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拟从语言学的视角对贾平凹在中篇小说<美穴地>中表现出来的语言风格进行分析,对业已形成的古色神韵、凝练质朴的语言风格,从文言的"雅"与方言的"俗"两个层面进行解析.  相似文献   

2.
贺敬之同志的《西去列车的窗口》,热情地反映了上海知识青年响应号召,自愿去边疆参加建设的重大事件,写得很有艺术感染力,是一首成功的政治抒情诗。我国由于地域辽阔,加之又“一穷二白”,受教育有知识的人材分布很不平衡”要想改变这种面貌,势必要动员成千上万的知识分子去开发边疆、建设落后地区,这是一条符合我国实情的长远的战略措施。也就是说,这一重大事件的选择,既不是具体地紧跟琐猝“任务”,更不是简单地图解局部的政策,这件事本身就具有重大的社会意义,这便给《窗口》一诗的艺术生命奠定了第一块成功的基石。  相似文献   

3.
《雪国》是川端康成的第一部中篇小说,也是他最著名的代表作,它给世人展示了一个既悲且美的世界,在大规模侵略战争爆发前后和白色恐怖统治的年代,这种现实与生活对立的独特世界中的人物形象及其命运带给人们的是一种心颤以及悲悯的美的享受。  相似文献   

4.
我是农村中学的教师。我有个亲戚,经常向我询问她家孩子在校的表现:有没有调皮,有没有好好上学,学习成绩怎么样。可是,这个孩子却实在不如父母所愿,不是打架就是旷课,学习成绩一塌糊涂,晟后弄得几乎上不下去了,亲戚很揪心。[第一段]  相似文献   

5.
生活,就象那万花筒,多彩多姿而又千变万化,如何认识生活,如何认识生活中的美?这些都是每一个人会遇到需要回答而又往往被忽视了的问题。读一读刘露露同学的《生活美断想》,能给我们一些有益的启发。  相似文献   

6.
近几年来,在哲学的各个分支学科中,美学书刊的出版发行的种类和数量之多之大比起其他分支学科来,不为不景气,不为不蓬勃,且大有方兴未艾之势。这应该算是我国特有的所谓“美学热”的一个显著标志。在已经出版的书刊中,有我们自己编写的,也有从外国翻译引进的;有的是理论论证,有的是历史评述,既有学理艰深的高睨大谈,也有明白易懂的通俗读物,这无疑是值得欢迎的好事情。  相似文献   

7.
先秦诸子散文中,庄子的散文艺术性最强。许多文人、学者爱读《庄子》,竞至终生不倦.庄子的著作何以有这样强大的艺术魅力呢?鲁迅先生曾评论说:“著书十余万言,大抵寓言。人物土地皆空无事实,而其文则汪洋辟阖,仪态万方。晚周诸子,莫之能先也。”(《汉文学纲要》)、明代的罗勉道还认为:“《庄子》为书,最恢恑谲怪,佚宕于‘六经’外,譬犹天地日月,固有常经常道,而风云开阖,神鬼变幻,要自不可阙。古今文士,每每  相似文献   

8.
陈蓉蓉 《海外英语》2020,(6):211-212
林语堂《生活的艺术》中的生活美学基于中国中庸思想,提出精神和物质、灵与肉的和谐统一,倡导人们享受日常起居中的乐趣和智慧,抛却功利思想,寻求事物本真的状态.该思想不仅对当时美国大众的生活具有指导意义,对当代读者的生活也具有现实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
林语堂散文集《生活的艺术》是最能体现其散文特点的散文合集。他坚持独立思考,用一种横亘于中西文化之间的"中间人"姿态看待文学艺术,他用睿智的幽默教人解读"生活的艺术",他用富含超前现代意味的笔墨书写"人生的修养指南"。被《生活的艺术》虏获芳心的人不得不承认,谁想要"艺术地生活",谁就应当知道《生活的艺术》。  相似文献   

10.
左汉中 《小溪流(作文画刊)》2022,(10):55-57+15+20+24+32+40+43+47+54
<正>《湘江北去》是一本关于河流文化的主题类原创绘本。它从地理和历史两条线路勾勒出湘江作为湖南人的母亲河的重要地位,展现出湘江沿岸的自然景观和人文地域特点。湘江是湖湘人民的母亲河,我作为一名土生土长的湖南人,是喝着湘江水长大的。少年时我曾横渡湘江,数十年来,由于考察湖南民间美术,  相似文献   

