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城市轨道交通运营期碳排放算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交通结构是城市客运交通体系的核心问题.合理的城市客运交通结构能在最大限度满足居民出行需求的前提下,减少各类机动车辆的温室气体排放量,从而降低对城市乃至全球环境的影响.目前国内外有关城市轨道交通碳排放的研究才刚刚起步,特别是对于城市轨道交通碳排放的具体计算还没有可以应用的模型.但是在大量的研究中,这种对于城市轨道交通碳排放的量化计算更能客观、全面地反映城市轨道交通碳排放对于建设低碳城市的影响,在未来低碳城市的建设中,这个模型可以起到直观的评价作用.本文重点研究了城市轨道交通运行阶段的地铁车辆和地铁车站碳排放的计算,运用VB程序建立了简单的算量模型.  相似文献   

2.
城市地下轨道交通系统以其快捷高效的特点,为我国城市化的高速发展做出重大的贡献。目前我国城市轨道交通建设正迎来新的建设高峰期,但是就全国地铁机械化程度并不高,除部分区间采用盾构法施工外,地铁暗挖车站及隧道中仍有相当部分项目采用矿山法施工。目前城市地铁矿山法车站及隧道施工出渣多采用龙门吊配合抓斗方式完成竖井渣土提升方式,其作业过程中存在施工效率低、噪声大、安全隐患较大等缺陷,已不能满足建筑行业日益增长安全、质量、绿色文明标准化管理要求。因此探索新型竖井垂直出渣施工设备、技术是地下工程出渣更安全、绿色、高效的一个重要方向和必要要求。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得益于我国城市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的加速,城市轨道交通在规划、投资、设计、建设、运营、管理等各方面得到了大力的发展。轨道交通装备智能化水平不断提升的同时,传统的设备采购思路和策略已经无法满足未来城市轨道交通高质量发展的需求,需要在符合政府采购招标投标管理办法的基础上,通过对地铁智能化车辆工艺设备采购全流程深入分析研究,从城市轨道交通建设成本优化的实际需求和可持续发展角度探索更好的采购策略,以满足未来智能化城市轨道交通发展。  相似文献   

4.
本文将BIM技术和FEA分析技术相结合,通过城市轨道交通车站临近既有铁路的施工过程为实施案例,对地铁车站基坑开挖进行有限元分析,并引入BIM集成平台,实现了BIM管理平台数据格式转化与邻近既有铁路的深基坑施工安全风险评估模型的嵌入,最终建立起动态可视的施工安全风险控制系统.同时结合地铁工程设计及施工情况,综合运用BIM...  相似文献   

5.
我国历史性快速发展的地铁需要大量的地铁车站、地铁调度控制中心的地铁运营管理专门人才,以确保安全、准点、舒适、快捷的优质服务。地铁站务岗位特定职业技能、轨道交通行业通用能力和岗位迁移核心能力构成高职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专业综合职业能力。笔者基于地铁站务岗位真实工作任务,详细分析运营专业就业岗位特定职业技能、行业综合通用能力和岗位迁移核心能力,并对运营专业综合职业能力培养从课程体系开发和教育教学改革等方面进行了探究。  相似文献   

6.
<正>近年来,我国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快速发展,各大城市纷纷新增多条地铁线路。随着城市轨道交通建设的发展,对相关人才的需求也随之增多。由于城市轨道交通运输与管理专业属于实践性、技能性、操作性较强的专业,要求招收的毕业生具有从事城市轨道交通运输管理工作的应急处置理念、专业知识、操作技能与职业素养,从而对学校的教育教学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复杂的城市轨道交通网络系统中,  相似文献   

7.
以石家庄市城市轨道交通1号线一期工程西王站为例,运用SAP2000有限元结构分析程序进行结构设计与计算分析研究,通过对车站主体结构模拟计算分析,得出合理的结构受力体系,保证地铁车站的安全稳定性。  相似文献   

8.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和城市的快速发展,城市交通压力日益凸显,大力发展城市轨道交通已成为必然趋势。目前中国已成为世界上城市轨道交通建设里程最长、建设城市最多、建设速度最快的国家。大规模的地铁建设已经造成了各方面的资源紧张,建设周期越来越短,建设、勘察设计、施工、监管等都面临巨大压力。2007年10月,北京市科委和各研究单位投入专门经费立项,  相似文献   

9.
作为快速、便捷、清洁和高效的地铁,在城市交通体系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因为,地铁交通将不单是城市发展的需要,也是未来地下资源开发的必然,更是经济发展的综合体现.目前,美国、日本、法国、德国、俄罗斯等国已经建立了较为完善的城市轨道交通体系.我国《交通运输"十二五"发展规划》的发布实施,则证明了中国实施公共交通优先发展战略,推进轨道交通建设势在必行.其中,2012年2月,首条穿越长江的地铁——武汉地铁2号线的全线贯通,表明我国城市交通迎来地铁时代.  相似文献   

