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领域,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是其重要组成部分。要想在公共服务均等化视域下确保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必须做到:明确政府财政职责,通过多渠道筹集教育经费;树立均衡教育观,废除教育等级化;消弭城乡教育二元结构,促进城乡义务教育发展。  相似文献   

2.
浅谈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实现路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确保适龄儿童少年接受良好义务教育,是我国未来教育改革发展的重要目标.要实现区域内义务教育的基本均衡,完善城乡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是前提,推进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是重点,提高教育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是关键.  相似文献   

3.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免费后的考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全面实施城乡免费义务教育作为一项重大决策,对于我国完善义务教育体制、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推进教育公平具有重要意义.为了确保该政策能顺利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政府及教育行政部门应正视义务教育免费后所面临的农民工子女入学、学生择校、城乡教育资源占有不均和财政支出的效率与学校规划四大实践难题.积极寻求对策、准备预案、完善政策.  相似文献   

4.
正近年来,浙江省嘉善县把义务教育均衡优质发展作为城乡一体化建设的重中之重,着力从推动教育条件、教育师资、教育机会三个方面的均衡着手,不断加大投入,改革创新,全面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确保教育公平。一、加大投入,实现城乡办学条件零差异学校办学硬件均衡是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基础和先决条件,而推进学校办学硬件均衡首先就要加大教育投入,进行科学规划。我县在全省率先出台了关于进一步落实农村义务教育"以县为  相似文献   

5.
办人民满意的教育必须体现教育的公益性和普惠性。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对确保教育公平,统筹城乡发展,构建和谐连山,意义十分重大。近年来,我区在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方面,  相似文献   

6.
实现城乡义务教育公平的关键是实现教育机会均等,确保农村学生依法享有受教育的基本权利,并得到全面发展。针对当前农村义务教育价值取向不合理,学校分层现象严重,教育资源配置不均衡现状,应通过促进农村经济发展,以公平为原则制定教育政策,改变农村义务教育理念,科学合理配置教育资源,加强农村教师队伍建设等逐步实现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提高农村义务教育质量。  相似文献   

7.
义务教育免费之后的考验:实践难题与现实出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全面实施城乡免费义务教育,是完善我国义务教育体制,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推进教育公平的童大决策.在回顾中国义务教育百年梦想,实现城乡义务教育全面免费目标的同时,剖析义务教育免费之后的三大实践难题一农民工子弟入学、城乡教育资源占有不均及学生择校三大问题,并通过"提供经费保障.消除入学心理门槛"、"缩小城乡差距,实现教育均衡发展"、"强化政府责任,限期治理‘择校热'"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以促进免费后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  相似文献   

8.
城乡义务教育全部免费以后,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成为社会关注的重点。合理统筹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农村教育是重点,省级政府是主体,合理规划是保证,而县(区)域内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则是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基础。  相似文献   

9.
天津市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中的学校差距依然存在,尤其是城乡学校之间的差距更为明显.主要表现在生均教育经费、生均达到规定学历教师数、教师教学观及教学能力等方面.城乡义务教育发展的不均衡状态,是由城乡发展水平、教师资源配置不均衡以及二元结构的教育制度造成的.所以,要进一步推进天津市城乡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当务之急是建立教育经费保障制度、改进教师统筹管理制度、完善教育资源共享制度.  相似文献   

10.
教师资源是教育环节中的关键因素,是学校教育质量的生命线.教师资源城乡间的均衡对于促进城乡义务教育的公平性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但是,在义务教育发展过程中,教师资源在城乡的配置仍然存在明显的城乡差距.文章将立足江西义务教育阶段教师资源的现状,通过进行教师问卷调查,着重从城乡教师的福利待遇、教学任务和教师社会保障机制方面加以研究,以实现教育全面可持续均衡发展理念为基础,寻求城乡义务教育良性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11.
实现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既是党中央、国务院作出的战略部署,也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的明确要求。信息技术赋能城乡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对进一步缩小城乡义务教育差距、提升中国义务教育整体质量、推动教育现代化与建设教育强国具有重要意义。而在实现城乡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过程中,信息技术辅助作用成效显著。基于此,文章在阐述信息技术赋能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重要意义的基础上,剖析信息技术助推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实践中存在的困境,并提出相应对策,以期为更好地推进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及高质量发展提供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12.
城乡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是促进教育公平和提高教育质量的重要基础。在教育数字化转型背景下,国家智慧教育平台的部署为促进城乡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提供了新视角。聚焦城乡义务教育在课程教学、教育资源、师资队伍方面均衡发展的困境,发挥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数字化服务的优势,从平台赋能城乡学校课程教学、学生学习、教师专业发展三个方面厘清平台赋能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价值逻辑,并构建面向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需求的实践路径,为城乡义务教育教学、学习、教研的发展提供平台应用导向,在推动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深度应用与有效供给的同时,为促进城乡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提供支撑。  相似文献   

