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当前,两台合并,频道整合是电视界最热门的话题。我国电视业已从“四级办电视”发展到现在的有线、无线合并,频道资源从量的扩张逐步向专业化发展的质的转变。  相似文献   

2.
边境 《记者摇篮》2004,(9):48-48,50
近两年来,财经频道、影视频道、体育频道、生活时尚频道、旅游频道等等专业频道开始在荧屏上一展风姿,频道专业化成为我国电视业发展的一道亮丽风景。之所以出现这样的现象.主要在于随着我国市场经济改革的深入.我国电视市场更加成熟与明确.已经从宽泛市场向细分市场转变,这就要求电视业从生产为中心向消费为中心转变,尽  相似文献   

3.
当前,有线电视台与无线电视台合并、频道整合是电视管理操作层最热门的话题。我国电视业的发展从“四级办电视”到现在的网台分离、两台合并,频道资源从量的扩张逐步走向分众化、专业化发展的质的转变,其目的都在于对电视媒介组织现有的频道资源、节目资源、人才资源、广告资源、设备资源、受众资源以及无形资  相似文献   

4.
盛蓉 《青年记者》2005,(6):23-24
民生新闻在我国电视业的繁荣并非偶然,这是由电视业的发展状况及竞争格局所决定的。新闻资源的市场一体化带来的实质影响是:在硬新闻领域的资源抢夺已成为强者之争。在不具备充分的实力和中央台、省级台相抗衡的情况下,不少地方电视台只能将工夫花在“硬新闻”之外,以地方性、趣味性包装新闻,努力培植受众对媒介的亲和力及消费热情。取材软性,播报方式软化,  相似文献   

5.
中国电视业正经历着三个断裂性的转型:从模拟到数字从免费到付尧从事业性质到企业性质。其中,关键在于从免费到付费的革命,这一转变作为整体结构的主要矛盾上升为最值得我们关注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中国电视业正经历着三个断裂性的转型:从模拟到数字;从免费到付费;从事业性质到企业性质。其中,关键在于从免费到付费的革命,这一转变作为整体结构的主要矛盾上升为最值得我们关注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我国广播电视业的新一轮调整被称为广电业的第二次改革。在新的发展阶段,集团化成为从管理者、业界人士到学者都普遍认同的策略与方向。近来,政府有关管理部门也陆续出台了一系列相应的政策和管理措施,为媒体面对世界性竞争、规划集团化发展的新格局提供了保障。 在我国广播电视业集团化运作的背后,除了机构调整、资源重组等时髦词汇,还有各种变量在以几何速度发生着变化,而每一种变量的变化都会影响到实现最终结果的时间与效率。  相似文献   

8.
文化保护与市场化进程中的法国广电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贾玉敏 《当代传播》2001,(4):46-47,48
在竞争激烈、日新月异的世界传媒市场上,法国广播电视业历来居于前列,是世界上广播电视业起步早且发达的国家。但是,与美国、英国、日本等传媒强国大相径庭的是,很长一段时间以来,法国广播电视业受到的是集权主义理念指导下的政府干预和国家控制,而非私有化政策下的自由竞争。综观法国广播电视业的发展历程,无论是政府严密控制的集权主义时期,还是分散经营的有限度竞争时期以及大规模的私有化阶段,法国历届政府均十分注重对法国本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即使是在法国广播电视业垄断趋势日益明显的情况下,法国仍在有效地实行着文化保护主义。  相似文献   

9.
我国电视业从诞生之日起,就一直在“竞争”与“联合”这两个影子的伴随下发展。回顾我国电视业走过的42年历程不难看出,在计划经济体制影响下,我国电视业曾联合重于竞争。这种态势大约持续了近30年之久。进入80年代后期,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得到确立,电视业长达30年的联合重于竞争的局面也随之被打破。特别是到了90年代中期,30个省级电视台纷纷开办了卫星频道,实现了省级台上星播出,这意味着中国电视发展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它给中国十亿电视观众带来了巨大的惊喜与福音;同时给中国电视业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让…  相似文献   

10.
论电视频道的组合竞争策略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当前,两台合并,频道整合是电视管理操作层最热门的话题。我国电视业的发展从“四级办电视”到现在的有线,无线合并,频道资源从量的扩张逐步向专业化发展的质的转变,两台合并为改变电视频道在同一区域内的无序竞争,重复设置的状况带来了契机,也带来了一个电视台拥有多个频道的现状,如何对各频道进行合理区隔,变竞争关系为互补协作关系显得尤为重要,对电视频道资源的最优化配置,资源最大化利用和优势资源共享提出了现实课题。本文从频道群操作层面出发,探讨在有线,无线合并的背景下电视台频道群组合竞争的策略和方法。  相似文献   

