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以往每回考完试分发试卷后,我总是三令五申要求学生把试卷带回去给家长签意见。这可以说是教学十几年来一个雷打不动的规矩了。我想90%以上教师的想法都与我一样,一定要让家长了解孩子的学习情况,并把意见反馈给学校教师。这在低年级肯定是无可厚非的,可是到了高年级,特别是有些我从一年级带到五年级的学生,其家长签的意见几乎是千篇一律,  相似文献   

2.
时下,不论是小学,还是初中,学生的作业,试卷让家长签字的现象普遍存在。作为小学教师,我们也曾经请家长在孩子的作业和试卷上签字,想借此和家长及时沟通,让家长了解、掌握自己孩子的学习情况,救 是家长配合,促进学生成绩的不断提高。但从实际结果看,学生的作业、试卷让家长签字,并不尽人意,具体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相似文献   

3.
六年级数学第一单元测试之后,为了让家长及时了解孩子在校的学习情况,我嘱咐学生要把试卷给家长看,并让家长签名.我一再强调,每个学生都必须这样做.  相似文献   

4.
课余,在报上看到一幅漫画——一个学生将一张试卷交给老师,老师看后问道:“家长盖的章呢?”学生痛苦地转过头,指着脸上的五个手指印说:“在这。”老师惊愕了,试卷从手中滑落。我也不禁哑然,仿佛画上画的老师就是我。那是前几年,我刚当班主任,当得知让家长在试卷或作业本上签名盖章,对管束学生很有“威  相似文献   

5.
读者来信     
家长签字“打过了” 有位老师每逢考试,不论大考小考,都要让家长签字,以此鞭策学生努力学习。最近,一位学生由于考试成绩糟糕,该家长竟在试卷上签了“打过了”这三个字。 笔者曾就试卷让家长签字对100名学生作过专题调查,结果显示,希望让家长签字的仅有13人,持无所  相似文献   

6.
前不久,我发现有不少学生模仿父母笔迹签字,有的改写考卷分数,有的干脆丢失试卷。“家长签字”失去了“光泽”,于是,我便在班内举行了一次以“家长签字好不好”为主题的辩论会,学生的发言让我大吃一惊。  相似文献   

7.
“妈妈,签家长意见。”小宇放学后,磨磨蹭蹭地走到我跟前,拿出考卷让我签字。 “考了几分?”我一边接卷子,一边随口问。  相似文献   

8.
大耳朵热线     
找出原因好好沟通我平时成绩很不错,这次数学考试却只考了70分。老师让我们把试卷带回家,请家长签字。爸爸不肯签,我心里觉得特  相似文献   

9.
最近听到一件事:一次考试后,某校一位二年级的班主任要学生拿试卷回家叫家长签字。有个孩子考试成绩不佳,怕要家长签字惹麻烦,于是自己在试卷上签意见并署上他爸爸的名字。写意见要用“继续”二字,写不来,他灵机一动,便用拼音代替。自然很快就露出了马脚。  相似文献   

10.
<正>一、粗心现象的具体表现(一)普遍存在一次数学测验结束后,让学生结合试卷反思自己平时的数学学习情况,而且请家长参与,对孩子的数学学习提出意见和建议。次日,我做了统计。家长反映的主要有以下五个方面的原因:上面的表格很明显反映一个问题,不论是家长还是学生,大多数认为数学中出错的原因是因为粗心。二、粗心现象的内在原因(一)心理学剖析心理学认为:学生的认知方式有较  相似文献   

11.
我以为要家长在孩子作业上签字没有多少实际意义,利少弊多。我是一位任教30多年的语文教师,以往我也曾经请家长在孩子作业、试卷上签字,想借此和家长互通情报,让家长及时了解自己孩子的学习情况,求得家长配合,促进学生作业水平不断提高。结果呢,不尽人意。  相似文献   

