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真想变成大大的荷叶>是一首儿童诗,展现了孩子们在夏天的美好遐想,洋溢着浓浓的童真童趣.这首诗南第一节领启,一步一步铺陈孩子的遐想,于遐想中又透出对融于大自然的向往和心灵的美好,读来合情合理,易于引发学生的共鸣.  相似文献   

2.
<真想变成大大的荷叶>是一首充满童真童趣的儿童诗.它以儿童的视角描绘了夏日的特有景象,展现了孩子们在夏天的美好遐想,于遐想中透出对大自然的向往.全诗语言浅显生动,富有儿童情趣,蕴含着丰富的美育因素.教学中,教师应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激活孩子内心的体验,适时点拨,让孩子在朗读中感受美、想象美、创造美,抒发情怀,张扬个性,展现童真童趣,从而使阅读过程充满体验和创造.  相似文献   

3.
威廉·华兹华斯是英国19世纪著名诗人,也是"湖畔派"诗歌的领袖人物。他擅长用朴实的语言讴歌大自然,文笔清新隽永,开创了新颖灵活的浪漫主义诗风。在古歌谣体《致杜鹃》中,诗人抒发了内心的自我反思以及对美好童真的向往,寄托着诗人探索人生哲理的真情实感。本文从格律、音韵以及意境三个方面与大自然的融合来解读《致杜鹃》的和谐自然美,分析诗人运用抑扬格三韵步和四韵步等格式创造出这首诗自然流畅的音韵美,领略诗人如何巧妙地将框架与内容结合、将韵律与意义统一,以及如何把形式和内容融为一体,使全诗呈现出一种和谐自然的立体美。  相似文献   

4.
一、设计思想 《真想变成大大的荷叶》(苏教版二年级下册)是一首文笔清丽、洋溢着浓浓童趣的小诗。这首小诗通过孩子在夏天美好的遐想,以孩子的视角表达出他们对大自然、对美的独特感悟。教学本课时,教师应从激活学生的情感体验、已有的生活经验开始,引导学生把自己对诗句的感悟有感情地读出来。通过有感情的、个性化的朗读、背诵,实现学生与文本的对话,使其感悟中国诗歌语言的精美,潜移默化地感受诗歌的主旨,获得高尚情操的陶冶,从而激发学生对生活美的追求。  相似文献   

5.
朱自清先生的《荷塘月色》是一篇文情并茂的优秀散文.读后,它给人以美的享受,唤起人们美好情感,拨动人们向往和追求美的心弦.导读这篇文质兼美的散文,我试图从美学的角度引导学生从作品的整体上获得美感,了解作者审美的特征,把握作者审美的情趣,以达陶冶学生美好情操,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目的. 一、导语荷塘、月色,这是一个极富诗情画意的题材.朱自清先生以优美的文笔活画出一幅美丽怡人的荷塘月色图,同学们读后一定从中获得了美的感受吧?在一片静美的月色下,在缕缕放香的荷塘前,你一定会感到大自然美啊!这自然美也一定引起了你美好的情思,美好的遐想吧!  相似文献   

6.
小小的船》是一首深受儿童喜爱的诗歌 (儿歌 )。它生动地描写了一个孩子坐在小船似的月亮上 ,看到星星在夜空闪烁的美丽景色。语言亲切 ,意境恬静 ,画面优美。插图把诗的内容形象化了 ,更增添阅读时的无限遐想。教学这首诗 ,要着重进行朗读指导和训练 ,让学生通过读书实践 ,向往美好的情境 ,感受语言的优美 ,提高阅读兴趣。同时还应重视教具的运用 ,创设情境 ,激发想像 ,发展思维 ,提高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一、谈话揭题 ,激发兴趣1.出示小船图 ,认识小船 ,教学“船”。2.让学生说说在哪儿看到过怎样的船。3.板书课题。区别“小小的”…  相似文献   

7.
本文以《雾凇》一课为例,阐明了指向语用的语文课也可以缘美而入美,激发学生的向往之情,沉浸之态,在情与趣中学法悟法,在"美"的陶冶中表达美。教师教学时创设美美与共的共生课堂,让文字之美转化为学生感受到的美,转化为学生心中之美,以美引美,从而产生表达的欲望;最后一步步设置台阶,引导学生通过手中的笔描摹那份美,让智慧美在创造中迸发,完成心灵的共鸣与思维的共振。  相似文献   

8.
一、设计思想 <真想变成大大的荷叶>(苏教版二年级下册)是一首文笔清丽、洋溢着浓浓童趣的小诗.这首小诗通过孩子在夏天美好的遐想,以孩子的视角表达出他们对大自然、对美的独特感悟.  相似文献   

9.
爱好美、追求美是人类共同的心愿。新颁发的小学语文教学大纲明确地提出了美育的任务。如何把美育因素渗透到作文教学中呢?我的体会是:要引导学生在观察活动中感受美,在深入思考中鉴赏美,在写作练习中表达美,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爱美的志趣和创造美的能力得到较充分的发展。引导观察——让学生感受美美以千姿百态的形式存在于生活中。美妙的音乐、壮丽的山河、青春的活力、光辉的形象,人民生活中一切美好的东西无一不激发人们喜爱、赞美、歌颂、向往之情。这些美好的东西,正是学生写作的丰  相似文献   

