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2005年12月8日出版的英国《自然》杂志上,美国科学家公布了一只12岁拳师狗的完全基因组图谱。通过研究这一图谱,将有助于了解一些特定基因的演化过程,对寻找一些人类疾病的致病基因,为人、狗共患遗传疾病及人类遗传病的治疗提供了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2.
基因寻踪     
2000年6月26日科学家公布人类基因组“工作框架图”,2001年2月12日科学家公布了人类基因组图谱及初步分析结果,2003年4月14日,科学家再次公布一个在目前技术条件下的人类基因组破译结果“最终版本”。随着这些基因研究的成果的一再公布,国际人类基因组组织(HUGO)的研究人员认为,在多国科学家长达15年的辛勤工作之后,人类基因组图谱的破译工作囿于目前技术条件而已经暂时告一段落,而“最终版本”的基因组也被保存在HUGO的数据库中。尽管这样,近几年人类对基因的探索并没有停止,而且取得了巨大的成果。从黑猩猩的基因理解人类人类一直在想…  相似文献   

3.
《中国科技信息》2003,(9):29-29
继2000年6月26日科学家公布人类基因组“工作框架图”,以及2001年2月12日科学家公布了人类基因组图谱及初步分析结果之后,2003年4月14日,科学家将再次公布一个在目前技术条件下的人  相似文献   

4.
中国科学院和美国《科学》杂志"月"日在京联合举行通报会宣布:地球上一半以上的人类所赖以生存的粮食作物———水稻的基因序列不仅被我国科学家独立绘制完成,而且获得成功“解读”,从而使人类第一次在基因组层面“认识”水稻。"月#日在美国出版的权威杂志《科学》,以封面文章的形式和长达$"页的篇幅发表了《水稻(籼稻)基因组的工作框架序列图》论文,介绍了由中国科学家独立自主完成的这一重大科研项目。这一成就标志着人类在解读“生命之书”的路上迈出了重要一步。中科院院长路甬祥说:“这表明我国水稻基因研究已经处于国际前列,…  相似文献   

5.
科学历程     
文西 《百科知识》2014,(3):20-20
正2001年2月12日——首次公布人类基因组图谱2001年,由中、美、英、法、德、日6国科学家共同参与的国际人类基因组计划公布了人类基因组图谱及初步分析结果。6国先后参加人类基因组对23对染色体DNA大规模测序的国际合作,最终绘制了一张类似化学元素周期表的人类基因组精确图谱。科学家经过初步解读,发现人类基因组中包含3万多  相似文献   

6.
李兴 《百科知识》2012,(20):13-15
正2000年6月26日,人类有史以来的第一个基因组草图完成。2001年2月12日,中、美、日、德、法、英等6国科学家和美国塞莱拉公司联合公布人类基因组图谱及初步分析结果,发现人类的功能基因只有2~3万个,数量只有人类基因组的1.5%,其余98.5%的大量基因目前还不  相似文献   

7.
美国《科学》杂志评出的2000年十大科学成就.人类基因组草图绘制成功名列榜首。这十大成就是: 一、美国、英国等6国科学家合作完成了人类基因组工作草图绘制工作,基本上测定了人类基因组上的碱基序列。中国科学家承担了其中1%的测序任务。这一成就标志着人类在解读自身“生命之书”的路上迈出了重要一步。  相似文献   

8.
2005年9月1日,来自世界各国20多个科研机构的67名科学家在《自然》杂志上发表了黑猩猩基因组序列草图。借助这种与我们亲缘关系最近的动物的基因组序列,科学家得以一窥人类和黑猩猩进化过程中的奥妙。初步的分析结果显示,人和黑猩猩只有百分之几的DNA是不同的。自从4年前科学家公布了人类基因组草图之后,这次发表的黑猩猩基因组草图是第一份除人类之外的灵长类动物的基因组草图。此外,科学家于2002年和2004年分别发表了小鼠和大鼠的基因组草图,黑猩猩是第4个加入基因组序列俱乐部的哺乳动物。“我们最近的亲戚——黑猩猩基因组序列草图的…  相似文献   

9.
1月22日21时整,由中国、英国和美国的科学家组成的“国际协作组”在深圳、伦敦和华盛顿同时宣布国际“千人基因组计划”正式启动。这一计划将测定选自全世界各地的至少1000个人类个体的全基因组DNA序列,绘制迄今为止最详尽的、最有医学应用价值的人类基因组遗传多态性图谱。  相似文献   

