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农村新民居建设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其任务是促进以居住为主要使用功能的建筑及其群体的建造和以居住条件、居住环境为内容的建设.新民居建设不仅有利于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提高农民生活质量,而且有利于破解农村发展难题.目前在农村新民居建设中存在着一定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
本研究采用问卷法,对北京地区六所高校1100名大学生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女性比男性更易产生宗教信仰、神灵崇拜和民族主义;男性比女性更易产生金钱崇拜。居住城镇和大城市的大学生比居住农村的大学生更易产生神灵崇拜,居住农村的大学生比居住城镇、大城市的大学生更易产生政治信仰,居住大城市的大学生比居住城镇的大学生更易产生生命崇拜。  相似文献   

3.
居住着中国人口80%左右的农村住宅在经济建设快速发展的今天,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但总的发展状况不容乐观。因此,我们分析农村住宅存在的问题,找出解决的办法,对于促进农村住宅进一步完善与发展,加速农村住宅、农村村落的城市化进程,促进我国城镇体系的健康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我国是个农业大国,有9亿人口居住农村,要实施人力强国战略,首先必须关注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它主要包括农村专业教育、农民素质教育、农村从业人员继续教育在内的教育培训和智力开发的"三农"教育,也统称职业教育.现在职业教育开发农村人力资源已呈现大好势头,尤其农村城镇化的发展,更为进一步发展职业教育促进人力资源开发提出了新的要求.  相似文献   

5.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农村成人教育的办学规模和数量有了很大发展,形成了多渠道、多门类、多层次、多规格的格局。教育对象、内容、方式有了新的发展变化,办学效果十分显著。促进了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但是,在农村成人教育发展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不正确的认识。有人认为农村成人教育面广人多,居住分散,难于组织,不学习仍可种田,可有可无;有人认为农村成人教育主要是扫  相似文献   

6.
刍议城乡义务教育的差距及其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教育事业取得了巨大成就,特别是义务教育的基本普及和发展,为提高整个民族的科学文化素质奠定了坚实基础,也为现代化建设培养人才做出了重要贡献。但是,基于我国现有的生产力水平以及城乡二元社会结构,导致我国农村和城市义务教育依然存在较大差距,这一事实已引起整个社会的广泛关注。一、农村和城市义务教育现状比较1.农村义务教育经费和城市相比差距较大。第五次人口普查的结果显示,目前我国居住在农村的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63.91%,而居住在城镇的人口仅占总人口的36.09%[1],可看出,农村人口占总人口的绝大多数,义务教育…  相似文献   

7.
城乡一体化发展是经济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要求,也是农业现代化发展的关键。城乡一体化发展给苏州农村社会格局带来了巨大变化,农民集中居住、土地集约使用、产业布局优化以及就业社保并轨,对农村成人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推动农村社区教育、加强产业技术、经营等技能的培训,有助于推进城乡一体化长效发展。  相似文献   

8.
关于农村成人教育的思考农村成人教育的目的是发展农村生产力,提高广大农民的物质生活水平,发展农村经济。农村成人教育的工作过去成绩斐然,今后任重道远,我们一定要对农村成人教育有个正确的认识。其一,中国有80%的人口居住在农村,在改革开放形势下,农村二、三...  相似文献   

