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李旸 《新闻战线》2012,(5):102-103
细节,是典型报道打动读者的关键,也是记者把握典型人物的突破口。只有采访深入,才能够抓住细节;只有细节真实,才能够排除潜在的疑问,赢得读者信任。典型报道是记者的调查核实,不是道听途说。典型报道,也称经验报道,是对某一具体部门或单位的典型经验或成功做法所做的比较全面或系统的报道。典型是时代的产物,  相似文献   

2.
报纸对一定时期内发生的最突出或最具有代表性的事件进行连续报道,是报纸常用的报道形式。一次成功的连续报道,即通过对具有典型意义的人或事的剖析,引出普遍性的经验或教训,可以达到指导工作、澄清认识、教育读者之目的。今年3月26日至5月19日,人民日报对辽宁纠正错捕三律师案进行的连续报道,除了在头版发了两个头条新闻一篇评论外,还连续在国内专页(政治·法律)版发了一篇答记者问,一篇纠正错案纪实的长篇通讯,一篇由著名法律专家写的分析文章。从社会效果看,应当说这是一次成功的连续报道。  相似文献   

3.
报纸对一定时期内发生的最突出或最具有代表性的事件进行连续报道,是报纸常用的报道形式。一次成功的连续报道。即通过对具有典型意义的人或事的剖析,引出普遍性的经验或教训,可以达到指导工作、澄清认识、教育读者之目的。今年3月26日至5月19日,人民日报对辽宁纠正错捕三律师案进行的连续报道,除了在头版发了两个头条新闻一篇评论外,还连续在国內专页(政治·法律)版发了一篇答记者问,一篇纠正错案纪实的长篇通讯,一篇由著名法律专家写的分析文章。从社会效果看,应当说这是一次成功的连续报道。律师被捕案的典型性 5年前,辽宁省鞍山市所属的台安县机械厂轧钢  相似文献   

4.
黄慧 《青年记者》2006,(18):57-58
当前许多报纸都辟有经济新闻版,但经济报道难令读者满意又是公认的。比如记者通过千方百计采访对某个行业发展情况作出的综合分析,在读者看来太深奥了,读起来枯燥无味。而某些经济信息又像是部门新闻。因此,怎样做好经济报道,有些记者无所适从。笔者以为,在报纸市场化的今天,经  相似文献   

5.
办报看环境,一看报纸工作所处的经济、政治、文化、法制态势;二看报道对象的现状、主要矛盾以及未来发展趋势;三看受众阅读习惯和信息需求变化。近30年来,在报纸媒体用力走向市场时,市场已经大踏步走进报纸媒体,这是一个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两种思维相互搏  相似文献   

6.
地方纸媒应如何报道"百年一遇"的北京奥运?通过对浙江日报报业集团和杭州日报报业集团旗下媒体报道文本情况的梳理可以发现,报道理念上的高起点、报道规模的适度控制、报纸固有特色的坚守与坚守之上的创新,是杭城纸媒北京奥运报道的特点. 地方纸媒应如何报道"百年一遇"的北京奥运?既要服务于大局,能在报道理念上体现高度和广度;也要服务于地方,能在报道对象和报道内容上有所侧重,理性地紧扣本地读者的"欲知"和"应知";更要从各种局限和不利中突围,能巧妙地在报道手法、报道形式上有所创新,从而在媒体竞争中差异化生存.  相似文献   

7.
县市报是离读者、离实际、离生活最近的一张报纸,如何发挥这一优势,不断提高报纸质量,以赢得读者,扩大影响?近两年来,我们在实践中,注意处理好围绕中心与深入基层、为中心工作服务与为群众服务、正面宣传与舆论监督三个关系,从而较好地发挥了县市报“三贴近”的优势,赢得了市委、市政府和群众的赞誉,树起了党报的威信.处理围绕中心与深入基层的关系,明确只有深入基层,报纸才能贴近群众,才能更好地引导群众围绕市委的中心开展工作的指导思想.过去,我们的采编人员有个偏见,认为市直各部门和各乡镇的领导对市委的中心工作理解准确,跟得紧,谈得好,因此到农村采访,只是在乡、镇委机关办公室里听汇报、看材料,同书记、镇长谈谈,采访便结束了.写的是农村报道,实际上村组没到过,农民没见着,说起来到工厂里采访,只是同厂长谈谈,车间没进过,工人没见着.这样写出来的报道空话、套话连篇,市委的精神成了贴在文章上的“标签”,读者未知欲知应知的问题没能回答,因此不能引起读者的共鸣.于是我们狠抓采编人员深入基层调查研究工作.一是明文规定记者每月有两篇以上的农村报道任务;二是在二版开辟《记者在村组》、《在生产岗位上》等栏目,每周都安排记者到基层  相似文献   

