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批判的质性研究方法论作为当代西方质性研究方法论中的一支,结合了一般质性研究方法论与批判理论的特点,既关注社会中作为行动者的个人及其解放,同时又为以此为对象的研究者提供一套可操作的研究方法理论。批判的质性研究方法理论认为,人在受到压抑或被异化后,总有寻求突破与解放的要求,而现实的行动条件却制约着这种要求,但这并不意味着行动者完全没有获得解放的可能。除了对个人难以控制的行动条件进行大规模的社会变革外,每一位行动者还可以通过反思自身的行动取向,突破经由文化施加的限制获得一定意义上的解放。文化结构与行动意义正是该研究方法论为研究行动取向而建构的两个重要概念。  相似文献   

2.
作为一套整体方法论,扎根理论正遭遇肢解式和退化式的传播与使用。从文献回顾和知识社会学的视角看,扎根理论传播和应用过程中范式林立、乱象丛生有其历史根源与现实本质。研究发现,作为原创者之一的斯特劳斯在方法内核建立过程中的缺席为其后续方法论偏离埋下了历史根源。扎根理论方法的误用,具体表现为质性研究的“深描”嫁接,假设演绎思维的方法渗入,“三级编码”和“NVivo”的技术误导。回归本源,扎根理论方法的规定性,是遵循自然呈现基本原则,基于一整套方法程序来“让资料自己说话”,从而生成抽象概念化理论。研究新手在运用扎根理论时,应当明确初心、具身学习、面向社会,才能将其中的方法内核,融会贯通于研究过程。  相似文献   

3.
吴刚 《电大教学》2014,(4):65-75
行动学习作为一种具有变革意义的学习范式.在对传统学习模式反思批判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新的、替代性的学习路径。然而.当前对于行动学习的研究多侧重于操作层面或执行层面的“工具性”研究,将其看作是一种培训(学习)工具,关注其流程与操作的方法。而忽视学习活动过程的理论层面研究,尤其是缺乏基于中国国情的相关理论研究。因而。立足于中国本土企业推行的行动学习实践,采用规范的扎根理论研究方法,从个体、团队与组织三个学习层面,建构行动学习的“连续统一体理论模型”,不仅丰富了现有学习理论的基础,也为行动学习实践提供了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4.
欧洲运用于成人教育研究的生活历史法自上个世纪九十年代末在丹麦诞生以来,已成为教育研究方法中的一支新军,其学术理念和方法论内涵,引起了欧洲学界广泛而热切的关注。该方法批判的继承了德国传记法的理论和方法渊源,以德国社会学家阿亥特的"人生阅历"概念为桥梁,将社会学方法引入教育研究。建立在批判理论和精神分析的方法论基石上,从传记法到生活历史法的学理演进过程本身,对成人教育研究理念和方法已经产生着深远的变革式影响。  相似文献   

5.
马克思的实践批判理论是与形而上学相对立的历史科学,是关于人类社会发展过程的学说。历史科学思维具有三个层次:按历史本来面目研究历史、将研究结果历史地理解历史、将研究结果进行对现实的理论批判和现实批判。历史科学的实践与思维具有科学同一性。历史科学思维是实践批判思维,形而上学是抽象思辨思维。实践批判理论作为历史科学还通过对形而上学的语言独立性观点的批判而确立自身的特征。  相似文献   

6.
正历史类专业研究和阐述人类社会发展的过程和规律,主要研究人类发展演变的轨迹、不同地域社会时期的文化生活、不同民族的发展轨迹,以及先人所遗留下来的古籍、文献、历法、制度,通过分析研究,为今天的社会生活作借鉴。它会告诉我们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它使我们个人、社会、人类有所归依,为我们提供存在的理由与价值。历史是一种更高层次的人生追求。在学习过程中需要通过运用现代科学的理论和方法,搜集、整理、考证、分析历史资料,训练我们思维的灵活性、提高反  相似文献   

