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造成会计信息诚信度降低的原因分析1.1信息的不对称是会计信息制造者提供虚假信息的前提一般来讲,会计信息的制造者都直接参与公司的运作管理,控制着企业经营活动的全过程,拥有企业内部的各种信息。而会计信息的使用者由于多数不能参与企业的生产经营,只能靠会计信息制造者提供的信息来了解企业经营状况。这就造成会计信息的制造者与会计信息的使用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会计信息的制造者可依主观意愿向会计信息的使用者提供虚假的会计信息。  相似文献   

2.
会计信息是企业经营成果在会计核算上的综合反映,是价值运动及其属性的一种客观表达。会计信息失真是指会计信息的形成与提供违背了客观的真实性原则,不能正确反映会计主体真实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一、会计信息失真的种类及表现形式会计信息失真主要有以下六种;  相似文献   

3.
会计信息失真是企业的财务会计报告及其他会计资料不能如实反映所发生的经济业务,不能客观表达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给决策者的相关决策带来不利影响的一种现象。会计信息失真的表现以下两个方面,一方面从会计工作的程序上看,会计凭证、会计账簿、会计报告作假都导致了会计信息的失真。另一方面从会计要素来看,企业的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和利润不反映实际情况。  相似文献   

4.
浅析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现代市场经济社会中 ,无论是国家宏观经济管理部门 ,还是企业内容经济管理部门 ,或投资者有关各方 ,都需要通过会计信息了解企业 ,并作为相关决策的依据。如果会计信息不能真实客观地反映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实际情况 ,不仅无法满足有关各方了解企业经营与财务情况的需要 ,而且将严重误导会计信息的使用者 ,给国家和投资者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因此会计信息必须真实地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等情况 ,这是对会计的基本要求。然而 ,我国企业的会计信息失真现象却大量存在 ,这对我国市场经济建设与发展起着制约作用。如何有效…  相似文献   

5.
关于会计信息真实性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会计信息是企业的生命,如果会计信息不能真实客观地反映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实际情况,不仅无法满足有关各方了解企业经营与财务情况所需,而且将严重误导会计信息的使用者。要解决好当前普通存在的会计信息失真问题,必须从提高会计人员素质,改革现行会计管理体制,进一步明晰产权制度,充分发挥会计监督职能,加大对违反会计法规的处罚力度等几个方面进行强化。  相似文献   

6.
在现代市场社会,会计信息越来越重要。不管是国家宏观经济管理部门,还是企业内部经济管理部门,或者是投资者,都需要通过会计信息了解企业,并作为相应决策的依据。如果会计信息不能真实可靠地反映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不仅无法满足信息使用者的需求,而且还会误导信息使用者。本文通过对企业会计信息质量的现状及成因的分析,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7.
浅析会计政策选择存在弊端及防范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会计政策的选择是国家赋于企业的一项选择权,其目的是提高国家会计制度的统一性和企业会计信息的质量。在会计监管不力的情况下,这种企业会计政策选择权往往会被企业滥用,非但不能提高会计信息的质量,反而会为企业操纵利润、人为控制会计信息提供合法手段。  相似文献   

8.
企业计提资产减值准备,旨在提高企业资产的质量,增强会计信息的可靠性。由于会计信息的不对称,资产减值准备计提政策往往不能落到实处。企业经营者利益、企业会计制度操作性、会计监管力度、会计人员素质是影响资产减值准备计提的四个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9.
会计信息失真是指会计信息不能如实、准确地反映会计对象,它可引发会计信息信任危机、导致假会计信息驱逐真会计信息和搅混资本市场。会计信息失真存在五种情况:违规性失真、“充分性”失真、规则性失真、程序性失真和行为性失真,它们分别因信息不对称和契约不完善、供需层面的因素、会计规则制定的偏差、会计环境的改变、会计人员职业判断失误造成。为此,我们要完善会计法规体系,加大执法力度;健全企业内部会计管理制度,保证会计信息质量;强化企业约束机制,完善外部监督体系;建立健全对企业领导人的财务监督机制,完善“一支笔”审批制度;改变现行会计工作管理体制,发挥会计人员内部监督作用;加强会计队伍建设,提高会计人员素质。  相似文献   

10.
论传统会计信息生产方式的弊端及其改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传统的会计信息生产方式是从企业自身的角度和范围来收集、加工和报告信息的。这种会计信息生产方式不能完全真实地还原和反映社会经济活动的全貌,使得信息加工主体与信息需求主体之间存在着供需错位,很难满足政府经济决策和宏观调控的需要,也是会计信息失真、造假、不对称的主要根源。面对信息化社会越来越强烈的信息需求,必须改革这种传统会计信息生产方式,即运用先进的计算机网络技术,通过企业与社会经济联系的有关接触点采集企业的经营活动信息,并通过社会化的生产加工进行利用。  相似文献   

