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62 毫秒
1.
时下,人们的—个常用词语是“以人为本”,那么这“以人为本”与我们教育工作常说的课堂教学中的“以学生为主体”是什么关系?我们怎样从“以人为本”的思想高度看待课堂教学的“以学生为主体”,以至怎么样在课堂教学中做到“以学生为主体”?这是我们从事教育工作的人不能不加以思考和探讨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高效是我们课堂教学的目标,务实是课堂教学的手段。针对小学语文课堂教学高效发展的问题,着重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论述:教学主体——重视一个“人”字;教学目标——聚焦一个“简”字;强化训练——体现一个“实”字;教学方法——突出一个“活”字。  相似文献   

3.
马海芳 《陕西教育》2009,(10):39-39
互动是当前课程改革中的常用词语。“师生互动,共同发展”是新课程对课堂教学的定位,也是教师课堂教学新的价值取向。为什么我们陕北的民歌能够久唱不衰,其中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人与人互动、人与景互动、人与物互动。在一系列的互动之中。陵北民歌完成了它的传承、发扬、延续,其生命力就在于“互动”二字。  相似文献   

4.
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是学科教学,主阵地是课堂。为在生物课堂教学中全面落实素质教育的目标任务,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效率,我们以“人的全面、主动发展”的教育观为指导,以“教为主导,学为主体。训练为主线”的现代教学观为方向,以“学会学习”的素质教育学习观为目标,确定了“探索领先、学导结合、优化训练、当堂达标”的教学思路。本文拟就课堂教学中的“导”与“学”予以探讨。  相似文献   

5.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和发展。我们也知道,语文教育实质是对人的培养和塑造,其根本目的就是要把学生培养成具有鲜明个性,品格完善的人。新课程理念构建了一个全新的平台,这一平台最本质的特征是“以学生的素质发展为本”。它以“民主、自主、开放、多元”为主题词,即从意识形态来看,我们的课堂教学必须从“专制型”向“民主型”转型;从学生的学习方式来看,我们的课堂教学必须从“被动型”向“自主型”转型;从教学时空来看,我们的课堂教学必须从“封闭型”…  相似文献   

6.
现代教学理论告诉我们,课堂教学不仅是一个认知性的掌握知识、发展智力的过程,同时也是一个完整的人的生长与成长过程,是一个个体生命潜能多方面得以彰显、丰富的过程。正如日本教育家小原国芳在《完人教育论》中所言:“我只想把出发点归之于‘人’。回到人!回到人!只进行‘人’的教育,无论主观愿望如何,回到人,进行人的教育。便会是真正的教育。”受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与束缚,我们以往的“课堂教学目标局限于发展学生认知能力……具体地说,就是把生命的认知功能从生命整体中分割出来,把完整的生命当作认知体来看待。”这种狭隘的课堂教学目的观,严重地影响了学生自由个体的发展与完美人格的养成。因此,新课程背景下的课堂教学应该以人为本,  相似文献   

7.
体现新的课程理念,落实新一轮课改要求的核心环节是课堂教学的改革。作为一名课程改革的一线教师,我认为:我们工作的主阵地是在课堂,工作的核心应是转变自己的教学行为和学生的学习方式。我们的课堂教学应不断向数学课程标准提出的“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这一目标迈进。  相似文献   

8.
著名教育家叶澜教授指出:“要从生命的高度,用动态生成的观点看课堂教学。课堂教学应被看作是师生人生中一段重要的生命经历,是他们生命的有意义的构成部分,要把个体精神生命发展的主动权还给学生。”这段话启示我们,课堂教学不再是教师按照预设的教学方案机械、僵化地传授知识的线性的过程,而应是根据学生学习的实际需要,不断调整、动态发展的过程。《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课程的基本出发点是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地发展。”因此我们的课堂教学应该关注在生长、成长中的人的整个生命,追求课堂教学的能够自然生成,使我们的数学课堂教学赋予生命的活力!  相似文献   

9.
新课程为课堂教学架构起“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整合的教学目标,使课堂教学真正为学生素养的形成及可持续发展服务。它的意义无疑是巨大的,它让我们课堂教学的终极意义指向了人,指向了人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创建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面向全体学生的全面和谐发展为目标的创新教育教学模式,是当前学校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而课堂教学是实施创新教育的主渠道,为此,我们提出了一种符合时代要求的创新教育课堂教学模式——“主体参与型单元教学模式”。一、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课堂教学理念(一)养德、开智、健体、立美,培养具有健全人格的人。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育人角度看,我们认为课堂教学应该具有“养德、开智、健体、立美”的功能,而不仅仅局限于“传道、授业、解惑”。养德——是创新教育的灵魂;开智——是创新教育的核心…  相似文献   

