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贵州文化结构的形成,有一个从传统的二重对抗到多元一体现代文化建设的历史过程。研究这个过程的历史演变及其由此形成的贵州文化的特质和走向,有助于当前贵州文化发展战略的制定,属于前期工作,对于贵州文化建设具有不可忽视的意义。本文拟就此提出一些粗浅的看法,以就教于方家。A.所谓文化结构,无疑是指文化发展过程各部分的组合与配置。具体而言,指构成某一时期某一地域或民族文化内容的形式与手段。文化在其发展中永远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其结构方式常表现为本上文化与外来文化的交接或碰撞,从而导致对抗或耦合。贵州文化因其地…  相似文献   

2.
贵州本土文化所蕴含的内容、形式、载体是涵养文化自觉,形成文化自信必不可少的重要元素。而"贵州文化"所具有的历史追溯力、空间建构力、民族创造力既是自身文化传承发展的内在动力,又是建立文化自信的主要因子。其与文化自信之间存在内容与形式,现象与本质,原因与结果的三重逻辑关联。立足时间、空间、民族三维视角研究贵州本土文化的内生动力,有利于探究本土文化的历史源流、丰富内涵、多元载体,以及其与文化自信的内在关联性。  相似文献   

3.
吴静 《学语文》2009,(1):20-21
文化,广义上是指人类社会在历史买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狭义上的文化是指社会的意识形态及与之相适应的制度和组织结构。所谓传统文化,就是世代相传的文化,它具有承传性、连续性、发展性的特点。传统文化一旦形成,可以独立存在于人民的意识、语言、行动中,一旦为人们所接受。  相似文献   

4.
香港电影本土意识的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一是西方英雄主义认同到本土文化认同的生长期;二是香港本土文化面对中华传统文化遭遇表达难题的徘徊期;三是中华传统文化与香港本土文化融合的发展期。目前,香港电影的本土意识已经发展到第三个阶段。在这一阶段中,两地电影人要把握好文化认同与融合的尺度,使两地文化形成特色。  相似文献   

5.
<正>地域文化,是指在某一特定区域范围内经过历史沉淀和岁月积累而形成的源远流长、独具特色的文化形态,兼具“地域”与“文化”双重特性。贵州历史悠久,早在24万年前就有人类在这片土地上活动。战国后期,夜郎国逐步发展成为西南夷地区的大国。秦汉以后,郡县制在今贵州逐步推行。宋代,贵州成为行政区名称见于史册。明代,贵州建省。  相似文献   

6.
囿于特殊的历史、地理、生态环境 ,贵州文化具有不同于周边的巴蜀文化、荆楚文化、滇粤文化的个性特征 ,是一种多元一体的山地、边缘文化 ,是各世居民族在各个不同历史阶段和社会经济发展层面上千百年来长期积淀的特色区域文化。贵州文化既要应对中原文化和周边文化对本土文化 ,特别是各世居民族原生文化形态的冲击、渗透、挤压与同化 ,同时也要考虑其本土文化的生存和发展 ,并对外来的中原文化和周边文化的进入采取宽容、妥协与吸纳等灵活姿态。这样双方长期不断碰撞与交触的结果 ,一种非此非彼 ,既此亦彼 ,你中有我 ,我中有你的新型文化形态和芳香古朴 ,异彩纷呈 ,多元一体 ,既开放又封闭的边缘性文化特征便形成了  相似文献   

7.
贵州苗族传统艺术有着上千年的悠久历史,然而像苗绣这样的艺术瑰宝却一直未能得到广泛的推广与传承,贵州本土民众亦是对其知之甚少。怎样才能找到有效的方法途径将传统苗绣艺术推广开来并达到保护传承的效果?笔者认为可从贵州本土高校的服装设计专业教育入手,将传统苗绣文化元素注入到服装专业课程中来,即可丰富高校服装专业课程建设又可推动传统苗绣与现代设计的融合,使其从小众文化中脱离出来,成为真正意义上大众接受、了解、喜爱的具有使用价值的服装产品。  相似文献   

8.
魏晋南北朝地记以州郡记为最多,而州郡记中近半者,是作者记载自己的家乡,且作者多为文化士族;这种状况既是当时门阀士族重郡望的表现之一,也是本土地域意识发展的结果。地域意识是在长期历史发展中自然形成的心理认同,是人与地的一种自然情感。各地都有其地域性,或起因于自然条件,或因历史传统、社会条件而产生,亦源于其在历史上的政治、经济地位者。魏晋南北朝各地地记发展的不平衡,既反映了诸州地位与传统的不同,也反映出各地士人地位和心态的差别。  相似文献   

9.
<正>在贵州平塘,有一种古朴自然的陶器,它晶莹光润、神韵别致,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它的名字叫牙舟陶。牙舟陶是贵州陶瓷艺术中的“精绝”之作,其生产始于明代洪武年间,距今已有600多年历史。在历史长河的发展过程中,它融入了贵州本土的陶文化。贵州省平塘县牙舟镇有丰富的陶土资源和独特的制釉原料,加上布依族丰富的传统文化,这里逐渐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牙舟陶技艺。平塘牙舟陶瓷色泽鲜艳、晶莹光润、神韵别致、富有浓厚的民族特色,造型特点自然古朴,线条简洁明快,  相似文献   

