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公开课现在的处境很是尴尬,反对有之,拥护也不少,在新课程背景下,我们有必要重新冷静审视。从教学实践来看,公开课由于被赋予了太多额外的价值,扭曲了人们对公开课的认识和态度,从而使公开课走入形式主义的误区。有些人在公开课评比中屡屡有所斩获,可实际的教学并不受学生欢迎,教学效果不尽如人意。有些公开课分散了教师精力,影响了正常教学。有些公开课的教学,教师的出发点是考虑怎样的设计才能更好地打动评委,让评委感兴趣,给评委留下好印象,完全把课堂的另一主角——学生置于脑后。  相似文献   

2.
我看公开课     
李海琼 《广西教育》2007,(10A):26-26
公开课,作为一种常规的教研活动,对于教师交流教学经验,推广优秀教学方法,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提高教学水平,应该是非常有益的。但现实的许多公开课,却置教材内容、学生实际和教学条件于不顾,片面追求华而不实的热闹气氛和所谓新颖的教学形式,实际上演变成了精致的“完美课”、作秀的“表演课”和泛化的“媒体课”。  相似文献   

3.
话说公开课     
我一直对公开课十分虔诚和敬重,每遇公开课,我都会尽力争取去听。但是近几年,我发现公开课在逐渐变味。  相似文献   

4.
傅开国 《福建教育》2006,(11A):27-28
公开课,顾名思义,就是向广大教师开放的课堂教学,与日常的常态课堂教学相对。相较而言,公开课具有示范性与探究性两大显著特征。它不仅要让学生从不懂到懂、从不会到会、从不好到好,还要让众多的听课教师在某一点或某几点上明白怎样才能科学、高效地达到上述理想境界,因而具有示范性。把《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落实于课堂教学,把先进的课程改革理念转化成实实在在的教学行为,是既需经验又超越经验,既需继承又饱含创意的实践活动。实践必然伴随反思,在总结成败得失中重建。这个由稚嫩走向成熟,由缺失走向完美的过程,就是不断发现、解决问题的探究过程。  相似文献   

5.
《福建教育》2005,(11A):6-6
公开课,中小学教学的一道“风景”。这种特殊的教学形式对于我们发现基层优秀教师,推广各地先进教学经验,发现、研讨甚至解决教学中的问题,功不可没:对于名家、名师传播教育理念、教育思想和教学艺术的作用不可低估。  相似文献   

6.
实施新课程以后,各地大力提倡校本教研和校际教研活动,各教育行政部门和教学研究部门纷纷举行优质教案比赛、说课比赛和各种类型的公开课活动。本来这些活动主要是为了进行教学研究、教学改革或在新课程理念下推广教学经验,然而,教学工作者们对公开课的认识却越来越陷入误区。笔者通过近两年的观察,现归纳出如下三种常见的公开课误区。  相似文献   

7.
郑序坚 《新课程研究》2007,(8):42-42,52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教研活动的广泛开展,观摩课、研讨课、评优课等各种形式的公开课可谓屡见不鲜。上好一堂公开课确实不容易,教师们都有共同的体会,上课教师觉得"累",指导教师感到"烦",而听课教师(特别是农村中老年教师)往往是"看看感动,想想激动,回到现实却没有行动",有着"望尘莫及"之感。这些现象的存在,应该说有其深层次的问题,值得我们思考,以便解决长期以来教师们感到困惑的,但是又不得不做的事情。  相似文献   

8.
当前,人们对公开课的指责最多的是:公开课跟常态下的课很不一样,显得很假,有“作秀”之嫌。但是,这并不是说公开课就没有价值了。作为教学评论的一种特殊形式,公开课有其独特的教研价值。那么,作为教研形式的公开课该怎么上?它的操作要领是什么?它的评论方法和原则是怎样的?在新课程背景下,公开课的教研价值又体现在哪里?本期“视点”主要就这些问题进行探讨。[编按]  相似文献   

9.
为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更好地促进教改,每个学期每个地区几乎都举行诸如“公开课”“观摩课”“优质课”等教学教研活动。这是由来已久的一种检查评比、促进教师业务水平提高的教研手段,但在这种教学教研活动的背后却隐藏着种种问题,值得我们反思。公开课切合实际吗?它能真正起到示范和学习的作用吗?当某一学校承担县级或市级的公开课时,学校领导早早就开始物色合适的教师。谁有讲公开课的实践经验,谁的基本功扎实,谁的嗓音较动听,谁的举止能登大雅之堂……作为一次展示本校教学实力的难得机会,关系到学校荣誉的大事,这不得不使…  相似文献   

10.
公开课作为一种很重要的教研形式.一直在教学一线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因为其要“公开”,所以也就不可避免地带上了表演色彩。但如果表演过了头,就不仅起不到交流的作用,反而会让人反感,这也正是近几年来公开课广受诟病的原因。那么,怎样的公开课才是应该提倡的呢?  相似文献   

