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大学的定位是其社会服务功能研究的逻辑起点.社会"三元结构理论"为大学定位提供了新的理论分析框架.社会服务职能是大学对社会需求作出反应的一种外适功能,具有学术性、公益性、公共性、层次性等特性.学术独立以满足社会的根本需求,协调发展以保证大学的多层职能,规范产业行为、建立合作机构与制度是我们对社会服务职能实现的理性分析.  相似文献   

2.
服务社会是现代大学的三项基本职能之一.美国"相互作用大学"将大学的服务社会职能从理念、方针、合作程度等方面引向深入,明确了"以他方为中心"的思想.美国"相互作用大学"对我国地方院校的合理定位,寻求更大发展空间等有着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3.
大学的功能作为大学和社会关系的集中体现,一直以来都是教育学者的研究重点。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创新当前被认为是一所大学应该承担的社会职能。大学通过对这些普遍性功能的理解,结合所具备的资源、学校特色和社会需求,确定自身的办学定位。这种定位决定了一所学校的发展规划和内部资源配置,最终影  相似文献   

4.
正在高等教育大众化形势下,办学定位成为制约地方高校发展的重要"瓶颈"。在我看来,地方高校可以尝试以教学服务型大学为定位,突出强调社会服务职能的重要地位。教学服务型大学有其特定的内涵,合理认识其定位和功能,是建设教学服务型大学的前提。教学服务型大学的关键是教学和服务。首先,教学是学校的根本任务,教学工作是学校工作的中心,人才培养是工作的最主要任务。教学服务型大  相似文献   

5.
人才培养是大学存在之本,更是大学与生俱来的根本职能。文章基于当前大学人才培养职能边缘化、培养目标趋同化和培养过程市场化等现象,提出改变"就人才培养论人才培养"以及人才培养与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相对立的现实状况。以互利共生为视角,理解大学职能间的共生关系;以社会需求为基准,树立新型人才培养质量观;以科学研究促进教学,推进创新型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相统一,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相似文献   

6.
威斯康星思想是美国威斯康星大学倡导的关于大学服务社会的思想观念,在当代出现了服务方式远程化、服务体系多元化、服务对象精细化、服务内容市场化等新变化。我国地方高校转型发展遇到了办学定位未能突出专业性和社会责任、教师社会服务意识能力欠缺、大学政产学研服务社会的深度力度不够等困境。威斯康星思想对我国地方高校转型发展的借鉴意义在于:积极学习"教学服务型大学"办学定位,高度重视大学社会服务职能;大力开展社会服务活动,不断拓宽社会服务领域与途径;倡导"教学学术"和"服务学习"等理念,强化"双师型"教师培养。  相似文献   

7.
越南大学的职能,历经法属殖民地、民主共和国、社会主义共和国三个阶段,依次产生了培养人才、科学研究、社会服务三大职能。本文选取大学的社会定位、大学使命、教师社会角色三个角度分析大学职能的演变过程,认为越南大学的职能变迁体现出因应需求、动态发展、法苏影响、反映利益诉求等特征。  相似文献   

8.
我国高校办公室职能的拓展与强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高校办公室在新形势下,面临着高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中牵涉的权力和利益调整引起的矛盾日益复杂化、大学的社会服务功能的拓展和办学资源的竞争日益激烈、信息化时代科学决策需求和现代社会民主管理的实践日益深入等挑战。高校应以现代大学制度为指导,调整其办公室的设置模式和职能定位,充分发挥高校办公室的基本职能,强化组织协调和参谋助手职能,积极拓展公关职能。  相似文献   

9.
作为大学的一项专门职能,社会服务职能最早出现于美国大学。以1862年《莫里尔法案》颁布、1914年一战爆发、1980年《拜杜法案》颁布三个历史节点为标志,可以将美国大学社会服务职能分为四个发展阶段。分别是以大学世俗化为倾向的社会服务理念萌芽期,以知识推广为重点的社会服务理念确立期,以联邦为主要服务对象的社会服务实践发展期,以科技成果转化为杠杆的社会服务职能成熟期。在大学社会服务职能变迁中,联邦政府主导着社会服务范式的转变;产业与大学的前期合作为政府政策出台提供了市场基础;大学为更好履行社会服务职能而主动进行组织设计;大学、产业和政府跨界融合而成"三螺旋"创新模式。  相似文献   

10.
高校社会服务职能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代高校具有培养专业人才、发展知识和直接服务社会的三项职能。直接服务社会的职能成为现代大学的标志。而高校社会服务职能面对的是地方社会的需求。了解地方社会对高校服务的需求,根据需求调整高校社会服务战略,建构供需匹配的高校社会服务项目,是实现高校社会服务职能高效化的必要条件。  相似文献   