10.
一、问题的提出民俗文化是一定的社会群体在长期的历史过程中形成的生活行为模式,是一种具有较长的历史传承性与族群认同性特点的文化形态,它深刻地反映了人们在长期的社会生活过程中所形成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生活态度与审美情感[1]。随着全球一体化的发展,欧美、日本等发达国家为了保持文化多样性都大力保护本土民俗文化,并通过产业结合的形式传承传统手工艺。近年  相似文献   

11.
浅析蒙古族传统文化与现代的矛盾包玉柱所谓传统文化,我认为,就是一个民族繁衍与发展过程中形成的活动方式,是人类活动和养成过程的综合体现。其特点是共同地域、共同语言、共同经济生活以及表现于民族的共同文化。也就是说,民族传统文化是一个民族的长期历史发展过程...  相似文献   

12.
所谓国情,是指一个国家的文化历史传统、自然地理环境、社会经济发展状况以及国际关系等多方面的总合,也是指某一国家某个时期的基本情况。国情可以具体分为七个方面;一、自然环境和自然资源——国土面积、地质、地貌、地形,气候、矿产、生物、水、光、热资源等。二、科技教育状况——科技  相似文献   

13.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是中国共产党立足国情带领中国人民选择的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道路。在其产生与发展的过程中,呈现出内生性与开放性的特点。所谓内生性是指它的形成有着独特的历史逻辑,植根于中国国情的深厚土壤,有着独特的文化渊源;所谓开放性是指它的形成借鉴了人类政治文明有益成果,汲取了"苏联模式"的经验教训,参考了发展中国家的有益经验。  相似文献   

14.
<正>一、引言幼儿的生活是扎根于他所处的文化土壤之中的,这决定了幼儿园课程的教学理念与价值取向与所在地域的文化密不可分。幼儿园本土课程资源是指将幼儿所在地域的"人文景观、民间艺术、风俗习惯"等有形与无形资源整合到幼儿园的教育背景、文化、意义系统中,从而形成与教学相关的"文本、实物、人力、信息化"资源。本土课程资源是幼儿园课程建设的必备基础,教育者通过有效开发运用本土课程资源不仅能够丰富课程教学内容,而且能够最大程度引导幼儿主动参与到活动中进行自主体验,从而有效促进幼儿的成长发展。二、幼儿园课程本土文化的缺失(一)教材的唯一性地位淡化了本土文化  相似文献   

15.
本土文化主要是指扎根本土、有地域特色的文化。本土文化既有历史传统的沉淀,也有植根于现实生活的变化和发展。本土文化还应包含个人或团体在成长历程中足以影响其知觉、思维、价值观等形成的文化环境,其中既包括建筑、农业、工业等硬环境,也包括习俗、传统等软环境。囿于现行学科设置等原因,专门开设本土文化的教学目前还不具备条件,但可以将其渗透于其他学科中作为"佐料",增加教学的"色、香、味",提高教学的效果。在地理教学中灵活运用本土文化,对地理学科的教与学都有很大的助益。  相似文献   

16.
1.中国民族传统体育的现状
  民族传统体育是各民族历史文化发展过程中的一种特殊的文化积淀,是力量与美的撞击与融合,是动态的、运动着的文化。是指近代以前的体育竞技娱乐活动;而对我国而言是指近代体育传入我国之前存在的体育模式。它代表着中国历史的变革,文化的继承,宗教的文化发展等,因此,民族传统体育在中国有着重要的历史意义,发展民族传统体育不仅可以使我们深入了解各民族的文化历史,更可以促进全民族的团结。  相似文献   

17.
我国是一个幅员辽阔的多民族国家,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少数民族形成了各自独特的历史传统、文化特征与生活方式,在这些因素的作用下也衍生出各自不同的习惯法。黔东南侗族是贵州17个世居少数民族之一,它传承了数千年的习惯法,无疑是我国传统法律文化中的一颗璀璨明珠。对侗族习惯法的调查研究,有助于深刻了解少数民族习惯法的历史成因和现实功能,有利于我国优秀的传统法律文化为现代法治建设服务。  相似文献   

18.
杨自秀 《文教资料》2013,(28):21-23
文化过滤是指根据自身文化积淀和文化传统,对外来文化进行选择、分析、借鉴和重组,是接受美学在文学交流活动中的一种重要表现形式。文学翻译过程中的文化过滤在所难免.主要包括有意识的文化替换改写与删节和无意识的文化过滤流失。对于外来文化引进,译者需要过滤杂质,保持本土文化纯净;对于本土文本外译,译者需要减少文化精华流失,促进本土文化传播。  相似文献   

19.
一、学校教育本土化的基本内涵要理解学校教育本土化的内涵,首先要弄清“本土化”、“本土教育”以及“教育本土化”与“本土学校教育”的含义。本土化是一个至今为止在学术界尚未取得一致意见但却被广泛使用的术语。一般认为,本土化是外来文化及传统文化改变自己的初始形态以适应社会文化发展需要的过程。可见,“本土化”是传统文化在吸收外来文化精髓的基础之上的更新和升华。本土教育,并不是一种教育类别的划分,而只是相对于非本土的、外来的教育而言的,它是文化的影响投射到教育研究领域而形成与发展的。文化的多元性与独特性是本土教育…  相似文献   

20.
<正> 适应是人为与环境保持协调而形成一定心理特征的现象。它有两重含义:一是指过程,即人在某一环境下不断地改变自己的心理特征,使自己能够与环境保持和协统一的过程。二是指结果,即形成有利于自我生存和发展的种种心理特征。这里主要谈的是改造主观世界,使自己的心理特征符合环境的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