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 毫秒
1.
王伟 《物理教师》2001,22(6):36-36
高一新教材 (试验修订本·必修 )在“自由落体运动”一节中这样写道 :“图 2 -2 5(即本文图 1 )是自由落体 (小球 )的频闪照相的照片 ,照片上相邻的像是相隔同样的时间拍摄的 ,从照片上可以看出 ,在相等的时间间隔里 ,小球下落的位移越来越大 ,表明小球的速度越来越大 ,即小球是在做加速运动 .”“伽利略仔细研究过物体下落的运动以后指出 :自由落体运动是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 .”本人认为 :教材在处理上 ,应采用时间间隔并给出具体的数值为好 ,而不宜如上笼统地说“相隔同样的时间” .图 1实际上 ,从图 1中不难求出连续相等时间段上…  相似文献   

2.
在匀加速运动参照系下,当某一理想流体作稳定流动时,选取一个任意形状流管,可以推导出其伯努利方程式:1/2ρv2+ρ(gy+ax)+p=。利用该方程可以筒便地处理流体加速运动问题。  相似文献   

3.
李育泉  谭程 《物理教师》2006,27(5):53-56
匀变速直线运动实验在高考中经常出现,本文结合历届高考实验题作分析说明.例1.(1999年上海)为了测定某辆轿车在平直路上的加速度(轿车起动时的运动可近似看做匀加速运动),某人拍了一张在同一张底片上多次曝光的照片(如图1所示),如果拍照时每隔2s曝光一次,轿车正身总长为4.5m,那  相似文献   

4.
一、动量定理在电磁感应中的应用在电磁感应问题中,金属棒往往做非匀加速运动,由于导体棒的速度变化引起了导体棒的受力变化,因此对于非匀加速运动的定量计算,不能直接用匀变速运动规律进行计算或运用恒力的冲量来计算.这时往往可以借助动量定理来解决,  相似文献   

5.
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 (试验修订本·必修 )《物理》第一册和以前的教材相比作了许多改进 ,是一本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全面提高普通高中教育质量的好教材 .但本人在使用新教材的过程中 ,发现教材中有几处需要作些小的修改 ,在此提出来与各位同行讨论 .1 .教材第 43面第 ( 1 2 )题中“物体做匀加速运动”应改为“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原题 已知一物体做匀加速运动 ,加速度为 a.试证明在一段时间 t内的平均速度等于该段时间中点 t/ 2时刻的瞬时速度 .题目中给出的结论是一个重要的运动规律 ,只有对匀变速直线运动 (匀加速直线运动或匀…  相似文献   

6.
何元龙 《物理教师》2004,25(4):32-32
实验:将一个罐头瓶盛满水,用一根比瓶高略短的细线。一端系住乒乓球,另一端固定在瓶盖上,把乒乓球放入水中,盖紧瓶盖,把瓶倒置[如图1(a)],乒乓球便浮在瓶子里.手执瓶在水平方向上向右做匀加速运动时,则乒乓球相对于瓶也向右运动[如图1(b)]。  相似文献   

7.
读了贵刊 2 0 0 2年第 6期上登载的“对新教材的几点改进意见”一文 ,对刘方军老师的关于新教材的某些看法颇为赞赏 ,笔者也认为新教材中确有一些不当之处 ,在此不一一提出 .但对刘方军老师提出的第一条改进意见 ,即“教材第 4 3面第 ( 1 2 )题中‘物体做匀加速运动’应改为‘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提法却不敢苟同 .笔者以为教材题目中所给出的“物体做匀加速运动”这一条件对于题目中结论的成立是充分可靠的 ,而不需要修改为“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也就是说 ,匀变速曲线运动其某段时间 t内的平均速度也等于该段时间中点 t/2时刻的…  相似文献   

8.
贵刊 2 0 0 2年第 6期中 ,刊有刘方军同志的“对新教材的几点改进意见”(以下简称刘文 )的文章 ,其中列出一条 ,即教材第 43面第1 2题 ,原题如下 :原题 已知一物体做匀加速运动 ,加速度为 a,试证明在一段时间 t内的平均速度等于该段时间 t/ 2时刻的瞬时速度 .刘文认为 ,其中的“物体做匀加速运动”应改为“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且认为当物体做诸如平抛运动等匀加速曲线运动时 ,“一段时间 t内的平均速度等于该段时间 t/ 2时刻的瞬时速度”不再成立 .那么 ,事实是否如此呢 ?为此笔者做了如下证明 .为了不失一般性 ,设某一物体做匀变速运…  相似文献   

9.
成德中 《考试周刊》2012,(34):138-138
描述物体运动过程的常见物理量有:力、加速度、速度、位移、时间、功、功率、能量……在高中阶段,描述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这些物理量可以定量计算。类平抛运动可以分解为匀速直线运动和匀变速直线运动,这些物理量也可以定量计算。变加速运动的物理量难以定量计算,但可以根据学过的物理规律进行定性分析。本文就谈谈两种常用的分析方法:找特殊位置的方法和图像法。  相似文献   

