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音乐中的律动是指人们随着音乐节拍进行的有节奏的动作,如拍手、跺脚、摇头等。在音乐教学中利用律动,可以激发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教学质量。那么在教学中,如何让音乐课动起来呢?一、律动与乐理教学结合,深入浅出乐理知识学习对于低年级学生来说是难点,教师在教学乐理时加入适当的律动,不但能引起学生的兴趣,还能使学生掌握较难懂的乐理知识。如刚入学的小朋友很难抽象地分辨do、  相似文献   

2.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音乐课教学同其他学科一样。激发学习兴趣是教师的首要任务。学生有了兴趣,才会用心学,才能学得好。否则,将会“一寸不通,万丈无功”。怎样才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音乐学习兴趣呢?我从自己的教学实践中,总结出以下方法,效果较好。 一、律动激趣 律动是根据音乐的性质和节奏学生做有规律的韵律动作。如随音乐做拍手、踏脚、点头、摆身等动作,让音乐的节奏融合在学生身体的动作之中,对学生进行节奏训练,以培养学生的音乐节奏感。如教唱游课时,课前让学生模仿小兔的动作进入教室。课间,结合教学内容让学生随歌曲律动。教学中进行律动练习,能活跃课堂教学气氛,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  相似文献   

3.
如何使难度较大、且枯燥无味的音准训练被学生所接受并喜爱,如何提高他们的音高听辩能力,保证音准训练能在每一节音乐课中顺利进行。为此,我们尝试通过用唱名来替代组号,用唱名来替代班级中每位学生姓名,以循序渐进的音乐名点名法来训练学生的音高感,同时构建良好的课堂教学常规的教学实践。怎样为学生取个音乐名根据班级学生座位号,以唱名来代替学生的座位号,以唱名来代表每位学生原有姓名的一种方法,我们称其为该同学的音乐名字。如:一组一号同学的"名字"叫11、即do do,  相似文献   

4.
当前音乐课普遍存在着学生缺乏音乐感受力和表现力的倾向。其原因就在于传统音乐教学只注重音准、节奏等“音感”方面的训练,没注重思想感情传达的“乐感”训练——即表现力的培养,致使学生学习音乐时形成了一种僵化生硬、缺乏情感与生气的状态。本文从教学实际出发,谈谈如何通过律动、欣赏、演唱等多种渠道加强对学生音乐感受力和表现力培养的一些粗浅看法和做法。 一、通过体态律动练习,训练音乐表现力的基本功。 立足于“听”,放手于“动”,是进行体态律动的基本点。体态律动是以音乐刺激听觉,产生印象,再调动身体来表现音乐。为此,听觉的训练至关重要。应在听好音乐的基础上,再放手于律动,即让学生根据对音乐的  相似文献   

5.
音乐和舞蹈是人类抒发情感最自然、最原始的表达方式,它们相辅相成、相互促进,在中学音乐课中具有着重要意义。在河北省"十二五"课题《舞蹈律动在初一年级音乐教学中的运用及效果的研究》的课题研究中,把舞蹈律动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地深入到音乐常规课堂,使学生在音乐课中树立信心,也让他们在音乐、舞蹈律动中规范自己的姿态,陶冶自己情操,升华精神世界。  相似文献   

6.
<正>随着课程的改革,律动也在音乐课中占有了一席之地,因为课堂中的律动部分完全解放了学生的肢体,学生不再被动地固定在座位上,而课堂律动则是音乐欣赏课中的主角。在课堂律动教学中,仅有"身教"是不够的,教师还应该极其重视语言的运用。本文将对语言在律动教学中的重要性、教学语言的分类、不同语言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行详细分析,阐述了语言教法在音乐课堂律动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一、课堂律动教学中应重视语言的运用  相似文献   

7.
在现代钢琴教学中,经常有这样一种现象:一条简单的旋律,很多学生只知按照节拍一板一眼地弹奏,很容易陷入一种"形尽思穷"的困境,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他们忽略了节拍记号的核心是传达音乐以何种律动何种韵律进行,律动的节奏循环才是音乐根本生命力所在,而节奏律动的重要因素之一就是节点。本文以《贝多芬32首变奏曲》为研究的具体对象,通过对音乐中的节奏、和声、旋律等要素的分析,揭示它们对节点安排的影响及节点在音乐中的呈现意义,从而掌握音乐的律动和提高音乐表现力。  相似文献   

