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本文通过运用OrCAD/PSpice 9 2软件对范得波振荡电路的状态轨迹进行仿真的过程 ,阐述了把模拟仿真技术运用到电路实验教学中的优越性 ,并提出了测试与模拟仿真相结合的实验教学方法 ,为电路实验教学改革提供了一条切实可行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2.
从电子学教学的现状出发,阐明软件 OrCAD/PSpice 对电子学教学的改进。介绍该软件的特点,并结合图例从教师授课和学生学习以及电子学实践环节等三个方面分析该软件的应用。  相似文献   

3.
以晶体管单管放大电路为例,阐述了运用OrCAD PSpice在电子电路中的仿真方法和具体步骤,并给出了电路性能分析的仿真结果,其结果与理论分析完全一致,为电子电路的设计提供了更可靠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采用OrCAD/Pspice仿真软件对ZCT-PWM Boost变换器进行仿真分析。通过对电路的理论分析,使电路的开关管均工作在零电流条件下,同时对电路进行仿真分析,为确定元件参数提供了科学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针对无损均匀线理论教学及传统实验存在的问题,提出运用OrCAD/PSpice 15.7进行无损均匀线仿真实验研究的实验教学方法。正确设置PSpice中无损均匀线的模型参数值,可分析无损均匀线的时域特性、频域特性,并对正弦交流工作下沿线各点的电压和电流值进行仿真。  相似文献   

6.
直流电阻电路是最简单的一类电路,也是非常重要的一类电路,深刻理解并熟练掌握这一部分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分析方法,将为进一步学习电路理论和后续课程打下牢固的基础。本人积几年辅导经验,对《电路分析》第一部分内容进行规纳总结,写成此辅导材料,希望能对九○级学员学习《电路分析》课程有所帮助.我们可以将整个电路分析课程的核心内容概括为“一个方向,两类约束,三个概念”.“一个方向”就是指参考方向;“两类约束”是指元件约束(元件的伏安关系)与结构约束(基尔霍夫电压定律和基尔霍夫电流定律);“三个概念”是指等效、化简和变换这三个概念.这种概括的原因是:第一,“一个方向,两类约束,三个概念”贯穿于全部电路分析课程的始终,每个章节,每一部分都  相似文献   

7.
介绍了PSpice(popular simulation program with integrated circuit emphasis)软件的电路仿真功能及其在电路原理、模拟电路和数字电路等课程教学及实验中的应用.结合教学中的具体实例,论证在大学工科电类专业教学中引入PSpice电路仿真软件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实践表明,通过将该软件引入教学过程后,极大地促进了学生对专业课程的学习兴趣,丰富了教学内容,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8.
Saber仿真技术在电力电子教学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Saber仿真技术应用于电力电子技术课程的教学中,通过同步整流反激变换器实例,介绍了利用Saber软件建模、进行参数设计及仿真分析的过程。仿真实验得到的触发脉冲、输出电流和输出电压结果与同步整流管驱动电路的原理分析一致。应用Saber软件可使电力电子技术的原理与概念形象化,将原理性内容更直观的展示出来,学生对其理解程度也会更加深入。  相似文献   

9.
第一章.电路的基本分析方法1.正确了解电路的基本组成和作用。掌握电压源和电流源的特征,电路各物理量规定的实际方向和假定正方向的意义,电路三种基本状态。正确理解按额定值使用电气设备的意义。明确电位的概念。2.熟练掌握克希荷夫定律,对一般不太复杂的网络即复杂程度不超过含三个网孔、四个节点的网络,能应用支路电流法正确运算。熟记两个电阻串联或并联的分压和分流公式。3.能正确运用迭加原理、电源等效变换及代文宁定理化简或计算一般线性电路。4,明确电路中功率正负的概念,会分析计算含电压源电路的功率。  相似文献   

10.
针对高等学校电子电路课程的特点和实际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应用PSpice电子电路仿真软件辅助课堂教学的方法。以4选1多路选择器数字电路为例,利用PSpice仿真软件实现了电路功能仿真分析的全过程。实践证明,该方法不仅能够形象直观地以图形化方式显示分析结果,加深学生对电路功能的理解,而且还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达到提高教学效果的目的。  相似文献   

11.
第一章.电路的基本分析方法1.正确了解电路的基本组成和作用。掌握电压源和电流源的特征,电路各物理量规定的实际方向和假定正方向的意义,电路三种基本状态。正确理解按额定值使用电气设备的意义。明确电位的概念。2.熟悉掌握克希荷夫定律,对一般不太复杂的网络即复杂程度不超过含三个网孔、四个节点的网络,能应用支路电流法正确运算。熟记两个电阻串联或并联的分压和分流公式。3.能正确运用迭加原理、电源等效变换及戴文宁定理化简或计算一般线性电路。4.明确电路中功率正负的概念,会分析含源电路的功率。  相似文献   