13.
衡量城乡教育均衡发展的标志之一在于师资均衡配置。在西部城乡教育统筹发展相关政策的观照下,城乡义务教育师资差距依然明显。以重庆市为例,城乡义务教育师资配置差距产生的原因主要在于义务教育阶段师资配置政策价值取向的惯性思维、经费投入体制欠完善、配置主体责任不明确、教师教育职前职后一体化未形成、教师专业发展自身短板等。重庆市城乡义务教育师资均衡配置需要在修正政策取向、确保经费保障、配置主体责任分工明晰、形成"三维一体"师资配置机制、构建"四位一体"的农村全科型师资培养模式、走农村教师专业发展主体间性转向等方面努力。  相似文献   

14.
义务教育免费后的发展方向是提高教育质量,阻滞质量提高的主要障碍是教育资源配置失衡.要从以下方面促进义务教育均等化发展;厘清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与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政策涵义;消解城乡二元结构,分阶段推进义务教育均等;适应学龄人口流动与城乡分布结构交化,实现校际办学资源均等配置;重视人力资源开发投资,确保义务教育的财政投入增加;颁布义务教育国家标准,制定均等化发展指标体系;完善义务教育的生产和供给体制.  相似文献   

15.
当前,县域内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改革面临资源约束、制度壁垒和环境限制等诸多困境.只有通过不同层面的制度变革,加大对农村教育的人力和物力投入,才能逐步缩小城乡教育差距,实现县域内城乡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  相似文献   

16.
关于城乡义务教育的研究,许多学者都把视角放在城乡义务教育发展不均衡上,而对城乡义务教育发展不均衡的研究,又集中在不均衡的现状、原因和对策上。这些研究大多从宏观着手,没有为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找到具体的实施路径。从微观角度来说,作为义务教育内容之一的励志教育对城乡义务教育的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但从目前对励志教育的研究来看,众多学者都从励志教育理论、励志教育内容、励志教育方法、励志教育重要性等方面进行研究,对励志教育的认识存在一些误区,忽略了城乡中小学生不同地域的差异性。  相似文献   

17.
张福 《华章》2011,(36)
教育均衡,实质上是指在教育公平思想和教育平等原则的支配下,教育机构、受教育者在教育活动中,平等待遇的教育理想和确保其实际操作的教育政策和法律制度.主要表现为:入学权利和入学机会实现均等发展;区域间实现均衡发展;城乡间实现均衡发展;校际间实现均衡发展;学生间实现均衡发展;不同类别、不同级别教育间实现均衡发展;教育质量实现均衡发展;教育结果在学校教育中和受教育者间实现均衡发展.本文主要探讨如何促进义务教育区域内均衡发展.  相似文献   

18.
教育是民族进步的基石,是提高国民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教育均衡发展是推动社会公平、促进社会和谐的主要力量,如何推动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日益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在对邢台市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现状进行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促进邢台市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对策和建议,以其促进邢台城乡教育均衡发展。  相似文献   

19.
义务教育是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是实现教育强国战略的基础。21世纪以来,我国城乡义务教育发展经历了初步均衡、基本均衡,已经进入优质均衡发展阶段。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教育发展战略的调整、基础教育自身的发展以及教育价值取向的演变是促进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主要动因。深入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是新时代基础教育发展的重要任务。坚持顶层设计与基层探索相结合、坚持社会发展与个人需求相结合、坚持教育公平与教育质量相结合,是实现办好人民满意教育,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的基本经验。  相似文献   

20.
当前我国义务教育发展不均衡,主要表现为“区域差异”“城乡差异”“校际差异”,由于我国教育的城乡二元结构,使得义务教育的城乡差异尤为突出,如何缩小城乡教育的差距,促进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是摆在我国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道路上的一道难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