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生态文明教育是一个开放的体系,它所采用的教育目标和教育方法是符合教育规律和受教育者本身的特点的.特别是在一些边远的少数民族地区,其更有自身的一些特性.本文通过对民族地区大学生生态文明认知情况和意识进行调查分析.指出了民族地区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存在的问题,并对生态文明建设提出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2.
生态文明建设不仅关系到民族地区的持续发展,而且关系到国家的生态安全和永续发展。生态文明教育是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前提和要求,因此,本研究采取问卷和访谈的方法调查民族地区高校生态文明教育的基本情况,结果显示,民族地区高校生态文明教育中存在重视程度不够、课程体系建设相对滞后以及师资力量不足等问题。  相似文献   

3.
以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思想为理论基础,从民族地区的特有文化资源和生态资源等出发,通过研究黔东南地区高校生态文明观教学资源,分析该地区高校开发生态文明观教学资源的现状,探索利用民族地区丰富的自然资源、民族文化资源,对民族地区生态文明观教学资源进行开发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4.
生态文化建设是生态文明的重要内容之一。西部民族地区具有特殊的文化背景,生态文化建设任重道远。民族地区经济文化具有趋同性,从这一研究前提出发,文章以重庆市东南边陲的黔江少数民族地区为例进行实证研究,系统论述西部民族地区如何进行生态文化建设。重在论述:生态文化建设研究综述和内涵分析,黔江地区的文化特点以及生态文化建设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和原因分析,西部民族地区生态文化建设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甘南少数民族地区的青少年长期生活在少数民族地区,由于深受宗教信仰、民族传统文化、风俗习惯等的影响,其生态价值观与普通地区相比较有许多不同之处,对该地区青少年生态价值观的现状及特点了解,不仅有利于青少年的全面发展,而且对整个甘南州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生态文明建设都具有重大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6.
中国贫困人口主要分布在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生态脆弱带.民族教育扶贫是民族地区脱贫治本之策,是实现教育公平的有效途径,有利于生态保护、民族经济社会发展和民族团结稳定.  相似文献   

7.
加强少数民族地区民族大学生的养成教育,对推动全民文明素质教育工作的深入开展具有重大意义。对西部少数民族地区民族大学生养成教育深入研究,探讨养成教育的内涵和特点,分析该地区民族大学生养成教育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优化西部少数民族地区民族大学生养成教育的有效策略。  相似文献   

8.
民族地区生态状况与生态文明建设的四维路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民族地区生态文明建设对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发展和整个国家的生态安全都具有重要意义.在分析民族地区生态环境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原因基础上,提出了民族地区加快生态农牧业建设、建立生态补偿机制、加大资金投入和完善税收制度、加强生态环境法制建设的四维路径.  相似文献   

9.
何谓少数民族地区优秀中学英语教师,值得我们深思.文章从三个方面论述少数民族地区优秀中学英语教师问题,认为少数民族地区中学英语教师主要缺乏民族特性,针对少数民族地区的生源特点,阐述具备少数民族地区优秀中学英语教师的理论前提,并提出少数民族地区优秀中学英语教师的定位.  相似文献   

10.
文章分析了西部少数民族地区基础教育存在的问题,强调发展西部少数民族地区基础教育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1.
少数发族预科教育是少数民族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促进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社会繁荣、民族团结和培养少数民族建设人才的重要手段.民族预科生自身可持续自身可持续发展能力状况不仅关系到其自身的健康成长,也关系到生态文明社会的建立与发展,尤其是少数民族地区的社会发展.以生态文明观为指导,引导学生树立健康的学习观,提高社会人际交往能力,营造良好的集体氛围;加强人文教育,提高学生心理素质;主动走近学生,强化社会主流的生态文明观、净化社会生态环境;加强大学生的道德责任感教育;改善德育教育管理方法,引导预科生正确认识当今社会及时代特点,认识自己所处的发展关况,从生态文明的协调发展方面强经预科生自身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12.
一个民族的生存智慧,必须从其文化根性加以探究,从其文化根性去感受其生存之美、生态之美。中国各少数民族艺术之间尽管在许多方面可能千差万别,但是在关爱生态与各自生存所依的自然环境相适相谐方面,却是极为相同的。在生态文明的视野中看中国少数民族艺术,可见出其独特的美质,中国少数民族艺术所表现的人与自然的和谐旨趣,则可给当代生态文明建设以启迪。  相似文献   

