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这是一次全镇的课改展示活动。宋老师执教的是三年级语《西门豹》一课。在教学中,宋老师胸有成竹,游刃有余,如行云流水般地完成了教学任务。学生们也学得津津有味,如痴如醉,师生配合默契,课堂气氛高潮迭起。结课时,宋老师对全体学生深深鞠了一躬,温柔而亲切地说道:“谢谢同学们的配合。”整节课在全体听课老师和学生的掌声中落下了帷幕。  相似文献   

2.
这是一次全镇的课改展示活动。宋老师执教的是三年级语文《西门豹》一课。在教学中,宋老师胸有成竹,游刃有余,如行云流水般地完成了教学任务。学生们也学得津津有味,如痴如醉,师生配合默契,课堂气氛高潮迭起。结课时,宋老师对全体学生深深鞠了一躬,温柔而亲切地说道:“谢谢同学  相似文献   

3.
新课程明确指出,科学课以培养小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这就要求老师要多让学生亲自参与观察、实验、制作等。故本文从充分利用现有仪器、从生活找寻材料进行实验、从生活中的实验进行观察、充分利用学生的感官进行体验、发挥团体合作功能、积极开展课外活动这几方面去论述科学课是可以因地制宜进行实验活动的。  相似文献   

4.
2010年11月,我参加了相城区渭塘片的教研活动。承办该次活动的阳澄湖小学为我们展示了9节研讨展示课,我听了其中的3节。回来的路上,真的是心潮澎湃。既为见到了传说中的苏州最豪华小学而高兴,也为该校高素质的小朋友所折服,当然印象最深的是该校教育科研带头人宋黎民老师和他执教的《李时珍夜宿古寺》一课。先说说别人。听宋老师上课如沐春风。他身上体现出来的男教师的沉稳、从容让听课的老师感觉很舒服。再说这节课,上课伊始,宋老师先让学生默写三组词语,接着引导学生用这些词语中的部分词概括一下全文的内容,然后是出示文章的段落大意,并再次引导学生概括全文的大意,最后总结以上两种方法,概括课文内容。  相似文献   

5.
班队课是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重要阵地。所谓抓住班队课的最佳时机就是充分利用好一定时间内的有利条件,通过班队课的组织形式对学生施以教育,收取事半功倍的效果。二十年来,我在开展班队课时,主要抓住以下十个时机。 一、重大节日来临的时机。当重大节日来临时,就要捕捉这一教育时机,首先让学生参与,在活动中激发情感,在活动中愉悦性情,磨炼品格。如:教师节,组织学生开展一个“师生乐”中队主题队会。师生一起庆祝、一起联欢、一起欢笑。为了向老师献礼,同学们使出浑身解数,向老师“露一手”将自己制作的精美礼品送给老师,一幅书画作品、一张贺卡、一件特别的教具、一张剪纸、一篇优秀作文、一份手抄报……活动中融洽了师生之间的感情。 二、大型集体活动的时机。通过大型集体活动,能强化学生的集体意识,锻炼学生社  相似文献   

6.
郝秀娥 《学子》2014,(3):4-4
正当前的教学中,许多课仍采用"老师讲学生听"、"老师问学生答""、老师举例学生分析"这一模式,致使学生缺乏投入精神,缺乏主动性、创造性,学生的主体作用得不到充分发挥,因此在课堂教学中要注重学生的全员参与和全程参与,发挥其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性。不少教师把导入新课的功效局限于激励、唤醒、鼓舞,实际操作时以朗读激情、故事明理、设计悬念等作为载体。这一阶段,学生的学习多处于被动调节的状态,对学习活动的参与  相似文献   

7.
“宋老师的微笑使孩子们没有惧怕和顾虑,宋老师的笑容使她的批评犹如一曲歌、一条小溪,给孩子的是宽容和启迪。孩子爱这样的老师,孩子选中了她。”这是昆明市委机关幼儿园在请家长以无记名投票推选“最满意的老师”活动时,一位家长给宋群老师写下的评价。这里且不说幼儿园保教人员主动接受幼儿家长的监督,摆正主从关系的办园  相似文献   

8.
上午第四节课的上课铃响了,湖北丹江口市实验小学音乐老师宋老师准备带三(1)班学生到音乐室上课。忽然,学生胡卓站起来说:“老师,我手里有一个口琴,是爸爸昨天给我买的,您能不能用口琴为我们吹奏一首歌呢?”宋老师高兴地说:“行!大家最喜欢听哪首歌呢?”小个子黄舜说:“我最喜欢听《世上只有妈妈好》。老师,您就给我们吹这首歌吧!”班上其他同学随声附和。“好吧,老师就为你们献上一曲。”宋老师一边说一边接过胡卓递过来的口琴。霎那间,教室里响起了悠扬婉转的琴声。细心的宋老师发现屏息聆听的同学们一个个眼圈红红的。琴声未落,室内已是…  相似文献   

9.
张丽 《考试周刊》2013,(93):133-133
地理课堂教学要建立以学生主动参与活动为主的新模式,处理好师生在课堂学习中的关系,以老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老师在教学中要善于诱导、引导、指导学生的活动,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活动,使学生有效地获得更多的地理知识,有效地培养地理能力,提高素质。  相似文献   

