例来分析。  相似文献   

10.
李园园 《科教文汇》2009,(7):250-250,262
《后殖民语境中的翻译——爱尔兰早期文学英译》是美国马萨诸塞大学教授、翻译研究描写学派的重要代表人物玛丽亚·提莫志克(Maria Tymoczko)博士关于文化翻译研究的一部力作。此书通过对早期爱尔兰文学英译作品的研究,介绍了爱尔兰民族利用翻译这一武器来反抗英国殖民主义和文化压迫的过程,由此阐释了后殖民语境中翻译与政治的关系,井开创了殖民地文化研究之路。本文介绍了该书的主要贡献,并提出了我国在这后殖民领域面临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源氏物语》是整个日本古典文学中成就最高的作品之一,其中塑造了许多性格迥异的女性形象。在众多女性形象中,存在着“年轻的继母”这一形象群。本文通过对较具代表性的藤壶、空蝉、紫上三位“年轻的继母”的形象分析,试图窥见作者紫式部个人人生经历对作品人物塑造的影响,及她对于这一社会现象的看法。  相似文献   

12.
查尔斯·伦尼·麦金托什在1868年出生于位于英国北部苏格兰地界的格拉斯哥,是世纪之交英国重要的建筑师和设计师,是格拉斯哥派的代表人物之一。他是工艺美术运动与现代主义时期的一个重要的环节式人物,具有承上启下的意义。同时,他也对奥地利的设计改革运动维也纳分离派和德国青年风格主义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他的作品风格独特,简约美观,具有麦金托什自己独特的艺术语言。  相似文献   

13.
华春兰 《科教文汇》2008,(28):249-249
池莉作为“汉味”小说代表作家之一,她的作品打上了深深的“汉味”印迹。本文将从作家在作品中对武汉地域特征、民俗风情的直接描绘与地道的武汉方言的运用两方面来分析池莉小说语言具有浓厚的“汉味”特征。  相似文献   

14.
"凡是一个有钱的单身汉,就想娶位太太,这已经成了一条举世公认的真理"。这是《傲慢与偏见》一书中的第一句话,故事就是因为这一句话引出了主题。奥斯汀在这部小说中通过贝纳特五个女儿对待终身大事的不同处理,表现出乡镇中产阶级家庭出身的少女对婚姻爱情问题的不同态度,从而也反映了作者本人对爱情对婚姻的想法:单单为了财产、金钱和地位而结婚是错误的;而结婚不考虑上述因素也是愚蠢的。因此她把男女双方感情作为缔结理想婚姻的基石。通过对贝纳特夫人对女儿门婚姻的幻想,莉迪娅和威克汉姆以及克林斯先生和卢卡丝的结合的描写,最终得出结论,真正幸福的婚姻应该基于感情和金钱的结合,  相似文献   

15.
《西厢记》由唐代元稹的小说《莺莺传》发展而来,历经各种文学及讲唱艺术形式演变,直至元代经过杂剧创作集大成者王实甫的润色及再创作完成。《春香传》则是以朝鲜肃宗时期为背景,通过成春香与李梦龙的爱情故事反映当时特定历史环境的作品。对作品中的登场人物,起到帮助塑造主人公作用的辅助人物侍女红娘和侍从方子进行考察分析,得出了人物角色功能不同的结论,并体现了中韩两国不同的民族性格。  相似文献   

16.
贝多芬作为维也纳古典乐派的代表人物,是十七世纪至十八世纪间最为著名的作曲家、钢琴家、指挥家,由于他对古典音乐的突出贡献,因此有"乐圣"的美名,但是在我们品析贝多芬音乐作品时却会发现,他的作品总是难以捉摸,存在两个极端,在本文中笔者将结合自身对贝多芬音乐作品的研究体会,对其作品之中的两个极端做出介绍。  相似文献   

17.
姜欣  薄淑艳 《科教文汇》2011,(22):93-93,113
讽刺文学是英国文学的一个重要流派。在《傲慢与偏见》中,奥斯汀凭借对叙述技巧的精妙运用,将反讽技巧进一步发展,使之成为刻画人物、突出主题的重要手段。本文着重分析小说《傲慢与偏见》中反讽在各个层面的运用。  相似文献   

18.
王文华 《中国科技信息》2010,(16):207-207,205
伊迪丝&#183;华顿是美国一位优秀的多产作家,她的作品《纯真年代》是一部经久不衰的杰作,被认为是伊迪丝&#183;华顿结构技巧最为完美的一部小说。作者从自己亲身经历与熟悉的环境中提炼素材,塑造人物,将作品题材根置于深厚的现实土壤中。尤其通过博福特命运浮沉这一线索与主人公爱情悲剧的主线相互映衬,使一个看似寻常的爱情故事具备了深刻的社会现实意义,同时还有很高的美学价值。在这部作品中,围绕着当时也是现代的婚姻生活中存在的不可调和的矛盾以及个人和社会之间的冲突,作者创作出了一系列复杂的人物关系和性格独特的人物,使作品本身具有一种持久的魅力。徘徊在信仰和现实的矛盾之间的极具隐忍品质的梅&#183;韦兰,既是坚定的家庭维护者,又是不幸婚姻的牺牲者,在扭曲破碎的现实之中,她纯洁美好的品行得到了集中的彰显,在她身上有一种独特的"美丽与哀愁"。本文并将通过对伊迪丝其人和其作品的具体分析,详细探讨的梅&#183;韦兰身上体现出的这种"美丽与哀愁"及其产生的原因。  相似文献   

19.
《在路上》是垮掉派代表人物杰克凯鲁亚克的代表作,是"垮掉派的一代"的宣言。《在路上》描写的是主人公迪安和萨尔的四次旅行经历,以及一大群"垮掉"的年轻人的生活。文中充满存在主义色彩,本文试图从存在主义思想观点对《在路上》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20.
肖莉  刘艳军 《科教文汇》2010,(20):70-70,84
艾米莉·勃朗特,英国诗人,却以其唯一一部在一个世纪后才被世人接受的怪诞小说《呼啸山庄》奠定了她在英国文坛上的地位,乃至世界文坛上的位置。这位过着极其简单的生活,才30岁就离开人世的女作家,何以写出了一部充满了激情与报复的爱情故事呢?世人一直都很好奇。在这部作品中,故事背景是在荒原,这与艾米莉的生活地点是一样的。通过小说中的人物,艾米莉道出了她与荒原的情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