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当今社会,家长对孩子是有求必应,百般宠爱,往往忽略了最重要的东西——让孩子学会“爱“。现在的独生子女,无意中就形成了以自我为中心,只知获取不懂给予。孩子和老师接触最多,所以,要让孩子深深体会到“爱”,并从老师的言传身教中学习爱,要让孩子在活动中、在娱乐中愉快地体验更多的“爱心”行为。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培养孩子爱心重要性的分析,阐述父母在孩子的培养中的重要作用以及培养孩子的方法;全文从生活中的小事及琐碎事提炼出培养教育孩子的点点滴滴,倡导父母要注重从小对孩子进行情感教育,培养孩子的一颗爱心,让孩子成为懂得爱、珍惜爱、有爱心、有责任感。  相似文献   

3.
成人对孩子的影响是巨大的,如果成人压抑了儿童个性的发展,儿童就不能正常的成长和发展。在生活中,成人认为自己是完美的,儿童必须以他们的样板进行塑造,成人用这种方式对待儿童,尽管他们能够说服自己这是出于对儿童的爱和自我牺牲,但实际上是在无意识中压抑了儿童个性的发展。作为教育工作者,我通过引导家长和孩子阅读,开展沙龙活动,不断提升家长育儿理念,改善教育方法,从而促进孩子的健康成长和进步。  相似文献   

4.
崔莉,1979年出生,小学高级教师.现任山东枣庄高新区育才幼儿园园长。自1997年从枣庄师范学校毕业后一直从事幼教工作。十多年的教师生涯,她时时处处以一个人民教师的标准要求自己,工作图上进,做人求发展。默默无闻地奉献着、耕耘着,以坚韧的工作作风和一流的工作业绩,赢得了领导的认可、家长的信任和孩子们的爱戴。2005年担任了枣庄高新区育才幼儿园的园长职务。在短短的三年时间里,幼儿园从4个教学班60多名幼儿扩大到18个教学班500多名幼儿。她常引用鲁迅先生的一句话:"教育是植根于爱的",以此教育全体教师。爱是教育的源泉,妄想把一个无知的幼童改变成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首先要从爱心入手。爱自己的孩子是本能,而热爱别人的孩子则是神圣!她提出全体教师要从学做孩子的妈妈入手,用心领悟孩子们的行为,用爱拨动孩子们的心弦,用思想探索孩子们的奥秘,积极开展家园共育教学模式。多年的经验让她知道:要成为一个名园长,打造一所知名幼儿园的过程是漫长的,但只要瞄准这个目标不断地进行勤奋的实践和创造性的劳动,就必将为自己的教育生涯添上灿烂的一章。网址:www.kjwhzzs.com投稿电邮:kjwhbjb@kjwhzzs.com 枣庄高...  相似文献   

5.
本文从一些中国古代的教育案例形象生动地阐释了家庭教育的重要性,父亲和母亲教育对孩子不同的影响,来唤起家长们正确地教育孩子。  相似文献   

6.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作为一名教师,要搞好教育工作,要有一颗赤诚的爱心,用爱关注学生,用真诚去相信学生。对于学困生,要抓住契机,用爱感化孩子的心灵;要捕捉闪光点,用爱唤起孩子的自信;要让其融入班集体,感受大家庭的温暖。用爱让每一个花蕾灿烂绽放,学困生一定会转化为优秀生。  相似文献   

7.
<正>从2011年12月26日至今,我很幸运也很荣耀的成为了实验小学大家庭的一员。我们学校既有宽敞明亮的教室,又有一群热爱教育事业的老师,我们每日都在家和学校之间奔跑,虽然苦但是甜,虽然累但是快乐。工作中的我,始终坚信用爱心面对学生,用行动关爱学生,尊重每一个学生,信任每一个学生,欣赏每一个学生,将是一生中最大的幸福。一位教育家说过:"没有对孩子的爱,就没有教育。可以说,老  相似文献   

8.
张廷福 《科教文汇》2012,(24):81-82
孩子在最需要父母的阶段没有得到应有的关怀和教育,往往致使他的性格不健全,给青春期埋下了很多隐患,最终全面爆发。这一类型的孩子,与许多单亲家庭的孩子有一个共同点,他们缺乏关怀,对周围的人缺乏信任,最好的对策就是用爱和耐心来感化。  相似文献   

9.
有人说:"教育之船只有借助于感情之水才能达到成功的彼岸。亲情、友情、爱情作为人类永恒的话题,无一不让人们用生动的语言来反复地表现与吟诵,在这些感情中,有一种让人感到最真切、最纯洁、最朴实的情感,那就是幼儿教师与孩子们之间的情感--师幼情感。高尔基说过:“谁不爱孩子,孩子就不爱他,只有爱孩子的人,才能教育孩子”。师爱是人间任何一种爱都无法比拟的,因为这种爱是一种不记回报的、无私的、广泛的、没有血缘关系的爱,它是无比神圣的,比渊博的知识更重要。能够得到教师的关爱,是每个孩子最起码的心理需求,师爱对幼儿来说是一种良好的道德感化和心灵熏陶,更是一种鞭策和激励,对孩子的健康成长和全面进步有很大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0.
当今社会物质条件得到极大满足的同时,人的精神需要没有获得足够重视,这样就出现了很多缺爱缺安全感的孩子。怎样教育这样的孩子,是做班主任要着重思考的问题。本文以个案为基础,探索了缺爱缺安全感的孩子的教育方法:首先要无条件接纳孩子;其次要给孩子足够多的关注、爱、信任和耐心;最后适当地联系家长,促成家校的协同教育也是行之有效的办法。  相似文献   