10.
《真想变成大大的荷叶》是苏教版二年级下册的一首儿童诗,展现了孩子的美丽遐想,洋溢着浓浓的童真童趣.最近,我听了六位老师上这一课,有一位青年教师所上的课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她在准确把握文本的基础上,充分运用情景创设、角色扮演、品味感悟、语言训练、学法指导、引导想象等教学策略,激发学生对美好大自然的向往,亲近自然,较好地体现了语文教学人文性与工具性和谐统一的教学理念,将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教学目标有机地整合在一起.下面我从以下六个方面谈谈我的听课体会.  相似文献   

11.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写作教学要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要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语文新课程标准告诉我们,语文教学必须改革,必须让学生回归生活,从生活的源头中汲取营养,发现生活中的自然美、人性美,表现现实生活的美好,表达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憧憬与向往。生活是美好的,我们语文教师要引导幼小的心灵学会观察生活,感悟生活,进而去表现生活,用自己那一支小巧的笔,描绘出生活的  相似文献   

12.
<正>《真想变成大大的荷叶》是苏教版二年级下册的一首儿童诗,展现了孩子的美丽遐想,洋溢着浓浓的童真童趣。最近,我听了六位老师上这一课,有一位青年教师所上的课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她在准确把握文本的基础上,充分运用情景创设、角色扮演、品味感悟、语言训练、学法指导、引导想象等教学策略,激发学生对美好大自然的向往,亲近自然,较好地体现了语文教学人文性与工具性和谐统一的教学理念,将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教学目标有机地整合在一起。下面我从以下六个方面  相似文献   

13.
通过彰显数学之美,让儿童在自由、自在、自主的遐想中发现数学美、感悟数学美、享受数学美,可以潜移默化地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数学观念和思维品质。激发学生的数学潜能。丰富和充实学生的数学精神天地。  相似文献   

14.
通过彰显数学之美,让儿童在自由、自在、自主的遐想中发现数学美、感悟数学美、享受数学美,可以潜移默化地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数学观念和思维品质,激发学生的数学潜能,丰富和充实学生的数学精神天地.  相似文献   

15.
设计理念本次关于“未来”的习作,教师要努力为学生创设展开想象的情境,想方设法开阔学生的思维,鼓励学生大胆想象,激发他们对未来事物的浓厚兴趣,唤起学生对未来的憧憬和向往,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在想象交流的基础上,要指导学生有条理地把对未来的幻想记叙下来。教学过程一、激发兴趣,链接未来1(.板书:未来)看到这两个字,你想到了什么?小结:是呀,未来是美好的,令人神往的;未来是新奇的,令人憧憬的;未来是超前的,令人遐想的。设计意图:通过谈话引入课题,打开学生的思路,培养学生的联想能力,同时激发学生对未来的向往之情。2.现在,让…  相似文献   

16.
《大中专文苑》2008,(3):10-10
环保,一个熟悉得不能再熟悉的词,勿需解释,每个人都知道是什么意思。小时候我们都学过这样一首诗——"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自此把我们带入对于美好的大自然风光的遐想中。那么生机盎然、美  相似文献   

17.
余剑梅 《教学随笔》2014,(10):20179+179
儿童是一首诗,一切都让我们感到美好。美是诗的本质,因此将那份童心所包含的"真""善""美"引导而出,变成一首首诗歌。让她为孩子们的自主提供广阔的空间,让孩子们自由、创意地表达。在让孩子们赏诗、仿诗、写诗的过程中,培养他们对生活的关注和思考,提高他们对习作的兴趣,增强其驾驭语言文字的能力,从而铸造孩子们的心灵,启迪孩子们的心智,提高孩子们的综合素养。  相似文献   

18.
为新年祈祷     
主持人寄语:新年的最大特点就是一个“新”字!和过去的一年相比,人人都对新的一年满怀憧憬。让我们如这首诗般充满活力、充满激情、充满美好向往地“为新年祈祷”吧!  相似文献   

19.
享受教育     
魏军 《四川教育》2004,(12):1-1
时下,享受教育成为时髦词语。“教育是诗一样的事业。”(马卡连柯语)这是因为教育总是和那些美好的东西联系在一起,总让人充满憧憬,以一种虔诚的心,向往着美好的心灵诗意地栖息。大众化的享受教育,就是让学生少吃苦,或者创造一种让学生自觉、愉悦、自愿吃苦的环境,让学生不再对  相似文献   

20.
语文课堂是充满遐想的课堂,也正于此,才让语文课堂更具魅力。小学生思维开阔、联想能力丰富,我们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应多留给学生遐想的时间和空间,让小学生的情智在语文课堂上尽情飞扬,从而让语文课堂成为小学生永远向往的所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