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29 毫秒
1.
水资源环境是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基础,然而水污染事件频发严重危害生态环境,威胁公民环境权利,阻碍可持续发展,引起社会广泛关注。针对严重污染水资源行业的上市公司环境治理现状,结合对岳阳林纸水污染事件的分析,本文认为应在现有治理路径下强调环境保护相关的会计信息披露,充分发挥注册会计师的作用,利用民间审计工作对此类上市公司环境保护资金的使用与效果提供高质鉴证,并酌情设立环境保护资金审计费用专项补贴。重污染行业水环境审计的具体实施应分为事前预警环保风险、事中监控环保过程、事后鉴证环保绩效三个阶段,以期水环境审计在环境保护中发挥其应有的效用。  相似文献   

2.
传统观点忽视了企业的环境社会责任,走了一条"先污染后治理、污染不治理"的道路.随着日益严峻的环境问题,人们开始认识到企业在实现自身及股东利益最大化的同时,应承担环境保护的责任.该文通过分析我国企业环境社会责任缺失的原因.试图找出促进企业承担环境社会责任的对策,从而促进我国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我国生态环境建设方面的政策法规在不断完善,资金投入也在不断提升,但是这些政策法规是否得到落实、资金是否得到合理使用以及是否取得相应的治理成果也需要通过审计来进行鉴证与评价。以巢湖流域的水环境治理为例,综合运用PSR模型、层次分析法以及环境优值模型,实现了对巢湖流域水环境治理活动的鉴证与评价。研究发现,巢湖流域的水环境治理取得了一定成果,但是随着治理的持续进行,相关部门需要更加明确自身的职责,促进治理政策的落实,并推动问责机制的确立与实施,从而进一步提升治理效果。文章成功地构建了适用于巢湖流域水环境绩效审计的评价指标体系,丰富了对水环境绩效审计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对其他地区开展水环境绩效审计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4.
水环境化学是环境化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研究化学物质在天然水体中的存在形态、反应机制、迁移转化、归趋规律与化学行为及其对生态环境影响的一门学科,该研究可为水污染控制和水资源的保护提供科学依据.在"双一流"建设背景下,分析了本科水环境化学课程的现状,就新时期本科水环境化学课程教学改革的必要性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5.
以汉江流域为例,盘点了跨流域水资源环境保护体制机制的研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健全汉江流域水资源环境保护体制机制创新研究的思路.讨论指出,汉江流域水资源环境保护体制机制的创新研究重点是加强汉江流域水资源管理体制改革;探索建立和完善水资源环境保护的协商机制、生态补偿机制、投融资机制、法律保障机制、公众参与机制及公共监督机制等.  相似文献   

6.
区域水环境审计是生态文明建设中的一个关键问题,然水资源环境审计评价存在着理论基础薄弱、评价体系内容逻辑性不够完善、评价方法主观性较强等问题。契约平衡演化理论和生态补偿群体协调理论能为水环境审计评价提供依据,即评价需要以不同群体利益改善和自然环境良性发展为基础。我国各区域水资源面临的环境存在差异,审计评价指标体系的设立应根据不同区域的经济、社会发展和实际存在的问题进行内容和权重的调整。  相似文献   

7.
建立高等教育评估监测治理机制是深化新时代教育督导制度改革的重要支撑。我国高等教育评估监测面临着统归教育督导体制、深入推进管办评分离的宏观制度变革。在改革进程中,高等教育评估监测应完善政府分级治理,健全社会组织参与机制,建立专业机构跨区域运作机制,构建服务准市场机制。为应对潜在的治理失灵,高等教育评估监测应深入推进改革,规范并明晰各相关主体的治理责任,构建更加全面的责任网络。政府、高校与社会应协同发挥治理效能,共同推进高等教育评估监测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相似文献   

8.
针对目前高校实验室废气污染防治的现状,引入网格化管理思想,对高校实验室废气污染防治进行科学合理的网格划分;围绕监管体制机制、建设规划布局、智能监测体系进行阐述,明确政府、生态环境部门、企业、高校等多方主体的责任,充实完善监管机制,实现共同治理运作模式;在建设规划布局上,进行重点网格试点建设,由"点—线—面"逐步推进;在实时、精准监测方面,借助高科技手段,智能监测实验室废气排放,建立智能监测体系及实验室废气污染联防联控机制,以期构建一套全方位高校实验室气体污染防治体系。  相似文献   

