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风景园林是适应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应用型专业,如何优化人才培养方案,紧密对接产业和行业需求以培养应用技术型人才是风景园林专业需要探讨的课题。随着园林式度假酒店在我国的不断发展,酒店对于风景园林专业人才的需求日益显著,高等院校应思考与研究如何培养契合酒店行业需求的风景园林专业人才,以创办具有特色的风景园林教育。  相似文献   

2.
校企合作是当下许多高校特别是高职高专院校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一个有效途径。就光电材料与器件专业来说,加强校企合作,一方面可以促进学校本专业应用技术型人才的培养,另一方面也可以促进企业的创新发展。本文在分析校企合作与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相互促进、相互扶持关系的基础上,指出当下校企合作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同时针对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法,以期促进校企合作关系的发展,加快我国应用技术型人才的培养。  相似文献   

3.
风景园林专业具有多学科综合的特点,学生必须要具有一定的科研素养才能够掌握相关的理论知识。因此,园林专业的学生必须要结合专业特点进行科研能力方面的训练,学校也必须要注重高校人才方面的培养。本文以风景园林专业为例进行相关分析,对北方高校人才培养以及教改提出几点合理的建议。  相似文献   

4.
人才培养方案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和提升教学质量的纲领性文件,是组织教学过程、安排教学任务、实施教学管理的重要依据。为了适应国家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对应用技术型人才的需求,构建与应用技术型本科高校发展相适应的高层次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体系,本文以应用技术型大学中建设通信工程特色专业项目为契机,以符合社会发展需要为目标导向,开展了培养方案中人才培养目标、课程体系以及实践教学的研究工作,并在此基础上,研究如何制订通信工程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  相似文献   

5.
随着我国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和地方普通高校转型发展进程的加快,高等教育的二元结构体系已基本确立,应用技术型本科人才培养也将进入快车道。其相应的学士学位制度也必然发生变化。无论是从国家对应用技术型本科人才的要求来看,还是从国内外的学位制度和学士专业学位本科人才培养经验来看,学士专业学位是地方高校转型发展与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6.
新形势下对技术型人才的重新审视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分析了当前技术空前发展及经济全球化两大社会发展趋势,在此次前提下对技术型人才培养进行重新审视,认为新形势下,技术型人才仍需独立存在,其重要性正不断提升,技术型人才的知能结构具有应变、综合和创新特征,技术型人才培养要求产学研结合必须进一步深化.  相似文献   

7.
实践教学基地是高校实践教学的重要场所,也是培养应用技术型人才的重要阵地。新建地方高校实践教学基地建设与管理弊端凸显,亟待解决。应从转变观念、深化改革,构建符合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的实践教学体系着手。结合三明学院车辆工程专业实践,阐述了校企合作的有效途径及显著成效,为培养应用技术型人才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8.
在道路桥梁工程项目的施工建设过程中,施工建设技术型人才对工程施工建设的安全质量有着重要的决定作用和意义.随着道路交通事业的不断发展,道路桥梁工程建设中对于技术专业人才的需求也不断的提升,进行工程技术专业人才的培养就是十分关键和必要了.本文主要结合高校对于道路桥梁工程技术专业人才的培养方法与模式,从道路桥梁工程技术专业人才培养中的关键以及专业技术人才培养的方法、模式等方面,进行分析论述,以满足道路桥梁工程的专业技术人才需求,推进道路交通事业的发展进步.  相似文献   

9.
文章以应用技术型高校水文与水资源工程专业为背景,基于OBE-CDIO教育理念,深入探讨了新时代应用型基层水利人才培养模式,对应用技术型高校水文与水资源工程专业进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以工程教育认证标准为基础,通过调整培养目标、细化毕业要求,重构课程体系,改革培养方案。通过对专业核心课程设立课程设计、实习、实验等手段,增加实践教学占比,提高学生对专业知识的实际应用能力及解决问题的能力,为新时代基层水利事业提供高质量人才。改革成果可以为应用技术型高校相关专业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大连理工大学城市学院风景园林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基于人才未来发展需求等因素,对人才培养目标、课程设置和教学改革的思考等方面进行了分析和构建,探索符合大连理工大学城市学院未来发展和社会要求的风景园林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11.
高校转型是地方经济社会转型发展的需要,也是高校实现供给侧改革的必经之路。目前,我国高校转型处于探索阶段,在人才培养模式、专业课程设置等方面仍需借鉴应用技术型大学的发展经验。美国、德国、新加坡这三个国家开展职业技术类教育较早,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从制度建设、专业设置、人才培养、校企合作、师资培养等方面进行分析,借鉴其发展经验,对于我国高校转型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建设应用技术型大学是现阶段促进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转型和高等教育结构调整的重大举措。随着经济的转型升级,产业结构调整,使社会职业岗位发生了很大变化,社会对应用技术型人才的需要已经凸显。高校同质化发展严重,人才培养结构和模式与市场需求严重脱节更为突出。毕业生就业难和企业需求的人才稀缺的问题越发明显。黑龙江外国语学院对日语专业提出了提高高等教育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能力和水平为学院的人才培养目标,改革日语教学模式,培养应用技术型的日语人才。  相似文献   