7.
大学生学风问题的现象学透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闫建璋 《江苏高教》2008,(2):107-109
现象学是现代哲学中一个理论流派,它批判工具理性的科学世界,关注价值理性的生活世界;批判主客二元对立的思维方式,强调主客一元统一的对话式思维方式;批判传统的逻辑实证主义研究方法,重视"回到事情本身"的反思、实践体验和理解方法。大学生学风问题的现象学原因在于:远离个体生活世界的学习内容;远离平等对话的师生关系;远离反思、实践体验和理解的学习方法。在现象学视野下,重视回归生活世界的学习内容,平等对话的师生关系,反思、实践体验和理解的学习方法是解决学风问题的关键。  相似文献   

8.
仰海峰 《教学与研究》2003,12(12):35-39
马克思的哲学唯物主义 ,不仅是对社会历史生活的科学分析 ,更是对社会生活过程的批判。马克思对旧唯物主义的批判 ,使他的唯物主义与辩证法相一致 ,使唯物主义具有了批判意蕴 ,并将自己的批判理论与伦理道德式的批判理论区别开来。因此 ,将马克思哲学形而上学化 ,以求获得新的理论批判张力 ,是对马克思哲学唯物主义的误读。  相似文献   

9.
潘娟 《早期教育》2004,(5):U003-U003
质的研究是以研究者本人作为研究工具,在自然情景下采用多种资料收集方法对社会现象进行整体性探究,采用归纳法分析资料和形成理论,通过与研究对象互动对其行为和意义建构获得解释性理解的一种活动(陈向明,2000)。质的研究是对事物全面整体的理解,不限于量化的部分,所以它比较适合运用到一些很难量化或者不能量化的教育现象中,如对“教师的职业道德状况、教育教学方法改革、教育教学过程中的师生关系、教师对教材的使用、不同学科课程的实施情况、教师的信念、学生的学习方法、学生焦虑心理”等的研究。质的研究强调研究者对研究过程和结果…  相似文献   

10.
现实生活是马克思社会批判的理论基点,它确立了马克思社会批判理论的基本前提,使马克思社会批判理论与其他社会理论的本质性分野得以明证;社会分工是认识社会历史的钥匙,是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社会展开深度批判的理论支柱,它透析了马克思社会批判的理论架构;马克思对历史之谜的全部解答是对历史构成的整体揭示,奠基了马克思社会批判理论的历史视野,确定了社会批判的理论内涵。  相似文献   

11.
有效又易于教师掌握的研究方法对教师专业成长十分重要。引导性日志作为一种新的质性研究方法关注被研究者的内心的情感,被研究者可以在研究者的引导下通过日志的形式记录自己的学习成长经历和学习过程中的情感体验,这种新兴的研究方法为研究者获得了第一手可靠的资料。引导性日志正是在质性研究的背景下正越来越显示出其新的现实意义。本文在借鉴国外理论和实践研究的基础上,重点探讨关于引导性日志的结构、有效策略以及实施过程,为引导性日志在国内本土化的教育实践开发和应用提供理论借鉴的基础和依据。  相似文献   

12.
RUC式"生活历史法"述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西方的社会学研究中渊源已久的"生活历史法",衍生和发展了很多不同的流派,本文主要针对近年来崛起于北欧的RUC式①"生活历史法"展开述评.文章从该方法在教育科学研究领域的兴起和应用入手,重点归纳并逐一介绍了该方法迸发生命力的三大核心概念,最后对该方法从信度和效度方面进行了评价.  相似文献   

13.
通过质性研究方法,采用现场描述、观察,随机访谈,以及收集相关资料等手段,对一名边缘化大学生进行个案研究。揭示了边缘化大学生在学校生存中的基本状态,在互动交流中探讨了边缘化大学生对待客观学习生活的种种看法和态度;边缘化大学生的边缘化过程与成因;边缘化大学生的理论解释构建。  相似文献   

14.
马克思在从事研究过程中,发现并广泛地采用了众多的科学方法——唯物辩证法、历史唯物主义方法、批判的方法等,赋予了研究过程以批判与建构统一,具有引领性;质的研究与量的研究统一,具有实证性;历时性与共时性统一,具有整合性等特点。对于现代研究活动有重要的启迪——重视资料收集,以事实为出发点;以问题为中心,非"经院式"研究。  相似文献   

