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吴丽霞 《考试周刊》2010,(56):240-240
中国古典舞是中华民族文化的艺术结晶,在中国舞蹈史上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堪称为中国舞蹈的代表舞种。我认为中国古典舞有极大的发展前景,因此,它在舞蹈教学上也就显得十分重要。古典舞创立于上世纪五十年代,是中国当代舞者致力于建设中国当代民族舞蹈的一种尝试。  相似文献   

2.
成丹 《华章》2011,(19)
身韵的出现做为一项重要的中国古典舞教学成果,使中国古典舞的训练走向自身形式的规范化、舞种化.它不仅是完整的训练体系,而且是训练与创作、表演相互统一的中国古典舞审美特征的体系.中国古典舞在其漫长的历史演进中,形成了手、眼、身步、法与精、气、神高度和谐统一的舞蹈美学特色,以适应当代中国古典舞蹈的教学需要和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审美需求.  相似文献   

3.
中国古典舞历史悠久,博大精深。无论是在实践教学还是在舞蹈作品创作中,应更多地关注寻找传统与当代的结合点,凸显与强调维持系统整合的价值观,对传统的认同和回归是现今古典舞创新不可偏倚的发展基础,这样才能全方位展示中国古典舞在当代的审美追求。  相似文献   

4.
中国古典舞历史悠久,博大精深。无论是在实践教学还是在舞蹈作品创作中,应更多地关注寻找传统与当代的结合点,凸显与强调维持系统整合的价值观,对传统的认同和回归是现今古典舞创新不可偏倚的发展基础,这样才能全方位展示中国古典舞在当代的审美追求。  相似文献   

5.
在吴文化背景下,透视中国古典舞、江南民间舞、昆曲身段等方面的精髓,探讨其形态,从而通过古典舞蹈的发掘、昆曲身段的提纯、吴地民间舞蹈的运用等,再以当代舞蹈的审美观来进行舞蹈形态的体现与创作,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拟通过一批具有"侠义精神"的古典舞作品作为切入口,阐述当代古典舞创作与传统的崇侠文化心理具有紧密联系:一、与古典舞脱胎于戏曲、武术的文化源流有关;二、与弘扬阳刚美学的审美追求有关;三、与追求强烈的舞蹈视觉冲击效果有关。四、与弘扬民族传统的文化精神有关。侠文化精神是中国传统人文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研究挖掘古典舞剧目创作中的崇侠文化心理有利于这种精神财富在新的时代里继续发扬光大。  相似文献   

7.
中国古典舞,是当代这一个舞种的命名,是由欧阳予倩先生在1950年首次提出的,后得到舞蹈界人士的认同。当代中国古典舞与中国古代舞蹈有着血缘关系,但它并不是中国古代舞蹈的同义词,而是对中国传统舞蹈文化的延续与发展。  相似文献   

8.
汉唐古典舞是中国舞坛的新秀,它是孙颖教授开创的一门中国古典舞学派。发现、整合并运用古代舞蹈资源,充实汉唐古典舞的创作,可以展现其独特的形态和深厚的文化内蕴。汉唐古典舞有斜塔舞姿、半月舞姿、元宝舞姿三大典型形态,斜塔舞姿在倾斜的过程中展现动态,蕴含飞腾之美;半月舞姿传达了人们的尚月之情和对天的敬畏;而元宝舞姿寄托着人们对富贵的追求。汉唐古典舞的当代创作应加大史料研究,建设汉唐古典舞的身体语言;合理由实转虚,促进身体语言的"形""神"转化;建立文化形象,实现身体语言的"形神合一",从而避免汉唐古典舞在当代发展中文化偏离、形态走样,确保汉唐古典舞历久弥新。  相似文献   

9.
在新时期,中国古典舞创作与时俱进,具有创作思路的创新、创作形式的创新、创作元素的创新以及审美意蕴的创新等四大特点。舞蹈《飞天》蕴含着丰富的艺术表现价值,充分体现了古典舞创作的四大特点。  相似文献   

10.
中国古典舞是中国艺术文化史上的灿烂文化之一,它是历代舞者在中国民间舞蹈基础上经过多次整理、变化、丰富、创作而形成的一种舞蹈。它的形成体现了各个时代的特点,凝聚着各阶段舞者的艺术心血和情感寄托,它的产生对中国民族艺术文化的延续和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因而在高校舞蹈教学中,加强古典舞训练体系的建设对古典舞的继承和发扬意义深远。  相似文献   

