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90 毫秒
1.
“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直接关系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的质量,对高职本科院校高水平发展尤为关键。“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理论和政策演变可概括为从萌芽到发展、从多元到融合、从丰富到创新三个阶段,其企业一线实践经历的本质特征愈发凸显。基于高职本科院校建设的新起点和新要求,要构建由政府部门、高职院校和行业企业共同构成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运行机制,创新“双师型”培养载体,提升“双师型”教师综合素养;依托“双师型”培训基地,打造“双师型”教师高峰高原;拓展“双师型”交流平台,创建“双师型”教师国际品牌,更好地促进以期引领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2.
我国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比例偏低,专业技能水平和实践教学能力偏弱。高职院校应建立“双师型”教师培养平台,探索“双师型”教师培养机制,加快双师型教师队伍培养进程,使“双师型”教师个体具有良好的双重知识与能力.整体在“理论型”与“技能型”结构上保持合理的比例。从而提高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水平。推动高职教育又快又好发展。  相似文献   

3.
我国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培养机制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叶敏 《成人教育》2009,29(10):56-57
我国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比例偏低,专技能水平和实践教学能力偏弱。高职院校应建立“双师型”教师培养平台,探索“双师型”教师培养机制,加快“双师型”教师队伍培养进程,使“双师型”教师个体具有良好的双重知识与能力,整体在“理论型”与“技能型”结构上保持合理的比例。从而提高院校人才培养水平,推动高职教育又快又好发展,  相似文献   

4.
“双师型”教师的数量和水平直接关系到高职人才培养的质量,关系到高职院校的生存与发展。目前,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还存在许多问题,一定要加大对“双师型”教师的培养和引进,建设一支能够满足教学需要的“双师型”教师队伍,为地方经济发展培养“实用型”高职人才。  相似文献   

5.
我国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迫切要求提高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质量,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自然就成为高职院校建设的关键之一。结合高职教育和“双师型”教师的内涵、师资结构、基本素质与发展状况,采用比较研究方法对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的培养进行分析探讨,提出一些建设性建议。  相似文献   

6.
教师专业发展是教师专业成长和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过程。职业院校教师专业发展既具有普通教育教师发展的共性特征,又有着职业教育教师的“跨界性”与“实践性”特征。由于“专家型教师”是教师专业发展的追求目标,“双师型”教师是职业教育教师素质的本质要求,因此,高职院校教师应以追求成为“双师型”专家型教师为发展愿景。通过对国内外教师发展理论的文献梳理和对常州高职教育园区5所高职院校教师发展状况的调研,挖掘“双师型”专家型教师内涵及其要素,从专业化培训、教研共同体建设、教学反思、企业实践、自我指导五方面探讨促进高职院校教师专业发展的路径选择,提出“国家标准驱动、院校支持推动、教师发展主动”的“三动”职教教师发展模式,为我国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培养和教师专业发展提供理论参考与借鉴。  相似文献   

7.
“双师型”教师的培养已经成为高职院校师资培养的一项重要内容.政府部门应为“双师型”教师的培养工作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高职院校应为培养“双师型”教师制定切实可行的措施.高职教师应积极主动地提高自身素质。  相似文献   

8.
建设高素质“双师型”教师队伍是加快推进职业教育现代化的基础性工作。高质量发展背景下构建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协同培养模式具有三重逻辑:从政策逻辑看,国家布局加快推动职业教育教师队伍高质量发展;从理论逻辑看,协同理论为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培养提供科学指引;从问题逻辑看,要聚焦解决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难题。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培养是一个需要多方协作的工程,要从培养理念、能力结构、运行体系三个维度构建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校企协同培养模式。其实践路径是:个体层面,厚植工匠精神,激发内生动力;学校层面,优化培养方式,提升工作积极性;企业层面,创设实践环境,提高互利共赢;社会层面,增强职业认同,促进自主发展。  相似文献   

9.
在经济飞速发展的当下,培养出一支集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于一身的“双师型”教师队伍,是高职院校生存和发展的关键.本文分析“双师型”教师的界定、探究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匮乏的成因,并提出行之有效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对策及建议.  相似文献   