11.
<三国演义>的布局艺术表现为艺术调度的和谐性.它首先表现在全篇和章回之间的谐调;其次表现在不同性质的材料交错安排、张驰相间、起伏相接,给人以峰回路转、曲径通幽的艺术享受;第三表现在剪裁和布局中虚实结合的安排、虚实相生的组合.  相似文献   

12.
一.在语言上精于雕琢,使读者感受到作品语言艺术的感染力。 黑格尔曾说:"戏剧把一种本身完整的动作情节表现为实在的,直接摆在眼前的,而这种动作既起源于人物性格的内心生活,其结果又取决于有关的各种目的,个别人物和冲突所代表的实在性。"戏曲的抒情艺术必须是从语言层面有目的刻画开始的,这种目的就是使完整的动作情节在极富表现力的语言中面向受众直接展示。  相似文献   

13.
<正>一.在语言上精于雕琢,使读者感受到作品语言艺术的感染力。黑格尔曾说:"戏剧把一种本身完整的动作情节表现为实在的,直接摆在眼前的,而这种动作既起源于人物性格的内心生活,其结果又取决于有关的各种目的,个别人物和冲突所代表的实在性。"戏曲的抒情艺术必须是从语言层面有目的刻画开始的,这种目的就是使完整的动作情节在极富表现力的语言中面向受众直接展示。  相似文献   

14.
作家沈石溪的《斑羚飞渡》用细腻的笔墨描述了一群斑羚陷入绝境时求生、自救的全过程,谱写了一曲斑羚献身群体的颂歌。它文情并茂,动人心弦,在艺术上犹有独到之处。一、寓情于物的景物美景物描写是文学作品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往往有着特殊的价值。本文一开头,作者就对  相似文献   

15.
《留学生》2011,(9):22-24
“了解郑勤砚的人.都称她是才女。确实,她能写一笔秀美的小楷.能画很好的传统山水画和人物画.她能歌善舞.学生时代的她.是学校舞台上深受同学们欢迎的独唱、独舞者.而且还能谈钢琴。这些.对一个美术教育博士来说.都属于理论研究之外的业余爱好.但足以说明她不是一个闷坐书斋的苦学者.而是能广闻博识的富有智慧与悟性的人。”  相似文献   

16.
《道连.葛雷的画像》是王尔德唯美主义的集大成之作,小说以道连人格分裂为主线,两外两个人物亨利和巴西尔穿插其中,推动情节的发展。三个人物分别代表着王尔德的三个自我,他们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反映了王尔德对于生活、艺术之间关系的思考,二者关系所呈现的线性变化反映了王尔德内心中一度对其所笃信的唯美主义思想的背离。  相似文献   

17.
阅读《观潮》(第七册)一文,为什么钱塘大潮能给人留下气势磅礴、蔚为壮观的强烈印象?细作分析,便可看出这是与作者的巧妙点染分不开的。历史评价点出“奇”。课文起句交代“钱塘江大潮”被称为“天下奇观”,不从今日始,自古以来,即有定评。这一历史性评  相似文献   

18.
正一、教材分析教材:《美术》(七年级下册)。课型:欣赏课。目前,学生欣赏美术作品往往以像不像来衡量,这体现了学生对艺术与生活的关系,认为艺术应该反映生活的朴素的理解。然而,许多美术作品所创造的艺术形象又与生活中的真实原型不一样,对此学生就说不出道理了,尤其是对现代艺术与生活的关系,他们不能理解且疑惑甚多,既不可能欣赏也不会评述  相似文献   

19.
沈从文,这个于本世纪初降生在一败落的军事官僚家庭的普通中国人,在湘西边地秀美明丽的风景中长大,耳闻目睹古老淳朴的边地民风被所谓的“现代文明”蚕食。  相似文献   

20.
鲁迅先生的《社戏》语言精练、质朴,于平凡中见奇崛,读来不仅有诗一样的韵味,而且还营造出诗一般的意境,描绘出一幅江南水乡自然景色与风土人情的优美画卷,更刻画了一群淳朴水乡人的美好心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