8.
律动作为音乐教学中重要的教学手段,越来越受到小学音乐教学者的重视.音乐课堂的律动教学有助于增强学生的音乐节奏感,锻炼学生的动作协调性和表演能力.本文介绍了律动教学在小学音乐课堂中的重要作用,探讨了小学音乐课堂上如何有效开展律动教学的方法,给小学音乐教育工作者提供参考,以此实现通过律动教学,来提高学生音乐素质的目的.  相似文献   

9.
音乐教育是美育教育的重要手段之一,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组成部分。生动的音乐艺术最容易为少年儿童所接受,因此,在小学阶段加强音乐教育尤为重要。在一年级音乐教学中,我按音乐教学大纲的要求,根据新入学小朋友活泼好动的特点,搞了一年级律动教学及音乐知识教学实验,收到了较满意的效果。下面谈一谈自己的一点体会。 一年级的课堂常规训练是很重要的。音乐课应该有自己的特点,要运用音乐的魅力来吸引孩子。我参考了一些音乐教学参考资料,自拟了一套音乐课堂常规,主要有以下几点:①律动进课堂。上课前让小朋友在教室外面站队,按律动曲边走边表演到自己的座位,等全体小朋友都到了自己的座位,放慢律动曲,小朋友轻轻坐下,胸脯挺直,两只手  相似文献   

10.
一、体态律动寓于节奏训练之中音乐课中节奏教学的训练更重要的是学生内心的节奏感,而内心节奏感的建立往往可以先借助身体外部的体态律动开始,在节奏教学中加入体态律动可以使孩子们更快更准确地掌握。低年级的节奏教学,可以让学生用"走"来表示四分节奏;用"跑"表示八分节奏;用  相似文献   

11.
在小学音乐课上,特别是小学低、中年级音乐课上,都有一项必不可少的内容--律动,那么音乐律动安排在课前好,还是课中好呢?我听过好多的音乐课,大都将律动放在课前,但笔者通过多年的实践进行了有益的尝试,认为律动一般应安排在课中好,理由有二:  相似文献   

12.
王岩 《甘肃教育》2014,(13):74-74
正一、以审美为核心1.情境是音乐课中"审美教育"的前提和基础。情境是音乐课中"情感渗透"的前提和基础。教师应依据音乐审美教育的目标和学生的心理特征精心创设一个音乐审美情境,使学生能在特定的音乐审美情境中触景生情,在情感共振中完成对学生的情感渗透,从而让学生获得愉悦的情感体验,陶冶学生的情操。2.以听觉为主线,大量倾听音乐。音乐的审美感知是通过听觉进行的。正如新课标中指出的:"音乐是听觉的艺术,听觉是学习音乐的基础。发展学生的听觉应  相似文献   

13.
音乐教学是一门艺术教学。音乐课是一门实践性、技术性很强的学科,需要扎扎实实地进行节奏、演唱、欣赏、律动等方面的训练,这样才能提高学生的音乐素质,更好地促进音乐教学的改革与创新。接下来我就谈一谈自己在这些方面是如何对  相似文献   

14.
音乐课中的唱游教学,形式多样,生动活泼,是深受儿童喜爱的一种教学形式,也是小学低年级音乐教学中一种有效的教学手段。一、律动教学是培养学生表现歌曲情感的重要环节。律动是身体随着音乐而进行的各种有节奏的动作。律动还能借助儿童的身体动作来理解音乐的内容和情感。“律”是音乐的弦律,“动”是动作。它可分为:“体态律动”“节奏律动”和“模仿律动”。不论是哪一种律动,在教学中首先一定要注意引导学生专心听音乐,然后要求他们把歌曲唱准、唱好,再配合少量的动作。动作设计力求简单易学,活动范围不要过大,要有音乐性。如第二册教材中《小宝宝睡  相似文献   