11.
赵玮 《教育现代化》2005,(11):108-109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说过:“大学之道.在明大德。在新大众,在止于大众之幸福。”这正是现代教育理论提出的把教育的价值定位在人本价值的观点。我们现今教育改革也正是在向发展人、陶冶人、完善人的方向发展。素质教育的进一步深入、新课程改革的进一步实施,使我们的学生生动活泼地发展起来。在发展学生的个性、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挖掘学生潜能的学科体系中,音乐、美术等艺术教育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如何能更好地优化课堂教学也是我们基层教育工作者一直在潜心研究的问题。实施“开放式”教学.是小学音乐教学改革进一步深化的必然选择,是现代课堂教学的重要形式,是现代观念和现代教学形式的和谐统一,  相似文献   

12.
课堂教学是落实素质教育的主渠道,因而,针对传统教学中严重忽视人的发展,使培养的人缺乏个性和创造性这一弊端,关注学生主体性发展,提倡并构建“主体性”课堂教学,是在课堂教学中落实素质教育的核心。  相似文献   

13.
价值关怀:一种课堂教学改革的路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课堂教学到底缺什么?从课堂片段中失真的声音、褪色的故事、变味的“奖励”可以看到课堂教学的缺失归根结底在于忽视人的存在。由于缺乏对人的关注,生命意义和生活价值被忽略,人的生存与发展价值也因此被漠视。人是价值的存在,课堂教学改革要以价值关怀为路向,通过对人的终极关怀和现实关怀,实现教育的“成人”与“成事”。  相似文献   

14.
中国画特别讲究章法,留白便是一绝。留下空白,让人浮想,叫人回味。艺术间的规律是可以相融贯通的。课堂教学也是一门艺术,中国传统绘画所讲究的“艺术空白”,同样适用于我们的课堂教学。虽然我们的课堂教学不是绘画,但也应该在教学中给学生留下可以回味思索的“艺术空白”,有利于学生想象和思维。因此,恰到好处的留白,不仅有助于教师生动地“授业”,更有助于学生主动地探究——驰骋思维的骏马,用已有的知识和独特的体验去阐释,去演绎,去“补白”。  相似文献   

15.
“全面发展”作为教育的目的,是通过课堂教学形式来实现的,而课堂教学采用的是分学科进行教学,表面上看,“全面发展”是由各学科的“发展”装配起来的,其实不然,这不仅是一个观念问题,更是一个事实问题,数学课堂教学,不只是能培养学生的数学能力,而且是应该,同时也是能够培养“全面”的人,培养人的基本的全面能力,关键是数学课堂上采用更符合教育本义的教学行为。  相似文献   

16.
课堂教学中,师生关系的定位源于教育者对课堂教学中师生关系的理解,源于教师对待课堂教学的理念。“教育首先是人学”(苏霍姆林斯基),“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陶行知),可以看到我们课堂教学中师生之间首先是“人———人关系”,其后应该是平等的能直接相互沟通交流的关系,基于以上两个层面的看法,我们认为课堂教学中有必要建构“我———你”的师生角色关系。审视当前课堂教学现状,可以看到“忽视”、“不重视”学生参与的课堂依然存在,它们与那些没有正确理解师生角色关系的课堂教学成为教学活动的障碍。一、“我———你”课堂教学中…  相似文献   

17.
思维能力是一个人智力的核心,发展思维能力是提高学生素质的重要目标和任务。而在当前数学课堂教学中经常发现学生思维中断的现象,严重影响了小学生的思维发展。我们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培养学生“思维的连贯性”。  相似文献   

18.
《课程改革实施纲要》强调指出,学校通过课程来发展人、培养人,核心是教学。教学,主要是课堂教学,是学校教育最重要和最基本的活动形式,学生获得知识和能力、形成品格和取得发展主要都是在教学过程中实现的。多年来,我们着力实施课堂教学改革,以“打造有效课堂”为目标,深入开展“课堂教学有效性研究”,通过优质课资源转换,激活了教师参与课堂教学研究的激情,物化了成果,使课堂焕发出生机与活力,从而全面提高了课堂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9.
随着课程改革工作的推进,我们对课堂教学评价的思路也一步步清晰起来。我认为评价应以“人的发展”为目标,应以“过程评价”为重点。  相似文献   

20.
新课改背景下的语文课堂教学不应只是单向、封闭、静态的知识授受过程,更应是师生间多向、开放和动态的对话交流过程。而这种交流过程必然意味着更多的不确定性和生成性,因此,生成性是新课程课堂教学区别于传统教学的重要特征。同时,我们的课堂教学又是有计划有目的的活动,必须体现课程和教学的国家意志,必须承担“引导人”、“塑造人”、“提升人”的责任,这又意味着课堂教学必须具有一定的预设性。于是,预设与生成就构成了新课程课堂教学中的一对基本矛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