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学生贷款是提高高等教育参与的有效途径,准确界定资助对象是实施学生贷款的首要环节。了解美国、日本和菲律宾三个典型国家的学生贷款资格审查的方式方法、优缺点等对我国高校学生贷款资格审查有借鉴与启示作用:中国高校学生贷款资格审查的基本目标是为了实现社会公平,应立足于我国国情,强化制度建设,建立完善的贫困生认定指标体系。  相似文献   

2.
随着国家对高校贫困生资助力度的不断增大,学生对资助名额的竞争日趋激烈。因此作为资助第一环节的贫困生认定工作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从贫困生认定背景、尴尬和对策三个方面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3.
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程序的科学、完善、可操作性,直接关系到能否真正实现教育的公平、公正和教育平等,关系到能否保持大学校园及社会的稳定、和谐、进步。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工作中存在着认定程序不规范,量化标准存争议;认定方法不科学,界定过程缺乏监督;大学生诚信意识淡薄,社会责任感缺失等问题。因此,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建立一个科学有效的认定经济困难学生的方法和休系。一是制定严格的符合高校实际情况的科学可行的认定程序;二是规范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贫困标准,建立高校和全国高校关于贫困生情况的中心数据库;三是建立严格的跟踪调查和监督制度;四是建立生源地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监督与责任追究机制。  相似文献   

4.
科学认定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是做好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的前提和基础。文章论述了目前一些高校在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过程中存在的认定方法比较单一、认定标准不够科学、认定程序欠规范、认定过程监督比较薄弱等问题,并就进一步完善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认定体系提出对策。  相似文献   

5.
作为认定贫困生的一种主要手段,家庭经济状况调查对于保证学生资助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具有重要意义。当前世界范围内存在三种典型的贫困生认定模式,但如何进行资产处置在家庭经济状况调查中都存在一定争议。家庭经济状况调查在发展中国家的实施受到一定的限制,需要满足相应的条件才具有可行性。我国的家庭经济状况调查应立足国情,以促进高等教育入学机会的公平为基点,设计出与家庭经济状况影响的关键指标相关的贫困生认定指标体系,进而完善相关的配套措施。  相似文献   

6.
国内外高校贫困生认定与研究述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世界各国都是以家庭经济调查作为认定贫困生的主要手段,基于家庭经济调查,文章介绍了国外认定贫困生的主要指标及计算方法,探讨了国内相关的研究现状,最后对文献简要评述,以期能为我国高校贫困生的认定提供借鉴和启示.  相似文献   

7.
随着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群体的扩大,加强和改进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工作,提升工作的科学化水平已成为摆在高校学生工作管理者面前的急迫问题。围绕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工作研究主题,涌现出一批研究文献,主要集中在认定标准、方式和主体等方面,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工作的科学化提供了有益的参考。在此基础上,应注重做好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标准制定工作、认定过程管理以及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数据库管理。  相似文献   

8.
为了使家庭经济条件比较困难的学生能够顺利完成学业,党和国家高度重视高校贫困生资助工作,并建立一系列的高校贫困生资助体系。而在贫困生认定过程中,存在认定对象较难科学界定、认定过程存在漏洞等问题。为了确保教育资助资源能够得到公平、公开、公正、合理地真正受益于资助学生,做好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工作则成为学生资助工作的重点。本文通过分析目前高职院校贫困生认定过程中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和原因、并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  相似文献   

9.
贫困生资格认定是高校学生资助工作的基石,资格认定的准确性直接关系到资助工作的公平、公正是否能得以实现。近年来,高校资助工作者对贫困生的资格认定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和探索,但认定方法仍存在缺陷,在实践中往往遭遇困境。本文结合高校贫困生认定的实践,提出了改进贫困生认定的一些方法和措施,以期与同行们探讨。  相似文献   

10.
丁艳 《时代教育》2012,(11):79+81+5
贫困生认定工作长期以来一直困扰着高校的资助工作,本文从对比高校贫困生认定的指标体系和现状出发,对存在的问题,提出合理的建议,目的是确保这个机制完善,实现资助效益的最大化,以保证资助资源的公平、公正、合理分配。  相似文献   

