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贱卖文章     
文章全部由贩卖文章的“天才作家”的话语构成.对话的另一些对象,如购买作文的小朋友、预购毕业论文的大哥、摆地摊卖橘子的大爷均未有只言片语。所有的对话内容全部显现在一个人的话语之中。未见其形貌,而又能让读者准确地把握说话人的身份,这需要作者对人物语言及性格敏锐的把握能力。  相似文献   

2.
1962年孙犁重写《风云初记》的尾声,并赋予次要人物女县长李佩钟以“烈士”身份。这是一种值得探究的叙事策略。从文本的深层结构而言,李佩钟更是作为知识分子形象言说的载体,在她身上凝聚着作者孙犁对知识分子个人话语的表达诉求。在某种意义上,孙犁身上的主体人格间性使小说叙事陷入一种欲说还休、欲言又止的两难之境。  相似文献   

3.
对于身处欧洲的非西方族群而言,传统的“他者”身份是西方话语霸权的产物。他们不得不被动接受。并任由这种模式化、僵硬的文化身份束缚自我的发展。但以赵淑侠为代表的欧洲华人主动解构旧有的“他者”身份。不断把日益变化的族群意识充实到新的“他者”身份之中,在谋求发展的同时,也在不断更新自我的文化身份。赵淑侠的小说正是这一过程的历史...  相似文献   

4.
“国民”话语是启蒙运动的产物,其溯源于近代知识分子对民族国家的诉求。在此过程中。以梁启超和陈独秀为代表的知识精英于批判“国民性”的同时,参照西方的民主制度和民主思想,建构了具有独立人格和权利自由观念的“国民”新意象。“国民”话语本身内在地涵盖了对公民身份的承认,刻画和标识了民众的政治维度,促进了近代以来公民社会的化育和生成。  相似文献   

5.
论“样板戏”话语中僵化雷同的模式话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戏剧人物语言个性化,是戏剧艺术第一位的特征,而“样板戏”中的人物话语却忽略了人物鲜活的个性,过度追求阶级共性,使得人物话语表达公式化,浅表化,单调化,形成了一套僵化雷同的模式话语。“关怀模式话语”,“誓言模式话语”是两种突出的话语类型。  相似文献   

6.
摘要:在《英国病人》中,人物的文化身份是一个重要的主题,小说中主人公阿尔马希不断遭受到身份问题的冲击。文本从后殖民主义角度入手,运用“流放”与“寻根”理论来剖析这种“流放”状态给阿尔马希带来的失落感,并探讨主人公“寻根”的过程。  相似文献   

7.
思政课教师“课堂失语”一度被认为是“抽象空洞”话语内容、“落后单一”话语平台、“灌输式”话语模式导致的结果。在身份理论视域下,思政课教师“课堂失语”是其话语与身份特征相背离的应然结果。破解这一困境,提高思政课教师话语效能,需思政课教师以“政治性”话语突破价值引领窘境,稳抓课堂话语“方向盘”,以“学理性”话语突破知识传授藩篱,夯实课堂话语“压舱石”,以“政治性和学理性相统一”话语突破能力提升瓶颈,用好课堂话语“总标尺”。  相似文献   

8.
身份理论认为个体的身份是由自然身份、制度身份、话语身份与亲和身份四维度构成。身份理论观照下,自然身份指向教师的生物学特征;制度身份指向教师的社会地位;话语身份指向教师的教学成就;亲和身份指向教师的合作状态。身份理论视域下,编外教师自然身份割裂,被视为“单向度的人”;制度身份悬置,是学校中的“无根之人”;话语身份式微,被看作学校教学中的“低水平者”;亲和身份隐匿,被视为学校中的“圈外人”。要提升编外教师职业幸福感,促进其高质量发展,就必须要关心编外教师的生活世界,尊重其自然身份;保障编外教师合法权益,完善其制度身份;彰显编外教师专业魅力,增强其话语身份;发挥“教师共同体”的作用,深化其亲和身份。  相似文献   