11.
地方高校服务社会内部动力机制探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校加强社会服务功能不仅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衡量现代大学存在价值、决定其社会生命力的重要因素。但是许多地方高校仍习惯于以培养人才、科学研究为主的传统运作模式,还没有树立"以服务为宗旨,在贡献中发展"的互动发展理念,不仅制约了服务社会能力的提升,也影响了自身的发展。为此,地方高校必须扩大内部机构的社会服务功能,建立专司校地协作新机构以适应地方经济建设需要。在此基础上,建立一套与地方经济发展相适应的内部动力机制,激发高校服务地方经济的积极性,使其主动参与到地方经济建设中。  相似文献   

12.
邓小平教育理论是邓小平理论的组成部分。重视教育的战略地位和作用,是邓小平教育理论的基础;充分肯定教师的作用,倡导尊师重教的社会风气,是邓小平教育理论的主体;“三个面向”则是邓小平教育理论的核心。  相似文献   

13.
胡建华 《教育学报》2006,2(3):64-69
在科学的社会作用日益增大,大学的科学研究在国家科研体系中的地位日益显著的今天,大学如何组织与开展科学研究愈来愈为人们所普遍关注,其中“研究漂移”与“教学漂移”、研究的重点与研究的一般、“大科学”研究与“小科学”研究这几对关乎大学科学研究基本性质及其组织特性的问题尤其值得认真的思考与研究。  相似文献   

14.
从边缘走向社会中心是高等教育自身生存和发展的需要,也是经济社会发展对高等教育提出的必然要求。高等教育要走向社会中心,一是要得到社会的认可,将高等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不断加大对高等教育的支持力度;二是必须保持高等教育原有的"品质",坚持适应与超越相统一的原则,促进高等教育与社会的协调发展;三是高等教育必须立足于经济社会的实际,坚持多元化的发展,以满足社会对知识的全面需求;四是高等教育必须拥有完备的、不断分化与整合的功能系统和机制,以形成走向社会中心的合力。  相似文献   

15.
随着现代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人类社会的家庭及其社会功能发生了巨大改变,其中家庭社会实践活动的功能经历了重大变革,特别是家庭的教育功能在家庭与社会发展变革的联系和作用中发挥着重要功效,以不断满足人们生存和社会适应的各种需要以及适应和改变社会环境的需要。在家庭社会功能发展与变迁的过程中,人们依然在不断地追求美好的理想,即接受均等的教育,尽管人们对"教育机会均等"问题的认识和努力存在着一定的文化、传统、观念上的差异,但是追求和实现教育机会的均等仍是社会各级各类教育所要达到的教育目的之一。以女性主义的社会性别理论为依据来反思和分析传统家庭社会功能发展中所充斥着的男性中心思想和意识,可以重新审视家庭社会功能变迁对教育机会发展的影响,不断思考并解决家庭社会功能发展和教育机会发展的关系问题,努力促进社会教育机会平等发展。  相似文献   

16.
学校是社会的良心,在面对当今社会人们"良知的遮蔽"时,学校道德教育要履行促进学生体认良知的社会使命。但是,学校道德教育在践履其社会使命的过程中却陷入了困境,其出路在于要充分把握其对"良知遮蔽"的意义,直击和破解"良知的遮蔽"。而"性善论"视角下对"良知"的充分理解,则更加有助于学校道德教育社会使命的践履。  相似文献   

17.
地方性本科学院学报应与学院自身的定位相适应,在"特"字上做文章,在弘扬地方文化,促进当地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方面下功夫,发挥自身的优势,办出自己的特色。湘南学院学报创办的"郴州纵横"栏目正是以此为目标,在找准栏目定位,拓宽研究领域;突出地方特色,关注社会民生;强化服务意识,推进和谐发展等方面进行着有益的探索。  相似文献   

18.
论以德治党的内在性和现实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德治党是党的建设的内在需要与现实需要,高尚的道德情操是我党领导地位合法性的内在要求,是民主集中制得以正确,顺利运行的内在保障,是新形势下越来越多的党员告别“无产”进入“资产”行列保证党的先进和无私性及反腐防腐的需要。  相似文献   

19.
列宁晚年在重新认识社会主义的过程中,对党的建设提出了“适应群众”、划分党和苏维埃的职责”、“加强集体领导和监督”等原则,反映了共产党从领导人民革命到领导国家建设的地位变化所产生的调整党同领导对象关系,以及加强党的民主制度建设的客观要求。它启示我们,在共产党成为执政党以后,要正确处理党的领导和执政的关系,把巩固共产党领导地位的思路逐步转变到强化执政意识的轨道上来,形成作为领导党的主体性与作为执政党的客体性相统一,以及承担改造社会的无限责任和适应社会需要的有限责任相统一的意识;同时要正确处理党的民主和集中的关系,把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的思路集中到加强党的民主制度建设的基础上来。  相似文献   

20.
Critical Approaches to Lifelong Education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This paper argues that contemporary interest in lifelong learning can be seen as an artefact of the market. It points out how the attractive vocabulary associated with personal development and empowerment often masks other economic and social purposes. Bearing in mind the social function of education, the author compares the strategies for the promotion of lifelong learning designed for those in "included social categories" with the policies designed for those in marginal and excluded positions. It concludes by challenging its own position by citing positive learner experience in each cas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