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南宋是风俗画创作的高峰期,也是理学形成的重要社会时期,该时期的风俗绘画作品深受理学的影响,画面内容亲切真实,生动形象,表现出了一种平淡质朴的美。南宋货郎风俗画家们通过艺术作品来表达他们主观感受到的社会生活,以及“艺术来源于生活”的绘画创作理念。通过对南宋货郎风俗画的题材和技法的研究,可以进一步夯实当代风俗画的民族根基。  相似文献   

2.
在我国原始社会,人类自然生活场景在原始绘画中得以表现,中国风俗画萌芽。春秋战国至魏晋六朝,风俗画得到极大的发展,唐宋时期发展到它的高峰,元明清时期走向低落。风俗画发展到现代有其新的态势,其题材、内容极大地拓宽,表现形式呈多元化发展。  相似文献   

3.
在我国原始社会,人类自然生活场景在原始绘画中得以表现,中国风俗画萌芽。春秋战国至魏晋六朝,风俗画得到极大的发展.唐宋时期发展到它的高峰,元明清时期走向低落。风俗画发展到现代有其新的态势.其题材、内容极大地拓宽,表现形式呈多元化发展。  相似文献   

4.
由于社会的发展、绘画的功能的变化,宋代人物画的表现题材逐渐增多,除表现宗教人物、宫廷生活外增加了对广大平民生活的表现力度。绘画从陵墓、宫观、殿堂、寺院进入私邸、商号、酒楼,便于张挂的卷轴画逐渐取代大型壁画,绘画的风格及表现技法也因题材的扩展而丰富起来。作为宋代人物画题材之一的风俗画也取得了无比辉煌的成就,直接影响了元明清插图画和年画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5.
卜阳  郭亚楠 《文教资料》2010,(13):99-100
宋代绘画是中国画史上的一颗璀璨的明珠。本文作者试通过现存史料参照传世作品对宋代风俗画兴盛的社会原因进行分析、研究。本文作者通过对宋代这一特殊社会环境中所造就的风俗画的分析与研究.使人们更加深刻了解时代与艺术的密切关系.期望对当今绘画创作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6.
本文通过对中华民族传统习俗的剖析,着重研究作为中国人物画的一个分支--风俗画的产生、发展、影响,以及当今"主题性绘画"与它的联系等,力争以通俗易懂的语言去引导读者如何欣赏一幅优秀的风俗画,并以"历史名画"为佐证,说明我国风俗画历史源远流长,是"中华文明"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相似文献   

7.
一、教材分析 《清明上河图》是北宋著名画家张择端绘制的不朽杰作,是我国绘画史上的一座丰碑。它是一幅用现实主义手法创作的长卷风俗画,画家通过对市俗生活的细致描绘,生动地再现了北宋汴京的繁华市景和民俗生活。《清明上河图》既是一件伟大的现实主义绘画艺术珍品,同时,也是研究我国宋代经济、文化、建筑、科学等珍贵的历史资料。因此,它具有极高的历史价值和艺术水平。  相似文献   

8.
艺苑掇英     
风俗画是以社会生活为题材的人物画!这类作品都是以现实生活为背长;反映某个时期的乡土人情、民俗风貌的。在我国历代绘画中,有许多优分的风俗画作品,其中形响最大的可数求代张择端的(清明上何图︾。 (清明上河图︾︵长五二八厘米、宽二四·八厘米︶足一幅场面宏大,内容丰富的长卷卷轴画,系我国古代现实主义绘画的优秀作品之︼六它好象一面镜子,将北宋首都沛粱︵今河南开封︶清明时节的繁华景色和热闹气氛真实地展现在我们面前.它如同一本宋代民俗的百科全书,使我们体会到北宋年代的民俗风情,经济风貌!城市建筑.衣着打扮以及人民群众的生活…  相似文献   

9.
世界闻名的风俗画长卷《清明上河图》,全长五百二十五厘米,高二十五点五厘米。它是北宋著名画家张择端的代表作。全画气势磅礴、规模宏大、场面复杂、结构严谨。从我国古代绘画题材内容的变化来看,这幅作品突破了唐代以来的人物画主要以宗教和贵族生活为题材的范围,开始努力描写新兴的市民阶层的生活场面。而其规模之大、描写人物的生动细致、艺术技巧的高超,都是空前的。  相似文献   

10.
世界闻名的风俗画长卷<清明上河图>,全长五百二十五厘米,高二十五点五厘米.它是北宋著名画家张择端的代表作.全画气势磅礴、规模宏大、场面复杂、结构严谨.从我国古代绘画题材内容的变化来看,这幅作品突破了唐代以来的人物画主要以宗教和贵族生活为题材的范围,开始努力描写新兴的市民阶层的生活场面.而其规模之大、描写人物的生动细致、艺术技巧的高超,都是空前的.  相似文献   

11.
本文通过对中华民族传统习俗的剖析。着重研究作为中国人物画的一个分支——风俗画的产生、发展、影响,以及当今“主题性绘画”与它的联系等。力争以通俗易懂的语言去引导读者如何欣赏一幅优秀的风俗画,并以“历史名画”为佐证。说明我国风俗画历史源远流长,是“中华文明”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相似文献   