12.
电路是高职电类专业必修的一门专业基础课,对该课程的掌握和理解直接影响到学生对实际电路的解析能力。因此,教师如何教好和学生如何学好电路课程值得探讨和研究。概念的讲解应通俗易懂电路课程中的许多基本概念,可以说每一项都会出现若干个概念,如电流、电压、电动势、磁通、磁动势、相位等等,这些概念又只有从微观角度讲解才能理解其实际的物理意义,教师难讲,学生难懂。对于工科学生来说,实际上主要矛盾是对概念的应用而不是其物理意义。如果把这些抽象的概念通俗化,如电流就如水流、电流大小就如水流量大小、电流的方向就如水流方向,在此…  相似文献   

13.
《实验技术与管理》2015,(6):114-116
根据集成温度传感器的原理,利用晶体三极管发射结作为敏感元件,设计出集成温度传感器电路。根据电路中的器件及其连接关系,得到了该电路的网表文件。基于SPICE软件的仿真实验结果表明,该传感器的电压和电流的温度灵敏度分别为3.15mV/℃、0.61μA/℃,且线性度较好。  相似文献   

14.
《计算机电路基础 (1 )》是“计算机应用”专业一门必修的技术基础课。本课程课内学时 72 ,学分 4。为了便于同学们作好期末复习 ,本文按章节在对教学内容和复习要求作出小结的基础上 ,给出复习练习题供同学们复习参考。第一部分 教学内容和复习要求第一章 电路分析的基础知识(一 )教学内容本章主要内容有 :电路的组成 ,电路分析的概念 ,电路中的基本物理量及参考方向 :直流电压、电流及功率 ,电路中的基本元件 :电阻、电容及电感 ,独立电源 ,基尔霍夫两个定律 ,电路等效的概念以及简单直流电阻电路的分析方法等。(二 )教学要求掌握电流、…  相似文献   

15.
在电力电子技术课程教学中引入仿真环节,能够有效提高教学质量。相对于变流电路的原理性知识而言,电力电子技术课程教学的重点更应倾向于对功率元件门极特性的分析和门极驱动电路的使用方面。该文通过实例,着重研究Saber软件在功率元件驱动控制教学中的应用,包括软件建模、参数设计以及仿真分析的过程。应用Saber软件可使原理与概念形象化,加深学生对电力电子技术的理解,有效提高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6.
该文结合两级负反馈放大器电路实例,阐述了电路仿真软件Orcad PSpice9.2在电子电路中的仿真方法和具体步骤,并给出了电路性能分析的仿真结果,其结果与理论分析完全一致,为电子电路的设计提供了更可靠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7.
介绍MultiSim仿真软件在电路原理实验教学中的应用,通过引入Multisim仿真和虚拟仪器,将电路原理课程教学分为理论教学、计算机仿真和实验3个环节,设计了电路定理验证、动态电路暂态和稳态响应、一阶电路和二阶电路、三相电路等仿真实验项目。实践证明,计算机仿真实验能够使电路理论和实验联系更加紧密,有利于提高学生实验的自主性,从而提高电路原理课程的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8.
基于高频电子线路实验教学的特点,结合应用实例说明将电路分析软件PSpice应用到实验教学中的必要性与可行性。列举了高频小信号放大器、高频谐振功率放大器、正弦波振荡器、调制电路及无线电接收机的典型仿真实验电路及仿真结果。实践表明,将PSpice引入实验教学,加强了学生对高频电子线路理论的理解,促进了学生运用先进设计方法进行电子线路设计的学习,提高了实验教学的效果。  相似文献   

19.
沈雅芬 《当代电大》2001,(11):46-46,71
1 电路分析的基础知识1.1 教学内容 本章主要内容有:电路的组成,电路分析的概念,电路中的基本物理量及参考方向(直流电压、电流及功率),电路中的基本元件(电阻、电容及电感),独立电源,基尔霍夫两个定律,电路等效的概念以及简单直流电阻电路的分析方法等。1.2 教学要求 (1)掌握电流、电压、关联参考方向、功率的概念。 (2)掌握公式 U=R×I(或 U=-R×I)和P=U2/R及P=I2×R。 (3)掌握电容C及电感L的伏安关系式。 (4)掌握独立电压源及独立电流源的伏安关系式。 (5)掌握KCL、KVL的列写方法。 (6)掌握用等效的方法、用串并联及分压分流公式计算简单直流电阻电路的方法。 (7)熟悉直流电路中电容C及电感L的作用,电容上的电压及电感上的电流一般不能突变的概念。 (8)熟悉电路结构、支路、节点的概念。 (9)了解受控源四种形式。  相似文献   

20.
电路中基本物理量的方向问题的正确把握,是能否正确分析电路和建立电路方程的关键,这往往也是初学电路者容易困惑的地方。本文重点介绍了电流和电压这两个最基本物理量的方向问题,并对其实际应用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