10.
高等职业院校旨在培养高技能型人才,它不仅要求施教的教师具有高等学校教师的共同特征。又必须有自己的教学特色。所以,建设一支符合高等职业教育,以就业为导向、有扎实的理论知识和丰富的实践经验的“双师型”教师队伍是高职院校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本文从“双师型”教师内涵的出发,指出高职院校建设“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必要性,进而提出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对策。  相似文献   

11.
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培养探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双师型”教师的培养已经成为高职院校师资培养的一项重要内容.政府部门应为“双师型”教师的培养工作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高职院校应为培养“双师型”教师制定切实可行的措施.高职教师应积极主动地提高自身素质。  相似文献   

12.
后疫情时代,经济发展迫切需要创新型技术技能人才。高职院校作为培养创新型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基地,要完成社会所需人才的培养,必须打造适应时代诉求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双师型”教师学习共同体符合后疫情时代教师成长的行为逻辑,基于“互联网+”技术和创新理念构建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学习共同体,在成员选取、主持人选拔与培养、共同体评价和监督等程序中要遵循政府引导、行业协会主导、体现企业和高职院校关切的理念,以保障共同体的良性运转,为“双师型”教师反思并革新职业发展提供多维空间,最终为提升“双师型”教师专业素养奠定基石。  相似文献   

13.
高职院校“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与教师专业发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关于高职院校“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与教师专业发展;高职院校教师具有“双师型”素质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必然要求;加强高职院校“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确保教师专业发展。  相似文献   

14.
“双师型”背景下的高职院校青年教师培养机制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双师型”教师培养是高职院校教育链条上极其重要的环节之一,关系到学校的生存及发展,但目前“双师型”教师培养工作普遍缺乏系统性和一体化的考虑和设计,很难培养出真正意义上的“双师型”教师,针对此现象,探讨了“双师型”背景下高职院校青年教师培养机制构建及培养途径.  相似文献   

15.
贾斌 《甘肃教育》2021,(4):18-20
文章从产教融合发展的维度出发,基于目前对“双师型”教师的新内涵与新标准的研究基础上,论述了“双师型”师资对高职院校高水平发展的重要性;同时对高职“双师型”师资建设的实践路径开展实证研究,采用协同理论创新研究方法,通过“区园企校”共发展,以师资建设逻辑重构、教师专业技能培养和师资培育实践路径研究三个方面为抓手,从而实现“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的跨界培养、协同共建,有效实现高职院校教师双师素质的稳步提升。  相似文献   

16.
高职院校教师专业化是提高高职院校教育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水平的重要基础和保障之一。全面实施"双师型"教师的系统化、全方位、多层次培养,必须厘清"双师型"教师专业化发展的脉络,构建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专业化发展体系模型和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政、校、行、企、师"五位一体化"培养体系,为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的一体化培养提供实践依据和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7.
文章针对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特点.提出了高职院校对教师的要求、“双师型”师资的内涵和特点,介绍了高职院校教师培养的现状,提出了“双师型”师资的培养方法。  相似文献   

18.
“双师型”教师培养是高素质教育人才培养工程的重要内容,制订科学合理的资格认定标准,对高职院校教师的专业化成长和教学质量提升具有重要作用。从高职院校工科类专业对“双师型”教师的内涵界定出发,探索如何合理认定“双师型”教师,以期能为高职院校工科类专业“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提供更为有效的途径。  相似文献   

19.
"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现状分析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是提高高职院校教育教学质量的关键,是高职院校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双师型"教师的培养是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建设的重要内容.文章论述了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培养的意义,指出了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培养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回顾了当前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培养的现状,分析了"双师型"教师培养中存在问题的原因,并对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培养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20.
“双师型”教师是培养更多技能工匠型人才的关键力量,是推动职业教育深化改革的核心动力。建立完善的“双师型”教师激励机制是调动“双师型”教师工作动力、激发创新活力、提升产教研发能力的有力手段。但是目前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激励机制仍不健全,因此高职院校要基于产教融合,采取科学设置激励目标、完善薪酬体系、创新激励方式等措施不断优化高校“双师型”教师激励机制,以此培养高素质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助力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