10.
如何保持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参与教学中持趣 在教学中要注意兴趣的保持,运用良好的导入方法激趣后,都需结合知识的生长点、知识的形成过程、学生的认知水平,为学生设计参与教学过程的活动,逐步变“要我学”为“我要学”,进而发展到“我会学”,提高其学习的主动性和效率。如在学习图形面积时为学生设计参与的机会,人人制作学具,在老师的引导下独立操作。在推导三角形面积、梯形面积、圆形面积公式时,  相似文献   

11.
一、参与教学中持趣 在教学中要注意兴趣的保持,运用良好的导入方法激趣后,都需结合知识的生长点、知识的形成过程、学生的认知水平,为学生设计参与教学过程的活动,逐步变“要我学”为“我要学”,进而发展到“我会学”,提高其学习的主动性和效率。如在学习图形面积时为学生设计参与的机会,人人制作学具,在老师的引导下独立操作。在推导三角形面积、梯形面积、圆形面积公式时,  相似文献   

12.
“全国中小学电脑制作活动”作为推动基础教育信息化的抓手,以其特有的趣味性和基础性吸引着越来越多的老师和学生关注与参与,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和提高教育质量做出了贡献。目前,如何选择主题,有了好的主题如何进行内容组织,成了大部分学生在进行作品制作的一个瓶颈!本文主要以网页制作为例,从选题及选材两个方面来阐述...  相似文献   

13.
湖南省沅陵鹤鸣山小学每年都举办"校园科技活动节"、科技制作汇演和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这些竞赛活动都极大地吸引着学生的参与,特别是小发明、小制作等兴趣小组,几乎是全员参与,2000年,张春晓、瞿吉圣老师辅导张倩等六位同学参加湖南省教育厅、文化厅联合举办的做新世纪小主  相似文献   

14.
教学是教师与学生的一种双边互动活动,我们强调以学生为主体,但如何让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学中来,却一直是我们语文老师感棘手的一个问题。谭莉老师的这篇文章根据自己的教学实践,以《孔乙已》的教学为例,从课内“主渠道”的发掘、课外“拓宽网”的建立两个有一搭没一搭化述了如何有效激发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方法切实可行,例举生动典型,可以给我们的语文教学一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15.
谢永生 《考试周刊》2012,(39):59-59
参与意识是学生对学习活动积极投入的意愿。学生有了参与意识,才会有积极地参与学习活动。课堂教学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的参与情况,这就要求增强学生的参与意识,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人,这是现代数学教学的趋势。然而,教师能否充分利用好它,让学生自主参与到教学中,改变以往参与意识差、依赖心理强、跟随老师惯性运转的被动学习方式。下面谈谈培养学生参与意识的几点做法。  相似文献   

16.
教学理念:这是一堂新尝试的英语活动课,把英语数字教学融入到游戏活动中,寓教于乐,老师教得轻松,学生学得开心。本课的设计以学生为中心,让学生主动参与组织本次活动,教师只是起到了引导、辅助的作用,多方位地体现了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  相似文献   

17.
班风的好坏,首先取决于具有良好素质的班主任的引导和示范。要建立良好的班风,班主任必须在勤、细、巧、爱四个方面下功夫。一、用“勤”去感染学生这里所说的“勤”,就是指班主任的参与意识要强。班主任要多参与勤指导,如参与活动课活动,参与第二课堂活动,参与学生劳动。甚至是参与家庭管理,坚持定时家访等。老师“勤”参与,就能经常影响学生,这是扭转班风的关键。二、用“细”去管理学生有位老师说:“学生是本百科全书,我每天喜欢看他们并且喜欢逐个仔细地品味。”特别是早晨进教室的时候,她要看看哪位学生脸上“阳光灿烂”,…  相似文献   

18.
苏大贵 《教师》2011,(18):116-116
课堂教学是师生双边参与的动态变化过程,教师是这一过程的设计者、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学生是这一过程中生动而独立的学习主体。课堂的质量不是看老师教了多少,而是看学生学到了多少。因此,教师必须优化课堂学生学习活动过程设计,必须追求课堂学生学习活动过程的科学化、智慧化、艺术化和高效化,达成学生学习活动的最大效值。  相似文献   

19.
正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强调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这使习惯于学科教学的教师在它面前有些束手无策。老师们拼命记着:综合实践活动是学生的实践,是学生的活动,要发挥学生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和主动性、积极性,让学生自己去摸、爬、滚、打;教师不能代替学生包办,不能代替学生体验,不能代替学生感受。于是乎,老师成了学生学习的旁观者,成了"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懒老师。可这难道就是综合活动的指导老师吗?这难道就是新课程所倡导的教师"首席"地位吗?  相似文献   

20.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强调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这使习惯于学科教学的教师在它面前有些束手无策。老师们拼命记着:综合实践活动是学生的实践,是学生的活动,要发挥学生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和主动性、积极性,让学生自己去摸、爬、滚、打;教师不能代替学生包办,不能代替学生体验,不能代替学生感受。于是乎,老师成了学生学习的旁观者,成了“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懒老师。可这难道就是综合活动的指导老师吗?这难道就是新课程所倡导的教师“首席”地位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