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教师要善于倾听,重要的是倾听学生发言的背后,他们在想些什么,为什么要这样想。即使是说错了,也要分析一下为什么错了,找出病因对症下药。例如“利息”的教学,很多学生在计算“几年的利息”时,将本金乘以一年期的利率再乘以年数,教师在仔细倾听学生的回答后,及时地分析并找出原因:是学生把“年利率”理解成了“每年的利率”。找出病因之后,教师没有采用说教的方法进行订正,而是请学生观察利率表,想想存一年与存两年的利率为什么不同。这样学生就会自然而然悟出其中的道理,及时建构起正确的数学概念。在整个倾听过程中,教师决不是在简简单单…  相似文献   

2.
音乐是一门倾听的艺术,"倾听"是学习音乐的前提和基础。那么,在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怎样才能让学生乐于倾听、学会倾听呢?笔者结合多年的小学音乐教学经验,对在小学音乐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倾听的有效性这一问题提出了几点自己的看法,以期让学生能在积极参与音乐课堂教学活动的同时能够静下心来细细聆听每一个音符。  相似文献   

3.
音乐是一门倾听的艺术,"倾听"是学习音乐的前提和基础。那么,在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怎样才能让学生乐于倾听、学会倾听呢?笔者结合多年的小学音乐教学经验,对在小学音乐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倾听的有效性这一问题提出了几点自己的看法,以期让学生能在积极参与音乐课堂教学活动的同时能够静下心来细细聆听每一个音符。  相似文献   

4.
<正>《教学原理》中说:"倾听既是一项技术,也是一种艺术。教师一旦掌握了倾听的技能,课堂教学就会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课堂教学不仅要求教师做一个头脑清晰的讲授者,还要求教师做一个反应敏捷的倾听者,带着深度和智慧的倾听,针对获取的信息迅速及时地作出教学决策。叶澜教授说:"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教师问、学生答已经成为天经地义的常规,然而学生对提出的各种问题作出  相似文献   

5.
"倾听受教育者的叙说是教师的道德责任."在课改不断深入的今天,我们对它的认识还只停留在表层,倾听只是一个空泛而乏味的口号. 一、应该倾听什么 1.耐心倾听学生的回答 倾听学生的回答,能帮助教师及时、准确地了解学生对新知的认识、理解程度,以便及时对教学内容、教学思路、教学方法等作出调整,使课堂教学更具有效性.  相似文献   

6.
前不久,在一次青年教师课堂教学调研活动中,对一位教师执教的“角的度量”印象颇深、感触良多。由此,也引发了笔者对如何引导学生学会倾听,怎样赋予倾听以生命活力的一些思考,以下是这位教师教学中的几个片断。  相似文献   

7.
叶圣陶先生曾说过:"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要养成习惯."可见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是每个教师的责任所在,其中良好的倾听习惯是一项很重要的内容.纵观当前的课堂教学,我们经常看到这样的情景:教师的提问还没说完,下面是小手如林,"老师,我———""我———"声此起彼伏,指名回答却语无伦次、答非所问.再有一名学生回答问题后,接着请其他同学重复同学的发言,回答正确的寥寥无几.究其根源,  相似文献   

8.
张利坤 《教师》2013,(30):42-42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不难看到这样的现象:教师在布置探究的任务以及提醒学生应注意什么时,底下学生早已开始行动。学生争先恐后高举小手:“我!”“我会!”教师请一学生发言,其余学生或无心聆听,或为自己没有发言机会而轻声与同学交流。这样不善倾听的课堂教学不仅导致了学生的学习效率低下,而且也不利于孩子们的身心健康,那么怎样才能使学生养成认真倾听的好习惯呢?  相似文献   

9.
1享受教书快乐,感受育人真谛课堂是教师工作、学生学习的主阵地,"怎样构建高效课堂,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是每一位教师所追求的基本目标.有一次,笔者问一位很优秀的教师:"你上课成功的最大秘诀是什么?"那位教师告诉笔者:"课堂教学中,当我的心与学生的心融在了一起,教学肯定能成功!"这位教师的话对我  相似文献   

10.
倾听是学生学好数学的基本功。然而现行数学教材几乎没有专门设立关于"倾听"的练习,数学学习多以书面为主。因此,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有意识地培养学生良好的倾听习惯和倾听能力,不仅能让学生养成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同时对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效率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如何培养学生的倾听习惯和能力呢?我在平时的教学中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作了一些尝试:一、精心设计导入,激发学生倾听兴趣心理学研究表明,小学生总是对自己喜欢的东西保持着浓厚的兴趣。兴趣是学习的内动力。培养  相似文献   

11.
曾读到杭州师范大学教授的一篇文章,在谈及教师应当如何研究学生时,他作了这样的概括:"教学即倾听,倾听学生解释他们自己的思想、反思他们自己的体验。教师倾听学生的过程,既是研究学生的过程,又是与学生合作探究知识和生活的过程。"确实,经过几十年教学的历练,笔者的课堂感受及教学体验尤为强烈。本人深知:在课堂上善于倾听,从倾听中更好地掌控学情,并以此确定  相似文献   