9.
我国城镇化的快速发展对农村地区产生了重要影响。城镇化不仅改变了农民传统的生活方式,而且改变了传统农业的生产方式,对农村社区发展模式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城镇化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因地制宜地选择农村社区发展模式,调整农业产业结构,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改善农民生活居住条件,对解决"三农"问题、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考试周刊》2016,(96):191-193
随着新农村建设的开展,贵州省农民居住小规模设化已经形成(10-20户居住在一起),生活污水对环境造成压力。本文通过总结和比较国内外农村污水处理技术及其特点,结合贵州省农村居住地地形地貌、污水排放状况,为贵州省农村污水处理设计了"净化沼气+人工湿地"工艺流程,并为我国今后农村污水污水处理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1.
本文通过实地调查,剖析我国农村地区居民居住环境现状,分析农村环境问题恶化的主要原因:未经处理的污水直接灌溉,居民生活污水和废弃物的乱排乱堆,农村卫生室普遍存在“三少一低”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保护与治理我国农村居民居住环境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12.
农村是中国传统的居住形态,是极具中国地域风格的居住环境表现,基于设计全球化语境,发展国别特色、地域特色的设计成为环境设计的发展趋势.在"美丽乡村"理念提倡下,在中原经济区战略方针的指导中,对农村住宅环境设计的考察与生态复原性设计成为符合河南省和国家发展目标的重要途径,更是充分利用河南农村土地资源、传承中原农耕文明的重要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13.
我国是一个拥有十二亿多人口的大国,有八亿多人居住在农村。发展农村幼儿教育事业,提高农村儿童素质,便成为提高我国人口素质,发展农村经济,实现农业现代化的长远大计。但是,我国三分之二的地形为山地、丘陵和高原,那里地形复杂,住户分散,交通不便。偏远山区、农村的幼儿教育还处在较低水平。  相似文献   

14.
人作为动物,享有居住和迁徙自由的本能权利。在人类文明的发展进程中,居住和迁徙自由已经上升到国际人权法律的层面,成为举世公认的一项基本人权。20世纪50年代以来,中国在照搬苏联模式建设社会主义中,建立起城乡分离的二元户籍制度,人为地将农民限制在农村,使农民丧失了宝贵的居住和迁徙自由权。在坚持以人为本、树立科学发展观的今天,彻底废除二元户籍制度,恢复和保障农民的居住和迁徙自由权,以自由看待发展,已成为人们的共同关切。  相似文献   

15.
全椒县是我省开展农村土地整治、整村推进的试点县.该县通过大力开展农村土地整治工作,保护和增加了耕地资源,改善了农业生产条件和农民居住环境,促进了土地流转经营,解决了农村发展乏力问题,加快了农业、农村转型,取得了明显成效,他们的经验和做法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6.
民族地区农村小学教研工作思考张明海《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指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对教育的改革和发展提出了许多新的课题”,要“发挥教育科研对教育改革和发展的促进作用”。我国幅员辽阔,民族众多,而少数民族地区大部分是农村,居住分散、人口稀...  相似文献   

17.
农村宅基地置换破解了农民建房难题,改善了农民居住条件,扩大了农村消费需求,推进了农村建设用地集约利用.但是,在农村宅基地使用权置换工作中,如果不能很好地处理政府与村民、指令与市场、法律与现实之间的关系,以及构建新农村宅基地置换的长效机制,将会影响到农村的稳定与发展.  相似文献   

18.
由于山区人口居住分散,大理白族自治州在普及义务教育中形成了教学点多而分散的局面,严重制约着现代教育的发展。要提高大理州农村义务教育的质量,必须实施现代教育方式;必须集中力量办好农村义务教育。  相似文献   

19.
曲靖市政府在发展农村教育中,重视在贫困分散山区和少数民族地区办好半寄宿和全寄宿制小学。由于经济条件差,群众居住分散,曲靖市8个民族乡和19个贫困村的学龄儿童上学比较困难。市政府从这一实际出发,在发展农村教育中,重视  相似文献   

20.
加强管理 完善机制 建设生态农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曹恒志 《鸡西大学学报》2011,11(6):149+151-149,151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农村经济稳步发展、农民生活环境逐步改善。但是,长期的二元结构模式,使农村的环保基础设施建设和城市差了一大截,农村环境中点源污染与面源污染共存,生活污染和工业污染叠加,各种新旧污染相互交织;工业及城市污染向农村转移,危及农村饮水安全和农产品安全。为了改善农村的居住环境,提高农民的生活质量,促进农村经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必须保护农村生态环境,防治农村环境污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