11.
柳小华 《考试周刊》2007,(35):157-159
本文通过对会计信息的本质属性剖析,在理性的假设条件下对会计信息进行重新解读,认为会计信息既不能独断地界定为公共物品,也不能定义为商品,这样都不能从真正意义上解释在经济包括社会领域所产生的经济现象,所以认为会计信息本身并不具备所谓的公共物品或商品的条件。  相似文献   

12.
随着企业经营活动多样化、复杂化,信息处理技术的飞速发展,企业在经营管理过程中能及时准确地获取相关财务信息变得尤为重要。传统的单纯核算型会计工作已经不能满足企业发展的需要,会计信息化成了企业会计工作发展的方向。  相似文献   

13.
现金流量表代替财务状况变动表的新趋势孟凡刚近年来,会计界出现以现金流量表代替财务状况变动表的新趋势。我认为:这是财务状况变动表所揭示的营运资金变动情况不能明确地反映企业资金流动性和偿债能力的会计信息造成的。主要表现在,它不能清晰地反映企业的现金收入与...  相似文献   

14.
环境会计是经济管理与环境保护的重要工具,环境会计信息披露是环境会计重要构成内容,开展企业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研究对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有着重大意义。国内外关于企业环境会计信息披露内容至今没有统一的准则和制度,是企业环境会计信息披露难以开展的主要原因。故规范企业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内容刻不容缓。企业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内容应包含环境会计财务信息和环境会计质量绩效信息。  相似文献   

15.
内部控制制度在维护财产安全完整,保证财务收支合法性、合规性,保证会计信息的正确可靠,保证经济活动的经济性、效率性和效果性及实现企业经营目标等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由于内部控制制度在执行过程中存在随意性大、长官意志突出、管理人员素质较低、机构设置缺陷、内部审计弱化等不足之处,致使内部控制制度在实际工作中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只有不断完善内部控制制度才能不断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才能保证会计信息真实可靠,实现企业经营目标。  相似文献   

16.
以2007-2021年中国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实证考察了企业数字化转型对会计信息相关性的影响,并进一步分析了企业数字化转型—融资约束—会计信息相关性之间的链条传导机制,以及投资者情绪在企业数字化转型对会计信息相关性影响中的调节作用。结果表明:企业数字化转型程度越高,会计信息相关性越差。进一步研究发现数字化转型通过降低企业面临的融资约束水平使会计信息相关性下降,且越高涨的投资者情绪越能加强企业数字化转型与会计信息相关性之间的负向关系。本文的研究丰富了数字经济时代背景下会计信息相关性的研究,其结论对推动企业数字化转型、保持适当的融资约束水平和投资者情绪进而提高会计信息相关性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7.
企业各类核心利益相关者的利益与企业的经营和财务状况紧密相连,由于他们向企业投入的专用性资源或劳务、实现自身利益的方式各不相同,因此都具有其独特的个性会计信息需求.基于前文对企业核心利益相关者的界定,我们可以将其细化为股东的会计信息需求、债权人的会计信息需求、经营者的会计信息需求、职工的会计信息需求以及作为征税者的政府的会计信息需求,接下来我们就从各娄核心利益相关者自身的角度对其个性会计信息需求加以简单描述.  相似文献   

18.
会计信息是企业管理的重要信息,会计信息质量高低影响着企业经济决策的水平,企业管理者尤其是财务管理者通过会计信息的内容,可为企业财务管理提供可参考的数据支持.因此,财务人员要加强对财务信息质量管理,提高会计信息质量数据来源的真实.本文根据会计信息的重要性查找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以此最终总结出提高我国会计信息质量,防止会计信息失真的对策.  相似文献   

19.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对会计系统的信息需求日趋多样和全面。传统的会计信息系统越来越不能满足信息使用者对于信息的需求,需要建立一个全新的会计信息系统改变这种现状,以提高会计信息在企业等组织中的地位。基于事件驱动的会计信息系统,将解决传统会计信息系统存在的问题。会计信息的使用者根据各自的需要,对事项信息进行必要的积累、分配和价值计量,从而将事项信息转化为适合使用者决策需要的各种会计信息,更好地促进组织内部各职能部门达到有机融合,实现信息的集成处理和实时控制。  相似文献   

20.
解决经营失败 ,不能仅仅将目光集中在会计造假及会计信息失真等会计控制失效的表面现象上 ,还应从企业内部控制的相关政策、企业的治理结构、管理当局的态度等控制环境上进行深层次的探讨和研究 ,这样才能达到治标又治本 ,标本兼治的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