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拔尖创新人才贯通式培养,已经成为普及化阶段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议题。推进高校拔尖创新人才贯通式培养,要确立拔尖创新人才贯通式培养的目标要求、构建符合拔尖创新人才成长规律的选拔和培养机制、引导高校发挥贯通式培养模式的累积优势效应,推进高校拔尖创新人才贯通式培养实践。  相似文献   

2.
根据高端技术技能人才贯通培养计划,研究制定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测绘地理信息技术专业"高端技术技能人才贯通培养方案。培养方案分为职业基础、职业提升和职业拓展3个阶段,分析各阶段培养目标,开发贯通培养课程,完成"测绘地理信息技术专业"高端技术技能人才贯通培养方案。  相似文献   

3.
贯通培养职业基础阶段的英语教学无前车之鉴。积极探索适合贯通培养职业基础阶段的英语教学模式是高职英语教学团队面临的挑战。围绕贯通培养职业基础阶段英语教学面临的"学什么""怎么学""怎么用""怎么评"4个核心问题,以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为例,探索打通课程体系、融合线上线下课程、创建语言氛围、即时跟踪学生成长的英语教学新模式,并进行实践与创新,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相似文献   

4.
探索构建本硕贯通的培养模式是新时期高校提升本科生和研究生教育教学质量,推进人才培养模式创新面对的新问题和新挑战.社会科学领域本研贯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的关键是要在分阶段培养的基础上实现理论贯通、经验贯通和表达贯通."三个贯通"的人才培养模式,既以学术创新型拔尖人才的培养为目标,又能满足不同培养阶段有着不同职业发展规划的学生的多元发展诉求.同时,"三个贯通"有助于高校真正走出以教师为主体的认识误区、以专业为中心的知识传授误区、理论和实践相割裂的人才培养误区.  相似文献   

5.
本科生-研究生贯通培养与一般大众型、适应型人才培养有明显不同,把对学生科研能力和创新意识的培养贯穿于本科、研究生的全过程,属于"精英型"教育模式。高层次的人才培养从本科生抓起,通过导师制和创新基金研究计划的实施,使学生得到基本的科研训练;硕士阶段稳定研究方向,注重科研能力培养;博士阶段则发挥整个学科群的指导作用,重点放在创新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英国南威尔士大学的考察研究,分析英国法学职业教育的模式和理念。针对我国当前法学职业教育存在的问题,阐述如何对法学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和教学手段进行改革和创新,并对贯通制培养本科阶段法学专业的衔接提出建议。最终目的是通过贯通制培养项目的实施,为我国培养合格的国际化的法律人才。  相似文献   

7.
职业教育贯通培养已经成为我国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重要工作,同时也是推动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人才培养质量提升的重要抓手。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针对职业教育贯通培养管理过程中存在的招生、育人、培养质量等问题,建议通过完善贯通培养的顶层设计、健全贯通培养的保障机制一体化设计贯通培养方案、以职业资格衔接和1+X证书制度的落实等措施推动职业教育贯通培养管理的规范化发展。  相似文献   

8.
我国贯通式博士生培养模式的发展轨迹及思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认为我国贯通式博士生培养模式的发展分萌芽阶段、初创阶段、试点阶段和发展阶段这四个时期;在此基础上对贯通式博士生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思考,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9.
提出了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实践教学应贯穿于大学教育全过程;把创新实践教学全过程划分为三个阶段:创新意识培养阶段、创新基本能力培养阶段和创新实践能力培养阶段,并根据各年级学生的特点分别予以实施;介绍了各阶段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分析了全过程阶段式创新实践教学的实际效果。  相似文献   

10.
计琳 《上海教育》2013,(3):11-11
只有不同教育阶段相互衔接,不同层次学校贯通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才会取得实效。  相似文献   

11.
紧紧围绕本科学员创新能力培养目标,从整体拓展基础实验课创新教育功能入手,提出了实验教学与理论教学、工程训练、创新实践"三个结合"的创新能力培养模式,立足于适应、发挥和发展本科学员的实验能力、工程经验和创新思维这一基点,建构了协同式教学三同步、实训式教学三层次、贯通式教学三阶段的教学组织方式,并通过建立健全"四个机制"的运行保障体系,有力地保证了基础实验课创新能力培养模式的组织实施。  相似文献   

12.
本-硕-博贯通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将按照"3+1+4"八年一贯制的培养方式,将其设计成一个有机连贯的整体,打破高年级本科生与研究生教育之间的隔离,把学生专业知识的学习与能力的培养结合起来,将学生的学习、实践、创新融为一体,实行研究生与本科生的贯通式培养。  相似文献   