10.
城市轨道交通以其安全、准时、快速的优点,在拓宽城市空间、打造城市快速立体交通网络和改善城市交通环境方面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然而地铁车站发生阴、渗、漏水的现象也比较普遍,渗漏水的问题不但严重影响了地下车站的正常使用,而且影响到结构的耐久性,甚至造成严重后果。在工程实践过程中,总结了地铁车站结构丙凝注浆补强堵漏施工技术,在苏州轨道交通2号线延伸线独墅湖南站、月亮湾站应用成功。其浆液灌注性好、易准确控制聚合时间、稳定性好、不易侵蚀、抗挤力高,抗渗性好,较好的解决了地铁车站结构渗漏水封堵效果不理想的技术难题。  相似文献   

11.
为了跟上城市轨道交通行业迅猛发展的脚步,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专业实训课程的内涵建设应与之齐头并进,以培养适应企业发展、具有一定理论知识和较强实践能力的技术型专业人才。从城市轨道交通车站设备运用实训课程目标和实训课程方案入手,开展实训课程的内涵建设研究。  相似文献   

12.
装配式结构与现浇法相比具备符合绿色施工的节能环保、促进建筑工业化发展的诸多优势,也是我国建筑结构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试以国内首个装配式地铁车站——长春市地铁2号线袁家店站施工为例,探讨装配式地铁车站拼装工艺,以对类似工程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3.
为研究地铁车站建设对邻近道路的影响,采用数字化路面数据采集车(DHDV),对地铁1号线车站上方路面病害进行扫描,根据图形尺寸比例关系计算了站内与站外的路面高差、裂缝长度以及路面行驶质量指标,并利用电子地图技术对路面病害站内外分布情况进行统计,分析了路面病害与地铁车站的关联性。研究结果表明:地铁车站建设加剧了附近道路的路基沉陷和裂缝产生,道路维养措施应作相应调整;用DHDV和电子地图相结合的方法调查道路病害几何特征值及其分布,工作效率和计算精度高,可为道路维养决策和路面病害机理研究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4.
以南京地铁南北线建设为背景,选用100年超越概率10%时的南京人工地震波作为基岩输入地震动,用有限元软件ABAQUS对地处长江河漫滩软弱地基上的南京地铁车站进行有限元数值模拟。得出南京地铁车站结构在地震动作用下的动内力(动轴力、动剪力、动弯矩)包络图;并给出修建地铁车站对周围场地峰值加速度的影响规律,对进一步研究软弱地基地铁车站抗震性能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5.
1 工程概况 1.1 工程概况 南京地铁二号线元通站为南京地铁一号线与二号线的换乘车站(一号线在上,二号线在下),车站设计里程为K4+391.299~K4+610.581.  相似文献   

16.
城市发展的速度间接加速了城市轨道交通的建设,特别是作为城市主要交通方式之一的地铁.隐伏断层的分布情况对于地铁的建设和后期的施工存在重大的安全隐患.本研究区域位于徐州市郊境内,结合当地地质构造条件并提高探测结果准确性,采用地震映像和钻探地质相结合的方法来探测研究区内断裂带的分布情况.钻探资料为地震映像时深转换提供参数,并验证勘探结果的有效性,可进一步定位断层的确切位置.研究结果表明:地震映像法对浅层断层位置的确定与钻孔联合地质剖面吻合较好,浅层地震时间剖面上的反射波对应于钻孔联合剖面图上粉砂层的顶界,地震时间剖面上的反射波组分层与钻孔联合地质剖面上的地质分层存在较好的对应关系,本研究对城市轨道交通、铁路和公路等的设计与安全施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随着我国城市建设的快速发展,同市民日常生活、工作、出行密切相关的城市轨道交通,也迎来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投资和建设热潮。越来越多的城市争先恐后地进入“地铁时代”,一个新兴的地铁产业正在形成,地铁产业专业人才的需求剧增。而与巨大的需求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可怜的供给,据业内人士介绍,仅上海,未来几年的地铁从业人员需求就达万人以上。  相似文献   

18.
轨道交通站点地区的开发建设极大地推动了城市空间的发展,而城市空间的外拓也为轨道交通自身的发展提供了条件.通过理论分析并结合天津地铁1号线实际项目,提出具有指导意义的站点地区规划优化策略,为后续城市轨道交通站点地区的规划建设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9.
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开发是从岗位工作任务出发,对课程进行设计的一种新型教学理念。通过介绍工作过程系统化和学习领域,结合城市轨道交通车站票务员典型工作任务,探讨了城市轨道交通票务管理课程以项目车站早/晚高峰人潮管理驱动教学的课程开发。并与传统教学模式对比,分析了学习领域课程开发在教学实践中优势和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在社会发展背景下,对于工程建筑的需求也有所提升,其中包括明挖地铁车站主体结构工程,该工程在建设过程中应注重渗漏水处理,保障工程质量。本文对明挖地铁车站主体结构工程进行介绍,并分析出现渗漏问题的缘由,进而对工程渗漏水处理施工技术进行探究,最后分析堵漏材料的科学选择。以供相关人士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