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龙美光 《云南档案》2018,(12):43-46
西南联大是我国近代史上一所成就卓著的与抗战相始终的著名战时大学。抗战时期,西南联大教授饱受颠沛流离之苦,在极端困苦中坚守学术精神,开创一代学术盛事。他们落脚昆明,以强烈的责任感,问学求知,传道授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办学成就。西南联大教授们打破“部颁教材”一统天下的局面,自编自印语文教材,以此引领学术风气,熏陶了一批成就卓著的英才。其中,联大文学院编选的两本旨在培养学生新文学气质的语文读本曾广受联大学子和学界称赞。  相似文献   

2.
普显宏 《云南档案》2014,(11):35-37
<正>抗日战争时期,由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和南开大学搬迁来到昆明组成的"西南联大",使云南一下子成了人文荟萃的地方。西南联大累计走出了200多个院士,是中国高等教育的奇迹。而在同一时期,由湖北武昌文华中学、希理达女子中学、汉口圣保罗中学,湖南益智中学四所学校搬迁到镇南(今南华县)组成的"鄂湘教区联合中学",简称"鄂湘联中"(本地老百姓则称"镇南联中"),是当时国内第一流的中学,与"西南联大"齐名,成为全国最著名的学府之一,被誉为我国中等教育史上的一颗明珠。但由于"鄂湘联中"是几所原美国基督教圣公会创办的学校,她在镇南办学的这段历史少有人提  相似文献   

3.
西南联大是抗战全面爆发后北大、清华、南开三校联合筹设而成的新校。从组织性质、常务委员和管理人员的身份、师生管理、联大组织内部隐含的变数等方面阐述西南联大突出的组织特色,即三校在这所新设立的大学中是联合、合组关系,是参加西南联大、服务联大,而三校也有各自的建制、机构和事业。  相似文献   

4.
周昊燕 《大观周刊》2012,(16):194-195
西南联大是抗战期间联合办学的成功典范,在抗战八年期间培养了大批人才,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堪称中国高等教育史上的奇迹。本文通过简单回顾西南联大发展,对西南联大的办学特色进行了分析总结,总结出成功经验,为当代高等教育的提供借鉴和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5.
新书推荐     
西南联大《除夕副刊》主编这是不可多得的联大文献,初版于1946年,由“历史回顾”“联大生活”“联大教授”三部分组成。  相似文献   

6.
时光如流,一转眼,我在抗日战争胜利那年由西南联大毕业已51年了,世事沧桑,变化之大,难以想象。这些年来,我无论走到祖国或世界哪个角落,都始终怀念着在那被人们尊称为“中国办学史上的奇迹”的西南联大念书的日子。外文系群星灿烂我是联大外国语言文学系的学生,当时系名简称外文系。外文系决不是全校师资力量最强的系,更何况“余生也晚”,我1940年才入大学,而且是在联大叙永分校(在四川南部)渎完  相似文献   

7.
西南联合大学的使命与抗日战争相始终.抗战背景下联大人的阅读特点表现为独特的阅读形态,丰富的阅读类型,崇高的阅读目标.读书与救国关系的思考及时代特征影响到联大人的阅读视野和对学术使命的认识.抗战烽火下西南联大得以弦歌不辍跟联大人的阅读坚守有重要关系.  相似文献   

8.
最早知道张奚若这个名字,因为他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名的提出者. 张奚若早年参加辛亥革命,后赴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学习,获政治学硕士学位.回国后曾任大学院(教育部)高等教育处处长,中央大学、清华大学和西南联大教授暨联大、清华政治学系主任.1949年之后,任清华大学校务委员会常委、华北人民政府高等教育委员会副主席等.  相似文献   

9.
<正>云南师范大学图书馆有着悠久的历史传统和厚重的文化底蕴,其前身是国立西南联合大学师范学院图书馆。现为云南省高校图书情报工作委员会秘书长单位、中国高等教育文献保障系统云南省文献信息服务中心、云南西南联大研究会常设单位、云南当代文学艺术文献信息中心。图书馆下设采编部、流通部、期刊部、信息部、技术部、办公室和发展规划部等7个部门。馆舍由2009年底启用的呈贡主校区图书馆(5.4万平方米)和"一二一"联大校区图书馆组成,总建筑面积合计6.2万余平方  相似文献   

10.
抗战期间,由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南开大学三校组成的西南联合大学办学近九年,被认为是当时中国“最杰出的大学”.西南联大图书馆在极其艰苦的岁月里,为联大师生的教学和科研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和保障.通过对西南联大图书馆的工作进行梳理,以期对现阶段我国大学图书馆的建设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11.
作为西南联大图书馆的开端,长沙临时大学图书馆也是联大图书馆历史的一个关键阶段。要对西南联大图书馆完整的历史进行深入了解,离不开对长沙时期的办馆历程的研究。文章从成立背景、组织结构、藏书建设、阅览服务等方面入手,详细描述了长沙临时大学图书馆的办馆情况。  相似文献   