11.
国家助学贷款政策是高等教育的救助手段之一。由于政策方案规划不科学、政策主体利益追求不同、政策主体沟通缺乏、个人信用制度缺失和权威资源缺乏等原因,国家助学贷款政策在执行过程中出现了梗阻现象,导致国家助学贷款政策效果不佳。为了消解国家助学贷款政策执行的梗阻现象,政府应该建立国家助学贷款信用担保体系和个人信用制度体系,制定助学贷款法,大力进行政策宣传,加强目标群体对于政策的认知。  相似文献   

12.
实行信用助学贷款是国家为保证经济困难的大学生顺利完成学业的必然选择。但部分大学生信用的缺失制约了国家助学贷款事业的顺利发展。因此,必须加强诚信道德教育,加快立法工作,建立国家助学贷款学生个人信息查询系统,并考虑到贫困大学生的实际情况,酌情免除他们的部分或全部国家助学贷款。  相似文献   

13.
学生贷款是高等教育公平的必要条件,然而就现实情况来看,学生贷款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如与商业目标的冲突、贷款总额的不足、贷款操作的不公平和对民办学校学生的贷款歧视等。这直接影响到高等教育公平的实现,因而有必要对现行大学生贷款制度进一步加以完善。  相似文献   

14.
美国助学贷款制度在规模、期限和利率、还款方式、担保及风险控制等方面具有灵活性的特点,对我国助学贷款以大力开展生源地助学贷款、建立有效的个人信用机制、贷款利率多元化、完善学生减免制度、扩大助学贷款供给方的范围和数量等几个方面具有一定的启示。  相似文献   

15.
高等学校国家助学贷款中的诚信问题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高等学校国家助学贷款是我国政府利用金融手段完善普通高校资助政策体系、加大对普通高校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力度所采取的一项重大措施。由于国家助学贷款实行的是无担保、靠信用维持的这一特征,从而产生了高等学校国家助学贷款中的诚信困境问题。从非担保机制条件下的国家助学贷款存在先天缺陷、部分大学生的信用意识还不强、个人信用制度不完善、大学生的偿还能力无法真正保证等四个方面对国家助学贷款中诚信困境的原因进行了分析,明确指出反对将助学贷款中的大学生诚信问题妖魔化。另外,还对国家助学贷款信用行为的实现及高等学校在国家助学贷款信用行为实现过程中的主要职能等问题进行了分析与探讨。  相似文献   

16.
新视角透视国家助学贷款违约原因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在以往助学贷款违约原因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新的思路,对违约原因在二维空间上进行分类,提出了一个更加明晰的框架,即对(信用制度完善、信用制度缺位)×(贷款者、借款者)四种情况进行详细的阐述。文章注重理论与实际相结合,以实际的现象和数据为依托,检验理论推导所得的结果,得出“还款方式、银行追款成本和学生违约成本是影响助学贷款偿还的主要原因”的结论,并提出了完善国家助学贷款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7.
学生贷款偿还负担的国际比较及我国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沈华  沈红  黄维 《比较教育研究》2004,25(10):38-43
各国在研究学生贷款的偿还问题时,对学生所承担债务负担的讨论是必不可少的.学生还款负担的轻重是衡量学生贷款方案是否科学合理的重要指标.本文对学生的贷款偿还负担进行国际比较,并对我国学生的还款负担作了实证分析;在阐述影响还款负担的主要因素的基础上,对我国国家助学贷款偿还模型的改进提出了一些合理化建议.  相似文献   

18.
随着国家助学贷款工作的推进,高职学生失信违约的现象也日益增多,影响了助学贷款工作的健康发展。通过对高职学生助学贷款诚信缺失的表现、原因和危害分析,结合工作实践,提出相应的预防和应对措施,希望有助于助学贷款这项惠民政策得到更好的贯彻落实,更好地造福民众。  相似文献   

19.
试论国家助学贷款风险规避的原则和对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国家助学贷款属信用贷款,在约束机制、保障机制尚不健全以及学生信用意识相对淡漠情形下,实施国家助学贷款势必存在一定的信用风险。本分析了国家助学贷款风险存在的原因,以及风险规避原则,并就如何采取有效措施来规避国家助学贷款的风险作了探讨。  相似文献   

20.
新的助学贷款政策目标解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2004年6月出台的新的助学贷款政策是对我国1999年助学贷款政策的完善,在实现助学贷款政策目标上相对有很大的进步.但是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新的助学贷款政策从政策条文上来说实现的力度和广度还不够,需要在贷款对象、贷款额度、还款期限和还款方式、风险补偿专项基金的承担方面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