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高考考生中盛传"得阅读者得天下"一语,究其根源,并非无稽之谈。高考英语中阅读占40分,居各题型之首。高三学生英语成绩提高有两个槛:90分和120分。学生们要想从不及格跃上90分,或是要想从100多分超越120分,都只能在阅读上有所突破。综观各地高考英语阅读中,考生出现的错误大多集中在文章能轻松读懂而题目偏难的陷阱题中。所以要想提高阅读理解得分,不仅需要提高自身英语基础,还要掌握高考试题出题思路、出题规律以及各类型题的解题技巧。  相似文献   

2.
常常会听到考生这样的感叹,一篇现代文,你不出题,我能读懂;你若出题,我反而读不懂了。这是对阅读的误解。高考现代文阅读,是考生利用自己的语言认知能力和一定的知识积累,现场解读文本,整体把握信息,依照命题指向,筛选有效信息,组织语言作答的思维过程。它是问题化的“精读”,不是普通的“泛读”,这也就难怪考生会感叹了。  相似文献   

3.
高考语文试题中,文言文阅读占了一定的比重。从每年考生的复习与答卷情况看,大多是投入多,收效少,得分率低,所以文言文阅读就成了考生们“头疼”的问题。考生如何才能更好地解答这类试题,取得好成绩呢?笔者在对近几年的高考文言文试题的研究中发现,高考文言文的应试有一定的方法和技巧,如果学生掌握这些方法和技巧,就能提高文言文阅读的效率。一、着眼整体,实施整体阅读近几年的高考阅读试题非常重视对学生整体阅读能力的考查,文言文也不例外,整个出题思路完全遵循整体阅读的思维模式。以98年高考文言文试题为例:李若水字清卿,洺州曲周人。靖康元年,为太学  相似文献   

4.
文学作品阅读一直都是高考语文的重头戏,从近几年的现代文阅读试题可以看到,出题范围已明显加大,能力要求显著增强,给考生在表述空间上的自由度也越来越大。然而,有很大一部分考生在文学作品阅读题上的得分较低,成绩不够理想。  相似文献   

5.
英语阅读七选五,虽然也是给出考生一篇短文,但不同于常规阅读理解题考查考生对文章主题思想、细节的理解情况,它主要考查考生对文章的整体内容和结构以及上下文逻辑意义的理解和掌握。  相似文献   

6.
郑红 《海外英语》2006,(12):3-6
2006年上半年,全国大学四、六级委员会公布了四级考试的新题型,部分院校作为试点在6月份的考试中已经先行使用了这种新题型,2006年年底全国所有高校都将采用新题型。新题型在考试的流程上、考题的方式上及考题所占的分值上均有变化,但变化最大的还是在出题的方式上,尤其是变化较大的阅读及听力部分,对广大考生的冲击还是比较大的。大部分考生的第一反应是不适应或不习惯,有的甚至不知所措。其实,只要熟悉了新的出题方式,掌握一些做题技巧,再加上多做些练习,通过四级考试并非难事。本文将详细介绍新题型中阅读部分的解题技巧,希望能对大家有…  相似文献   

7.
刘金锋  刘胜 《新高考》2009,(10):48-50
完形填空旨在测试考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词汇运用能力,融单项填空、阅读理解等各种能力的检测于一体。但是由于考生的整体阅读水平有限,对英语语法知识没有牢固地掌握,缺乏上下文联系的能力以及缺乏一些文化背景知识或者生活常识等而误  相似文献   

8.
查军 《教育文汇》2014,(14):31-31
2014年安徽省中考语文名著阅读题仍然是填空题,要求考生写出两部作品的名称、作品中主要人物和作者姓名。过去几年,这类题目也基本是这个套路。这样出题可以,但老是这个面孔,既十分枯燥,也很难全面、真实地考查出考生平时阅读名著的情况,不渎某些名著,不一定答不出来;认真读了,也不一定答得完全。  相似文献   

9.
近几年的高考语文试卷中,“古代诗歌鉴赏”考查的比例在增加。拿江苏卷来说,从2009年起就由8分增加至10分。对古代诗歌的考查命题形式上各省市虽有不同,仍还是从一些主要方面出题,如诗歌的语言,诗歌中人物、事物、景物的形象,诗歌的表达技巧以及作者的思想感情等;考查对象以唐宋诗词为主。但考生只要掌握解题的思路和技巧,就能提高解题的能力,享受阅读古代诗歌的乐趣。  相似文献   

10.
刘斌 《考试周刊》2013,(56):11-11
在目前的各种英语测试中,广泛采用阅读理解衡量考生的英语水平,阅读能力成为学生考试取得优异成绩的关键。阅读能力主要指考生对于不同体裁或不同题材语言材料的理解能力,以及通过材料的阅读,对材料中信息的捕获能力。这两方面能力的提高需要考生具备良好的阅读习惯,了解并掌握一些高效的阅读方法。  相似文献   