15.
课程批判理论是在西方社会批判思潮日渐兴起和相关理论蓬勃发展的背景下,课程研究领域对社会批判思潮的响应,是不同理论视域中课程批判思想的集成和发展。课程批判理论本身并非一种单一而统一的理论,不同理论基于不同视角和方法对课程研究领域不同问题的解析和批判,体现了课程批判理论不断丰富和发展的过程。加强课堂研究、建立知识和学习的批判现实主义新立场以及关注当代社会的辨识作用正在成为课程批判理论研究的新趋向。  相似文献   

16.
以实证科学作为哲学基础的实证研究方法在比较教育研究史上曾受到充分重视,并在一些比较教育学家们的努力下得以发展和完善。在当今全球化背景下,后现代理论、批判理论以及建构主义理论等又催生了质的研究方法,并逐渐被应用于比较教育研究领域,成为一种普遍趋势。本文在进一步梳理实证研究与质的研究方法的基础上,对比较教育研究方法进行了一些思考。  相似文献   

17.
从语言和社会历史角度探讨了阿多诺大众媒介批判理论的生成原因,仔细分析了他对大众传媒批判的主要内容,揭示其批判理论存在的缺陷,并对它进行了反思,从而挖掘出阿多诺大众媒介批判理论研究的价值.  相似文献   

18.
《现代技术的一些社会意义》是马尔库塞于1941年在美国写成的一篇文章。马尔库塞在文中把"技术"看成一个社会过程,它不仅包括工艺器械要素,还包括参与使用机器的个人以及指导机器运行和使用的社会群体这一人的要素。技术的内涵具有多层次性,它既是一种生产方式,也是一种组织、维持或改变社会关系的方式。现代技术的广泛应用促成了"理性"的分化,将技术理性延伸至生产、生活和意识形态等社会各领域,导致现代大众出现和社会官僚体制形成,以及大众文化对社会的全面控制。《现代技术的一些社会意义》预示着马尔库塞的社会批判理论在研究主题上,由一般意义上的文化批判转向技术文化批判。对技术的批判不仅把马尔库塞与法兰克福学派其他代表人物的社会批判理论区分开来,也为马尔库塞日后提出对技术进行美学改造的思想埋下了伏笔,成为马尔库塞社会批判理论的新贡献。  相似文献   

19.
新书架     
《质的研究方法与社会科学分析》陈向明著,教育科学出版社出版,定价49.00元。本书是国内第一部系统评介“质的研究方法”的专著,对目前国际社会科学界提出的有关理论问题以及新近发展出来的操作手段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并结合有关西方学者以及作者自己的研究实例对其进行了生动的展示和说明。“质的研究方法”目前在社会科学研究领域是与“量的研究方法”相提并论、交相辉映的一种研究方法,它要求研究者深入社会现象,通过亲身体验了解研究对象的存在方式和意义解释,在原始资料的基础之上建立相关理论。本书既可以作为社会科学(及…  相似文献   

20.
教育技术学之传记研究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育技术学是否有或者应该有自己的研究方法?这是教育技术学研究领域一直存在的一个争议问题。任何一个领域或者学科都没有必要强求专属于本领域或本学科的研究方法。选择恰当和合理的研究方法才是科学研究最为重要的问题。在以往的研究中,我们更多关注教育技术学学科本身,却忽视教育技术学发展过程中人的作用与价值。回顾教育技术学发展历史,关键人物是推动这一学科本土化发展的原动力。传记研究对于关注社会发展过程中个人历史的作用以及个人与文化群体、个人与社会变迁的研究来说,有明显的优势。因为它的架构是历史的,背景是社会学的,目的是文化人类学的。它以生命经验为研究核心,重视个人主体性的表达和过程资料的提供,重视叙述性、脉络性和历史性等方面的价值,能够克服量化与质性研究方法的对立,避免理论探究与实证经验的分离,因此可以作为一种有效的沟通工具,了解个人及其所处的时代背景。在教育技术研究领域运用传记研究方法,可以将技术促进与改善教育作为联系的焦点,审视"人"通过技术在教育领域中的种种自我表演,为梳理教育技术基本思想和发展历程提供方法和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