11.
目前中国古典舞无论是在创作形式还是在舞蹈表现力上都已经进入到瓶颈时期,大量作品主题不够鲜明、内容情节大同小异、舞者刻意追求高难度技术技巧而忽略对作品意境上诠释。为了使古典舞得到更好发展,在古典舞学习过程中除了加强对古典舞基础知识学习外,还要注重对其他艺术形式借鉴和应用,提升自身艺术修养,拓展创作思路,在掌握扎实基本功同时提高舞蹈表现能力。  相似文献   

12.
中国古典舞是从戏曲舞蹈和武术身法的精华中提取发展而成的舞种,融合了中国古代舞蹈的美学和当代的审美观点和原理。鉴于手、眼、身、法、步是中国古典舞的精髓和灵魂,本文就从中国古典舞蹈课的教学出发,就中国古典舞的手、眼、身、法、步在舞蹈课教学中的地位进行了初步的探讨与分析。  相似文献   

13.
中国古典舞身韵在基本功教学中的应用,体现了中国古典舞的本质特征。身韵展现了当今社会的风格,使我们的动作的风格和舞蹈的技巧很好地结合起来,成为了新的舞蹈模式。身韵不单单是体现了古典舞的特征,它主要是凝结着古典舞深刻的本质,那就是精、气、神,也包含着现代人的理解,它融入了当代社会的灵魂。希望它能进一步发扬光大,为舞蹈发展做出重大的贡献。  相似文献   

14.
中国古典舞作为世界舞蹈中的一朵奇葩,经过初创期、建设期、发展期三个阶段的发展,已成为一个公认的舞种;中国古典舞的体态美、气韵美、道具美在影视片中的成功运用,为中国古典舞的多元化创作带来了思考。  相似文献   

15.
中国舞蹈中不同类别的舞种发展情况不同,除民族舞蹈在群众中沿袭发展外,当代舞以剧目、舞剧见长,是当前发展最好的舞种,而古典舞蹈从黄帝时期的“云门”开始存在,概念则是上世纪五十年代才确立。分析了当代舞之于古典舞的借鉴应注意的问题,阐述了多元概念下古典舞的创新路径。  相似文献   

16.
舞蹈作品《胭脂扣》作为一个极为出色的当代舞作品,其中融合了古典舞的元素与现代舞蹈的编创理念,这种结合方式使整个舞蹈显得极为新颖。本文通过了解舞蹈作品《胭脂扣》简介,着重分析舞蹈作品《胭脂扣》的创作思维,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王喜伟 《文教资料》2010,(19):99-100
中国古典舞作为我国舞蹈艺术的一个类别,是在传统舞蹈的基础上,经过历代专业工作者提炼、整理、加工、创造、实践的检验流传下来的具有一定典范意义和古典风格的舞蹈。良好的身体柔韧性是舞蹈姿态、跳跃技巧、爆发力等一系列中国古典舞基础训练的前提。更是跳好中国古典舞的关键。它不但能体现民族性审美的表现力,而且能展现出舞蹈中肢体的律动性和韵味性。通过柔韧性训练的主旨作用,以典雅的舞蹈动作诠释充满情感的中国古典舞,陶冶情操,锤炼感情。  相似文献   

18.
作为我国舞蹈艺术一个独特的类别,中国古典舞是通过对民族舞蹈的提炼、加工、整理而创造出来的,并通过很长一段时间的检验——修改——检验——再修改而逐渐流传下来的具有古典风味的舞蹈.本文通过对中国古典舞身韵的介绍,从而分析了我国古典舞身韵课程训练中民族民间舞蹈审美观念的渗透.  相似文献   

19.
古典舞神韵在中国古典舞教学中占据非常重要的作用,为古典舞教学提供了更多形式的素材,能够展现古典舞精髓。为此,文章在阐述古典舞身韵在舞蹈教学中的作用的基础上,从形、神、劲、律几个环节分析古典舞身韵在舞蹈教学中的应用体现。  相似文献   

20.
中国戏曲艺术有着悠久的历史而且剧种繁多,戏曲有说有唱,文武皆有,集"唱、念、做、打"于一体。而舞蹈就是其中内容之一。因此,要研究中国古典舞,就得先了解戏曲。本文通过对戏曲历史的了解,来探究戏曲艺术对中国古典舞产生了哪些影响。主要从其对古典舞作品创作以及舞蹈动作两个方面进行分析,探究戏曲艺术对于古典舞形成以及发展中所起到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