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作为在中国流传了2500多年的儒学,以“为万世开太平”为使命,天人合一追求天人和谐,三纲六纪追求人际和谐,修身养性追求身心和谐。中国的先秦诸子也都在各自的著述中设想了和谐的社会。而在东方传统宗教基础上产生的巴哈伊教,也以“人类一家,宗教和合,文化包融”为使命。这两种不同的文化有着共同的和谐社会追求,在当今建设和谐社会、和谐地区以及和谐世界的形势下,挖掘这些文化资源有利于和谐世界的实现。  相似文献   

2.
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对各族人民的生存和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墨家对后世的影响是不可估量的,对建设当代和谐社会大有裨益。在中国古代诗人中,杜甫是向往和追求和谐社会与和谐文化最具有代表性的诗人。他对儒家、墨家及其他诸子中的和谐社会理念都有所吸收。全面论述杜甫的文化精神中的墨家思想与中国和谐文化的密切关系,对当代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建设具有积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3.
在中华民族代代相沿的深厚的优秀传统中,"和谐"状态无疑是中华文化的核心价值与最高境界,"和谐"思想乃最具东方智慧的标志性理念和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精髓所在.先秦诸子中道家学派创始人老子关于"和谐"思想所论最早、独树一帜且自成一脉.文章就和谐社会、和谐文化、老予之"道"与和谐思想、21世纪重大主题等四个方面进行了探讨和概述.  相似文献   

4.
和谐理念在中国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优良的传统,数千年的中国文学史以大量的篇章印证了华夏民族薪火相传,致力于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乃至人与自身的和谐的建设.鉴于此,在高校以古代文学教学为载体,在先秦诸子散文教学中阐释"和谐"的理念.  相似文献   

5.
中国的古典诗词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最集中体现,而在中国的古典诗词创作中始终贯穿着一个共同的审美观念即中和之美。中和尺度要求和谐地、适度地处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的矛盾关系,强调矛盾的统一性,强调主体与客观的共同性。中国古典诗词中所追求所蕴藉的中和精神中和之美与今天我们提倡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即是一种传统与继承、发扬的关系,前者将为后者的建设提供宝贵的借鉴。  相似文献   

6.
和谐社会是人与人、人与自然和谐的美好社会.建设和谐社会就是不断追求美的过程.而美的追求离不开美的教育.美术教育是实施美育的主要途径.使学生懂得美与人、社会、生活和自然的关系.高师美术教育在建设和谐社会的生活中,将承载着传承民族文明,肩负人与社会与自然和谐发展的重任,学生应该具备审美能力和审美文化素质  相似文献   

7.
举国文化之昌盛、影响之远莫胜于先秦诸子,对于先秦诸子的起源有三种解释:荀庄的"诸子出于道散天下论",淮南王的"诸子出于社会需要论",班固的"诸子出于王官论"。通过对诸子起源的探讨,可以看出诸子思想的真实内容、特征与分歧。而荀子"务息十二子之说"和韩非、吕不韦"诸子为乱"应"主一"之说,正可以显示出先秦至秦汉思想脉流如何逐渐由"百家争鸣"走向"思想一统"的秘密。  相似文献   

8.
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构建和谐社会要有与之相适应的和谐法文化。和谐视阈中,和谐法文化是在我国和谐思想的滋养中生成的、尊重人的主体地位,以和谐权为主要内容,发挥法的和谐功能,体现法的和谐之美,并对社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生活起导向作用的一种主流法律文化形态;和谐法文化是社会和谐的文化根基,建设和谐法文化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9.
先秦道家老庄的思想博大精深,其中蕴涵着丰富的“和谐”生态美学思想。道家的和谐思想以道论为其理论基础,“道”是老庄哲学的最高范畴,道的基本特征就是和谐。道家的“和谐”生态美学思想主要包括“天人合一,师法自然”的自然和谐之美、“自然无为”的社会生态和谐之美、“复归于补”的自然人性境界和谐之关、“万物齐一”的平等共生和谐之美。和谐是道家美学追求的最终价值和最高境界。  相似文献   