12.
国立西南联合大学(西南联大)在特殊的历史时期取得了非凡的成就,其不仅培养了一大批享誉中外的知识精英,还在教学、科研、服务社会等诸多方面均有建树。这一骄人业绩的取得与西南联大教授治校是分不开的。教授治校的具体举措主要体现在以下五个方面:教授组成的专门委员会,是学生入学与毕业的主要决定者;教授是塑造良好校风的中坚力量,与学生们形成了独特的师生关系;教授是校园组织和高校管理的主导者,教学与管理双肩挑;教授授课自由、管理严格,是保证和提升教学质量的关键;教授们凭借良好影响力,为学校搭建了沟通政府和影响社会的桥梁。重新梳理西南联大教授治校的举措,对于当下高等教育的改革发展有着积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3.
我面对书桌上的一本《联大八年》。这本封面残破,纸张粗糙发黄,印刷拙劣的旧书,却是我藏书中的珍品。因为这本书联系着我敬爱的两位国立西南联合大学的老师闻一多和吴晗;还有两位当年共同学习、共同战斗过的同学严令武和西奎安。《联大八年》汇集了国立西南联大(有人称之为中国教育史上的奇  相似文献   

14.
<正>云南大学从办学至今走过了90年,其中1938—1945年的抗日战争时期被公认为是发展的鼎盛时期。①云南大学何以在这一时期能取得辉煌的成绩,在解析档案及其相关资料中我们发现,这一时期云南大学的办学与西南联大之间的师资互聘、学术交流密不可分。国立西南联合大学,亦简称为西南联合大学、西南联大、联大,是1938年5月4日,在国民政府  相似文献   

15.
<正>西南联大是全面抗战时期国难殷忧中的一所大学,来到战时的大后方昆明,亦处于校舍紧缺、常年寻址的状态之中,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战争的威胁和伤害。古语说,贫无立锥之地,联大则是苦无定居之所。1940年7月后,日军觊觎并占领越南,国民政府教育部电告联大应作迁徙之准备,同时鉴于日军对昆明空袭轰炸频仍,校舍紧缺,学校的迁移问题以及四处勘察校址就成为联大常委会上关注的重要议题。  相似文献   

16.
杨世瑜 《兰台世界》2020,(2):121-124
七七卢沟桥事变后,日军发动全面侵华战争。京津地区的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和南开大学举校南迁,几经辗转,最后在云南昆明创立国立西南联合大学(简称"西南联大")。根据南京国民政府的要求和云南的实际需求,"西南联大"创办国立西南联合大学师范学院(简称"西南联大师范学院")。凭借"西南联大"优秀的师资背景,该院发展迅速。"西南联大师范学院"培养目标明确,实施方案得当,促进了云南基础教育与师范教育的发展。  相似文献   

17.
《大观周刊》2010,(34):20-20
在中国教育史上,西南联大是一个奇迹。关于这所只存在了八年的大学,学术界公认最珍稀、最有价值的文字莫过于由西南联大学生自行组稿编撰的文献《联大八年》。可是多年来,这本薄薄的小册子,却因存批量稀少,在学界中“只闻其名,不见其书”。  相似文献   

18.
抗日战争时期,为避免文化血脉遭战争践踏,一些高校纷纷内迁,形成了中国高等教育史上颇具特色的"联合大学",如国立西南联合大学,国立西北联合大学。在高校联合办学的几年里,它们形成了不同的联大精神,而当下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正需要这些宝贵精神的指引。以云南师范大学与西北大学为例,探讨联大精神与现下高校校园文化的建设。  相似文献   

19.
在抗战爆发后的高校内迁中,西北联合大学师生历经艰难困苦,终驻足于陕西城固。在整个迁移整合的过程中,西北联大师生努力传承大学教育之精神,播撒学术研究与现代文化之种芽,为近代西北地区高等教育体系之形成奠定基础;避居秦山巴水间而弦歌未断,在物质生活的清贫中始终精神饱满、乐观平和,呵护联大的生机和活力,彰显"勤朴、公诚"之校训;在富有战时教育特色的军事训练生活中,以对"自由"和"教育"的向往和坚守,令这一块大学精神和传统的生发地保持了一份难得的独立。  相似文献   

20.
本文认为,考察论证西南联大的体育实践活动,是从"德育"和"智育"之外诠释西南联大师生爱国情怀的重要途径,亦是全面正确评价西南联大历史贡献的必要条件,西南联大的体育实践活动和所践行的社会责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