9.
作为晚期风格的代表,小说《色·戒》对于张爱玲来说,是强有力的女性书写的体现。张爱玲从女性的视角出发,用精致的笔法表述女性的困境。在谍战的故事话语中,王佳芝因为女性主体性的缺失而陷入自身身份的认知困境之中,并最终完成了从“猎人”到“猎物”的身份转换。  相似文献   

10.
范小青在新世纪的创作一直关注底层人物的生活,其中一个鲜明的主题是现代人的身份焦虑.她表现进城农民工的身份被各种证件、方言口音、城市话语权所决定,难以获得城市的认同进而融入城市,处于深重的焦虑之中.她笔下的城市底层民众也经常陷入身份的尴尬与焦虑,比如因为名字、生日等问题的不确定而产生一种紧张情绪甚至虚无感.范小青在剥离了人生的表象后,努力以“寻找”为手段,为“无根的人”提供确证自我的途径.  相似文献   

11.
12.
幸福是什么?怎样追求幸福?当通往幸福的路上布满荆棘时我们应该如何守护梦想最终拥抱幸福?这些问题的答案,我们都可以从《当幸福来敲门》这部美国励志大片中找到,我们还可以从影片中汲取我们所需的养分和动力激励自己努力生活,追逐幸福。该影片自上映后受到热捧并获得了包括奥斯卡金像奖在内的多项提名。  相似文献   

13.
当福来敲门     
美国电影《当幸福来敲门》是一部极其出色的励志影片,影片取材于真实故事,故事的主角是当今美国黑人投资专家ChrisGardner。影片讲述了一位濒临破产、老婆离家的落魄业务员,刻苦耐劳地善尽单亲责任,  相似文献   

14.
教学对学生的精神成长理应发挥重要作用。教学的意义不仅在于提供学生充足的知识,告诉他们人类在不同领域中努力的成果,同时要帮助他们体会生活的持久价值。为此,教学要重视理性思维的训练,重视怀疑求真精神的培养,关注学生理解精神世界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后现代派追求雅俗融合的艺术之路,其作品极力开掘文学的审美娱乐功能以吸引大众读者群;同时,他们的作品又努力保持高雅品位以吸引文化层次较高的读者群。后现代派的创作追求至今仍有值得借鉴的地方。  相似文献   

16.
17.
关联理论正在被越来越多的学者应用于翻译领域的研究。时至今日,翻译理论的研究不再局限于静态的对等,而更多的是讲究功能上的动态的对等。本文试图用关联理论的最佳关联性解释翻译活动,说明译者如何与读者之间的交际达到最佳关联程度,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动态对等。  相似文献   

18.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价值追求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异常重要的组成部分,直接决定并深刻地影响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产生及其健康发展。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价值追求可分解为始终不渝地追求中华民族的独立和国家的伟大复兴、中国最广大人民的自由和有尊严的幸福生活、推动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和人类社会的进步、巩固执政党的合法性并获取合理的自身利益等相对独立而又高度统一的四个方面。只有真正完整、准确地把握并始终遵循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价值追求,才可能科学、正确而富有成效地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  相似文献   

19.
路遥是我国现代伟大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他的作品有着浓厚的现实主义色彩,他对人生价值的深入体察,体现在其作品中则是理性的智慧和严肃的思考.本文将针对路遥存在于作品创作中的两大思想构架——现实主义特色与理性思辨色彩,以及他的艺术来源展开论述.  相似文献   

20.
从世界一流大学的价值追求中可以看出,世界一流大学不忘国家使命和服务社会,但又坚守大学自治与学术自由;世界一流大学不忘教书育人的根本宗旨,但又与学术探究水乳交融;世界一流大学追求卓尔不群,但又相互合作与欣赏。世界一流大学的价值追求具有普适性和指引性,对我国建设世界一流大学有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