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提高铅球运动成绩,是每个青少年运动员和教练十分关心的问题,而铅球成绩与运动员的肌肉力量大小高度相关,要提高青少年铅球的训练成绩,就必须提高青少年铅球运动员的肌肉力量.在力量训练问题上,有些教练员对此认识不深刻,训练安排不合理,以至过分地强调绝对力量的训练,而忽视爆发力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铅球是重要的田径投掷项目,提高其成绩是有关教练员和高校体育教师普遍关注的问题,而铅球项目专项练习的作用在高校业余铅球训练中是众所周知的,但是最需引人注意的,是高校业余铅球运动员几乎将自己训练总时间的一半用于发展一般力量能力,而各种各样的专项练习却没有引起广大铅球运动员足够的重视。从以上这种现象我们可以得出,铅球项目的专项练习对将绝对力量和速度力量转化到铅球滑步技术动作结构中的这一重要作用被严重地忽视了。然而这一环节对决定铅球运动员运动成绩是至关重要的。  相似文献   

3.
就高校的体育教学和体育活动而言,核心肌肉的训练越来越凸显其重要地位.健美操的技能训练需要运动员在表演过程中完成转体、平衡、摆动、屈伸、跳步当一系列动作,而核心肌肉力量训练对健美操动态平衡能力的培养又具有重要作用.鉴于此,本文基于核心肌肉力量训练的视角,简要分析了核心肌肉力量训练对女大学生健美操动态平衡能力培养的重要性,并在此基础上健美操动态平衡能力培养中核心肌肉力量训练的有效方式和注意事项,为女大学生健美操动态平衡能力培养中的核心肌肉力量训练提供一定程度的借鉴.  相似文献   

4.
为提高运动员的体能训练水平,研制一种核心稳定力量训练及量化监控仪器。该仪器由训练手持重物组件、晃动支架、电机组件、配合件、固定板、电源电路等组成。仪器研发突出实用新型,目的在于解决常规核心力量训练存在动作不规范和量化不准确等问题。通过将技术动作与肌肉力量练习相结合,以运动员核心稳定力量训练的科学监控为目的,实现运动员体能训练的最优化。  相似文献   

5.
<正> 当前世界上铅球运动员已具有相当高的水平,这些运动员不仅具有身材高、力量大、爆发力强的良好身体素质,而且具有相当过硬的技术动作。铅球技术动作的日臻完善并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循序渐进、一步一个脚印地经过长时间的科学训练得来的,有时甚至需10余年的时间。  相似文献   

6.
力量训练在优秀铅球运动员的整个训练中占有重要的位置.本文介绍了对优秀运动员进行的系统、全面的训练,包括一般力量的训练手段、采用的器械、练习的安排,专门和专项力量训练的手段,介绍了世界优秀运动员拜尔所进行的一周力量综合训练安排等.  相似文献   

7.
原英  沈明 《鸡西大学学报》2012,(11):138+140
探讨利用肌肉动态的弹性能(20———30%)"揉进"技术训练中,以提高运动员肌肉的爆发式力量。传统的力量训练不考虑与专项技术的动作结构是否接近或相似,采用大负荷的杠铃、跳跃练习与专门化力量训练指导思想是大相径庭的。设计肌肉在前负荷情况下进行收缩的(加速)力量训练,使其与技术动作更接近。  相似文献   

8.
力量训练作为运动员体能训练的重要一项,篮球运动员的身体力量不仅决定其在篮球运动赛场上的表现,有时候也能决定一场赛事的胜负.随着篮球运动研究的深入,运动员核心力量训练已经逐渐被系统引入到我国运动训练事业当中.本文通过SPSS16.0作数据分析,运用协方差T检验进行对比分析,得出进行核心力量训练后的实验组,在篮球战术动作、技术动作、投篮准确性、身体对抗能及控制能力上都比传统负荷训练的对照组要好,且两者之间具有较显著差异.数据表明,科学的核心力量训练比过去的集中高负荷训练更能提高篮球运动员的竞技能力.  相似文献   

9.
皮艇运动具有独特的动作和技术结构特征,由此决定了其肌肉收缩形式、工作性质和发力顺序亦不同于其他运动项目.以往进行专项力量专项训练研究时很少从肌肉工作规律入手,致使许多专项力量训练手段特异性和针对性不强.而本研究的核心研究内容就是找到皮艇专项肌肉群,根据这些肌群的工作特征制定专项力量训练方法.据此,本研究在研究清楚皮艇运动的动作和技术结构特征的基础上,运用三维录像与解析系统和表面肌电图仪分析系统,根据肌肉工作的基本原理,对皮艇运动的主要用力肌群及其收缩特征等进行深入地研究,同时将这些肌群的位置和功能以及在划船中所起的作用等知识及时地传授给教练员和运动员,将有助于我们更加准确地研究和设计皮艇专项力量训练方法,有助于教练员和运动员更易理解和正确使用专项力量训练原理和方法手段,亦可丰富皮艇运动的专项训练理论.  相似文献   