9.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加强污染治理责任履行方式的研究,对于贯彻"污染者负担"原则、多渠道筹集污染治理资金、以最经济的方式处理处置污染物以及促进我国环保产业的市场化是非常必要的.本文对设计经济体制下污染治理责任履行方式的缺陷进行了研究,并对市场经济条件下出现的一些新型履行方式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0.
论管理审计、公司治理及二者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管理审计是一种基于受托管理责任关系而产生的新的审计类型。公司治理是基于企业内部有关委托代理关系及“内部人控制”等问题而产生的一系列制度安排,它由治理结构和治理机制两部分组成。管理审计与公司治理两密不可分,管理审计对于完善公司治理有重要作用,管理审计应该成为公司治理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1.
环境污染治理需要多方共同参与,单纯一部环境保护法不足以有效遏制环境污染。在"环境优先发展"和资源可持续利用理念下,提出提高环境污染治理中财税法的立法权威、构建可持续发展的环境税收保护机制、厘清环境污染治理中政府责任的划分机制以及鼓励公众和律师参与机制等多元治理路径。  相似文献   

12.
电器电子废弃物末端污染治理的生产商激励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电器电子废弃物的末端污染治理耦合于初始的产品设计之中,是从源头解决污染问题的根本途径.我国电器电子废弃物污染治理的相关法律法规强调生产商责任延伸,但生产商的末端污染治理责任主要体现为经济责任,即生产商交纳废弃物回收处理基金.在我国电器电子废弃物末端污染治理中生产商实体责任延伸的制度约束缺失、企业又缺乏内在激励的背景下,政府应当引导生产商行自行回收处理,建立末端污染治理内部化的补贴与监管制度,树立企业环境形象,激励生产商积极参与废弃物的末端污染治理.  相似文献   

13.
有节度地治理开发现有流域水资源,尤其是避免对水资源浪费和污染,已成为新时期治国者和社会各界密切关注的重要话题,,以水资源的开发利用为核心的流域治理在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当中作用举足轻重.本文从流域政府间横向协调视角来对三岔河流域治理进行实证分析,并在该视角下为健全三岔河流域的治理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从局部水域富营养化、水环境及水资源状况、湿地面积、生物多样性等方面阐述三峡工程运行引发的洞庭湖生态环境变化,分析由此产生的湖泊生态安全问题的特征及原因,并针对性的提出"加强外源污染控制、合理调配水资源、强化自然保护区的建设与管理、开展生态监测与研究"等综合性生态安全防范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分析了山西水环境存在的主要问题,针对性地提出了改善山西水环境的五大对策,即增强水环境保护意识,团结协作,科学管理;控制水资源污染;加强采煤矿坑排水的许可管理;合理开采地下水,逐步达到采补平衡;建立节水型社会。  相似文献   

16.
在高校"去行政化"成为社会热点的背景下,加强高校内部控制成为其实施的重要一环.在这一环中,高校治理结构又是改善内部控制环境不可回避的问题.文章从提高内部审计部门独立地位、组织结构扁平化、建立审计和提名委员会和建立利益相关者参与高校治理机制等角度提出几点改善高校治理结构的建议.  相似文献   

17.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科技不断发展,经济发展与环境治理的矛盾冲突日益严重.一方面,审计作为企业受托经济责任的鉴证手段也应在解决环境问题中发挥积极的作用,因此开展环境审计是十分必要的.另一方面,由于企业是重大的环境污染者,其主动实施内部环境审计对于环境保护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主要是浅谈我国企业内部环境审计的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分析这些问题存在的原因,同时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建议.旨在提高人们对环境保护的重视,同时促进我国企业内部环境审计的发展,实现经济与环境的协调发展,构建和谐型社会.  相似文献   

18.
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提出是缘于环境保护的需要,而控制环境污染,改善生态环境又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前提。环境审计是对环境管理部门和企业的受托环保责任履行的合法性、真实性和效益性进行的鉴证,通过建立和执行环境审计制度能有效地控制环境污染,改善生态,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19.
根据对梅江水系7个监测断面的水质监测结果,对梅江水系水环境质量进行了综合评价 据此,提出了相应的污染防治对策,为治理改善梅江水环境质量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的人类活动,包括采矿活动、工业、城市化和农业种植,导致大量重金属释放到水生环境中,河湖沉积物受重金属污染日益严重.沉积物中的微生物在河湖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物质循环以及重金属等污染物的降解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随环境条件变化,微生物的丰度、多样性和结构的变化能够反映沉积物的金属污染状况.沉积物中重金属对微生物群落的影响逐渐成为研究热点.通过对河湖沉积物中重金属污染特征及对微生物丰度、多样性、群落结构作用机理进行综述,提出了河湖沉积物中重金属来源、危害、迁移转化等影响因素及相关机制,分析了沉积物中常见重金属对周围环境中微生物生存差异的影响和对微生物的毒性作用机制,为今后在河湖重金属污染的修复治理和生态环境保护等方面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