15.
律动教学是让学生在课堂上根据音乐作品的旋律和节奏特点随之做各种相应的动作,使学生在“动”中体验音乐形象,表达自己的音乐感受。律动在本世纪初由瑞士音乐教育家达尔克罗斯首创后,即在世界各国产生广泛深远的影响,世界著名音乐教育体系都把律动教学放在相当重要的地位,律动教学的重要作用越来越被更多的人们所认识。但在我国,由于受各方面条件的限制和人们认识的不同,律动教学更多的则是用在小学音乐课堂上,而在中学音乐课上却很少涉及。我认为,律动是活跃中学音乐课堂气氛,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行之有效的手段。一、律动符合中…  相似文献   

16.
为弱智儿童创设的课外兴趣活动,就是旨在帮助他们在课余时间,找到自已的爱好,发挥自已的长处,通过有针对性的培养训练使之形成一定的技能。并进而充实他们的情感、丰富他们的想象力、帮助他们塑造健全人格。弱智学校的音乐兴趣实践活动,该如何进行呢? 1、训练内容应有针对性。音乐兴趣活动和音乐课有所不同,从内容上看,选择更为宽广。有律动、舞蹈、歌曲、打击乐、音乐游戏、音乐欣赏(包括器乐欣赏、歌舞欣赏、配乐诗歌欣赏等。)不同的内容,可以对不同生理、心理缺陷的学生进行矫治,或是扬长避短,发挥他们的才能,激发其积极地参与。(1)律动训练,是针对一些动作灵敏、有一定模仿力而音色较差的学生的。如律动《采茶》,通过手指、小腕的反复动作可增强弱智学生的小肌肉群锻炼,增进手指的灵活性、协调性。律动鸭走、鸟飞、兔跳等通过一系列小动物的动态模仿,培养学生的节奏感,动作的协调性,并通过模仿增长他们的知识,激发想象力。训练方法有学习教师动作和模仿、自编动作。如《采茶舞曲》的律动训练,可先请学生观看教师的律动,然后进行分解动作的学习,最后跟音乐律动。模仿小动物动态的律动,可先通过观察图片,以及平时观察小动物的行动后积累的感性材料,试着自已跟随音乐做模仿、自  相似文献   

17.
随着我国社会发展的不断提升,人们教育化程度不断地加深,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教育事业的发展,尤其是音乐教育。小学音乐课是小学阶段比较重要的课程之一,是引导学生感受音乐和艺术魅力的课程,但是在传统的授课过程中往往体现不出来,教师很少与学生进行互动交流,很难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导致了小学阶段的音乐课教学质量始终难以得到提升。针对此类问题,应该积极采用体态律动教学模式,摒弃以往的"灌输式"教学方法,进一步提升音乐教学的合理性和有效性。故此,就以小学阶段的音乐课为主导,详细阐述体态律动在低段音乐欣赏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相似文献   

18.
音乐课本来应充满生机和活力,充满快乐和情趣,应该最受学生的欢迎,最易于调动少年儿童学习的积极性。然而笔者发现,由于教学内容的过于固定,教学方法的过于单一,尤其是过于强调训练的因素而忽略了学生的心灵感受,忽略了引导学生进入美妙的音乐意境中去体验、感悟,学生在上过一段音乐课后常常出现兴趣丧失的现象。因此,改革音乐课的教学,借鉴国内外的先进教法以丰富我们的课堂教学手段成为当务之急。最近笔者查阅有关资料,研究了著名的达尔克罗斯的“体态律动学”,我认为我们应当在中小学音乐教学中广泛借鉴“体态律动学”教学法…  相似文献   

19.
黄志江 《辽宁高职学报》2009,11(11):69-70,94
主要阐述了律动教学方法在音乐课程中的运用。在众多的音乐教学改革原则、方法和模式中,律动教学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律动是一种技能,它是在有规律的动作中培养节奏感和韵律感。鉴于青少年学生活泼好动的年龄特点,在音乐课上,让他们通过体态律动去合上音乐节奏,不但可以使学生更快、更准地踏准音乐节奏,而且对音乐节奏的脉动,对音乐的情绪、情感内涵有更深刻的体验。  相似文献   

20.
音乐教师在重视专业技能训练的同时,也要注重语言艺术的锤炼,在追求音乐美和语言美的结合上下工夫,这样才能使音乐课的艺术性得到充分的展示。一、音乐语言1.在"聆听"中欣赏音乐语言音乐课上养成聆听的好习惯是非常重要的,因为音乐是听觉的艺术,听觉感知是理解音乐的必要途径。教师要抓住音乐较突出的语言特征,结合学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