10.
运用文献资料法、资料分析法和对比分析法,将国外铅球运动员核心力量训练方法与国内铅球运动员核心力量训练方法的方法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我国铅球运动员核心力量差是我国铅球运动员成绩不理想和腰部损伤的主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1.
文章运用文献资料等研究方法,就功能性训练的特点及其在青少年篮球运动员运动损伤预防中的作用进行了分析。功能性训练强调完整功能链、强调动作模式训练等理念,具有"与传统力量训练良性互补"、"注重训练过程诊断"和"强调动作模式设计"等特点,对预防青少年篮球运动员的弱链损伤、机体力量发展不平衡和技术动作不正确等问题具有积极作用,应引起运动员和教练员的高度关注。  相似文献   

12.
赵海涛  张唯一 《考试周刊》2009,(29):141-142
铅球技术要求运动员具有较高的爆发力.超等长力量训练法是一种发展爆发力和速度力量的方法.本文作者就该训练法对青少年铅球运动员肌肉爆发力的作用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3.
推铅球是一项将速度和力量有机结合的运动项目,它最显著的特征就是采用简单有效的方式将人体各部分的力量作用于铅球上,从而增加铅球的飞行距离.以往的教学和训练中,教师和教练员往往忽视推铅球技术的结构顺序,其实在众多技术中最后用力技术是关键,它将直接影响到运动成绩.因此本文对铅球最后用力技术进行再次讨论,并在此基础上阐述和讨论铅球最后用力阶段单、双支撑对铅球运动成绩和技术动作的影响,并以此设计出铅球专项力量训练方法和手段,以期为大家在铅球最后用力阶段提供理论依据和专项力量训练上的参考和建议.  相似文献   

14.
短跑是要求运动员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将速度发挥至极致的一项运动,对运动员的体能提出很高的要求.传统的短跑训练方法十分注重四肢肌肉的训练,相比之下腰腹部位肌肉的训练却略显不足.随着国内外专家学者对核心力量训练理论与实践的研究,核心力量训练作为传统力量训练的补充和发展已逐渐被我国专家学者及教练员所接受,目前在我国竞走队、跆拳道队、皮划艇队、冰上等多个项目的国家队运动员的体能训练中已经开展起来,并且取得了显著成果.但是尚未有学者针对短跑的专项训练设计核心力量的训练方法,基层省级以下的训练队仍然以传统的训练方法为主要手段.核心力量训练在短跑训练中其功能是通过控制身体重心,使人体核心部位保持稳定,传递运动中的有效力量,减少无效做功,可以作为短跑传统力量训练的补充.通过对核心力量的阐释,详细探讨了核心力量对现代短跑技术的作用,提出短跑核心力量训练理论及方法,以期为短跑技术的教学与训练提供理论和实践参考.  相似文献   

15.
铅球运动是速度力量项目,铅球出手速度是决定铅球成绩的直接因素。力量是手段,是影响运动成绩的间接相关因素。所以说,力量训练是铅球运动员身体素质训练的重要内容。从训练学作用来划分,力量分为最大力量、快速力量和力量耐力。铅球运动员力量要着重提高最大力量和快速力量。  相似文献   

16.
主要以参加2003年北京站全国室内田径锦标赛球决赛的运动员为对象,利用现场观察,问题调查全面系统地考察了背向滑步推铅球技术动作的内容与结构。结果显示,运动员在铅球技术动作以及动作结构存在问题,对运动员以后的发展十分不利。本文在此重点讲述完整背向滑步推铅球技术动作以及动作结构,为广大投掷教练员和运动员的训练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通过文献资料法,根据体育技术形成过程,结合推铅球的技术原理、动作结构,发展学生专项力量素质,提高铅球成绩,如何在铅球课中力量的教学或训练作了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18.
运用文献资料法、实验法、数理统计法以及逻辑分析法,分别采用核心力量训练方法和常规力量训练方法对少儿体操运动员核心区域进行力量训练.结果表明:核心力量训练方法能更有效提高核心区域的肌肉力量,尤其是对核心区域肌肉耐力有着常规力量训练方法不可比拟的训练效果.  相似文献   

19.
作者采用文献资料调研法、录像分析法、比较分析等方法,对背向滑步推铅球技术和旋转推铅球技术进行对比研究。得出结论:两种推铅球技术的动作外形有一定差异,滑步推铅球技术铅球的运行路线是一条接近直线的折线,旋转推铅球技术铅球的运行路线是一条曲线;与背向滑步推铅球技术相比,旋转推铅球技术可以获得更长的器械加速距离和更大的转动动量,达到更理想的肌肉用力条件,对于运动员的身材要求不高,身材相对矮小的运动员采用旋转推铅球技术也可以取得优异成绩;旋转推铅球技术相比原地推铅球可以增加的距离大于滑步推铅球技术。  相似文献   

20.
铅球力量训练是否科学合理直接决定了青少年运动员的专项成绩,然而,在实际训练中,一些青少年运动员却一味追求高强度力量训练,这极易造成运动损伤,使他们过早离开赛场。从青少年的身体特点出发,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对青少年铅球力量训练的方法进行分析,旨在为广大教师更好地开展铅球运动教学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