11.
随着经济建设的进步 ,中国电视业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特别是全国省级电视台的节目上星播出 ,使覆盖面更加扩大。这就如同经济的走出短缺一样 ,中国电视业无可置疑地由卖方市场转向了买方市场 ,中国电视业必然地进入了新的转型期。单一宣传型向宣传经营型转变计划经济时代的电视媒体是事业单位 ,不必也不敢从事经济经营活动。改革开放以来 ,特别是1992年 ,电视媒体的事业单位性质 ,企业化经营方向得以明确。这一年党的十四大确立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同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加快发展第三产业的…  相似文献   

12.
我国的城市电视业绝大多数诞生于1984年前后,由此从原先只有中央、省二级办电视的模式演变到中央、省、市、县四级办电视的格局。改革开放大大加快了我国电视普及发展的步伐。由于我国城市电视业绝大多数诞生在计划经济时代的后期,  相似文献   

13.
中国加入WTO已成定局,在这样的背景下,中国电视业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广告收入必将增加,信息资源与受众资源更加丰富,物质资源消耗将会降低,经营成本可望下降、但就长远看必然面对巨大的竞争压力:国内媒介间竞争空前激烈,国外媒介巨头虎视眈眈,多种经营将经受严峻考验,电视节目经营压力增大。因而短期内机遇大于挑战,但长远看,挑战大于机遇;中国电视业怎样才能把握机遇、迎接挑战?这是业界同仁共同关注的问题,也能引起广泛的探讨与争鸣。  相似文献   

14.
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电视业既面临机遇也面临挑战,它要服务、服从于发展市场经济、对外开放这个大局,适应新形势的新要求。这就需要我们认真加以研究,提高工作的预见性,并制定出切实可行的相应对策,推动电视业健康发展。我国电视业发展所面临的挑战一、加入WTO对电视业的影响。WTO的统计信息系统中与电视业有关的种类包括:国际视听服务;广告项目服务;国际电信服务;国际信息处理和传递;电脑及资料服务;教育、文化艺术和国际交流服务等。加入世贸组织后,国外电视产品将会更多地进入中国,通过资金投入或其它方式在中国制…  相似文献   

15.
数字化电视所具有的视频点播、数字录存、节目编程、过滤广告等功能使电视广告的强制性消失。数字化时代频道资源的增多使广告资源分散,广告商对广告的投入控制更谨慎。同时,电视业自制节目在数字化频道资源丰富的条件下有巨大的盈利空间,因此电视业多元化赢利模式是数字化条件下的必然趋势。  相似文献   

16.
90年代国际电视业的发展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世纪匆匆过去了,人类跨进了新世纪的门槛。上个世纪,科学技术人员对人类文明做出了许多重大贡献,其中之一就是发明了电视。90年代是国际电视业蓬勃发展的年代,是国际电视业急遽变化的年代。在新世纪之初,回顾刚刚过去的10年国际电视业的发展变化,我们可以从中得到很多有益的启示。“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借鉴国际电视业在发展变化中积累下来的经验教训,我们可以少走弯路,更科学、更精确地规划我国电视业在新世纪里的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17.
<正> 有条件接收是电视业向高层发展的必经之路 处于世纪之交的我国广播电视网络(天上,地面,有线)正面对着数字化、网络化、综合信息交互化的机遇和挑战,正处于从模拟转向数字、单向广播朝双向互动转变,基本业务向扩展、增值服务拓展的阶段。数字化可大容量高速传输信息;网络化可达到信息资源全民共享;信息化可开展增值、扩展、个性化服务,其中有条件接收(Conditional Access-CA)则是达到这个目标的技术基础,也是我国广播电视业向高层次发展的一条必经之路。 如果说在过去还可以靠基本收视费、广告费来支撑广电事业的发展,那么如今正如张海涛副总局长在  相似文献   

18.
<正>电视是目前影响力较强的传播手段,但受众需求的转变,新兴传播技术的发展以及国外传媒集团的挑战,却使我国的电视业面临着严峻的处境,同时也促使我国电视业进行改革以求生存和发展。电视进步的一个重要表现就是电视节目的改革和发展,而新闻节目更是重中之重,它所拥有的收视率是衡量一个电视台成功及存在的首要标准。  相似文献   

19.
目前电视业的主题是竞争,从落地竞争、节目竞争、频道竞争再到资源竞争,各家电视台的竞争逐级升温.  相似文献   

20.
王永连 《视听界》2001,(2):10-12
电视频道专业化是当前电视理论与电视实践中的最热点的问题之一,所谓频道专业化是指电视频道按一定的划分标准(如内容,受众等)进行重新定位与划分,实现频道播出内容的单纯化,收视对象的集中化,频道特色的明朗化,大量专业频道的出现,将是我国电视媒体竞争新形势下的必然产物,是受众严重分化的必然要求,它必将带来电视业的资产重组和资源的重新配置,带来我国电视业改革与发展的新,在频道专业化改造的趋势下,目前,专业频道虽未大量出现,但一些相关问题确实有探讨之必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