11.
阅读理解考查考生的综合能力,是高考英语的重头戏.它要求学生具备通过书面阅读获取信息、分析信息,与作者进行思想沟通,并洞察出题人意图的能力。各省(区、市)高考英语阅读理解题型的分值要占40~50分,在所有题型中比重最大,且文章长、信息量大,耗费考生的时间和精力最多,是高考英语的"拦路虎"。阅读理解能否得高分,是英语成绩好坏的关键。阅读理解题选材广泛,内容丰富,涉及到广告说明、生活轶事、新闻报道、散文欣赏、研究报道等许多方面的内容。要求考生熟悉多种题材和体裁,具备获取、分析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和分析、推断、归纳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12.
正一、命题规律及呈现形式从近三年的中考题来看:简答题的考查一般比较少,但也有考到,出题规律一般是结合当前的社会热点问题或生活中的常见现象命题,常在实验探究题中出现,通常围绕某个物理现象或通过一段阅读材料背景材料,借助问题的形式,要求考生书面简述的一种题型,有效地考查同学们对初中物理"双基"掌握程度,又能很好地考查同学们分析问题、合理选择信息以及应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二、简答题的答题要领  相似文献   

13.
2010年高考的脚步已匆匆走过,仔细阅读今年的高考英语书面表达一题,要求考生写一封告知外国友人招聘信息的信件,便可以看出,近些年高考出题理念日益更新,出题方式更加灵活,且更加侧重考查学生对外语的实用和交流能力。此外,随着国情的不断变化和国际交流的推进,我国的外语教学模式也需要一些变革和改进。  相似文献   

14.
高考对每个学生而言,都是一次改变命运的考试,当然,高考试题的难易程度对学生的成败具有决定作用,现代文阅读是高考语文试题中所占比重较大的题型。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教育教学改革的推进,对考生阅读能力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近几年,高考阅读在选材角度、出题方向等都有所变化,不同省份的变化也略有不同。本文以2005年山东省独立命题为起点,以2013年为终点,寻找山东省高考语文现代文阅读的发展变化,分别从阅读文本和试题等方面进行分析,帮助考生更好地了解高考现代文阅读在选材、命题等方面的规律。  相似文献   

15.
NMET完形填空旨在测试考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词汇运用能力,它融单项填空、阅读理解等各种能力的检测于一体,能综合反映出考生掌握和运用英语知识的能力。题目的设置是把语篇理解和上下文的语境理解放在第一位,把对词汇运用和语法知识的考查放在其次。但是由于考生整体阅读的水平有限,对英语语法知识没有牢固掌握,缺乏上下文联系的能力以及缺乏一些文化背景知识或者生活常识等而影响正确答题。下面笔者就完形填空题的设置特点、解题技巧及失误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6.
阅读是获取语言知识最直接最有效的方法,阅读能力则是衡量掌握语言综合能力的一项重要标志。从阅读的性质着手,分析当前外语界对阅读能力的不同看法,探讨了阅读测试中选材和出题这两个关键问题。  相似文献   

17.
张梅 《考试周刊》2009,(44):10-11
2008年江苏高考英语试题中,首次明确提出任务型阅读的概念。其考查的目标是要求考生在阅读和理解文章的基础上,完成既定的任务,考查考生英语运用的综合与实践能力。这种新的题型所提供的材料重视结构的完整性、内容的时代性。题目的设置层次感较强,这就要求考生对所提供的材料具有高度的概括性和较强的语言组织能力。面对这些要求,考生除了大量阅读,提高阅读能力之外,还必须掌握这种新题型的解题技巧,快速阅读找到答案的依据,善于运用试题中的信息,学会归纳演绎,以及注意结构的分析。  相似文献   

18.
中考现代文阅读旨在考查学生对文本的感受、理解以及初步的欣赏和评价能力。考生如果要在阅读理解上拿到好成绩,提高正确答题的命中率,就要在现代文阅读解题时掌握“三准”,即准确理解、准确定位和准确表述。  相似文献   

19.
阅读理解是自考英语试题中较难的一项大题,分数比例大,而且出题方向多样,生活、旅游、医学各方面皆有可能,因此难于定论。文章中大多含有生词、生句、成语等等,一词多译现象也时常有之。它也非常倾向于考查考生的英语知识运用能力而非单纯的记忆能力。因此,有针对性地做好复习和应考准备,掌握一些科学有效的应试技巧,是自考学生考前十分必要的复习内容之一。下面我就介绍几种针对英语阅读的应试技巧,仅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20.
《国际私法》的自学考试试题考察的是考生对于国际私法知识点经过自学后的掌握程度,自学考试的本身职责所在也就是通过这一考察来倡导自学、鼓励自学、帮助自学、推动自学。近年来的出题方向是完全符合这一原则性标准的,重点考核考生对于基本知识点的理解与运用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