12.
文章通过对《清明上河图》构图形式、绘画语言的分析,认为《清明上河图》是有感而发、有灵而作,有主题、有意境,构图完整、艺术语言丰富的艺术创作,是一幅通过对市俗生活的细致描写,而生动地再现了北宋汴京鼎盛时期的繁荣景象的艺术作品,是用高度现实主义手法创作的长卷风俗画,是历史价值、艺术价值和文物价值都相当高的国之瑰宝。  相似文献   

13.
正绢本设色42cm×37cm纳尔逊·艾金斯艺术博物馆藏李嵩(1166—1243年),宋朝钱塘(今杭州)人。出身贫寒,年少时曾以木工为业。好绘画,颇远绳墨。工画人物道释,得从训遗意,尤长于界画。李嵩画过许多表现下层社会生活的风俗画。把劳动人民的生活作为审美对象来描绘,这在中国古代美术发展史上有着重要的意义。他的绘  相似文献   

14.
<正> 文学历史表明,风俗画式的小说有其独自的美学规律,它对于反映一个民族的社会历史或时代的生活不是无足轻重的,而是具有相当重要的地位。只有站在这样的历史、时代与美学的高度,我们才能从宏观与微观上认识作者的创作成就、地位和意义,以描绘风俗画般小说著称的作家有不少,他们尽管有其相似的地方,但在艺术笔法和风格上并不是一致的,在那多种多样的艺术色调里,一般可分为两类:一类是注意描绘风俗画,但目的是在风俗画似的特定环境里塑造人物形象,反映历史或时代的生活面貌,孙犁的短篇小说就属这一类,这在下文还将具体谈到;另一类也写情节和人物,但主要的笔墨用于风俗画,沈从文的湘西小说就属这类,这一类的作品如能从绮丽多姿的风俗画里渗出历史或时代的色彩,则应给予充分地肯定。问题是,有的小说因为单纯地追求一种归朴返真的远离人间烟火味的风俗画,醉心于深巷小院、小桥流水的古朴美,而画面上的人物形象反倒变得脆弱或模糊不清了,从风俗画上看不出多少时代的  相似文献   

15.
一个富有传奇色彩的旷世才女,她喜欢绘画、热爱电影,在她的笔下,一幅幅讽世的风俗画栩栩如生,她笔尖的女人演绎着自己平凡而苍凉的人生。张爱玲将绘画和电影并置于视觉艺术的框架中,使小说人物、情节视象化,用文字幻化出了一个别样的舞台,给读者带来强烈的视觉冲击。  相似文献   

16.
巴·安·菲多托夫(1815—1852)是俄国最早的批判现实主义画家。他的创作为俄国造型艺术奠定了批判现实主义基础。菲多托夫原来想当军事画画家,后来却作了风俗画画家。他的风俗画表现对现实社会的批判,他所运用的幽默而深刻的讽刺,使人很容易就联想到同时代的俄国著名批判现实主义作家果戈理的作品,因此他被人们称为“俄国绘画中的果戈理”。他的艺术创作开辟了俄国现实主义艺术新领域,对19世纪下半期  相似文献   

17.
文学作品中的风俗画是从绘画借鉴过来的一种说法,它指文学作品中真实地再现特定历史时期内特定地区的风尚、世态、习俗、民情等,犹如一幅色泽斑斓的风俗画。许多有成就的现实主义作家,都强调在作品中描写地方色彩。巴尔扎克说过:“一个既真实而又准确的风俗画家的义务原来是这样完成的,即他在再现自己时代的同时,他并不去触及任何个人,而应该是不要放过任何  相似文献   

18.
在我国美术史上,两宋时期是风俗画发展的鼎盛时期,因此,宋代出现了一大批风俗画家,如张择端、苏汉臣和李嵩等.《货郎图》属于风俗画的一种,研究《货郎图》的创作思想,不仅对于今人研究宋代风俗画具有重要的意义,而且,也便于考察南宋时期百姓的生活习俗.从分析李嵩的几幅《货郎图》入手,对其创作思想进行初步的探讨.研究发现,李嵩是用现实主义手法表现当时劳动人民的生活情况,表达自己的爱憎,在针砭时弊中抒发忧国忧民的情怀.  相似文献   

19.
唐宋人物画的嬗变与儒家思想的影响和儒学的转向息息相关。唐朝政教之风盛行,绘画被作为政治教化的工具,人物画以简洁的背景、工整艳丽的设色,描绘政治题材或是贵族妇女的奢华生活;宋代,三教合流、理学兴起的新儒学对画家的影响则更加侧重于"格物致知"、"体悟内省",绘画则被当做涵养性情的一种方式,人物画多绘有符合客观实际的场景,以朴素淡雅的格调,描绘内容多为充满现实生活气息的风俗画或者具有借鉴、讽喻意义的历史故事画。  相似文献   

20.
在我国美术史上,两宋时期是风俗画发展的鼎盛时期,因此,宋代出现了一大批风俗画家,如张择端、苏汉臣和李嵩等。《货郎图》属于风俗画的一种,研究《货郎图》的创作思想,不仅对于今人研究宋代风俗画具有重要的意义,而且,也便于考察南宋时期百姓的生活习俗。从分析李嵩的几幅《货郎图》入手,对其创作思想进行初步的探讨。研究发现,李嵩是用现实主义手法表现当时劳动人民的生活情况,表达自己的爱憎,在针砭时弊中抒发忧国忧民的情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