10.
和谐文化是人的实践活动及其文明成果的长期积淀和历史结晶,中国传统文化和西方思想文化蕴含着丰富的和谐思想,是我们今天建设和谐社会的宝贵思想资源。和谐文化是以和谐为思想内核和价值取向,以倡导和谐理念、培育和谐精神、营造和谐氛围为主要内容的文化。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的核心内涵就是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追求人类、自然与社会的和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成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的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11.
发现漏罪的并罚问题,我国刑法第70条以及相关司法解释作了具体规定,但也存在着大量的漏洞,给刑事司法实践带来了困惑,影响法院判决的统一性、严肃性和权威性,这些问题总体说来还是属于对法律条文的理解和运用问题。对它进行深入的探讨,对司法实践具有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2.
企业形象发展的新趋势--企业绿色形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企业的无形资产——企业形象在企业的竞争中日益起着决定性的作用。那么,21世纪的企业究竞应该塑造什么样的形象?毫无疑问,“企业绿色形象”必将成为未来企业形象发展的主流。  相似文献   

13.
认为古方言“伯都”中的“都”当通“虎”;《韩非子·五蠹》“耿介之士”中的“耿”当通“战”;提出对于上古牙音①与舌音之间的关系,应从语音实际出发,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这将有助于对上古音的正确认识,进而有效地指导音训实践。  相似文献   

14.
作为詹姆斯?库珀所著《皮裹腿故事集》中最为知名的一部作品,《最后的莫西干人》描绘了18世纪中叶英法殖民者为了侵占美洲领土而展开的残酷掠夺.在小说中,主人公“鹰眼”和他的莫西干朋友钦加哥之间的友谊是作者描述的重点,而在1992年的电影版本中,导演描述的重点则转到了“鹰眼”与科拉的爱情上.《最后的莫西干人》从小说到电影的改编反映了文化背景的变迁.  相似文献   

15.
中国共产党领导地位的确立是中国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是历史作出的公正裁决,是人民大众意志的选择,也是共产党自身的本质特点所决定.  相似文献   

16.
论共和末叶至帝国初期罗马对行省的治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行省是罗马对被征服地区及其居民实行统治的主要管理形式。它对于罗马国家的稳定和罗马经济的发展都起了非常显著的作用。然而 ,罗马对行省的治理并不是一成不变的 ,更不是没有缺陷的。它是时代发展的产物 ,同时又随着时代的变化而有所变化。共和末叶至帝国初期正是罗马行省管理由不成熟走向成熟的关键时期 ,对其加以研究不仅能够进一步加深我们对罗马行省制度的理解 ,而且对于我们更加深入地了解罗马历史的发展也有相当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从中国的发展来看,农村建设具有十分重要而特殊的意义。农村建设既关系中国的自强、复兴与社会的稳定,也关系人们的生存与生活的诸多问题。因此,从新中国成立至今,党的四代领导人对农村建设的问题都是高度重视。党的指导思想从起始于马克思主义以来,有着一显著特点,即一脉相承性,同样,农村建设也不例外。为此,从哲学理论依据、理论品质、发展目标几个方面论述社会主义农村建设思想的一脉相承。  相似文献   

18.
改善师德问题行为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课程实施的主体是教师。随着课程改革的进一步推进,教师的"师能"素质得到迅速提高,但教师的师德问题行为却愈显突出。弱化一点"刚性",激励"内发"力量,关注教师的自我改善和发展,是当前教师师德教育值得深入思考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9.
我院商务管理专业毕业生就业问题的调查显示,社会因素、企业因素、专业因素、学校因素、学生自身因素等都一定程度影响着学生的就业。针对与此,本文提出了培养"一专多能"、加强就业指导和就业心理辅导、重视实践教学和创业教育等建议。  相似文献   

20.
中国共产党的创建绝非苏联强行移植和"人为的早产",它是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和中国社会具体实践相结合的产物.共产国际在中国共产党创建中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加速了建党的历程;二是纯洁了党的建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