12.
“唉,又要考试了!”窗口边传来学生一声叹息,我夹着单元试卷走进了教室。面对眼前学生,我的心不由得咯噔一下:怎么这么不喜欢考试!再一细想,每次考试之后教师评析总结,回家后家长批评训斥,的确让很多学生感到头疼。考试只受少数人欢迎,但又不能不考,怎么办呢?我忽然灵机一动,何不换种方式?“同学们,现在发卷,请大家暂不动笔做,给你们十分钟预习试卷,把自己不会的题目搞懂,可以小组讨论,实在搞不清楚的,还可以来问我。”一阵雷鸣般的掌声淹没了我的话语。行间巡视的我不时地点拨着学生提出的问题,就连平时最不爱学习的学生也举起了小手。“可…  相似文献   

13.
昨天,接到一位学生家长的电话,他请我拿笔记下他的地址或电子信箱———请我把他孩子的“操行评语”寄(发)给他。我问为什么,他说他孩子不肯给他看,所以……我拒绝了他的“请求”,我告诉他,我的“操行评语”不只是写给家长看的,首先是写给孩子看的,孩子看过之后才让家长看。那位家长很不理解。放下电话,我对这位家长又将心比心地换位思考。是啊,以前我也发现过这样的问题:开学时,学生上交“家长反馈意见”时,成绩好的学生积极爽快地交了,上面有让孩子和老师看了都爽心的话;而成绩差的学生不是因为没有让家长签名而磨磨蹭蹭…  相似文献   

14.
<正>在我的手机里存着三条发给家长的短信,今天翻看到它们,5月25、26日发生的一幕幕又浮现在眼前。5月25日,周一,上午上完课我满怀期待地打开学生的英语周末家庭作业试卷,开始批改。改着改着,我的眉头皱了起来。这时,听彭老师说:"唉,这次数学家庭作业只有十几个学生达90分以上,小宋的作业都没完成,家长竟然还签了字!"这帮小子他们到底想怎么样?今天小宋还把苹果手机带到学校来。我拨通了小  相似文献   

15.
说到家长会,普高生会想到什么?老师把学生的考试试卷发到家长手里,让家长仔细看看上面有多少把鲜红的“X”。最了解学生在校情况的班主任把学生在学校的负面表现一点不漏地汇报给家长。家长会后,有多少学生被家长批评甚至是打骂。  相似文献   

16.
张珂 《小读者》2013,(1):74-74
“妈妈,签家长意见。”小宇放学后,磨磨蹭蹭地走到我跟前,拿出考卷让我签字。 “考了几分?”我一边接卷子,一边随口问。 “语文95分,数学92分。”小宇小声说。  相似文献   

17.
学生把作业本或试卷带回去让家长签字,有些老师把这种做法当作鞭策学生努力的“法宝”。我也曾试行过几学期,但效果不佳。有一次,我出了几道题让学生独立作业,批阅后让学生带回家要家长签字。结果作业本迟迟收不齐。此后我作了一个调查:全班学生46人,因成绩退步而被家长训斥过  相似文献   

18.
一、"家长签字"使我陷入迷茫三年级数学(24时计时法)这部分内容一直以来是学习的难点,为了有所突破,我采用了"一案三段"的教学模式及多种教育手段辅助教学,但是,测试下来效果并不见佳,于是按照惯例,我要求学生把试卷带回去让家长签字,希望家长能及时了解到孩子的学习动态,和孩子一起分析原因,调整  相似文献   

19.
<正>一我有一个习惯,每次批改单元练习,先只批扣分,留着总分不算,便将试卷发还给学生。等学生将试卷带回家,和家长一起核算完分数,并将试卷订正、签名之后,我再进行二次批改。直到学生按要求订正好试卷,面批过关之后,我才将学生的考试成绩用红笔写在试卷上,登记入册。如此操作,一来可以让学生和家长在得知总分之前,逐题核查试卷上的失分点,查漏补缺;二来也省去了我独自算分的工夫和常常算错分数的尴尬;三来也避免了心急的家长私下接二连三、迫不及待地过来询问分数的麻烦。  相似文献   

20.
不宜提倡让家长签字○宋继荣时下,不论是小学,还是初中,学生的作业、试卷让家长签字的现象普遍存在。我是一名小学教师,以往也曾经请家长在孩子的作业和试卷上签字,想借此和家长及时沟通,让家长了解、掌握自己孩子的学习情况,求得家长配合,促进学生成绩的不断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