8.
一瞥之间彰显魅力——关于读题现象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读报读个题。”这句话在过去大致有三层含义:一是对读者在读报时粗枝大叶、不求甚解的态度作某种讽刺;二是对读者没有过多的时间认真阅读和品味报纸表示谅解;三是对报纸新闻标题的制作提出严格要求。现如今,“节奏加快,时间金贵,读报读题”这种新的说法,主要含义则是对读者的理解和谅解,它形象地道出了“读题现象”是人们阅读习惯发生变化的必然趋势。  相似文献   

9.
“读报读个题。”这句话在过去大致有三层含义:一是对读者在读报时粗枝大叶、不求甚解的态度作某种讽刺;二是对读者没有过多的时间认真阅读和品味报纸表示谅解;三是对报纸新闻标题的制作提出严格要求。现如今,“节奏加快,时间金贵,读报读题”这种新的说法,主要含义则是对读者的理解和谅解,它形象地道出了“读题现象”是人们阅读习惯发生变化的必然趋势。  相似文献   

10.
顾名思义,新闻摄影,一是新闻,二是摄影,是用摄影的手段报道新闻。换句话说,新闻摄影是用现代化的摄影手段,通过摄影者的观察、选择,用凝结在画面上典型瞬间的可视形象,报道新闻事实。从这一认识出发,我以为新闻摄影的基本特性有三:一、强烈的新闻性;二、浓郁的现场感;三、要具备新闻的“五要素”。强烈的新闻性新闻摄影和文字报道,都是报纸宣传和传播新闻的重要手段,各有互相不能替代的作用,二者的共同任务都是传播新闻信息,因而都要遵守同一的原则,即它们所摄取和报道的对象,必须具有强烈  相似文献   

11.
提供各类经济信息,让社会各界从中把握国际国内经济跳动的脉搏,是报纸时事版应肩负的使命,时事版面的经济服务功能,就是指报纸这种提供经济信息、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的功能。国内区域性报纸时事版面经济新闻的最主要来源是新华社稿件。作为时事编辑,每天要从数百条各类新华社稿中捕捉适合本区域读者阅读的经济新闻,需练就快速发现经济新闻价值.的“慧眼”。  相似文献   

12.
沈阳日报今年4月15日在一版显著地位,向读者公布了1985年度较突出的失实报道。这家报纸自1983年以来,每年4月向读者公布一次一年度的失实报道,这反映了他们严肃认真办报的态度和维护新闻真实性原则的决心。维护新闻真实性的原则,是件很不容易的事,一要认真,二要坚持。沈阳日报经常对编辑、记者、通讯员进行新闻必须真实的教育,强调调查研究,深入采访,认真核实。此外,采取了三条措施:一是报纸上出了差错及时更正,不打马虎眼;二是差错责任者署名检讨,不吃“大锅饭”;三是每年4月公布一年度的失实报道,进行自我批评。目前,全国性的报纸、省市报纸出了差错大都能及时更正,但象沈阳  相似文献   

13.
报业竞争,归根结底,是拥有读者的竞争。想方设法拥有更多读者,不仅是报纸生存发展的当务之急,而且是一项长期的艰巨任务。下面,笔者结合实际,就专业报纸如何赢得读者的问题谈几点看法和体会。 第一,要眼睛向下,不重上轻下。专业报一般是由某一部门或某一行业主办并服务于某一部门或某一行业的读者,传播某一方面信息知识的报纸。对主办单位或上级党政机关作出的有新闻价值、宣传价值的决策及实施部署,及时进行宣传报道,是报纸传递新闻功能和党性特征的一个具体体现,也是宣传报道的权威性、指导性的一个主要来源,勿庸置疑,读者是需要关心的。但不能因此不顾或削弱对其下层,特别是对基层的宣传报道。因为党政领导机关和主管部门的决策和部署只有通过下层,特别是基层的落实,才能见成效,才能检验其对与否。再说,读者最需要、最关心的还是发生在身边既看得见又摸得着的新鲜事。笔者所在的农民之友报作为湖北省供销社主办的一张面向农村和供销杜的专业报纸,对宣传报道省供销社及上级党政机关的有关供销社服务农业、农村、农民的决策和部署一直非常重视,可谓不折不扣,但由于一度对下级,特别是基层贯彻落实上级决策和部署的情况及活生生的典型经验报道不够,使报道面较窄,读者渐少,发行骤降。读者曾一针见血地  相似文献   