11.
乔瑛  姚申 《科学生活》2023,(11):34-35
<正>家长在平时与娃相处中是否遇到过以下这些情况?“娃为啥边写作业边挤眉弄眼?”“娃为啥一直清嗓子?是喉咙不舒服么?”“玩玩具玩得好好的,为啥突然开始耸肩膀?”当看到孩子面部或身体其他部位频繁地、不合时宜地抽搐时,家长通常会不知所措:我家孩子这是怎么了?其实,孩子出现这些表现,有可能是患了儿童抽动症。那么,什么是儿童抽动症?出现这种情况家长该如何应对?家庭生活中又应该如何预防儿童抽动症的发生呢?让我们来正确认识一下。  相似文献   

12.
赏识教育是以"赏识、信任、尊重、爱"为核心的教育模式.应该承认赏识教育在实践中帮助许多家长很好的教育了孩子,使孩子在"赏识"的眼光中自信,成功.  相似文献   

13.
随着社会的进步,越来越多的家长意识到家庭教育对孩子成长的重要性,为了孩子能成为优秀的人,花费了大量的时间、精力在他们身上。但是,很多家长太爱孩子,又太不会爱孩子,导致家庭教育中存在很多误区。  相似文献   

14.
如今,望子成龙的家长思虑最多的是孩子的教育,凑在一块议论最多的也是孩子的教育。但是,透过这股家庭教育“热”,我们看到现代家庭教育渐渐步人误区。据笔者近期对首都1000户家庭的《家庭教育的现状》调查,发现现代家庭教育误区的突出表现是,重视孩子成“才”教育而轻视孩子成人教育。教育社会学研究表明,对孩子的社会角色期望是否正确,是教育工作的前提条件。就目前家庭教育现状而言,对孩子社会角色期望的偏差与误区是大量存在的。调查结果显示:“好孩子”、“好学生”在87.6%的家  相似文献   

15.
创造性是儿童的一种重要能力,也是时代发展对人才素质的要求。我们要鼓励幼儿动手动脑,"解放儿童的创造力"。教师与家长要鼓励孩子多问,对孩子没完没了的提问,要给予耐心正确的回答,应该为孩子创设一个宽松的物质和心理环境,让幼儿充分地联想、想象、交谈和表现。  相似文献   

16.
苏霍姆林斯基有句名言:"教育技巧的全部奥秘就在于如何爱护儿童。"爱护好儿童,需要家幼共同努力,作为一名幼教工作者,如何与家长沟通,取得家长的支持与配合,一直是我们工作努力的方向。在与孩子家长接触的过程中,我深深地感到,孩子是我们服务的对象,除了要积极主动的去多工作以外,还要让家长认同你、接受你,这一点是相当重要的,因此掌握与家长交流的艺术是多么重要。  相似文献   

17.
李小丽 《科教文汇》2007,(5S):35-35
冰心老人曾说过:“有了爱便有了一切!”“爱心”是人类教育一个永恒的主题。从古人的“爱人者人恒爱之”到现在的“只有善行才会为你带来声誉”可以看出,从古至今,有一颗善良友爱的心一直是人们推崇的。对父母的孝心、对他人的关心、对弱者的同情心、对社会的责任心……是其基本内容。一个从小就懂得关心父母、爱护他人的孩子,也一定会是一个珍爱生命、热爱生活的人,长大后才能热爱祖国,关心爱护周围的一切。而一个有爱心的人,他也能与更多的人合作,获得更多的机会,取得更多的成功。“爱”是做人做事的基本准则,“爱心”教育则是学校开展德育活动的基础。  相似文献   

18.
爱,蕴含的意义很广。作为教育工作者,首先应该让幼儿感受到并学会如何去爱,要想懂得这一点,就要先让幼儿从生活中点点滴滴去感受爱的存在。"爱心"和"同情心"是生活中我们对别人不可缺少的一种关爱。孩子的成长离不开生活中的随机教育,离不开老师的辛勤教导,更离不开家长的正确引导。  相似文献   

19.
隋明兰 《科教文汇》2009,(18):241-241
家庭教育是整个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的基础,它是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无法取代的。家庭是孩子的第一个学校,也是终身受教育的永恒学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也是不可替代的终生教师。所以,家长的教育观对孩子的成长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就美国家长在教育子女的观念和做法方面做一些粗浅的介绍以期能对中国的家长有所启示,为中国的家长们更好地培养孩子提供一点儿可借鉴的资料。  相似文献   

20.
《科学生活》2009,(7):32-33
暑假已至,除了在暑假中让孩子很好地放松身心外,不少家长还希望孩子能增长见识。为此,有些家长选择了让孩子旅游度假,有些则准备让孩子参加各种培训班,但是很多家长却忽略了利用长假对孩子进行理财教育。殊不知,适当的理财教育对于孩子未来的发展有着很大的益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