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作文从全命题、半命题、给材料(漫画)发展到话题作文。在立意、选材、文体等方面逐渐开放,写作范围越来越宽,为学生充分发挥写作才能提供的天地越来越广。写好话题作文应注意以下几点:一、认真审题,锁定范围话题作文是一种开放性的作文命题,定了一个写作范围,大大降低了审题的难度,但学生不能认为,话题作文审不审题无所谓。其实,话题作文同样可能出现偏题、跑题现象,要想紧扣题目,要认真审题,正确把握“提示语”,理解话题,打开思路。如:以“绿”为话题写一篇作文,提示语是“:‘绿’是广受人们青睐的色彩,‘绿’被人们赋予众多含义,‘绿’还…  相似文献   

2.
长期以来,高考作文的模式主要有三种:话题作文、材料作文和命题作文。一、话题作文。只要题干中有“请以‘XXX’为话题”一语,你立即便可认定:这是话题作文。话题作文的“材料”,只是命题者的一种“启发”和“提示”,仅供参考。它的核心是“话题”,话题是明确的、法定的指令,大家  相似文献   

3.
在话题作文的训练中,学生可以根据话题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从不同的角度选择不同的写作内容,充分发挥学生的自由思维能力,使学生在写作时都能做到有话可说,有内容可写。但是,学生在写作中往往会步入以下几个误区:一、把话题当成作文题目话题作文往往是通过一段提示语提炼出一个中心词,即作文的话题。如:有一句著名的格言:“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善于“打破沙锅问到底”的人,就能有所发现、发明、创造。请以“问号”为话题,写一篇文章(《语文教学与研究》)。提炼出的话题是“问号”。很多同学读了该提示语后,竟不假思索地把作文题…  相似文献   

4.
盐城市2001年中考语文卷出了一道体裁不限的话题作文。话题的范围是“考题”,同时设计了这样一段提示语:“走进  相似文献   

5.
一、话题作文特点要写好话题作文,必须首先研究话题作文的特点。话题作文题一般由“话题材料”、“提示语”和“注意点”三部分组成。“话题作文”的命题,只是为考生提供了一个既开放又有约束力的“话题”。人们称之为“三自”:立意自定,题目自拟,文体自选。考生可以自由选择、自由发挥,写法更是灵活多样;其命题目的,主要是激发考生的创造性和想像力。“话题作文”提供的“材料”,不像以往“材料作文”那样,是立意的出发点和归宿点;它只是命题者所做的“作前指导”,是引发考生思考的一个“由头”,是启发考生打开思  相似文献   

6.
..........……关键词一:切题.阅卷老师:文章一离庵,一般打20(60分作文)、28分(70分作文)以下。就话题作文而言,要一审材料,二审提示,三审话题。如下题:你现在正参加高考考试,圈烧寿这场考试肯定发生过许多故事;你的背后一定有许多目光在注视看你考试;你对这次考试一定会有许多感触、感概……请以“考试”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丈章.如果没有这段提示语,我们就可以尽情抒写:考场内外的虚虚实实的考试,古人今人上帝山水的”考试”。但此“提示语”明确对“考试”的外延作了限定,只能写“这次高考考试’,只能写“自己的经历体验…  相似文献   

7.
有幸拜读了徐江教授的《躁动于“话题作文”的运作里》(《语文学习》2005年第5期)很受启发,尤其感触于其思想的新锐和大胆剖露作文教学现状的精神。徐教授就话题与话料展开了深入的探讨,认为“‘话料’与‘话题’之间有一种紧密联系,特别是概念之中的那个‘引’字所具有的规定性”,“它的必要性在于引出中心‘话题’,是源头”,“‘话料’的背景的内  相似文献   

8.
为推进素质教育,近年来中考中,话题作文已取代其他几种作文命题.占据了主导地位,话题作文在如此短的时间内飙升为“绩优股”,被众多“股民”看好,究其原因是因为话题作文以他的开放性赢得了命题者的青睐。只要与“话题”有关。写作材料、观点感情、文章体裁、语言风格都由考生根据自己的实际自由选择,这无疑是给考场作文“减压”“松绑”。  相似文献   

9.
春语·秋思     
编者推荐:此文还须锦上添花:1将第二自然段修改为“‘春’尊重‘秋’”;第四自然段修改为“‘秋’也尊重‘春’”,并对其他自然段中涉及到“崇拜”“尊重”的文句作相应修改——回答“春天的浪漫和秋天的成熟”的辩证统一关系。2这是关系类话题作文,作文在解读其“关系”时,最好进一步指明其“辩证统一”的具体方面。3标题要改得实在一点,不重复话题的文字,不出现表“虚意”的词语。  相似文献   

10.
正一、审提示语话题中的提示语往往是命题者精心构思而成的,它可以激发我们的写作灵感,使人们更好地、更快地切题,确定写作角度。提示语是话题作文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所给话题是一种提示,是一种阐述,往往从阅读提示语中就可以获得写作方向,甚至写作灵感,所以,我们要认真研究提示语,要吃透它的内容和要求,决不能轻易放过。如某年浙江宁波市中考话题作文"用美好的心灵看世界"的提示语:"打开心灵的窗户,呈现在眼前的是一个纷繁的世界。用美好的心灵看世  相似文献   

11.
“新概念”作文大赛自1998年开办以来,一直是在校中学生文学爱好者驻足的芳草地,也曾一度独占了中学生作文竞赛的文坛。然而,最近一个“首届全国‘拔芽’作文大赛”公然提出与之抗衡,引起了人们的关注,在网络上一时炒得沸沸扬扬,波及了全国的众多中学校园,甚至连许多大学生和社会青年也加入了其中。可谁曾料到:“首届全国‘拔芽’作文大赛”操办者竟是一位年仅16岁的初三女孩。  相似文献   