14.
《中国传媒科技》2007,(9):53-54
<正>第一是内容传播方面的挑战。北京奥运会即将引发新闻传播方式的一场变革,特别值得重视的是商业门户网站或者直接从事大规模新闻采访活动,或者在第一时间对奥运赛事进行全方位的报道;从此网络新闻的二次传播一举变为第一部分,传统报纸有关赛事的报道内容成为了二次传播,如果我们应对不当,报纸新闻的实效性就将大打折扣,这有可能会导致部分读者流失,特别是年轻读者的流失。面对这一严峻挑战,报纸需要在内容上进  相似文献   

15.
王建成 《传媒》2006,(10):56-56
当前社会已经进入信息时代,人们不仅对于信息量的需求增大,对信息的品质也有更高要求,只有高品质的信息才能吸引受众.广播电视报应该怎样加大报纸的信息量,提高信息的品质,真正服务于读者,这是办报人应认真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在经济改革的浪潮中,我们报纸上的新闻报道属经济报道最多最密集。可是,为什么有的经济报道吸引读者,有的受到冷落?最近我翻阅了几家报纸,发现反映人的经济活动的新闻、经济事件新闻最受欢迎,人们称它为经济社会新闻。目前,许多报纸的经济新闻,大多是从微观上报道生产活动、经济工作、管理手段等方面的问题。但是,一味在这个轨道上行驶,不可避免的出现雷同、干巴、乏味,读者评说为“老一套”。这种报道当然不会吸引读者,只能倒读者的味口。而经济社会新闻则不然,它产生于非常复杂的社会经济生活之中,它表现的是事件和问题,把事件和问题置于大社会背景下进行分析研究,因此,为广大读者所关心。具体地说,经济社会新闻反映的是广大群众的社会经济生活的典型事例,它与人民群众  相似文献   

17.
贾富广 《记者摇篮》2009,(12):26-26
工作式报道多是被报道对象的工作总结或工作经验的翻版。如果让这类报道见诸报端,除被报道对象自己看一看之外,对于绝大多数读者来说,不但不会引起阅读兴趣,甚至还会产生逆反心理。由此可见,工作式报道是报纸可读性的头号天敌,是让读者失望的祸首。作为报人必须时时处处从读者的角度去采、去编,必须把读者取向视为第一取向。  相似文献   

18.
一般化的报道占据报纸各个版面,而典型报道却如凤毛麟角,少得可怜。这是当前新闻宣传中的又一通病。什么是一般化的报道?即经常见面的、大体相同的、可看可不看的、空洞乏味的、思想浅显的新闻报道。它们不新鲜、不深刻、不引人、不耐看。与一般化报道相对应的,则是典型报道。所谓典型报道,就是对一定时期产生的最突出、最有代表性和最富有时代特色的人物或事件进行的重点报道。它们新鲜、深刻、引人、耐看。报纸通过对具有典型意义的人物或事件的详尽介绍、精心描述,深刻揭示,告诉广大读者具有普遍意义的经验或教训,从而推动工作,教育群众,影  相似文献   

19.
新点论击     
版面革新要弘扬三种理念一、从读者本位出发的低成本理念。对报人来说,提高报纸的有效信息量,同时降低读者获得这些信息所付的成本,是吸引读者的关键。而读者读报的成本,既包括购买报纸的经济支出和购买的方便性,也包括读者阅读报纸的时间支出和阅读的轻松愉悦性。因此,报纸版面应尽量帮助读者减少读报时间,使读者得到信息与精神的满足。二、从产业发展出发的整体形象设计理念。在报纸生产经营作为一种文化产业运作的今天,版面设计不仅是一种编辑学范畴的操作,还是报纸产业形象工程CIS(CorporateIdentitySy…  相似文献   

20.
搞经济报道的记者,尤其是在党报搞经济报道的记者,都抱怨经济报道难写。难在何处?不外乎一是采访难,转型时期的经济形势错综复杂,波诡云谲,记者不易把握;二是采访出来的东西往往脱不了消息报产值利润,通讯写厂长经理,写增长写扭亏的窠臼。辛辛苦苦写出来的东西,好不容易发表出去,愿看的人也不多。经济报道该怎样写出新意,吸引更多的读者,以便更好地服务于读者,更好地为社会服务呢?笔者以为,把经济报道搞活,需要记者更新观念,在把握好时代中心要求,唱响主旋律的前提下,选择好切入点,抓住读者的阅读需求,写出既有时代特色可读性又强的新闻作品。具体说,应当做到选择题材要“鲜”,组织细节要“活”。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