13.
随着科技发展和企业规模的扩大,需要更多的应用技术型人才,而高校的扩招,也迫切需要解决毕业生的就业之路,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能够使学校和企业优势互补、资源共享、互惠互利、共谋发展。本文是以上海应用技术学院光电科学与工程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为例,对校企合作培养人才的实践活动进行总结和分析,为LED相关专业的教育改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本文对国内外矿山冶金机械行业和高校机械工程专业现状进行分析,对矿山冶金特色机械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思考和研究,提出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模式和课程体系方案,为独立学院培养更适用型的人才探索出一条新路。  相似文献   

15.
职业院校一直为国家提供具有专业素养的技术型 人才,而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市场需求的不断增大,对 职业院校的技术型人才的要求也在不断地更新。职业院校的 人才培养模式在思想政治教育方面具有独到性,习近平总书记 对当前我国经济的现状进行综合的分析,针对现状提出供给侧 改革的重要发展目标。本文在这一理念的指导下,对当前职业 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现状进行了各方面的探析,力求思想政治 教育机制的创新和发展’有效提高职业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质 量和水平。  相似文献   

16.
在国家教育机制改革不断深入与人才培养力度不断加大的背景下,高校各专业教学迎来了前所未有的改革.其中,以培养技术型人才为目标的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教学,目前正致力于综合改革计划制定当中.通过综合改革,可以帮助高校创新人才培养策略,提高教学质量,对教育机制改革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本文对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教学现状,教学综合改革内容与促进综合改革的有效策略进行了分析探讨.  相似文献   

17.
在新工科建设成为高校工程教育发展战略的背景下,传统的工科材料—复合材料专业人才培养也需进行转型。从地方高校人才培养现状出发,对安徽理工大学复合材料专业人才培养进行探讨,建立研究型人才、技术型人才和创业型人才的多元化人才培养模式。在人才培养多元化为主导的前提下,注重学生的道德品质发展,摆脱简单的专业知识传授,鼓励和激发学生的个人潜能。在提高学生专业素质的同时,兼顾能力素质和道德素质,从而造就出社会需求的高素质多元化人才。  相似文献   

18.
当前我国的应用技术型高校,普遍还没有真正落实其应用技术型的目标定位,今后必将采取一系列的改进办法,包括加大"双师型"教师的引进和培养培训力度。应用技术型高校教师应积极参与制订或修订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方案,自觉与学校专业建设、课程体系建设等方面保持一致,尤应注重改革教学模式与教学方法,使之与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目标相适合。根据国际高等教育发展的新趋势,应用技术型高校教师应以模块化教学改革为抓手,突破学科定式,打造模块化课程,构建起教学模块,实施模块化教学。  相似文献   

19.
为了适应社会对应用技术型人才的渴求,国家引导一批普通高校向应用技术型高校转型。本文将针对该类型高校的大学英语教师面临的现实,从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目标、大学英语教师知识结构现状、大学英语内涵变化三个方面阐述了其优化自身现有知识结构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并从理论诉求方面论证了该类型高校大学英语教师优化知识结构需要理论的指导,说明了该研究的必要性,并为探索出应用技术型高校大学英语教师知识结构优化路径提供前提条件。  相似文献   

20.
廓清"应用技术型人才"的内涵是地方高校科学转型发展的关键。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的基本方向是发展本科乃至更高层次的职业教育,成为应用技术型人才的培养主体。"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代表一种新型的办学模式和人才培养方式,并非针对特定专业。地方本科高校在转型发展过程中,无论是理工农医学科还是人文经管学科,无论是实务应用课程还是基础理论课程,都应遵循"应用导向",让学生学会思考,能够运用理论解决实际问题。新建地方本科高校既不能跟随研究型大学亦步亦趋,同时也应避免将"应用"简单化,滑向就业技能培训中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