10.
科技创新     
科技创新科学家排出﹃非典﹄基因组序列美国《科学》杂志5月1日刊登了两份“非典”病毒基因组序列研究论文,这是首批经过同行评议的“非典”病毒基因组序列研究结果。新成果使科学家第一次观察到了新病毒的分子组成结构。由美国和加拿大研究人员组成的两个研究小组在论文中证实,“非典”病毒是一种全新的冠状病毒。他们发现,“非典”病毒与其它三类已知的冠状病毒虽然总体结构相同,但在蛋白质的氨基酸结构上却存在差异。通过对这些差异进行统计分析,研究人员得出结论是,“非典”病毒是一种崭新的冠状病毒,而非某种已知冠状病毒的近期变种。…  相似文献   

11.
《中国科技信息》2014,(3):10-10
我国科学家成功破译了飞蝗的全基因组序图谱.并揭示了它为什么偏爱吃粮食、能长途迁飞、喜好群聚而行等奥秘。相关论文1月14日在线发表于《自然·通讯》杂志。  相似文献   

12.
蓝月 《金秋科苑》2009,(11):33-33
美国病毒学家R·杜尔贝科1986年5月7日在美国《科学》杂志上发表了一篇题为《癌症研究的转折点——人类基因组的全序列分析》的文章,他指出:“人类DNA序列是人类的真谛,这个世界上发生的一切事情,都与这一序列息息相关。”该文后来被称为“人类基因组计划”的“标书”.  相似文献   

13.
蓝月 《今日科苑》2009,(11):33-33
美国病毒学家R·杜尔贝科1986年5月7日在美国《科学》杂志上发表了一篇题为《癌症研究的转折点——人类基因组的全序列分析》的文章,他指出:“人类DNA序列是人类的真谛,这个世界上发生的一切事情,都与这一序列息息相关。”该文后来被称为“人类基因组计划”的“标书”.  相似文献   

14.
这场肆虐28个国家的SARS,正把全球科学界的焦点引向医学。5月1日,美国《科学》(Science)杂志网站刊登了两篇SARS病毒基因组序列的研究论文,一篇由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CDC)的科学家为主,并有美国、荷兰和德国科学家参与完成;另一篇则由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癌症研究署基因组科学研究中心为主完成。这两篇论文的发表,等于宣布冠状病毒就是引发SARS的“元凶”,对SARS病毒基因组序列的研究暂告一节。  相似文献   

15.
《科学中国人》2008,(3):51-51
美国《科学》杂志日前公布了该刊评选出的2007年十大科学进展。这些进展是:一、“人类基因组差异”研究取得进展。它研究的是DNA(脱氧核糖核酸)的基本组成单元——单核苷酸之间的碱基差别,即所谓的单核苷酸多态性。今年,有十多个研究项目采用了全基因组关联分析方法研究单核苷酸多态性,这种分析方法通过比较病人和健康者的DNA,来确定哪些微小差异会带来疾病风险。  相似文献   

16.
我们正沐浴在基因的阳光中,尽管眼下对基因阳光温暖的感知还多少有些朦胧。2月12日,人类基因组科学家宣布正式完成了“正版”的人类基因组图谱,这个正版图是对去年的人类基因组草图的修正,其间较大的差别是,人类的基因只有约3.5万个,大大少于原来估计的10万个。在此之前和同时,科学家也相继完成了拟南芥、水稻、果蝇和老鼠等的基因组测序。  相似文献   

17.
《大众科技》2008,(12):9-9
美国科学家首次解码了一个急性骨髓性白血病癌症病人的完整基因组,找出了一系列“新”基因,该发现有助于科学家更好地理解癌症病人的遗传病理,为更好治疗该疾病扫清道路,相关研究包括刊登在近期的英国《自然》杂志上。  相似文献   

18.
败北     
5月1日,美国《科学》杂志网站刊登了两篇萨斯病毒基因组序列的研究论文,一篇由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CDC)的科学家为主完成;另一篇则由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癌症研究署基因组科学研究中心完成。 这两篇论文的刊发,意味着关于萨斯病毒的基因研究优先权的旁落,多家媒体发表了同一言论“……宣布萨斯病毒基因组序列战结束,中国科学家败北。”  相似文献   

19.
据美国物理学家组织网10月13日(北京时间)报道,一个研究团队通过全面比较29种哺乳动物的基因组.发现了人类基因组中大量的“暗物质”。他们准确找到了基因组中可以控制基因在何时或何处开启的部分.这些基因图谱是解释成千上万与人类疾病相关的基因变异的重要步骤。相关研究报告发布在12日出版的《自然》杂志网络版上。  相似文献   

20.
21世纪的医学在前二三十年可望达到一些令人瞩目的成果。 由美国科学家提出的“人类基因组计划”预定在2005年9月30日12时全部完成人类基因组的图谱。这一计划是将人的DNA中的10万个功能基因定位和定性,此外也将破译人类基因中30亿对碱基构成的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