10.
自由落体运动是运动学中的一个重要内容,是高一物理教学中的重点,也是难点.难点集中表现在:1.学生受到思维定势的影响上,如认为“越重的物体下落越快,越轻的物体下落越慢”;2.在自由落体运动规律的认识上.如自由落体为什么是匀加速直线运动?那如何突破这两个难点呢?对于第1点,可以结合牛顿管实验来讲解.但对于第2点就难于讲清楚了,尽管课本引人了物体下落的频闪照片,但是学生并不理解频闪照片是怎么一回事,这不仅不利于把问题讲明白反而会引入新的问题.在教学实践过程中,笔者利用多媒体课件进行这节课的教学,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1.
在“金属棒+电容器”模型中,如果回路中无电阻,金属棒在恒定拉力作用下将会做匀加速运动,但如果回路中有电阻,金属棒将不再做匀加速运动,但很多教辅资料仍按照匀加速运动进行处理,容易误导师生,因此本文对“金属棒+电容器”问题进行了详细分析。  相似文献   

12.
把物体以某一初速度竖直向上抛出,在忽略空气阻力的情况下物体所做的运动叫竖直上抛运动,可见上抛运动的特征是:(1)初速度v0竖直向上,(2)加速度恒为重力加速度g,(3)具有往返性。所以上抛运动是初速度为v0、加速度为g的匀变速直线运动。由于竖直上抛运动在上升阶段速率减小,在下落阶段速率增大,学生初学时对上抛运动究竟是“加速运动”还是“减速运动”搞不清楚,  相似文献   

13.
《家庭教育》2007,(3X):I0022-I0022
摇摇熊家有一台新买的电脑,它非常能干,连上数码照相,电脑就能把照片显示出来;连上数码摄像机,电脑就能把视频播放出来;连上打印机,字和图片就从电脑中打印到纸上,[第一段]  相似文献   

14.
例1在平直轨道上甲、乙两物体相距为x,同向同时开始运动,甲在前做初速度为零、加速度为a1的匀加速运动;乙在后做初速度为v0、加速度为a2的匀加速运动,假定乙能从甲旁边通过而不受影响,下列情况可能发生的是( )  相似文献   

15.
郑曙辉 《物理教师》2011,(10):46-47
2010年山东调研卷中有一道考题,该题考查运动学知识,同时考查运用数学知识处理物理问题的能力,情景新颖,运动模式既非匀速运动又非匀变速运动,是加速度随时间均匀减小的变加速运动,但求解的方法又在学生掌握的能力范围内.笔者把它作为一道习题布置给学生,结果引发  相似文献   

16.
题目在平直轨道上甲、乙两物体相距s,同时同向运动.甲以初速度v1、加速度a1做匀加速运动;乙以初速度为零、加速度为a2也做匀加速运动.假定乙在前甲在后,且甲能从乙旁边通过而互不影响,下列情况可能发生的是:  相似文献   

17.
逆向过程处理(逆向思维法)是把运动过程的“末态”作为“初态”的反向研究问题的方法,如把物体的加速运动看成反向的减速运动,物体的减速运动看成反向的加速运动的处理,该方法一般用在末状态已知的情况,特别是末速度为零的情况,若用常规解法,未知量多.列出的方程多,解的过程繁琐,此时,巧用逆向转换法,可将问题巧妙转化为熟悉的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的各量的比例关系,使问题迎刃而解.  相似文献   

18.
数码手机已进入寻常百姓家,其照相、摄像等功能得到不断完善、指标不断提高,基本满足了人们在从事各类活动时的拍、摄要求。用数码手机保存资料十分便捷高效。若想在不能将摄像机、照相机随身携带时将观察到的一些物理现象记录下来,物理教师可以巧用数码手机,使其成为我们的好帮手。  相似文献   

19.
张国喜 《物理教师》2011,32(4):67-67,69
2008年四川非延考区物理试卷第23题命题. 原题:A、B两辆汽车在笔直的公路上同向行驶.当B车在A车前84m处时,B车速度为4m/s,且正以2m/s^2的加速度做匀加速运动;经过一段时间后,B车加速度突然变为零,A车一直以20m/s的速度做匀速运动,经过12S后两车相遇.问B车加速行驶的时间是多少?  相似文献   

20.
在物体运动的练习题中,我们经常碰到如下的运动形式:物体先做初速为零的匀加速运动,紧接着做末速为零的匀减速运动.这是一种非常典型的运动,加速运动阶段的末速v就是减速运动阶段的初速,抓住这个联系量v,可以使我们建立两阶段运动的各种联系,并找出其有关的规律.设加速阶段的加速度为a1,位移为s1,经历时间为t1,减速阶段的加速度大小为a2,位移为s2,经历时间为t2,总位移为s,总的运动时间为t,并在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