12.
话题作文,是用一段提示语启发思考.激发想象,限制范围的一种命题形式。由近几年的中考作文命题,我们不难看出话题作文的几点特征:话题作文提供的话题一般是考生所熟悉的或应该知道的。对这一话题,考生应该感到有话可说;话题作文中的提示语并不是要求写作者据此抽象地提炼出一个深  相似文献   

13.
冯萍 《教育文汇》2004,(11):37-37
“从来没有想到当了10多年学生的我,竟然也当起了‘老师’。在‘学生’(同学)的作文本上‘朱批’起来,太有意思了,这一年,我不仅批阅了十几篇作文,更重要的是认认真真地‘精读’了十几篇文章.学到了十几位学生作文的长处……”这是一位学生以“互批”“互评”作文为话题写的作文中的一个片断。  相似文献   

14.
(一)以“话题”代文章的标题“话题作文”要求“自拟标题”,拟定标题,明确限定写作的内容与方向;拟定标题,往往可以展现作者是否有一定的创造性。一些考生往往不假思索地抄录“话题”,以此代替文章的标题。如“答案是丰富多彩的”“诚信””。另一种情况是题目太泛,如“谈‘诚信’”“谈谈‘诚信’”“浅谈‘诚信’”“也谈‘诚信’”……。必须明确:话题≠文题下面列举的标题才是有个性、有创造性的:(对“什么是幸福”的答案丰富多彩,连上帝也难以评说)“一花一世界”“丰富的过去,多彩的未来”“包袱?拐杖?”(观点:“诚信”固然会如同包袱…  相似文献   

15.
《语文课程标准》在“关于写作”的说明中指出,“为学生的自主写作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减少对学生写作的束缚,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提倡学生自主拟题,少写命题作文”。这就指明了作文开放式命题的大方向。近几中考作文中出现不少学生话题作文扣题不紧,甚至对作文提示性语句和限制性的词语漠不关心等现象。由此,本人就话题作文如何扣题谈三点看法:一、细心研读提示语话题作文往往先出示一段阅读材料,然后给出话题,话题后面一般紧跟着提示性的语句,最后是作文要求。学生往往忽视对材料、提示语、作文要求中考攻略的认真分析而只看…  相似文献   

16.
话题作文命题形式一般由“话题材料”、“话题”、“提示语”、“要求”四部分构成。学生往往只注重了“话题”和“要求” ,却忽视了“提示语” ,尤其对“话题材料”漠不关心 ,甚至于对“话题材料”不屑一顾。理由是只要是围绕“话题”写作就行 ,所写文章与“话题材料”可以毫不相干。事实果真如此吗 ?当然 ,话题作文给学生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写作自由 ,能最大限度地解放学生思想。但也并非学生想像中的“自由”。话题作文命题形式正在逐步完善 ,“作文题结合阅读题”已成为中考作文命题的一个亮点。当我们细心去研究“话题材料”时 ,就会发现…  相似文献   

17.
“引子”者,导出话题的引信也。1998年至2001年的高考作文题,都是话题作文,都设计了题引。认真阅读题引,不仅是审题的必要程序,保证有的放矢,立意不偏,而且可以借为我用,巧妙构思,写出别具一格的佳作来。以下将结合具体的作文题,来说明话题作文中“引子”的作用。一、引子圈出了话题展开的范围。1999年总的写作提示语是:“请以‘假如记忆可以移植’为作文内容的范围,写一篇文章。”某省阅卷点发现,某个考场的30份试卷中竟有12人写的是动物之间(如苍蝇和蚊子、猫和鼠)的记忆移植。看来,这些考生没有认真阅读“引子”。题引中…  相似文献   

18.
周少英 《教师》2010,(14):67-68
话题作文指的是用一段提示语指明写作范围,启发思考,激活想象,让习作者在同一个谈话中心下,陈述各自从不同角度、不同立场产生的观点,或联想到的经历、体验,是一种不限文体的作文形式。话题作文自出现以来,从“什么是话题作文”“话题作文如何命题”到“话题作文怎样教学”各环节一直伴随诸多误解,亟待澄清以消除认识上的混乱。  相似文献   

19.
有些学生错误地认为话题作文提示语作用不大,不必细读,其实提示语是作文试题的重要组成部分,包含着许多与话题有关的信息,决不能轻易放过,要认真研读,吃透它的内容和要求。学生运用提示语时主要存在下面几个问题:问题一:不认真阅读提示语,选材范围毫无限制例一:以“考试”为话题。提示:你现在正在参加初中升学考试,围绕着这场考试肯定发生过许多故事;你的背后一定有很多双目光在注视着你考试;你对这次考试一定会有很多的感触、感慨……请你尽快地抒写吧!没有这段提示语,我们真的可以尽情抒写——考场内外的种种考试,无论是自己经历的,还是他…  相似文献   

20.
话题作文的审题决定着立意,也就是说文章的立意取决于审题。审题不清,那么立意就不准;立意不准,就会出现偏题、跑题现象。“棋失一着,全盘皆输”就是这个道理。高考作文评卷发现,部分考生因审题不清而造成立意偏差的作文得分至少减少8分。因此,审题与立意万万不可疏忽。审题,就是对话题材料、提示语以及话题的审读、理解、分析与联想。有些话题材料对立意与写作起着导向作用,不能不审;提示语则提示与引发人们展开想像与联想的翅膀;而话题则是规定了写作的中心与范围,更应该审读。有一则话题材料:八哥被人捉来调教之后,便会模仿别人的声音,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