11.
课程改革伊始。作为检验体育教师教育教学能力的教研形式—公开课,一片“繁花似锦”。课上体育同仁们关心最多的是这堂课上出现了多少新花样?学生在互动后到底生成了些什么?教师应该怎么应对?……繁华落尽,蓦然回首,在公开课教学中,我们究竟应该拿什么给学生?本人淡谈自己的“真知灼见”。  相似文献   

12.
公开课是开展教学研究的主要形式之一,主要目的是促进教师学习教育理论,提高教育教学水平;评议、总结和推广优秀的教法和经验;解剖和会诊课堂教学,寻求教学改革的策略。但是,目前有些公开课却变了“昧”。  相似文献   

13.
裘老师:你来信说,为了这次省级公开课的“成功”,领导和老师们都在“运筹帷幄”,你也在“秣马厉兵”,争取把“百家争鸣”融于一课之中。可是,反复的试讲折腾得你近乎失去了自信,因为每一次试讲后,你的课总被“挑剔”得“体无完肤”。你说,为了顺利地抵达彼岸,公开课的战船必须驶上“安全”的航道……我理解你的心情。课被“挑剔”得“体无完肤”,心里难免不是滋味。但你不要失却自信,要辩证地看待“挑剔”,智慧地转化“挑剔”。下面的故事也许能带给你一些启迪。从前,有一位画家想画出一幅人人见了都喜欢的画。画毕,他拿到市场上去展出,旁边…  相似文献   

14.
评课是教学研究活动的形式之一。它是由教学实践到科学分析.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过程。也是增强业务能力、提高教学质量、交流相关信息的重要途径。评课是听课教师对一堂课的教学设计、教学过程、教师教学艺术、学生学习状况等方面全面的理性分析。它对教师的发展有一定的导向性作用。影响教师教学风格的形成。由此可见。准确评课的意义非同一般。从共同提高业务能力层面上看,评课的价值比上课的价值更大.因为评课既是教者提高业务能力的机会,又是听者提高业务能力的机会。如今,多数学校的公开教研活动的评课大多是不着边际的几点优点、一处瑕疵,评课与不评课似乎没有什么区别。这样,我们精心准备的公开课、耗时的评课有何意义!本人对学校内公开课的评课活动有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5.
"音乐公开课"是用来交流教学经验、传递教育信息的一种教研活动。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今天,音乐公开课仍然是音乐教师之间教研活动的主要形式。公开课可以正确评估教师本身的音乐素质,推动音乐教师的进步和音乐教育的发展,受到了我们广大中小学音乐教师的共同喜爱和关心。  相似文献   

16.
试论新课程实施中公开课的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作为一种教研形式的公开课,具有存在和发展的价值,它应具有原生态、研究性和鲜明的个性,公开课以有原则、讲方法的教学评论作引导,可以为教师的专业成长提供坚实的台阶。  相似文献   

17.
公开课作为一种常见的教研活动形式,具有较强的学术性、引领性和研究性,对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推进课程改革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它可在集体合作中凝聚教学智慧,在研究与交流中整合资源,在优化教学过程中锤炼新人。它是教师群体素质提升的助推器,它为教师展示自我、超越自我搭建了平台。一节鲜活生动求真务实的公开课,带给听者(包括学生)的是智慧、经验和一种美好的享受。  相似文献   

18.
公开课为教师之间探讨教学规律,研究教学方法,推广教学经验提供了一个平台。然而,由于各种原因,当前的一些公开课。执教者为了赢得评价者(评委和听课教师)的肯定,往往把教学设计的重点由“关注学生的感受”转移到“关注听者的感受”,忽视学生的学习体验。公开课渐渐演变成教师的表演课和作秀课,使其失去常态化和真实性。另一方面,公开课过分追求完美,以至于耗时费力,精雕细琢。[第一段]  相似文献   

19.
王育香 《福建教育》2005,(11A):10-11
一宜因课置评。忌评人为主。公开课评价应重在评课,而不是评人。当前,各级教研活动中,评人重于评课,以评人代替评课的现象仍较为普遍。一些人热衷于甄别执教者的个人素质及教学水准,对教学实际问题的分析、反思与解决,教育思想和教学经验的交流,以及教育教学规律的探寻,反倒漠不关心,这是不恰当的。  相似文献   

20.
“公开课”的最初出现,是作为一项教学教研活动,用以探索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最佳方法策略、推广教学经验。然而,由于被赋予了越来越多的职能,“公开课”的功利作用被强力扩张,“公开课”也逐渐演化成“表演课”、“形象课”,甚至还出现了“公开课”作假的现象。但是,对“公开课”的评论多以“公开课”的实效作用为焦点,“公开课”的德育意义尚未得到足够的重视。鉴于“公开课”具有的导向性、示范性和推广性等特质,笔认为对其作德育价值层面的思考更为重要和意义深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