13.
多维一体化计算机实践教学体系的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计算机专业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一直是各高校思考的问题之一。在国内外实践教学的现状分析基础上,提出了多维一体化的计算机本科生实践教学体系,此体系以本科创新导师制为基础,将计算机实践教学中的实验、实习、毕业设计、科技竞赛等环节,贯通融合到多维一体的理论学习、抽象思考、能力培养、创新实践的完整循环教学体系中,完成本科生创新思维和能力的培养。此体系经过4年的实践,取得了较显著的成果。  相似文献   

14.
培养创新意识和精神,开发创新潜能,是各阶段、各学科教学的根本任务。那么,怎样在语文教学中实施创新教学,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呢,本文做了几点探讨。  相似文献   

15.
积极探索拔尖创新人才的贯通培养既是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建设现代化强国的应有之义。“高中-大学”贯通培养拔尖创新人才面临思想观念和认识、培养过程和实践、政策供给和制度层面的现实阻隔,在实践中应树立“整体系统”观念,探索人才培养多元通道;注入“终身发展”内涵,完善人才培养课程设置;营造“协同育人”生态,构建人才培养长效机制。  相似文献   

16.
本文针对高校在本科、硕士及博士各个培养阶段之间存在相互衔接不够的普遍问题,分析影响高层次创新人才脱颖而出的课程设置联系不紧密、研究课题相关性不高、指导团队波动较大、培养体系不健全等突出因素,提出研究型人才分层次培养模式。提出加强专业基础建设、优化课程设置、重组知识结构、增设综合实践环节,衔接本科生与研究生培养体系,加强实践教学平台及产学研基地建设,组建稳定的高水平指导团队等一系列措施,强化各个学位阶段的学业衔接和贯通,逐步实现高水平研究型人才的层次型发展。  相似文献   

17.
黄晓玲 《福建教育》2023,(11):18-22
分析改革开放四十多年来我国基础教育阶段创新人才培养实践探索和相关研究成果,可见其主要经历了三个阶段,研究热点集中在四个方面。为更好地发挥基础教育在创新人才培养中的奠基作用,未来须进一步加强基础教育阶段创新人才培养的使命及目标、创新人才多样化成长路径和贯通培养机制、创新型教师培养、基础教育阶段创新人才培养评价和创新性环境建设等方面研究。  相似文献   

18.
拔尖创新人才是国家核心竞争力的关键,为培养符合国家发展要求的创新型人才,需要贯通拔尖创新人才早、中、后期的培养。很多国家在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上已有丰富经验。通过梳理和比较美国、英国、法国等十个国家拔尖创新人才早期教育的培养体系、管理体系、支撑体系、评价体系,并分析这些国家拔尖创新人才中后期教育的国际经验,有利于为我国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具体实践提供参考。其中包括:加强政策引导,提供经费保障;统筹兼顾人才培养和教育公平;建立拔尖创新人才的多元选拔指标;构建纵向和横向贯通的培养体系;关注价值观教育,强调德才兼备;加强基础和应用研究支撑教育实践;实现专才和复合型人才培养的统一。综合而言,我国要加强对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视,加快建设拔尖创新人才教育的完整体系,为2050年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打好人才基础。  相似文献   

19.
在现有高职教学体系中,建筑与室内模型的设计、制作是两个独立的阶段,分别培养学生对于模型设计的整体策划能力和实际动手能力。针对高职室内设计技术专业课程教学特点,基于全贯通模式的建筑与室内模型制作课程改革主要从三个方面实施:与专业基础课程的贯通阶段,应重过程轻考核;与专业核心课程贯通阶段,过程与考核皆重;与毕业设计贯通阶段,应轻过程重考核。实践结果表明,基于全贯通模式的建筑与室内模型制作课程改革对室内设计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有极大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20.
针对面向高校专业认证、教育综合改革和社会发展"三面向"需求的大环境,提出加强高校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培养的"三结合"和"三贯通"模式。首先对高校实践创新能力培养的意义和培养现状进行了相关论述,总结出切实可行的两大培养模式;其次对基于专业基础课、专业综合实验和课外创新实践的"三结合"模式进行展开,论述了三者之间的相互关系和各个环节的重要作用;通过对"三贯通"模式的研究,阐明了专业主干课、生产实习和毕业设计之间的衔接作用;最后结合实际情况,明确了"三面向"模式下各组成部分的具体要求和重要意义。总之,本文所述"三三三"新模式必将促进高校对学生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