13.
语文不仅是一门课程,更是沟通的主要方式。但在少数民族地区,语文教学成了一大教学难题。由于语言的不同,导致很多学生对于语文更是处于停滞状态,这并不是少数民族地区学生根本就学不好语文,而是我们从事于少数民族地区教育工作者的教学方式不恰当,应该深入了解学生们学习语文的实际困难问题,精心设计出有利于他们学好语文的教学方法,培养少数民族学生理解文章和写好文章的能力,让学生明白学习汉语文知识的最终目标,使学生达到能透彻地理解别人写的文章及自己写好文章。  相似文献   

14.
加快民族地区"城镇化"引领"三化"协调发展,对于维护民族团结、保持边疆稳定、促进社会和谐、建设生态文明,具有重大意义。当前我国民族地区亟须创新"城镇化"道路,实现"生态保护"和"经济增长"双赢。本文从研究民族地区城镇化的历史演进和量化评价出发,探讨人地矛盾日益突出的背景下,如何将"生态文明"贯穿民族地区城镇化建设全过程,走民族地区特色城镇化道路的重大战略问题,以期为民族地区特色城镇化建设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5.
陈裕 《考试周刊》2014,(71):22-23
文章结合新疆本校图书馆图书分类统计情况,对西部少数民族地区高校图书馆图书分类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西部少数民族地区高校图书馆应加强统计细分工作,紧密结合当地经济发展情况、建立西部少数民族地区高校图书馆联盟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生态文化是生态文明建设的灵魂,对生态文明建设起到理论指导和价值引领作用。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中加强民族地区传统生态文化教育,对提高民族地区生态德育实效性、推动民族地区生态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提升民族地区传统生态文化共识等都具有重要意义。不同国家不同地区的不同民族有着形态迥异的生态文化,深入挖掘蕴含于神话传说、农耕活动和栖居环境等方面以生态价值观念为准则的民族传统生态文化资源,以生态思维为导向,三项改革联动推进民族地区传统生态文化教育落地生根,五课联动优化理论教学内容建构,开展多维度实践体验活动推动民族地区传统生态文化入脑入心,多层次、多要素的联动机制共同促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加强民族地区传统生态文化教育。  相似文献   

17.
近代西方文明与东方文明的交往是以西方宗教文化为前趋的,在少数民族地区依然如此。本文详细梳理了基督教和天主教在铜仁地区的传播历史,以及少数民族接受基督教和天主教文化的历史背景。  相似文献   

18.
中国的世界自然遗产多分布在少数民族地区,遗产开发导致的民族文化生态破坏是当前自然遗产旅游面临的一个严重问题.本文以武陵源为例,从世界自然遗产旅游引发的民族区域社会效应和民族文化在旅游环境中的生态适应性改变双向角度切入,进一步探讨世界自然遗产旅游和民族文化生态的互动关系,对于维护自然遗产的自然、文化生态平衡和实现旅游可持续发展,都具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文章从教学思想、知识内容等方面讨论了少数民族地区初等数学与高等数学课堂教学的衔接问题,分析大学新生学习高等数学的困难原因,给教育管理部门、教师与学生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20.
段荣 《考试周刊》2011,(41):187-189
少数民族地区大学生肩负着少数民族地区社会和谐发展的历史重任。信息素养更是少数民族地区大学生所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文章针对少数民族地区大学生信息素养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提高少数民族地区大学生信息素养的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