12.
随着高效课堂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都有了明显的变化,学生自主学习意识在不断加强,语文综合素养在逐步提升,然而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学生的倾听习惯却不容乐观。针对这种情况,笔者联系教育教学实际进行了深入思考,经过反复分析研究,找出了学生倾听习惯差的原因。进而付诸实践进行研究,从而得出有效培养学生倾听习惯的方法策略:观察摸底,榜样引领;一点生发,带动全班;反复强化,不断训练,从而促使学生养成了良好的倾听习惯,进而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相似文献   

13.
<正>新课程指出,要尊重每一位学生,保护学生的自主性,发挥教师的主导性。新课程理念要求我们教师要学会倾听。著名教育专家周一贯说过:"教师与学生课堂沟通的纽带和桥梁是师生之间的相互倾听与对话,而关键在教师的耐心倾听。"在素质教育下,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课堂探究性、自主性不断增强,学生思维的不断更新、转换,这一切都需要教师学会倾听,成为学生的忠实"听众"。那么,在日常的课堂教学中,我们教师怎样倾听?如何倾听?何时倾听?立足于学生的终身发展,选  相似文献   

14.
<正>经历了多年的小学数学教学,我深深体会到"倾听"对学生学习的重要性。在课堂教学中,"听"是小学生获取知识的主渠道。因此教师在数学课堂教学中要积极引导学生认真倾听,让倾听伴随学生快乐成长。倾听,是一种良好的素养,是一种习惯。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良好的倾听习惯呢?一、学生倾听不够的现状及原因1.学生的原因(1)学生本身的注意力品质弱,自控能力差,特别是低年级的学生,感觉普遍都有好动症,他们的注意力不能持续集中。  相似文献   

15.
《考试》2008,(2)
一、合作:新课程课堂标志【现象】一教师在教《皇帝的新装》时,提问说:"皇城来了两个骗子,结果皇帝上当众出丑,那么皇帝受骗上当的原因是什么?请四人一小组讨论三分钟。"教室顿时热闹起来,而教师则显得无所事事。这时笔者随机观察了几个小组:有的是一个优生在发言,其  相似文献   

16.
小学数学是一门基础学科,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不仅要教给学生知识,更重要的是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我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指导。一、指导观察,让学生会看1.看课题,定目标。如在教学"最小公倍数"这节课时,教师首先出示课题让学生看,然后提出问题":看到这个课题,你想知道什么?"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学生们纷纷举手回答:"什么是最小公倍数?""怎样求最小公倍数?""公倍数与最小公倍数有什么关系?"……此时,根据学生提出的问题,教师趁势归纳出  相似文献   

17.
正高效的课堂是和谐的课堂,而和谐的课堂是"静"与"动"辩证统一的。所谓"静",指的是倾听,包括师生间的相互倾听、学生间的相互倾听;所谓"动",指的是善于表达,包括教师的精确表达和学生的积极表达。传统教育模式导致学生养成的学而不思、思而不疑、疑而不问的陋习一时还难以根除,笔者认为这主要由于我们课堂教学中对倾听、表达、质疑的处理还不合理。前不久,笔者担任县初中历史优课评比活动的评委,听了几位教师的比赛课,课题为人教版  相似文献   

18.
在语文教学中,教学生会说固然很重要,但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笔者深深地体会到教学生学会倾听同样很重要。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学生“具有日常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在各种交际活动中,学会倾听……”倾听,是一种能力;倾听,是一种素养;倾听,是一种品质。如何教学生学会倾听呢?笔者认为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努力。激发学生愿意倾听的欲望内因决定外因,只有让学生从内心深处想听、爱听,他才会主动地去倾听,这样学习的效率才会高。要做到这一点,一方面,教师要想方设法创设课堂情境,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努力适应新课改的要求,让课堂教学生动起…  相似文献   

19.
叶彩红 《科学课》2008,(8):17-17
1.倾听是有效交流的基础倾听是有效交流的基础。这里所指的倾听有三个层次:一是学生倾听教师的讲话;二是学生倾听学生的发言;三是教师倾听学生的发言。学生之间,学生与教师之间只有在理解相互表达意思的基础上,才能使教学得以有效开展。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的交流中,要注重培养倾听的良好习惯,不仅学生要注重倾听,教师也要给自己尽量倾  相似文献   

20.
教学的真谛体现在"思想学生的思想,体验学生的体验,并据此提供可能的帮助"。没有对学生真正理解的教学不是真正的教学。教师对学生的倾听是理解学生的有效前提。课堂上,教师的倾听是高效课堂的基石。追寻倾听的教育意蕴,探讨教师的倾听方法,让课堂教学因为倾听而生机盎然理应成为教学理论工作者和实践者着力关注和思考的课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